《大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崛起-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令,一经查证凡是到过华夏境内的,一律就地枪毙,以后全都照这样办。

    在现代战争中,对于战俘都有相互必要遵守的国际公约,严禁杀害战俘,可是在战场上完全遵守的又有几个。赵天佑作为一个职业军人,支持并且理解这些国际公约,那是处在相对都讲法理的时代,而现在虽不是茹毛饮血,但是杀人尤其是屠杀异族战俘,恐怕是每一个势力都做过的事情。

    你杀我我就加倍杀还给你,这就是天理循环,也是这个时代所奉行的行为准则,所有的道理都在强者那一方,拳头大的总是真理的制定者。

    “将军讲的非常有道理,听得我都有点晕了……等等,我再记一下……”

    赵天佑哈哈大笑:“我随口瞎说的话,你记什么记,难道还要给我出书立传吗!”

    “当然可以啊,将军乃是不世之材,一定要出书立传的,不过我上马打仗行,著书这些文字功夫就粗浅很多了。不过赵将军放心,杜浒绝对留意这件事,一定为将军寻一个好文人,著书立传流芳百世。”

    “哈哈,行啊,好事好事!如果真的能够流传下去,确实是大大的好事啊!”

    派出去的斥候陆续返回,听到漳州没有战事,元兵已经返回泉州的消息之后,赵天佑还是决定自己带人去漳州。杜浒带着赣兵如果去了漳州,见到文天祥属于物归原主,这抗元守城的紧要关头,赵天佑还能张口要人?

    这些赣兵跟随赵天佑打了一场一边倒的战斗,早就被新式武器的威能所折服,都巴不得操纵霹雳炮与蒙古骑兵来场对决,哪还愿意离开!别说这些普通士兵,就是杜浒本人,继续跟随赵天佑拼杀的意愿也占了八成。

    所以赵天佑美其名曰给杜浒派了一个差事,严阵以待提防过往的船只,这四条船是我的根基,你可得给我看好了,不得有啥闪失。这样一来杜浒和这些赣兵不用去漳州面见旧主,避免了尴尬也能让文天祥接受,当然了礼物是必不可少,这才是让文天祥接受的最大的原因。

    不管当时文天祥是出于什么心理,第一条船是由木成林置换来的,可是两千多轰天雷原封未动给送了回来,还附带了三条战船八百勇士,这个便宜赵天佑占得太大了,所以这次准备的礼物也算厚重。

    赵天佑将所有火器几乎分了一半,五余枚升级版的轰天雷,万余只突火箭,一百多枚弩床发射的霹雳炮,外加三个相对成熟的火药坊的工匠和几千斤的成品火药。虽不说是技术的满盘托出,但是目前这三位工匠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帮助文天祥建立一个小型的火器加工厂没有问题。

    从附近征集了十几架马车,几十头毛驴驮货,赵天佑带着一百多由海盗和水手组成的驮马队,浩浩荡荡的从码头开往漳州,这一路之上引得无数百姓侧目观看。

    短短几十里的土路,让赵天佑无比的佩服,在这个时代无论是战争还是生活,马匹这个交通工具的重要性太大了。这些说起来的官道大路,无非就是宽一些阔一些,一场雨后,那泥泞难走的劲头,并不无荒野里行军差多少。

    想到这里赵天佑也是明白一个道理,成吉思汗所推行的所谓闪电战,并不是他的骑兵部队有多么的快,而是别人的军队太慢了!

    漳州城正南门外,一座简易的布幔围挡,文天祥与漳州知州邓怀远围桌而坐,正在等待文天祥口中的能人异士赵天佑。
………………………………

第七十五章 矛盾

“邓大人,不是我推崇这位赵师父的手艺,如果你见到实物威力之后,恐怕比我还要佩服,有了他来相助,漳州城绝对是固若金汤滴水不漏!”文天祥今日难得舒展了愁容,露出些许的笑意。

    “文大人喝茶喝茶,漳州的路修得不好,加上天气阴沉恐怕有雨,这位赵师父恐怕要多耽搁些时间,午后能够赶到就很不错,咱们出来的太早了!”邓怀远对于朝廷一品宰相在城外迎接一个平民百姓,心中就颇有微词,他陪着是出无奈,对这个没有见过面的赵天佑印象已经不太好了。

    “邓大人啊,值得等啊,汀州之战如果有此人协助,也不会落得城破而死伤无数的百姓。”文天祥一说起汀州,心情又陷入沉重,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邓怀远本也是个骄傲的人,能力出众治理有方,这漳州城管的安定富饶,深受周边百姓的敬仰。如此恭敬的对待文天祥因为是他的官职和名气,文天祥的品行和气节已经成了宋人的楷模,他邓怀远自认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但是对于一个平头百姓,仅仅是因为有门手艺,就要如此隆重的对待,邓怀远是很难接受的。在他看来,长幼有序官阶高低这些规矩,是所有事物发展的基础,不容的被人破坏。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时代,在南宋的大部分文官之中,对于宋室朝廷的忠义程度远远大于其他的朝代,但是同时也有远胜与前朝时代的另一个数据,就是投降元朝的宋军武将!

    这也跟宋朝从太祖皇帝开始的重文轻武的执政方针有关系,宋朝虽然是武将建立的,但对武将的防范也是历朝所罕见的,武将地位低下,出征时还要受到文官的挟制,这种“重文轻武”的政策虽然有利于国家自身的安定,能够有效地防止兵变等内患,但是对于抵抗外敌方面一直很是低效。

    皇帝对武将的不信任贯彻始终,前有岳飞被秦桧揣摩圣意而加害,后有余玠之死,武将一直受到文臣的鄙视和压制。朝廷的执政代表无端猜忌武将的忠心,到南宋后期权相贾似道的把持朝政,疯狂的打击异己,也是促成降将剧增的原因。

    邓怀远与文天祥一样,都是文官领兵作战,盛名和威望盖过了手下的将军,也失去了作为武将应有的作用。军队的凝聚力核心转移到了文官身上,也是南宋重文轻武这个特殊的时代,造成一个奇特的外行领导内行的作战方式。

    两位大人一直等到太阳就要西垂,已经是午后申时,才看到一队驮马和驴车姗姗而来,赵天佑骑着一匹黑骡子,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远来的都是客,虽然出乎文天祥的预料,应该跟随的杜浒和八百赣兵没有踪影,但是他还是带着心中不忿的邓怀远迎了上去。

    这几十里路走的很是狼狈,大部分水手和海盗根本没有摆弄过车马牲畜,这半天陷进污泥、车轴脱开,马匹不停指挥等事情层出不穷。在没有充气的橡胶轮胎,在没有滚珠轴承的车轴,能够把硬木做成能够长久使用的车轮,赵天佑很是佩服古人的智慧与研发能力。

    但是效率低的让他难以忍受,传动比和拉力转换中损失了很多的能量,往往驴子累的半死,可是速度一点也不快,加上道路泥泞这比步行快不上多少。

    虽然来的人少可是东西珍贵,赵天佑大老远的绝不会拉些粮食来,文天祥老远就看出来这个车队拉的肯定都是火器,他心中那个兴奋劲就别提了。

    赵天佑飞身下了骡子,向前紧走了几步,凭着感觉对着迎接的文天祥一抱拳,躬身施礼道:“文大人辛苦了,赵天佑何德何能让两位大人迎接,恕罪恕罪!”

    “赵师父当世能人也,理该如此理当如此!”文天祥竟然对着赵天佑还了一礼,身后的邓怀远心里咯噔就是一下子。

    不管如何宋室朝廷仍在,文天祥乃是当朝宰相,这个赵天佑一介布衣见了宰相不大礼参拜,竟然还让文天祥拱手还礼,这叫身后的邓怀远如何做?

    虽然他逼着自己跟着还礼心中却大是不甘,这个赵天佑要不是文大人在前,一定要治他无礼之罪,轻则杖刑重则充军发配。可是不跟着还礼,让周边的官员将士怎么看,蔑视上司还是不懂得礼节?

    文天祥上前拉住赵天佑的手臂,上下的仔细端详打量。只见赵天佑身材伟岸,后背着长弓箭壶,面容俊朗英气过人,越看越觉得赵天佑顺眼,并且面对官员不卑不亢一身正气,说不出的让他心中喜欢!

    “走走走!赵师父请随老夫入城,一路舟车劳顿,已经备好酒宴给赵师父接风洗尘!”

    接风宴席因为赵天佑身为平民,不适合在州府衙内举行,由文天祥提议包下了一座酒楼,招待赵天佑与他手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文天祥喝的有些兴起,非要命人取出两枚轰天雷,要在酒楼的院内实验威力,好让漳州的大小官员与邓怀远开开眼,借此坚定守城的信心。

    赵天佑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人前炫耀这些火器,他的看法是每一枚轰天雷都应该用到战场上,而不是当做烟花爆竹似得当众观赏。文天祥向来心胸宽阔,并不是个争功夺利人前显圣的人,主要是最近一路波折,先是支援常州未过被屠城,转移临安与伯颜谈判被俘。好不容易逃出来了,主持汀州的战斗落得突围逃走,满城百姓被屠戮的结局,你说他再大的心,也不得有些落寞难受吗。

    而当时派杜浒带着最后的子弟兵去找赵天佑,就是他对赵天佑有种莫名的信任,对他造出的轰天雷更是无比的佩服,所以今天酒后,文天祥借着酒劲一定要挣个脸面上的光彩,冲一冲多日来的不顺。

    他不知道自己对赵天佑的过分热情,已经让邓怀远还有漳州的一些官员有了看法。

    “什么玩意?”

    “轰天雷,真的大言不惭,就起的这个名字就该定个谋反之罪!”

    “瞧瞧热闹,这玩意能把元兵吓死?”

    “哼哼、鸡鸣狗盗的江湖骗子而已!”
………………………………

第七十六章 夜谈

酒楼后身有一处三五亩大小的池塘,塘中有小径假山做景,本来是酒楼养鱼养虾供食客垂钓之用,今晚被用作展示轰天雷只用。赵天佑不是反应迟钝的人,文天祥的热情并不能遮掩邓怀远流露的不满,不过他在漳州只是个匆匆过客,能亲自来送东西,不过是想见见文天祥而已。

    “文大人,这几个竹筒能够克敌致胜?怀远心有疑虑啊,今夜有这么多官员士绅作陪,如果出了纰漏面子上多难看啊!”邓怀远坐在文天祥身边,在他耳边低声提示。

    “哈哈,怀远啊,可不要小瞧这两个小小的竹筒,那可是声威整天的大杀器!”

    赵天佑道:“文大人,那就准备展示了!”

    “好好,众位同僚各位乡亲,今天就让大家开开眼,哈哈,准备……”

    在池塘小路中间放了一个木桶和一个陶土的水缸,准备由赵天佑的手下依次展示威力。

    轰天雷在一个海盗手中握着,点燃引线之后,隔着五六丈远的距离准确的投进了木桶之中。嗤嗤的引线燃烧,在夜色中忽明忽暗的闪着亮光,在周边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炸。

    声如巨雷红光耀眼,在木桶半封闭的空间下,又给轰天雷的威力加了两成,木桶在巨响中被炸的四分五裂。激射冲出的铅丸被木板挡了一下,威力下降了不少,噼里啪啦的落进了池塘中。

    不过也有十几二十个漏网之鱼,飞过十丈远落入了围观的人群中,虽然杀伤力已经降了很多,但是哎呀妈呀的喊声不断,幸运儿头上鼓起个大包作为留念。

    还没等人们从惊讶中清醒过来,一枚在巨弩上用的霹雳炮点燃之后投进了水缸,点火的海盗转身向后跑,因为这个家伙比刚才的轰天雷装药量要大上很多,万一投歪了容易出事。

    “轰!”三斤半的优质火药燃爆,一斤半花生米大的铅弹如雨般射向围绕它的水缸,一声哗啦响后,水缸被炸的稀碎。灰尘和着火药的硝烟升腾而起,形成一朵小小蘑菇形状的烟雾,在破碎的水缸碎片上袅袅升起。

    这次爆炸的威能更大,爆炸时闪耀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现在谁要是说,这个武器威力不够,这一圈参观的人得把他嘴撕烂。在和周远等人探讨火药杀伤力的时候,赵天佑曾经向他们传输过这样的观点,这类武器的杀伤效果主要用于伤敌,在没有威力更强大的炸药诞生前,考虑直接把人炸死太难,不如扩大伤敌范围。

    弩床发射这样一枚巨弩,会把三枚点燃的霹雳炮送到敌人的队伍中,三尺之内重伤,一丈之内轻伤,三丈之内都会挂彩。如果想要炸死敌人,装药量还要扩大三倍甚至更多,就失去了远距离发射的便利性。

    “哎呀!我的天那!”

    “雷公电母也不过如此吧!”

    “比天雷还响!比闪电还亮,这是老天爷降下的惩罚吧!”

    “哎呀,疼死我了,你看砸我这么大一个包!”

    文天祥借着酒劲哈哈大笑道:“天不亡我大宋,有此等利器,何愁守不住城池、何惧蒙古兵马来袭!灭杀元兵北上收复临安,此等重任就落在我们身上啦!”

    邓怀远虽然在怄气,因为尊卑之礼对赵天佑不满,可是他是个聪明人,这两声爆炸意味着什么,他马上就明白了关键所在。怪不得文天祥如此推崇这个赵师父,果真是能人异士,这个手艺已经不是用钱能够衡量的,想着想着他就动了心思。

    文人为官极重名声,不求名垂青史也要图个有人传颂,在儒家思想主导的同时,又鼓励百家争鸣搞开放,所以说宋朝真的是一个非常奇葩的时代。

    酒宴过后大家相互送别,赵天佑与手下就在这酒楼居住,实在住不下的就征集了周边的几间民宅,这一百多人累了一天,晚上又喝了点酒很快就都进入了梦乡。

    赵天佑没有睡,外厅一直喝茶等候,他相信文天祥一定会单独来访。

    “彭彭彭!”

    “赵师父可曾睡下?”

    赵天佑起身拉开房门,果不其然是文天祥换了一身短青衣,脸上的酒意全无,微微笑着站在门外,只有一个小厮打着灯笼跟随。

    “文大人请,醒酒茶给您泡好了,来来、先喝上两杯再说。”

    两人相视一笑对坐饮茶,文天祥暗自佩服赵天佑,虽是年轻布衣可是言谈举止落落大方,礼貌恭敬一点都不做作,坐在身前就如同老友一般没有距离感。

    “赵师父可愿为官?”

    “天佑自由惯了,不喜欢被人束缚!”

    “赵师父为朝廷立此大功,金银之赏已经难以衡量,若不许上高官厚禄,以后世人难免笑话文山不动得赏识人才,还不得挖掉我这两只眼睛么?赵师父可不能陷我冠上不忠不义之名啊!”

    文天祥一心想要留住赵天佑,开动脑筋琢磨能够打动赵天佑的条件,可是思来想去除了官职之外,他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赵天佑不肯为官,但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厚着脸皮来试。

    “文大人乃当世豪杰,天佑看的可不是您的官职,敬仰的是您一心抗元宁死不屈的豪情与忠义之心。国随破山河在,心若不死热血永存,七尺男儿岂能任异族奴役,只要星星之火燃烧,一定能够以燎原之势夺回所失去的一切。”赵天佑吐字清晰,声声入耳,句句直击文天祥心窝。

    “天祐所言极是,让我顿悟啊顿悟!文山比你需长几岁,你我可否结为异姓兄弟,虽不能同生,但愿为了抗元同死,兄弟你看一下如何?”

    赵天佑朝天看了一眼,心中暗道:“你这啥意思,给官不当你又拿出情怀这套路,怎么你就想不到美人计呢?”

    “万万不可啊,文大人是我长辈、是世人敬重的楷模,怎么可能结拜兄弟呢,文大人如果在这样,可就是要赶我走的意思啦!”

    文天祥无奈的摇摇头道:“天佑啊,你的立场对于抗元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