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盘山的小路并不是很宽,赵天佑出于礼貌缓了下脚步,身子往一旁让了让。可是孟浩眼神突兀,盯着女尼的光头多看了两眼,脸上有了嬉笑之意,被黑巾蒙面的女子看个正着,马上就站定了脚步。
“站住!你看什么、你笑什么!”黑巾蒙面的女子双眼冒火,恶狠狠的盯着孟浩。
………………………………
第三十九章 法兰西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蒙面女子说完就伸手去抓孟浩的胳膊,孟浩朝旁边一闪,躲了过去。
“且慢,姑娘且慢,咱们有话好好说,不要动手啊。”赵天佑一看那女子还要继续动手,急忙上前挡在了中间出声劝阻。
“这个人好生无礼,看着我母、看着我师父的光头发笑,你是什么意思?你是个男人就说出来,大个子你还要护着他不成?我非打断他腿,挖出他的眼睛才能解我心头之恨。”蒙面女子气愤不已,张牙舞爪的就要上前打孟浩,那位中年尼姑上前阻拦,这才没有继续往孟浩身前凑。
赵天佑看了一眼低着头不敢说话的孟浩,就知道这小子理屈,肯定是又琢磨木成林和这尼姑的关系了,结果被人抓个正着。
“对不起对不起,这位姑娘请息怒!”赵天佑一边拦着赔礼,也不由自主的端详了一眼这位尼姑,这一看不要紧,也是暗自发蒙目瞪口呆。
她虽然是身穿灰色的僧袍,颈中挂着紫红的串珠,与正常的僧尼打扮并无两样。可是眉眼口鼻相貌大大不同,就连光头之上的发根也有隐隐的一层金色,这明明是个光头老外嘛,难怪孟浩直了眼神的看。
“好啊,你这个家伙也不是好玩意,盯着看什么呢?信不信我连你也一起打!”蒙面女子心中恼火,现在需要低调是没办法,否则的话早就从腰里抽出那把软剑,把这两个无耻之徒刺翻在地了。
“阿弥陀佛,两位施主从静园出来,想必也不是外人,请原谅她还年纪小不懂事!”中年女尼打了个稽首,然后拉住了蒙面女子,闪身让开了下山的路。
赵天佑一看有台阶下,急忙拉着孟浩往下走,回身朝着女尼点了点头道:“多谢大师,都是误会,再见!”
蒙面女子扭了扭身子,跺了跺脚道:“娘,你干嘛不让我打他们一顿啊,太气人了!”
“弥月啊,我是不会跟你去的,你就是再怎么磨我,我也是不能答应的!听娘的话,回去呆在你父亲身边,将来嫁一个勇猛无比的大英雄,那才是我弥月的归宿啊!”
“不要,我来也是父亲的意思,他对您一直身怀歉意,每次提到你都会伤心!到了元大都,我请父亲给您修一座更大的庙宇,行吗娘!您就跟我走吧!”蒙面女子扶着尼姑往前走,是不是的摇晃女尼的手臂,话语间很是亲密。
赵天佑带着孟浩出了静心庵,一路上还在思索刚才的事情,这个女尼的白肤金发,很可能是个欧洲或者俄罗斯人种,怎么会在这里出家当尼姑呢?甚至那个蒙面的女子,身材高挑丰饶,露出的眼睛颜色也不正,如果是母女更能说明问题。
“孟浩,泉州这个码头很大,来的外商船很多吧,你见过外国人都长什么样子啊!”
孟浩抬头想了想道:“外国来的商船,都是大食国,阿拉伯人,黑头发大眼睛的,高鼻梁红头发的也有。”
“金黄头发的见过吗?就像刚才那个尼姑一样的颜色!”
“没有的,头一次见过,我就说嘛,赵教头你也看到了,那个尼姑的头发根都是金黄色的。笑一笑怎么啦,你看那个疯婆子,还要和我们打架,真要动手她能行么?”孟浩骑在毛驴上挺了挺胸,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话音刚落,他们身后就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女子的呼喊声。
“你们给我站住……”
孟浩回头一看,远远的就认出马上的黑衣蒙面女子,立刻脸上就变了颜色,急催屁股下的毛驴边喊道:“赵教头,赶紧走吧,那个疯婆子追来啦!”
赵天佑笑道:“咱们俩骑头矮驴,后边追来的是高头大马,怎么跑也跑不过呀!乖乖的等着看她来干什么,又不是吃人的妖精,再说咱们也干啥坏事,怕她干什么。”
“不是怕,就是我就得这个女人好凶……”
原来蒙面女送女尼去了静园,然后总觉得不对劲,这个亏吃的有些难以下咽,偷偷的离开顺手牵了一匹马,顺着进城的大路就追了归来,还真让她追上了。
“哈哈,今天不打你们一顿,我晚饭都会吃不下,还不给我下来!”
孟浩看了看赵天佑,带了带缰绳靠在了他身后,还一个劲的使眼色,让赵天佑准备分头逃跑。
“这位姑娘,刚才多有得罪就过意不去了,还劳你大驾送出来这么远,难道还要留我们吃晚饭吗?”赵天佑淡淡的笑了笑,对着蒙面女子点头示意。
“真真的气死我了,叫你油嘴滑舌,我先割了你的舌头再说!”马上的女子一伸手,仓啷一声脆响,一柄三尺长的软剑出鞘,迎风一抖寒光闪闪,朝着毛驴上的赵天佑就刺了过来。
赵天佑往后一闪,从鞍上就滚了下来,这矮驴本来就是借的,这一惊之下就然一撒欢的超前飞奔,再也没有回头。
“哎,你这个姑娘,好生不讲道理,在山上我已经道过谦了,那位老师父也说了不是外人,应该就此相互礼让而过。你竟然还追来寻事,还吓跑我的老驴,你拿什么来赔我?”
赵天佑这回可真生气了,离泉州城虽然不远了,但是两个人一头驴怎么骑?要是让孟浩在后边跟着跑,还于心不忍,来到这个世界虽然改变了不少,但是安心让别人伺候什么的,赵天佑还是不很习惯。
“我赔你?欺辱了本公主你还想跑,你就纳命来吧!”马上的弥月公主也是奇急了,在山上软磨硬泡了这么久,也不能劝的娘亲松口。她心中早就憋着一口恶气,正找不到地方撒气呢,就碰上赵天佑两人。
赵天佑一愣:“公主?你是什么公主?法兰西来的公主吗?”
哪知道这一句话,已经高高举起的短剑停在了半空,迟迟的没有落下,举剑的弥月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赵天佑一脸疑惑。
“你知道法兰西?怎么会知道法兰西?快告诉我,不然我真的要杀了你!”
………………………………
第四十章 危机四起
赵天佑也愣了一下,难道这姑娘真是法国品种么?别说法兰西,就是地道的法语咱们也会那么几句啊。
“Bonjour!”
这句你好是赵天佑学会的第一句法语,但是不知道和这个十三世纪的法兰西是不是相同,不过看蒙面女子惊异的表情,应该是说的她听懂了。
“我只会说这么两句,你真是法兰西来的吗?”
蒙面女子本来惊异的眼神渐渐变了,变得热烈如火直勾勾的盯着赵天佑,看的赵天佑有点毛了头,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四目相对竟然一下冷了场。
“我没有到过法兰西,但那是我母亲的家乡,是像仙境和天堂一样美丽的地方,到处都是肥沃的土地和翠绿的森林,数不清的动物和人类生活在一起。在那里没有争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厮杀,在英俊的国王统治下,一切都井井有条。
这位勇士,你是黑眼睛黄皮肤的,是华夏人的样子,怎么会说那里的语言呢!难道你去过那里吗?”
赵天佑心道,马上变成勇士了啊,可见多掌握一门外语是多么的重要!
“我没有去过,但是我见过法兰西的人,跟他们学的,在船上在码头,有很多金发的外国人!”这可是赵天佑瞎掰了,泉州当时的商船,也许有来自欧洲的人,那都是随着阿拉伯的货船来的,绝对没有很多人。
赵天佑的回答稍稍让弥月有些失望,刚才她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如果赵天佑熟悉法兰西语言,请他去说服母亲,是不是能增加几分胜算。但是赵天佑只是跟人学的几句,并没有真的到过法兰西,开始那股热情也就打消了。
“这位勇士,今天是不打不相识,请原谅我的鲁莽,弥月向您道歉了!咱们后会有期,如果有缘再见,我请您喝酒。”弥月说完之后,在马上微微欠身施礼,然后一拨马头呼啸而去。
孟浩这是恢复神采道:“赵教头,还是您厉害,一句外国话就吓跑了她,不然要是真的动了手,我还怕失手打伤了人呢!”
“行啦孟浩,以后啊别盯着人笑,尤其是对着女人,女人都是不讲道理的懂吗?”
“不是啊,我就觉得水柔姐听讲道理的。”
赵天祐一翻眼皮,瞪了他一眼道:“嘿,你这当小子胆子越来越肥啊,赶在背后议论水柔了,回去我就告诉她!”
“教头、好教头,您饶了我吧,千万不能和水柔姐说,不然我死定了。来我帮您牵驴,教头您慢点上!”
赵天佑没有拒绝,飞身上了毛驴,让孟浩牵着驴,慢慢的走向泉州城。
……
文天祥带着所属万余人,历经月余时间辗转绕路,终于来到了临安勤王。受德祐皇上殿前封赏,官拜平江府知府,可是因为当朝丞相陈宜中外出未归,没有直接赴任而是在临安候命。
他每日里在驿馆与一众下属下棋喝茶度日,可文天祥的心里着急,就像着了火一般。各地的战报如同雪片一样,全都是被围求援,要不就是城破殉职,还有不少开城门投降元兵的消息。
南京城破以后,元军正在大举休整部队,水路上也有叛将率船封江拦截,刀已出鞘箭以上弦,下一步就是要攻打常州。而他这个平江府的知府,竟然还在临安等候外遣的文书,真是让他无可奈何。
而朝中受宠的权臣贾似道身败名裂死于非命,但是由他造成的朝政失误之处甚多,文官无才将领无勇,满朝文武没有几个可用之才。随着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元兵,并整理兵马准备当讨伐临安的先锋之将,朝中竟然有人上书,要封赏朝中吕氏的族人,甚至要追封吕文德的小道消息。
为要这样做呢,出发点竟然如此的幼稚可笑,竟然是为了向即将发兵临安的吕文焕示好,希望他多念旧情,通过吕氏来讨好元军,准备上贡割地求和。
元世祖忽必烈已经拿定了南下的大计,又岂能是割地赔款所能解决的问题,这事连个普通百姓都能看清楚,元兵意在整个江南整个天下。可是朝中的一些所谓谋臣,想出的就是这样的馊主意,还要联名上书,请圣命封赏吕氏。
“文大人,四川传来的战报,元军连破两城,屠杀全城军民,死伤者无数。”手下的偏将杜浒刚从驿站打探消息而来,在文天祥耳边低语道。
文天祥心中郁结,将手中所持棋子重重的拍在桌上,低吼道:“时不待我啊,继续去求见皇上,每天都递一份折子,直到皇上肯见我。”
“是,大人!”手下有人领命而去。
这个时候元兵全境起兵,四川、湖北湖南,淮南境都已经燃起了战火。水路元兵已经在金陵扎寨,投降的将领正在收拢以前大宋水师的船只水手,打造新的战舰,不日则沿长江东进,剑指临安。
而当时应昭起兵勤王的还有两路人马,曾经援守鄂州的张世杰,率领手下军兵绕过饶州,才能入卫临安。当时勤王诏书发出去许多份,迟迟没有兵马来援助临安,当时只有张世杰领兵先到。
因为这份壮举,张世杰连连受到封赏,官至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统领军马保卫临安。另外还有一路兵马来援临安,那就是湖南提刑李芾,后被任命为湖南安抚使兼任潭州知府,统领六万兵马驻守潭州。
军情战报每天都有变化,大宋的版图每天都在缩小,战火逐渐的向着临安燃烧。文天祥在这里焦急等候外派,而远在东南的泉州市舶司,蒲寿庚一人独坐大厅喝茶,来自远方的又一个使者,他再考虑见还是不见。
前日里姜公子所引荐的乌日达,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如果是因为生意上的事,这点小钱用不着他出马,再说乌日达的级别不够。如果是公事,那个偷偷跑掉的弥月公主,他当然知道在哪里,就连那个外族尼姑的秘密,如何能够瞒过他的耳目。但是他才不会帮他,天下大势未明,元兵一直占据上风需要他顾虑,可是元朝皇室内部的问题,他绝不会插手。
但是今天求见的这一位,身份已经大不一样,如果见了可就在也没有回头路。
………………………………
第四十一章 出击
朱清作为崇明岛海盗的大当家,降宋之后又反叛归降元朝,掌管整编之后的海上水军几万人,元世祖忽必烈也高看一眼的将领。竟然无声无息的独身到了泉州,实名拜帖从门房递到了案前,让蒲寿庚哭笑不得很是为难。按照目前两国交战的状况,朱清到了泉州如果被发现,蒲寿庚应该立刻拿下上报临安,不用等待圣命就可斩立决砍了他的头。
“请这位朱清到书房喝茶!”
蒲寿庚心中的天平还是摇晃了一下,没有在中堂正式见客,而是以友来访书房品茗的方式,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态度。两个人各位怀心事,你来我往的试探了一番条件,蒲寿庚最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虽然没有达成什么口头上的约定,但是朱清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务,不求马上策反蒲寿庚,只需确定他是否有二心。很快丞相伯颜就要亲率大军南下临安,朱清的水师也会策应行动,如果富硕天下的泉州全力支援临安,那战事就不可能快速结束,将陷于长久的胶着之中。
忽必烈虽然已经有了侵宋战争久攻不绝的心理准备,但是已经有延绵二十年的战争,南宋的大片疆土已经占领,再加上陆续的带兵降元的将领,忽必烈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这几十年的与宋朝的战争,虽然一直站着上风,但是蒙元实力始终不足,战胜容易占领困难,无法全盘掌控占领的土地,只能抢掠一番便又放弃。经过这些年的筹备,以及无数次的撤军,元世祖忽必烈认为必须重用归降的宋朝降将,才能实现马踏江南的愿望。
随着重用郭侃、郝经加上后来降元的刘整,还有在襄阳投元的降将吕文焕,元朝的军队的综合战力在不断的提高,而不断加入的降将也能够把占领的城池守住。
此消彼长的战争过程中,宋朝屯有重兵的城池越来于少,战线越来越靠近临安都城,这时候忽必烈反倒更加着急。他急于完成先祖成吉思汗都没有完成的大业,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横扫天下,一直打到欧洲,金辽两个强国都已经飞灰湮灭,唯独没有把宋朝拿下。
蒙哥汗的意外身亡之事,忽必烈记得清清楚楚,只有活着看到那一天才算,御驾亲征之事他绝不会再做。但是拿下临安皇城,斩了那个小皇帝,铁骑马踏海南岛,才算真正完成了统一大业。
在他看来,只要把宋皇室剿灭一空,其他地方的反抗势力都不足虑,所以临安才是重中之重,而能够北上增援的临安的泉州则是其中的关键。
朱清满意而归,蒲寿庚给他的态度不太明确,有点敷衍推诿的意思,但是言语之间,也露出了对宋皇室未来的担心。这里边最重要的是,蒲寿庚对他表现出了一个商人的特色,朱清潜意识里认为,他在待价而沽,看看站在那一边好处会多一些。
只要蒲寿庚心中有异,对临安的命运不再当做唯一选项的时候,能够心甘情愿给出的增援成色就会降低,那么攻打临安的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