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得是被红色标注的建筑,都是忽必烈存贮金银财宝的库房,随便打开一座都是数不清的财富,而这样的注解,在元大都内竟然有一百零八座之多。
本书来自
………………………………
第三百七十五章 彻底臣服
“郭守敬愿意用此图换家人的几条性命,希望赵大人恩准,郭守敬愿意用后半生报答将军,结草衔环终身为奴都可,只求大人让我了却心愿。 ”
郭守敬亲手所汇大都地图,历时四个月之久才得以完成,精度准度和比列尺,远胜于忽必烈案头上的那一张,可以说是元大都内最清晰名了的地图。
“哇、哇。真是开了眼,竟然还有人能把地图画的这么精细。不止地图是无价之宝,这画图之人才是举世无双啊!”
陈龙复和杜浒凑到桌案前,看着这副地图欢天地喜的笑,这么详细明白的地图,给进城之后的巷战提供的帮助,已经不是金钱多能够衡量。
商铺、仓库、兵营、官衙等等,标注的太明白了,就是占领元大都之后,此图都是不可或缺的助力,能够带来极大的便利。
郭守敬从出城就陷入被动之中,连一句话的便宜都没有占到过,心底是无比的失落和恐慌,总觉得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提前让对方有了觉察。
而这幅他亲手静心绘制的地图,终于给他找回点面子,不至于在宋军面前太过难堪,让人觉得他是个一无所有的小丑或乞丐,尤其杜浒夸奖绘图之人的时候,还有一丝的得意之笑在脸颊上闪现。
可是赵天佑站起来看了一眼道:“这图有哪里特殊?我拿他来干什么,整个都城都将被我占领,哪一座建筑内有金银财宝,我一栋栋的去搜就可以了,你拿来对我有何用?就算是它有些地方能作用,我只需砍了你的脑袋,从你的怀里搜到此图,还不是一样的归我所用?”
字字如珠灌入郭守敬的脑海,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炸响,人家说的哪里有错了?但是谁都知道赵天佑是在胡搅蛮缠,可立时刻郭守敬还没有相出辩解的词语,替自己的行为找个合适的理由怎么这么难?
陈龙复看了看呆如木鸡的郭守敬,又看了看一本正经神色的赵天佑,心知自家这位赵将军可是太厉害了,千万不要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心思,否则会让赵天佑给弄个体无完肤的。
“赵将军,这个、这个郭大人吧,毕竟是穿着这么薄的裘衣,一路吹着风寒走来把地图献与将军,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嘛!您就大人有大量,饶他一条小命吧,就是斩了他现在没啥用处,还得浪费地方摆尸。”
郭守敬一听更是心如刀割,脸上的肌肉都开始突突的颤动,这位陈大人表面看似要帮我,可是我觉得他怎么是把我往死路上推呢!我是想求赵将军将来保住我城内的家人性命,老说杀我摆尸干嘛!
卧槽,这是要、是要杀我啊,我耳朵刚才听成森么了,这个陈大人也是笑里藏刀,和这个赵将军都是同一门派的子弟,说着笑着把人往死里整的高手。
赵天佑点点头道:“那就看在陈大人的面子上,先暂且饶他一命,看看他还有什么可以往外说的,如果有足够的分量将来给他家里人留条活路,世上也少一对没爹的孩子。”
郭守敬听完终于出了口长气,从内到外已经被拿的服服帖帖,这时候猛地上来几个雄壮的军卒,麻肩头拢二背开始从他身上往下扒衣服。
“将军、将军……”
郭守敬上衣被扒下,露出一身细白的肌肤,精赤着上身双手死死攥住裘裤的带子,马上就要哭出来了,难道这将军好男风不成,那也不至于要我这半老头子的屁股啊。
“不要啊……”
忽然身上一暖,一件柔软的袍子罩在了身上,受惊之下手一松,裘裤也被两个军卒拔了去,紧跟着身后递给他一条崭新的裤子。
“别吓唬郭大人了,赶紧给他穿上衣服,一会别再受凉了!”
被扒下的裘衣裘裤被宋军士兵套在一具无头尸体之上,被几名士兵用扎枪挑起来,坐着马车到城下迅游示威,高高的把尸体挑起来吗,一群士兵还在城下吆喝。
“元朝使臣无礼妄言,被我家将军砍了脑袋,忽必烈你在上边听着,要想停战议和,派个有分量会说话的人来,如果还这样的狂妄之徒,来一对我们斩一双。”
忽必烈在城头看见那具尸体,心里如同刀绞一般的难受,颤抖着嘴唇喃喃自语道:“郭守敬啊、我的好兄弟,你真是一片忠心肝胆相照,我怀疑你议和的主意是我不对啊!我对不起你啊!”
元军城头之上一片悲戚之声,长吁短叹之声不绝于耳,尤其一些平日里与郭守敬交好的官员,更是哽咽着流泪不止,都为这位世间的大才就此离世而伤心不已。
如果只是郭守敬自己,他不会密谋此事来保命,宁可死在宋军手里,他也不会出卖忽必烈和元大都的机密,可是他太喜欢新生的这对男孩了。他现在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再给自己的孩子未来做打算,做一辈子罪民之子后世为奴的凄惨境遇,他亲眼看到了很多,所以才下定决心来保护这两个孩子。
而此时的郭守敬坐在温暖的椅子上,全身上下的寒意尽去,暖洋洋的好不舒服,不过往日那颗高傲的信心,已经被赵天佑彻底击碎,并且扔到地上踩了几脚。
在他身边是几个负责记录的文书,几位将军在轮流向他提问,根据自身的任务不同,打听的都是元大都城内的细微之处,一一的记录在册制定相对应的方案。
郭守敬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所知道的资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全都倒了出来,并且附带赠送他对于问题的看法。本来他就是聪慧异常的大能人,解决问题的看法也有效,和这些将军们渐渐的打成一片,开始相互探讨交流经验,说的个不亦乐乎。
赵天佑端着茶杯,坐在中军大帐的宝座之上,看着郭守敬一本正经的在和手下将军们交流,把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他们,心中开始琢磨收服郭守敬以后,要给他个什么官职做呢!
本书来自
………………………………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反戈一击
看到郭守敬出使宋营一转眼就被砍了脑袋,谁还敢再去当这个使者,忽必烈这时候心乱如麻,更是想不出什么好的主意,能够解决眼前的困境。
就在忽必烈屁股冒烟召集官员议事,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之时,宋军紧锣密鼓的攻击突然停止了,土城上的弓箭也不再射击,守城的元军压力一去,顿时轻松了很多。
可是宋军接下来的动作让他们更加的紧张,距离城墙几百步弩箭达不到的位置,宋军开始测量画线定点,看似在行找什么方位。确定完之后大马车拉来土石,在几十上百处的位置同时修筑高台,随着工程进度的加快,两天之后高台成型露出端倪。
一直没有用大炮攻城的宋军,在城外筑起了上百处架设大炮的高台,其意不言而喻元军也都知晓,必然是在为开炮攻城做准备,可是他们早先干嘛去了?要是从一开始就用大炮,估计这场守卫战早就结束,该死的早都已经死透了,大家又何必如此天天饱受折磨,。
宋军的古怪举动令人费解,不过等待着高台完工收尾,宋军的火炮搬到了上边,火器营的士兵每天在上边调试瞄准,看的对面城墙上的守军整日胆战心惊。
这些位置可是经过仔细测量斟酌,由郭守敬亲自确定的攻击点,筑起高台的目的是让炮长可以更加直观的瞄准,在赵天佑确保这座都城不被损坏的大前提下,发挥出火炮的最大威力,展开初级的精准打击模式。
每一条元大都的主要街道,每一座兵营、每一座储存军械的仓库,就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城外高台上的火炮悄悄瞄准,更别说就在炮口之下的城上守军。
在用大炮攻城的许可上,赵天佑被众人说服,做出了一部分让步,一些不重要的建筑可以放弃,但是要保住这位都城中大多重要建筑的思想没有变。
郭守敬精心确定这些炮台位置,可是专门为了讨好赵天佑,位置选的精准无比,按照预定的方向瞄准,就是炮弹偶有偏差射错了方位,也不会损毁赵天佑标注的重点建筑。
农历三月十九,北方的春风已经吹出一片绿色,满山遍野的绿草丛生,元大都城外的宋军已经做好了攻城前的准备,就等待赵天佑一声令下,开始发动最后的总攻。
忽必烈端坐在高大宝殿之上,堂下围坐着有一百多名文官武将,个个精神紧张坐立不宁,城外宋军摆开的阵势都看的明白,元大都城内人心惶惶,个个都在考虑自己的生路在哪里。
“启禀大汗,老臣愿意替大汗出使宋营,甘愿冒死前去议和停战,以解大都眼前之危难。”
说话的是一位蒙族长者,最近身患重病,这是觉得自己时日无多,想要发挥一下最后的光和热,可是他说完满朝群臣无不嗤之以鼻,就是高坐在宝殿之上的忽必烈也撇了撇嘴。
你真要想替我出使宋营,七天以前你为何不站出来,现在宋军已经开始要攻城了,你胆子大了?听说你昨日生病咳血了,今天就来请命出使,你也不怕死在半路上到不了宋营。
“哎呀,老将军,按照这个情况,恐怕你走不到城外,宋军的炮弹就打进来了,就是你到了宋营之后,要说什么?谈什么?你心中可有腹稿,又有什么条件打动宋军,让他们停止攻城来议和呢?”
这位老将军哪有腹稿,他就是想拼得这一条将死之命,留个好听的名声而已,脑袋里空空如也,到了宋营之内他就是想死在那,就是混不到郭守敬的待遇,总必死在家里炕头上强。
“那个、那个……”
被忽必烈几句话呛住,干张嘴说不出几句痛快话,心里一急热血上涌,嗓子眼一甜张口便喷出一口鲜血,然后一咕噜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嘿,你这个……哎呀,真是添堵!给我抬下去,快点来人!”
急匆匆跑上几个金甲卫士,把倒在地上的老头抬了下去,此时满朝文武都在交头接耳,小声嘀咕着什么,那嗡嗡的声音越来越大,那里还有四海来朝时的威严。
忽必烈脸上的神色越来越是不悦,刚才这个老将军就当开个玩笑,用自己的生命活跃了一下朝堂上的气氛,可是你们别没完没了,说的小道消息我可是都听见了。
“肃静、都给我闭嘴!”
忽必烈啪的一拍身前的桌案,猛地朝着堂下的众位大臣吼了一嗓子,顿时四下沉寂鸦雀无声,两百多只眼睛瞪得溜圆,齐刷刷的望向暴怒的忽必烈。
时间好似静止了一般,忽必烈瞪着眼扫视着一圈瞠目结舌的众臣,心道我怎么选的人啊,这都是特么什么大臣,高官厚禄都很欢喜,怎么有事的时候,就出不来几个像郭守敬那样的忠君之臣呢。
“咚咚咚、咚咚咚、咚……”
元大都四周几乎是同时响起了沉闷而有力的炮声,就连在大殿之内的满朝文武,都听得清清楚楚,个个都是深色紧张,双脚在官袍之下踱步,恨不得现在就要逃出这金碧辉煌的大殿。
忽必烈神色一变,心里像是打碎了一个东西,喀拉拉的碎裂之后,把一股难受的滋味传遍了全身,一股万念俱灰的绝望之色,挂在了脸上。
“大家都随我来,所有武将上城头迎战宋军!我要御驾亲征,誓死把宋军挡在元大都的城外!”
说完忽必烈双肩一抖,把名贵华丽的皮裘抖落在地,露出早就穿戴好的一身金甲。
仓啷一声拔出了佩刀,大踏步的从宝座之上往下走,身后的众多金价卫士哗啦围拢上去,簇拥着忽必烈走出大殿扳鞍上马。满朝的文武官员也不敢再耽误,各自寻找马匹和兵刃,跟随在忽必烈身后向着南城而去。
其实他们也不是很愿意都跟着去,可是那些持刀的金甲卫士,只听从忽必烈的命令,眼睛瞪得大大盯着这些官员,恐怕早就接到命令,哪个敢跑定斩不饶。
郭守敬手持几张图纸,在左右的来回翻动,阵前有数十名负责传令的小校,正来回奔波穿梭于各处的炮台,传递各处的战果和敌情。
“郭大人,辛苦你啦,希望你能够像你说的一样,心中没有蒙汉之分,思虑的是天下耕农百姓。”
本书来自
………………………………
第三百七十七章 攻破大都
赵天佑双手抱在胸前,看着紧张而专注的郭守敬,正在仔细的下达命令,用精准打击的手段,把城内元军的军备、仓储、通道、马场等等,一点点的破坏掉。这个破坏程度也是经过仔细验算的,让城内的元军马上变成无头的苍蝇,失去部队之间的联络,失去指挥失去支援,失去他们所依仗的一切。
“赵将军,郭某绝不敢欺瞒一丝一毫,自此以后甘心当后半辈子的宋臣,以我自身所学,广修水利治洪治涝,将余生献与天下农民百姓。”
赵天佑点点头道:“好,有你这句话就行,只要我赵天佑在一天,我就保你郭守敬一家老少的荣华富贵,绝不反悔。”
“谢将军大恩大德,郭守敬一定教导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为大宋尽忠报国,永生永世不奉二主。”郭守敬又是大礼参拜,在赵天佑脚下恭敬的磕了三个响头,得到了赵天佑的亲口承诺,他这才算真正的放下心来。
宋军的大炮并没有像元军想的一样,四处飞射炸的乱七八糟,每一个地方都可能受到炮弹的洗礼,而是在一些比较紧要的位置来回炸响,初期造成的损坏并不明显。
另有一部分高台上的炮火是和土城弓弩手配合,持续的给予城头的守城兵力造成杀伤,一时间元军的阵前压力大增,只用了一个半天,忽必烈就亲眼看着四名手下将军被炮弹炸死。
“快快,抬下去,换预备队上来,弓箭手、弓箭手给我顶住住……”
忽必烈已经成了一线指挥的将军,在他身先士卒的表率之下,南城的战线进度是最缓慢的,在城头如同飞蝗般的箭雨之下,宋军虽然借着炮火之力,依然在和处于元军对峙之中,不像别的位置,步兵已经开始靠近城墙下。
当天色过午之时,满城防守的元军突然的发现,他们的后援他们的装备,甚于与弓箭手突然发现没有箭矢了,所有的联络支援补给都陷入了混乱。
并不止于此,城墙上的通路也被炮弹破坏,城内更是不行,忽必烈身边几十个常备的传令兵,这时候并没有剩下几个,派出去的许久都没有回应,同时各路守军好久也没有将令传来。
十几万人的守军,在延绵方圆几十里的战线上,失去了相互的支援和联络,各种军用的物资更是供应不上,本来宽阔畅通的大街也被堵塞,好多运送物资的车辆前进不得后腿不能,都堵在一起干等炮弹落下。
这就是定点打击的威力,当炮火的打击威力积攒到火候的时候,满城元军的战斗在瞬间崩溃,西城东城陆续被宋军突破登城,两边的人马开始在城墙展开争夺肉搏战。
南城的战事还在如胶似漆的进行,那些被忽必烈胁迫来的文武官员,已经在战火中伤亡过半,跟随他过来的几千金甲卫士也直接上阵,成了城头守军的后备队。
宋军的步兵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的等了许久才派上用场,面对已经疲惫不堪的元军自然是大占上风,简直就是如同疾风扫落叶一般,从东西两个方向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