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崛起-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军要的是他们嘴里的江山,燕云十六州这么多的城池,在辽国的时候曾经是宋朝的边境之地,他们还认为大都燕京这块地方,也应该是他们所有。

    那么都答应他们,我们只需要一条安全的通道,让城内的这些人都撤走就行,如果他们不答应,那么咱们就把所有的国库财宝搬上城头,在宋军的眼皮底下全都毁掉。”

    “好主意啊!我敬你一杯,这主意不错!”

    忽必烈被郭守敬说动了,本来早就心存死志的他,突然得到能够生还的机会,那岂能是不高兴,一扫多日的阴郁脸上也有了笑容。

    “哎呀,这个派谁去和宋军谈判议和,深入宋营可是有性命之忧的,万一主事的宋将一个不满意,随时都会被砍了脑袋的。”说完忽必烈故意为难的托起了下巴,眼睛盯着郭守敬,再仔细的观察他的反应。

    忽必烈也是人之中龙凤之才,郭守敬说的这些事情虽然把他打动了,但是随后他也想到,是不是郭守敬故意在诓我。故意编出这个事情来,想让我派他为使者出城,他若是想出城逃命,议和这个机会可是难得。

    郭守敬用眼睛的余光就察觉到了忽必烈的意思,砍掉使者的脑道,只有你忽必烈才会干的事情,宋军肯定是不会和你一样的冷酷无情。同时心中感到了悲愤和凄凉,只是因为是不同的民族,无论我替他做多少事情,为这元朝耗费多少心血,在他心中永远都不会信任我。

    “大汗,出使宋军营中的使者,一定要有足够的身份,那样才能让宋军感受到您的诚意,否则引起宋军将领的不满,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个时候的人选,大汗一定要仔细的斟酌才行。”

    忽必烈听完点点头,盯着郭守敬的眼神中的杀气收敛,算是暂时对他放了心,心中在思索刚才关于人选的提议,沉着脸半天没有说话。

    郭守敬心中紧绷的弦松了下来,伴君如伴虎他时刻谨记,那么多说话没有他难听的臣子,被砍掉的脑袋也有十几个了,他能活到现在依靠的是他对忽必烈情绪正确的判断。

    赵天佑布置的战术每天都在进行,用小刀零打碎敲的消灭城中的有生力量,相信城内的元军很快就会坚持不住,当绝望的情绪蔓延开来,守军防守的力量会瞬间崩塌。

    而赵天佑也要时刻的注意,还不能够让城内的元军压力过大而产生哗变,一旦他们自己人动手反了,把忽必烈砍成十七八段的来献与阵前,那岂不是枉费他一片苦心的谋划。

    “报告将军,城头元军在大声喊话,说要派使者出来面见将军,咱们答不答应他们?”

    传令官的话让赵天佑一愣,这是怎么回事,忽必烈难道要投降了吗?要不然这时候派使者出城干嘛,不过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忽必烈想要议和,能够付出什么代价?

    这座元大都已经是我囊中之物,对了,还有他们从临安、从辽阳,从欧洲从各国抢夺来的金银财宝,这些都已经是我的了,忽必烈不会弱智到拿我的钱买他的命吧。

    赵天佑沉吟了一下,面露笑容道:“好吧,准许他们的使者出城见我,不过来人不许骑马不许佩甲,孤身一人身穿裘衣赤脚来见,做不到的话就不要来了!”

    本书来自


………………………………

第三百七十三章 谁来出使?

    此行出使宋营,必然是个饱受羞辱的差事,只从宋军传回来的出使条件,就已经让很多人义愤填膺,宁可战死也坚决反对和宋军议和,何况是孤身入营生死难料。

    人选问题忽必烈再三斟酌,本意是想派一位蒙古族的部族长者出使,从身份地位还有做事经验都可以代表忽必烈,可是在私下一探口风之后,吓得差点让部族长者挥刀自尽。

    宁死也不出使宋营,这是一些蒙族官员和部族长者的态度,忽必烈一下难住了,几个汉官派出去一是级别不够,再说他也不放心,别在整出许多他难以接受的条款。

    一整天连个出使宋营的人选都没有定下来,气的忽必烈两眼喷火,总不能让他自己去当使者吧,看到始作俑者郭守敬在一旁默不作声,心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真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忽必烈咬了咬牙还是叫起了郭守敬。

    “郭大人,你躲在角落之中干什么,可愿意替我分忧,代朕出使宋营议和?”

    “臣在,谨遵圣命,郭守敬愿意出使宋营议和。”

    郭守敬疲疲塌塌极不情愿的从众臣子里站起来,在忽必烈面前叩头领旨谢恩,看似被赶上刑场挨刀的犯人一样,垂着头丧着气回府安排后事。

    其他蒙族高官还有长老,以及几个汉官大臣,无不兴高采烈心中暗自称快,你鼓动大汗派人出城和宋军议和,那宋朝提出的条件那么苛刻,还能活着回来吗?大家都不去,大汗叫你去,你要敢不去就先斩了你,就是你出的鬼主意,就该你去受着个罪。

    郭府之内上上下下几十口,看着自家老爷脱去了冠带,褪下皮靴赤脚站在冰冷的地上,身上只穿着薄薄的裘衣,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依然步履鉴定的朝着城门方向走去,都围在一边颤抖着声音安慰他。

    “老爷,你要回来呀,老爷!”

    “郭大爷,疼了吧,穿上双厚袜子吧!”

    “老爷,披上个毛领,别冻坏了!”

    郭守敬微笑着摆手回绝,咬着牙一路走上了城墙,在宋军土城上箭手的注视下,坐上了一个吊篮从城头被放了下去。护城河水流湍急,虽然宋军投入了不少的砂石砖瓦,可是大多都被冲刷到了下游,护城河的水只是浅了,并没有断流,依然不是郭守敬能够走过去的。

    宋军大营中急速的跑过来一个小队,再众多元军怒视之下,把一架长竹梯扛了过来,丝毫不在意城头上森严的杀气,还有那雪亮的刀枪弓箭。

    “来吧,光脚的走过来吧,掉下去淹死你白死,城里还得派人再来,所以啊你就小心点!”

    堂堂一代奇才郭守敬,什么时候听过这样的话语,就是忽必烈在朝堂之上翻脸急了,也不曾轻看或者侮辱过郭守敬,其他的官员更不用提了,只能从他后边吃屁巴结。

    可是宋军的两个大头兵,话就是这么冲这么横,你还真得乖乖听着,稍有一个不底细,还没等到宋营去议和呢,你郭守敬的小命就要丢在路上了。

    “好、好,兵哥哥,你压稳了,莫要晃我才掉不下去。”

    郭守敬浑身都冷透了,现在是晚东早春交接之时,那冰雪都没有开化的时节,赤着脚穿着薄薄的裘衣,能说出不结巴的话语,郭守敬的定力已经算是超级好。

    长竹梯的竹竿很是坚挺细长坚韧,架在还有一丈多宽水面的护城上,一只脚踏上去就开始颤悠悠的晃,让郭守敬都不敢分神去看水面,硬撑着把精力集中在脚下的竹竿上。

    就在这寒风瑟瑟的天气中,郭守敬从这头走到对岸踏上实地的时候,鼻子和额头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浑身上下都开始哆嗦,跟在宋军士兵身后深一脚浅一脚的紧倒腾。

    一会的时间郭守敬就跟不上了,要不是这一小队中出来两个人驾着他走,估计他走不到赵天佑的营帐前边,就得死在这寒风刺骨的路上。

    十八根粗大立拄撑起啦诺大的中军宝帐,几个红腾腾的炭火盆子散发着浓浓暖意,被宋军士兵扶着迈了进去,一股暖意立刻让郭守敬浑身一抖,说不出来的上下舒坦。

    “来者何人,还不上前与我家将军通名报姓,所为何事?”

    别看郭守敬刚刚回过神,祛除寒意之后不在浑身哆嗦,但是架势派头依然很有规矩,跺着方步上前,身体向前微微的低头一躬身,两手抱住低声道:“启禀宋朝大将军,在下郭守敬,身为元世祖忽必烈钦点的使臣,特来与贵军商议停战议和之事!”

    “哈哈,哈哈,他派你来特意受辱的你不知道吗?停战?议和?你自己相信吗?相当初我大宋皇帝派人和你们议和多少次,割地赔款上贡珠宝瓷器,你们当下表示答应了,可是收了东西不过一个月,又开始派兵在边境烧杀抢掠,你们知道什么叫停战吗?知道什么叫承诺吗?”

    陈龙复早期还是个小校的时候,就曾在与金国的而战争中驻守边关,当时还是蒙宋联手灭了金国。元朝不但没有分给宋朝该得的好处,还趁着战乱之机,抢占原本就属于宋朝的疆土,简直是个专门坑队友的家伙。

    一听到忽必烈派人来停战议和,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他们的诺言什么时候变得可以遵守了,这样简单的道理,大宋营中都不是傻子,岂能会有人相信你?

    不过郭守敬低头施礼对的是居中而坐的赵天佑,陈龙复只是侧位的将军,他心知肚明这人是来敲打自己,首先要灭掉使臣的架子和自信的。

    “郭守敬是吧,天下有名的大能人啊,你身为汉族血脉,你怎么会甘心替蒙元卖力?不怕你的列祖列宗,郭家的血亲族人咒骂你一辈子?”

    郭守敬听完之后抬起了身子,举头直视做坐中的赵天佑,朗声道:“这位大人问得好,正好郭某也想辩解上一两句,郭某自幼苦心读书,从没有想过其他的事情,因为郭某眼中,天文和水利,向来没有国界之分,受益的只有耕农百姓,哪有蒙汉之分。”

    本书来自


………………………………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眼看穿

    赵天佑岂能不知道郭守敬的本事,他一出生这里就是金朝所统治的土地,你说他的汉族血脉在纯,也只能接受这种事实,不做汉官你就是死路一条,有再多的学识也敌不过脖子上的一把刀。

    “郭守敬,议和的主意是不是你提出来的?为什么要骗忽必烈,为什么会派你出使?稍微思索都知道我诛杀蒙元之心无比强烈,不可能会放过他们,他怎么会相信你的话?”

    赵天佑一言道破了郭守敬的小秘密,本来挺有风度的郭守敬,刚才已经消退的白毛汗,一下有从上到下除了一个遍,鼻子尖上冒出的汗珠他自己都能看得清楚。

    “怎么郭大人你热了吗?要不要再替你除去两件衣衫?让你清醒凉快一下呢!”

    这次郭守敬真的慌了神,没想到宋军的营中还有人能够看穿他的手段,那么这出戏还能不能演得下去呢,他已经非常怀疑自己的下一步想法,已经被这位笑眯眯坐着的将军所知晓。

    绕是他一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才,也被赵天佑这脸上笑眯眯,其中杀机已经到脖颈之下的威势所压迫,再也没有在忽必烈面前都能保持的端庄,双膝不由自主的一软,跪在了赵天佑面前。

    “元朝使臣被吓得跪下啦……”

    “元朝使臣被吓得跪下尿裤子啦……”

    “元朝使臣被吓得连屎都拉出来啦,好臭啊……”

    宋军大嗓门的士兵集合起来,一阵传一阵的向着城下传递消息,要把元朝使臣受辱之后,屎尿齐流的丑态喊给城上的元军听,这也是早早舆论攻心战术,当占据上风的时候尤为有效。

    虽然两军一直在紧张的对峙中,但是因为使者出城议和的事情,大家都能喘口气休息一会,尤其是元军城楼附近的士兵,每天三成的战损率,让每一个士兵时刻都是心惊肉跳的紧张,好不容易战前休息一会,去被宋军大嗓门士兵的污言秽语充满了耳朵。

    “是真的么?使臣倒是一位有名的大人物,郭守敬郭大人,只不过他是文官,见了刀枪临身,屎尿齐流也不为过吧!”

    另一个士兵接道:“不可能的,两国交兵不辱来使,这都是多少年遵守的规矩了,宋人绝对不会这么做的,要是我们元军,或许……”

    他还没有说完,就被身边一个士兵捂住了嘴巴,扭了扭去的他说不出声,还一眼不解的瞪着自己的同伴,从对方惊恐的神色中才明白,赶紧闭上了嘴巴。

    一π排整齐的金甲卫士,一手持刀一手揽着盾牌,从城下的甬道上飞速的爬上城墙,用盾牌和士兵的身体构建了一条安全通道,护着一身洁白裘皮的忽比烈登上了城头。

    “元朝使臣的裤子上都是屎,哈哈,都是屎,哈哈一脸都是尿啊!”

    “好丑好丑,好臭好臭,元朝使臣快要吓死啦!”

    宋军阵营中一阵阵的哄然大笑,此起彼伏响起的口号声传的好远,忽必烈站定在城头,胸口剧烈的起起伏伏,他也想破口大骂宋军无耻,可那不是正中宋军的圈套么。

    “大汗,莫要听宋军瞎喊,他们就是故意折损我朝的威名,郭大人的气节我了解,绝对不会为了自己的生死,而去卑躬屈膝的向敌人求饶。”

    “是啊大汗,郭大人绝对有宁死不屈的气节,说他吓得倒地受辱的事情,绝对不是真的,微臣可以做保,郭大人不是那样的人。”

    忽必烈听完了没有说话,心道你们当我傻吗,郭守敬是什么样的人,我不比你们知道的清楚?朝堂上他与我君臣相称,私下相处有良友之谊,他那又臭又硬的骨头,绝对是不畏生死把自己安危置之度外的英雄大能。

    宋军这么喊话羞辱我们,无非就是让营内的使臣服软,接受宋军提出的不合理条件吗,要是这样的话,我得给郭守敬打点气,千万不能对宋军过于服软吗,答应了不该答应的条件。

    延绵几里的城墙上一排排元军也列好了队伍,对着远处宋军大营方向,震耳欲聋的齐声呐喊。

    “郭大人,真英雄!郭大人,真英雄!”

    “郭大人,真英雄!”

    “郭大人……”

    元军一阵阵加油助威的声音,虽然隔着老远的距离,还是还有依稀的声音飘进了宋军大帐,正坐在裘皮坐垫的大椅上,手里端杯品着陈年美酒的郭守敬耳朵里。

    他心里一虚脸上泛起红色,不过他赶紧抿了一口酒杯,连道三声此酒甚佳、甚佳、甚佳,借此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之色。

    “哈哈,郭大人你此举骗过元大都城内所有人,要不是我家将军慧眼看穿了你的小把戏,岂不是连我们都要被你耍的团团转。”陈龙复一脸不满,要是按照他的心思,八个郭守敬的脑袋也搬家了,谁会听你的废话,先斩了你再说。

    刚才赵天佑一把戳穿了郭守敬的把戏,他双膝跪地之后还没有满盘脱出,宋军的士卒就开始喊话,元朝使者如何如何,而这是他接下来准备向赵天佑请求帮忙的事情。

    没有等他开口,赵天佑这里的话语词调都已经编好,岂止是一般的未卜先知,简直是钻进郭守敬心窝里提前看过了他想干什么,步步占了先机岂能不服?

    恭恭敬敬的对着赵天佑磕了三个咚咚响头,再也不敢隐瞒一丝一毫,把自己所图谋的事情全都说出来。

    “赵将军,郭守敬绝非贪生怕死之人,就是这一身的学识都废了,随我一死了之也没有奈何,绝对不会动什么投机取巧的心思。而是郭某在半年前喜得一对孪生兄弟,实在是爱在心里舍不得,不忍心让他们刚一出生就承受王国败家之苦,所以郭某才除此下策,只求保住那一对麟儿不失。”

    说着从薄薄裘衣内里,掏出四份黏在隐私出的白色丝绢,一份份打开之后拼在一起,是足有八尺方圆的幅度元大都内城地图。密密麻麻吗的建筑和街道,绘制的惟妙惟肖,比例尺寸拿捏的恰到好处,清晰娟秀的小字清晰可辩,绝对是出自高人的手笔。

    最难得是被红色标注的建筑,都是忽必烈存贮金银财宝的库房,随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