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身后的马匹依旧向前冲击,用手中的长枪,狼牙棒等等武器,挥舞着全身的力量,在飞速接触的那一刻,就会分出生死。你来我往,两支军队中的马匹和战士不断的倒下,身后又不断的冲进新的骑兵,就像冰火相交没有平和,只有生与死的交织。
中路的宋军没有动,两百架火炮围着上千忙碌的士兵,清理炮膛调整发射角度,马上就要开始第二波炮击,而这次的弹着点已经向后延伸数百步,就是要主动出击轰散敌军的队伍。
本书来自
………………………………
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简单的埋伏创造最大的战果
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简单的埋伏创造最大的战果
双乎日的两只眼睛通红,愤怒的火焰几乎就要喷射出来,一开场就如此的被动,这可不是他心中期待的场面,脑中正在和仅余的一丝理智争斗。
两翼的轻骑兵已经陷入困局,只要他一声令下,身后的骑兵大部队中就会冲出支援部队,支援那两支苦苦支撑的轻骑兵。不过他脑子里有个想法,中间的火炮刚才已经让他见识到了厉害,心里突突的颤了几下,有了一些迟疑,甚至有了回头的想法。
来支援的樊城襄阳已经落入宋军的手中,他带领这支援部队走错了方向,延误战机的帽子肯定是戴上了,若是一仗不打就跑回去,数罪并罚之下就是大汗的亲戚也难逃其责。
樊城这场仗只要稍有战绩,他回去就能够交代一番,对面中军的炮兵阵地就像一块飘着香味的红烧肉,不停地诱惑着他,如果能够抢夺几门火炮回去,那可是大功一件啊。
可那轰隆隆的炮声,已经展示了它们的威力,那依旧流淌着血液的路途之上,还有那么多没有冷却的尸体,怎么抢过来?在他身后还有几万铁血大军,战力依旧十足,随时都可以冲杀上去,可是最后能不能成功,可是一个未知数。
双乎日犹豫的时候,宋军的炮兵可是没有耽搁一刻,从新整理的火炮已经进入发射状态,令旗一挥之下第一波火炮咚咚的开炮,调整之后的弹着点直接进了元军骑兵大队。
队伍当中爆炸开始的同时,双乎日也下了决心,一声令下全军出击,只有一个目的一个目标,就是抢几上几门宋军的火炮,如果能够带上几门火炮返回元大都,无论这次他犯过多大的错都可以一笔勾销。
“杀!冲!”
双乎日抽出自己的佩刀,高高的举向天空,然后指向在中路巍然不动的宋军炮兵阵地。
五六万骑兵一起高呼呐喊,催动了胯下的马匹,如天雷滚滚的般的马蹄声响起,无数的骑兵伏在马背上,朝着宋军阵地冲过去。这样的攻势之下,就是在城头观战的赵天佑,心中都是紧了一紧,有些不由自主的担心。
毕竟城外只有两百门火炮,发射炮弹的间隔时间还有离膛的炮弹,都是有数量来限制的,而元军的人数一旦超过那个值,就会有无数的骑兵直接冲到炮车跟前。
而他们炮兵身后的两万骑兵并没有催动马匹,他们焦急的等候着命令,在骑兵对战之中,速度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而被动防守的往往是失败的一方。
在炮车阵前还有两万刀盾手弓箭手组成的混合战队,他们小跑着上前,在最前方拍成了一条长长的直线,盾牌手毫无畏惧的抬起盾牌,掩护着已经抬起长弓的战友。
两百门火炮不停的轮番开炮,在向前冲击的元军骑兵大队中接连爆炸,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可是元军队伍人数太多,炮弹炸出的缺口瞬间就被紧跟而来的骑兵堵上。
五六万的骑兵聚集在这么狭小的范围,集体向前冲的时候,比在广州城下伯颜的部下冲击还要震撼,毕竟那时候的攻击面是延绵数里之多。而现在的元兵冲击的目标,只是两军阵中炮兵驻守的那一个点,五六万人朝着几百辆炮车一起使劲,情势真的是岌岌可危。
“是不是安排的人手少了,为什么那两万骑兵藏在后边?用步兵阻挡骑兵的冲击,有点吃亏啊!”
赵天佑的担心不无道理,虽然他现在是甩手掌柜的,不到极度关键的时候,他是不会发表意见的。但是今天的阵型安排,怎么看着都有点别扭,眼前这两万步兵简直就是送到元兵嘴里的肉,不知道一会能够保存下多少。
“嘿嘿,赵将军,一会准让你大吃一惊,哈哈,瞧好吧!”
杜浒一脸的喜色快要按捺不住,城外滚滚而来的骑兵,就像一条开了闸的洪流,而阵前那些步兵孤单的身影,怎么都看都是有些单薄。
赵天佑心中一动,突然想到了一个有时候用来对付骑兵的方法,难道杜浒早就有所准备,所以才摆出了一个这么奇怪阵势。
如雷鸣般的马蹄声突然掺杂进了一些混乱的嘶吼,这并不是炮弹爆炸之后的伤兵伤马,而是人突然受到惊吓时的自然反应,紧跟着这种声音越来越多,冲在最前边的元军骑兵突然消失了一片。
被马蹄带到半空的尘土遮挡了视线,势不可挡的骑兵都朝着宋军的炮兵阵地冲过去,就是有一点的闪失意外,也不会有所改变,因为这股铁骑洪流的人数太多了。
可是地上猛然出现几人深的壕沟,挖的又深又宽里边戳着尖竹铁锥,只要掉进去就别想全身而退,并且都是一个连一个,马匹自然反应的跃起跨过一个,但是肯定会掉进紧挨着的第二个。
赵天佑从城头看的清楚,禁不住拍了拍杜浒的肩头道:“行啊,老杜,都知道偷偷摸摸的挖坑了,这么多你啥时候挖出来的啊,我怎么不知道呢!”
“哈哈,这我可不能告诉你,就你去襄阳的这五六天,我可是每天都鼓足劲头干活,一点都没有敢耽搁,这算比陈龙复强的地方吧。”杜浒一脸的得意,为了压过陈龙复的功劳,他可是真的下了功夫。
为了挖这些陷马坑,杜浒发动了数万士兵,连续几天的大干快干,才搞成眼前这么大的规模,这时候跌入陷马坑的元军骑兵,已经最少有一万人马。
和不停发射的炮弹不一样,落入阵中只能炸死炸伤周边范围不大的人,这是元军队伍太过密集,炮弹不需瞄准肯定不会落空,但是弹片散射的范围也不会很大。
可是陷马坑就不一样了,宽宥一丈长有四五丈的这一道坑,那可是用人用马整个填平,一瞬间的死伤就是数百人,身后的而骑兵越过之后,又是面临下一道陷马坑。
元军骑兵的冲击速度一下就降了下来,可是身后不断涌上的骑兵控制不住,只能用靠前方的马匹作为阻拦,才能一点点的慢下来,那些好不容易停在坑边的骑兵,就生生的被身后的人挤了下去。
本书来自
………………………………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成长起来的骑兵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成长起来的骑兵
双乎日和他的骑兵们不知道,为什么宋军会把这一段空空的阵线让出来,派那么多步兵排成一线等着他们冲击,真的不是他们脑袋发傻,而是在那等着收割元军的生命。
刚刚进入宋军弓箭射程的元兵苦不堪言,向前冲自己就是个填坑的货,可是如潮的攻势肯定停不下来,侥幸跃过陷马坑,却又迎上宋军射出的破甲锥。
马背上的而元军也开弓放箭还击宋军,可是宋军那边有专门的盾牌手负责保护,他们射出的弓箭十有八九是被盾牌收了去,对宋军弓箭手造成的伤害少之又少。
继续往前冲吧,在没有踏上的土地上根本不知道哪里安全,只有靠着队伍不由主的前涌,那些倒霉的家伙踏上陷阱掉了进去,其他人再开始躲避。
在炮弹弓箭还有陷马坑的三重杀招下,五六万元军骑兵已经有大半躺了下去,还没有正式交手,已经战损超过一半,恐怕这也是双呼日这辈子从没有碰到的事情。
“撤、撤,全军回撤,全军回撤!”
传令官的嘶吼声这时候显得那么的渺小,很排在后排冲过来的元军,有的都不知道前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觉得马蹄踏过了很多的尸体,心中早就已经虚了。
当整个元军冲击的停下的时候,在弥漫烟尘中发现已经冲到了宋军阵前不远的地方,而宋军那些弓箭手已经射够了自己的箭矢,在盾牌手的掩护下撤了回去。
所有的陷马坑都已经被人尸马尸填满,到处都是被马蹄带出人的肠子马匹的内脏,如果低头看的时间太久,恐怕让你吐出昨天吃的酒肉。
他们用了一半人的生命,穿过了陷马坑扛住了炮弹和弓箭,眼看离着炮兵的阵地不过是百步之遥,这时候亦需要催马奔出,几个冲刺便能杀入炮兵的阵地。
可是双乎日已经怕了,他想要把这些剩余的士兵带走,不能全都留在这个充满杀机的地方,同时也有人注意到了,在宋军阵后的两支骑兵已经开始动了。
已经停在原地并乱成一团的元军,如何抵挡两支正在助跑的骑兵冲刺,结局必然是被冲散、被切割成一小股一小股的力量,被逐一的个个击破。
这是元军用了上百年的骑兵战术,对付了几十个不同国家的士兵,这次被宋军骑兵用到了他们自己的身上。逃跑来不及了,迎击也没有时间加速,只能在原地等待迎战,用手中的弯刀做最后的挣扎。
两万人的骑兵飞快的加速,在快速飞奔的过程中,演化成几十股锋利的小队,像尖锐的匕首一样插进了元军骑兵队伍,一下就把元军冲击成了数十个小块。
继续回马交错冲击,宋军手中的长武器和锋利坚韧的新式马刀,成了这只以作战勇猛著称部队的噩梦,很多士兵手中的弯刀被宋军砍断,下一个回合就只能用胳膊去挡了。
炮击和弓箭都已经停止攻击,四万宋军骑兵用元军的战术,围着剩余的两万多元军大开杀戒,兵器上的优势立竿见影,侥幸没死的士兵挥动着不到一尺的刀刃,满眼的都是绝望。
最惨烈的战斗是再两翼的元军轻骑兵身上,经过短暂的僵持战斗,人数还有武器处于劣势的元军,很快的就发现自己陷入了艰难的战斗之中。
宋人骑兵队伍中配有短弩,发射便捷瞄准简单,并且不像弓箭一样容易发现,虽然发射的力度不足以重伤元兵,但是宋军都是挑着在冷不防的时候,攻击元军士兵的面部。
眼睛就是脸上最大的命门,宋军手中的短弩还就专门对着眼睛招呼,这些轻骑兵身上都是牛皮轻甲,也没有佩戴遮面的头盔,加上各种不利的条件,很快就由僵持战斗陷入了一边倒的局面。
屠杀这个元兵最喜欢的活动中,向来都是由他们来做主角,而其他国家的士兵或者百姓,是他们屠杀或者戏耍的目标,可是今天的情况完全倒转过来。
杀到最后已经是三个以上的宋军,配合着对付一名元军士兵,几乎是连一点反抗的力量都没有,招架不了几下就被劈落下马,而这几名宋军马上就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同样的场面在双乎日身边上演,几十个士兵围在他身边,舍生忘死的护着他向后撤离,可是到处都是阻碍和冷箭,在不断的缠战中,双乎日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而他还没有冲出宋军的围困。
这就像一场噩梦一样,从杀气腾腾的冲到樊城,还没来得及施展一下自家的本领,就已经被宋军彻底打残,在说难听点就是已经全军覆没,能够逃出去保住性命的都是超级幸运儿。
双乎日很明显的不是其中的一个,因为他的模样和身边保护的士兵,宋军部队中的小头领已经盯上了他,在他们身边游走缠斗,切碎他身边的每一个护卫。
不过双乎日马上功夫娴熟,在不断的拼杀中也有几个宋军伤在他手里,身上沾满血迹之后,刺激的他更加的狂暴有力,接连的伤了几个冲上来的宋军士兵。
“咻!”
一声尖锐的口哨响起,在双乎日身边缠斗的宋军士兵听到之后,都向边上一带马脱离了战斗,在他身边空出了一块空间,仅有的五六个护卫赶紧冲上去围拢。
“哈哈,哪个有胆过来再战几个回合!哈哈!”
双乎日突然看到前边一排的宋军士兵,手中都拿着个香火,正在点燃手中的一样事物。
“哇,不好,快撤!”
双乎日一拨马头,转身向后想要逃走,可是转过来之后,身前依旧是一排宋军士兵,手一抬扔过来一个冒着白烟的事物,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朝着他们的头顶落下来。
呯呯邦邦的一顿炸响之后,双乎日还有他的五六个护卫,全都被炸的面目皆非翻身落马,只有双乎日被挠钩拿住拖走,其余的护卫都是一顿乱枪戳死。
最后参战的一小部分元军觉悟的比较早,本身就处于部队的边缘,当发现势头不好的时候,咬紧牙关一转身就跑了,只有他们才得以活命。
而最后活命逃回去的也就几千人,其余的元军都变成了尸体,躺在了樊城之外。
本书来自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变革
第三百一十七章 变革
襄阳这个连接四方水陆皆通的战略要地,是整个大宋南方诸地的屏障前沿,既然已经收回来了,就要好好的再次修整一番,把损坏的城墙从新修缮加固。
襄阳一战只有最后和双乎日这一场对战,双方的骑兵才战了个畅快淋漓,虽然说宋军在场上一直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火炮辅助还有陷马坑的战术下,元军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
但是毕竟最后的拼杀是真刀真枪来完成的,许多加入宋军骑兵不久的新丁,在这次战斗中经历了生死考验,第二天起床之后和昨天相比,眼神中都有了变化。
庆功酒宴过程很简单,在赵天佑话语间有意的引导下,杜浒和陈龙复拿出了一个比较让人满意的方案。在取得每一次胜利之后,应该把最荣耀的闪光赋予那些在战斗中死去的人,庆功会的主角也应该是他们,让活着的人永远的谨记他们在战斗中的表现。
当然活着的人也有嘉奖,这类的奖赏内容就比较务实,升官和发财是永恒的主题,不需要去用什么崇高理想来美化战争,人类之间的自相残杀永远都充满了罪恶。
这目前的环境下,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升官发财只有一条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尽力去表现你所拥有的力量,让你的长官甚至最高的将领来刮目相看。
黄橙橙的一锭锭的金元宝,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那样,发给那些作战勇猛,杀敌立功的普通战士手中,几万人火热的眼神注视下,金钱和荣耀同事家身的滋味,恐怕是比搞女人还要来的美妙。
不是赵天佑的钱多没地方化,而是他觉得这些都是这些战士们应得的,模范的效应是非常巨大的,虽说这次点名受奖的只有几百人,每人两个金元宝的奖励也不算少。
但是在整个部队羡慕的眼神注视下,由赵天佑杜浒陈龙复等高级将官,亲手捧着一一送到受奖士兵的说里,那份荣耀感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历经无数朝代都已经充分验证的真理,谁能够把这一条运用得当,那么在一方崛起就是迟早的事情。已往宋军中的好处和奖赏,都被一些官员中饱私囊,而那些在前方卖命的战士,却只能混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克扣的军饷,就连让家中妻儿老小吃饱穿暖的能力都没有,你叫人怎么给你卖命?
如果按照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挂钩的话,宋朝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