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崛起-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以前不是计划要的五百车吗,这一百五十车怎么能够用?难道你留在襄阳的手下做事马虎,还是他们拿你的命令不当回事?你得派人查一查了。”

    伯颜把信封收了起来,不冷不热的敲打了一下阿里海牙。

    阿里海牙亲自送信就有点邀功的心思,另一个目的就是想知道大汗来信的内容,却不想被伯颜敲了一棍,急忙低头认错。

    “多谢丞相大人提醒,我这就派人回去,抓紧安排收购生铁材料,保证铸炮的事情不会耽搁在原料这个环节。”

    阿里海牙走后伯颜回到内室,才把忽必烈的信件打开,非常谨慎的逐字细读,虽然四下无人,却是一点都没有怠慢的心思。他自青年起就受到重用,立下无数的汗马功劳,却从有未居功自傲的一天,对于忽必烈的尊重也是由衷发自肺腑的,绝没有一点虚假之意。

    忽必烈对伯颜赏识有加,又来没有失望过一次,就是在众多臣子部属之前,从没有对伯颜大声呼喝过一句。可是今天的信中,措辞就有点不同往日,语气上稍加严厉,虽然没有责骂的意思,但是对于在广州战局的进展已经非常不满意。

    伯颜小心翼翼的收起信件,装进一个牛皮袋子里,双手握拳于胸前,紧闭双目开始在心中默默的祷告。他并没有和大多数蒙古人一样,信奉萨满教敬畏长生天,而是信奉从欧洲传入的基督教,当然这也是在忽必烈对于宗教信仰方面的宽容和支持,其他教派才能够得以传播发展。

    伯颜从心中感受到了来自元大都的怒火,广州战局如果在没有明显的起色,恐怕自己的丞相位置不保,并且有极大的可能,忽必烈要御驾亲征。

    二十多年来的征战生涯,伯颜一路走来打败了无数个敌人,甚至在元朝上下大小官员口中流传,只要伯颜出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要不然伐宋总指挥的头衔也落不到他头上。

    可是在广州竟然败的如此彻底,从李恒围城开始,来广州的元兵就未尝一胜,前前后后的几场战役加起来,损失的兵力已经超高过三十万,已经是蒙古族几十年疯狂扩张之路上,攻城战斗中战损最大的城市。

    不止是面对过往巨大的损失,眼下伯颜已经快要失去忽必烈的信任,沿海港口城市的不断反水,原因他心知肚明缺一直刻意去回避。心中只抱着一个念头,就是拿下广州之后,所有的困难都将不是问题,那些有勇气反叛的城市,必须要遭到无情的杀戮血洗才能重塑威严。

    广州城内的气氛紧张有序,民众和士兵都在为下一次的战斗做准备,香港岛物资供应得到了强力的保障,军火供应络绎不绝,几乎每天都有货船从岛上开往广州城内。

    而在城内最紧张的两部分人马,除了精力放在讲武堂的赵天佑,就是身负复兴骑兵重任的凌震了,将近五万多匹马供他驱使,在练不出三万人的骑兵,那样他真的该弄根面条上吊算了。

    “杀、杀、杀!”

    一排十余骑战马从队列中飞奔而出,几十步外的士兵手中举着人型的靶子,马背上手持马刀的骑兵,正在训练劈砍的力度和技巧。同样的几十块校场之上,数十个不同的训练科目训练同时在进行,出于对广州城防的自信,整体的骑兵训练和营房,都挪到了城南数里的场地上。

    不只是宽敞的新建训练场地,香港岛目前有一个工坊,正在生产专门定制马刀来供应广州骑兵,从材质的牢固性锋利的锐利上都压过元兵所配弯刀。

    弓箭上的训练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赶上,所以赵天佑给凌震出的主意,加强士兵马上肉搏的战斗能力,远程射杀的手段,不如用加强防护手段来拉近骑射技巧上的差距。

    元兵都是牛皮甲,金属链甲属于高档货,一般的小头领都轮不到佩戴,可是香港岛修改一下工艺,金属链甲的生产就变得快捷高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班生产,宋军骑兵基本上都能够人人装备轻质的金属链甲,保护容易受到箭伤的要害位置,重量要比传统的轻上许多,防护效果还有所提高。

    装备上的更迭激发了宋军骑兵的训练热情,操场上的士兵挥汗如雨,都在为达到最基本的技术和体能的指标而努力训练。讲武堂第一批学员派到了骑兵来实习,把量化指标管理这个最重要的技术管理方式,第一次带到了宋军骑兵队伍。

    每一个合格的骑兵,必须要达到几项最基本达的要求,然后根据完成的成绩评分,决定你在这个队伍中的位置。这种指标模式管理下,任何数据都是靠你的努力才能提高,宋军中偷懒和走后门托关系的行为,在骑兵队伍中一下消失不见。

    凌震对于这几百讲武堂的实习学生爱不释手,屡次找到赵天佑和文天祥,希望就此把这几百人留在骑兵,让他们直接毕业在骑兵任职多好。

    这个要求当然会被拒绝,这几百学员可以说是文天祥眼中大宋的希望,同样也是赵天佑眼中,把新型现代化的军事管理模式,带入这个时代的先驱者,岂能轻易就这么放手都归骑兵。

    不过最后实在受不了凌震的软磨硬泡,张镇孙又在中间说好话,和文天祥商议之后,终于给凌震预定了八十名讲武堂学员,毕业之后直接在骑兵队伍中任职。

    “天佑,本来你最希望加强力量的就是骑兵,要不然也不会分那么多资源为骑兵服务,可是凌震要人怎么又舍不得了?才给他留下八十人?”

    文天祥很是不理解赵天佑的做法。

    “文大人,骑兵需要加强实力,这是迫在眉急的事情,可是养成一只强力骑兵,需要的时间见太久了,并且需要不断地厮杀磨炼,才能够打造出一支铁军。可我得控制一下凌震的欲望,只是要人就给那还得了?以后他都不当宝贝使了。”

    赵天佑看着元军大营方向冒起的炊烟,心里突然生出一阵不安。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决战的序幕

    第二百六十四章 决战的序幕

    元军大营方向的炊烟明显浓了起来,这个现象今天已经是第三天,元兵在干什么?做饭也不至于一下做出三五天的吧,当时仔细一想就能明白,元军在大批的煮肉晒制肉干。

    赵天佑马上召集会议,对全体广州军民下达了动员令,这一次元军的进攻绝对不会简单,失败几次的经验已经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一次将会是和伯颜大军的生死决战。

    这场战役的结果意义重大且深远,如果广州城再次战胜伯颜,除了能够解除广州被围之外,还能把元军的士气彻底打落深渊。接下来反叛的,恐怕就不仅仅是沿海的几座港口城市,那些驻守少量元军的地方,每一个处都有反水的可能,忽必烈南侵数年的成果,必将是灰飞烟灭。

    这也是元军为什么所到之处就要疯狂杀戮,究其原因就是他们的人数太少,常年对代征战和内斗,蒙古几大部落集中在一起的人口数量才过百万。他们担心的就是别人一旦不再害怕他们,就不再甘心被统治奴役,就要起来反抗,所以杀掉成年的男性,留下女性和小孩的做法,就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的恐惧。

    虽然这么多年来南侵宋朝,占领了九成的领土,完全得益与忽必烈的国策,重用汉官重用宋军降兵降将,但是他们建立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举世无敌的蒙古骑兵。

    当这个传说和神话被打破以后,那些屈于蒙元强大而投降的宋将,一定会从新估计自己的前途,杀死驻地少量的驻军,然后表示归顺强者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赵将军,他们的万斤巨炮,有多么厉害呀?能够打到城里面吗?”

    一个广州官员鼓足勇气,向赵天佑开口询问,这个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

    “他们的大炮虽然说有万斤之重,但是并不可怕,因为他们只会铸炮,并不懂得开花弹的制造方法,只能够发射霰弹或者实心的铁弹。还有最重要的一项,他们的射程不如咱们的红夷大炮远,我们的八十门大口径红夷大炮,已经经过简单的调整,专门用来对付他们的万斤大炮,保准让他们有来无回。”

    赵天佑微微一笑,眼神扫视一屋子的大小官员,心中却在感叹,不管在什么时候,最大的胆量还是来自于信仰。眼下赵天佑的香港岛,驻守广州的火器营,已经用事实向世界宣告,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军队,可是依然有人心存疑虑。

    倒不是赵天佑看不起这些人,这本来就是一个人性上的弱点,每一个不能掌控自己命运的人,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不管他是官员或者贫民。而充分利用信仰的力量,就能给予一些本来弱小的人强大的意志,哪怕前方就是方丈深渊,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向前冲,这就是信仰。

    而赵天佑眼下还做不到这一点,对他对香港岛产生信仰的只有一部分人,大多是在岛上生活的工匠学徒,或者火器营的士兵。因为他们亲身感受到了赵天佑带来的力量,给予了他们从新认识力量的概念,说简单点,赵天佑就是他们可以无限信任的神。

    凌震很显然感受到了最近骑兵战力的提升,已经有必要用实战来打磨或者验证一下真是的能力,非常希望这次有能够出战的机会,一脸热忱的道:“各位大人、各位同僚。这次咱们不止是防守,被动的等着元兵进攻,我希望这次骑兵有机会上阵,能够和元兵在战场上正面拼杀,用敌人的鲜血来证明我们的强大。”

    “好,骑兵一定有机会的,最后的追杀任务现在就交给你们,凌将军你听好了,每一个骑兵出城之后,必须带回元兵的一个脑袋。不过我也提前告诉大家,伯颜此战必将使出全力,广州城有可能陷入一场生死决战,我们提前再多的准备都不过分。

    满屋的文武官员都是一惊,这个任务说的轻巧,要说完成起来可有点难吧,本来骑兵的战力就不如元兵,还每个人都带回一个脑袋,那得杀死多少元兵啊。

    “遵命,我替所有骑兵谢谢赵将军,若不能完成任务,凌震必将提头来见!”

    赵天佑高声道:“凌将军果然威猛,那我再助将军一臂之力,今天晚间以前,香港岛将最后配齐所有欠缺的战刀,另外换装骑兵所有的长弓,破甲锥也将是骑兵的标准配置。”

    “哇!”

    “好大的手笔,这些破甲锥城头上都不是很多啊,也不能随便用,居然成了骑兵的标准配置。”

    “好羡慕,好嫉妒……”

    凌震那大嘴咧的,都快张到耳朵根子去了,猛地上前两步,噗通一下双膝落地,跪在赵天佑身前大声道:“大宋骑兵谢谢赵将军,这些都是您的心血啊,骑兵有了如此好的装备,必能大败元兵活捉伯颜献与将军马前。”

    伯颜心里也估计到了战败后果的严重性,所以他拼命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哪怕把手边这二十多万大军,全部都拼光也在所不惜。李恒已经接到命令,虽然说梧州元军几经失败实力大损,但是五六万人还是能够凑得出来的,李恒已经亲自率领他们出发。

    东城门外还有五万元兵由索多率领,除了佯攻东城分散宋军实力之外,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随时调到被北城,直接参与正面的攻城作战。

    元军的后勤保障已经连续的三天准备,不管是肉干面饼烧酒和饮用水,保证每一个士兵马上都有一个装满的包裹,足够他们三天的吃喝补给。

    “咚、咚、咚!”

    三声沉闷的战鼓敲响,整个延绵十数里的元军大营,好像突然活过来一样,每一处独立的万人队营盘,都响起了咚咚的鼓声,来迎合主帅大营鼓声的命令。

    “咚咚,咚咚,咚咚!”

    二十多万元军,几乎同时的仰头大吼。

    “吼吼,吼吼,吼吼!”

    排在队伍第一排的都是赤身露背的汉人,每十个人被一条长绳系成一串,排成一个厚厚的方阵,缓缓的向前迈出瘦骨嶙峋双腿,已经麻木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本书来自


………………………………

第二百六十五章 阵前自救

    人人欢迎您的光临;请记住本站地址:,,以便随时阅读《大宋崛起》最新章节。。。

    第二百六十五章 阵前自救

    赵天佑在城头一眼就看到了前排的肉盾,这是元兵攻城常用的伎俩,驱赶炮灰肉盾在队伍最前边,不管对方朝肉盾下不下死手,可心理上的矛盾和纠结是躲不过去的。

    “文大人,元兵前排驱使的都是汉人苦役,足有四五千人,手持盾牌的宋军降兵和他们混在一起,咱们怎么应对?”

    文天祥点了点头道:“既然沦为肉盾,又何必在向前行走,死在同族士兵手中,难为就会好受一点?”

    “文大人的意思是……”

    “被敌人活捉俘虏,不管你怎么祈求,无非就是求生或者求死,再也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而现在城前方走来的那些人,连第二条路都没的走,不管谁胜谁败,他们走的都是一条必死之路。

    如果换做是我,我会在元军的车马前边寻死,哪怕用我的尸体当作路障,能够让元军的车马慢上一两分,那样也算我没有愧对祖宗。”

    赵天佑一抱拳道:“文大人的气节,世人皆服!”

    虽然赵天佑非常清楚,战场上不允许有优柔寡断的性格,更不能去考率肉盾的性命,来放任元军士兵靠近城墙,只有一条是真理,那就是付出最小的代价来杀死对方。

    可他还是对刘长海去做了叮嘱,等到不行的肉盾尽可能的靠近之后,再开炮进行轰击,希望在炮声响起的时候,他们有一个选择命运的机会。

    三里的距离就进入了城头大炮的射程,可是整个肉盾加上宋军降兵的队伍,已经越过了三里线,朝着一里距离的工事缓缓而行。这支三万人的队伍就是派出来的炮灰,他们的使命就是用来打乱广州的军心,还有用来消耗城头的炮弹,不知道他们是否了解自己的命运。

    可是广州城头的大炮依然沉默,虽然每一门大炮的火药都已经装填完毕,开花弹已经准备好飞向人群中绽放,等的就是他们越过最后的警戒线。

    城头越是沉寂无声,这支队伍感受到的压力越大,不止是最前方心中绝望的肉盾,就是紧跟他们身后的大宋降兵,队形已经在压力之下有些慌乱,不安的士兵们开始东张西望的寻找自己的将官。

    “二哥,这向前也是死,停下还得死,咱们哥们难道就没一条活路吗?”

    “可不咋地,今天这是死路一条了,只要城上大炮一响,咱们这点兄弟都得玩完。”

    “我不甘心啊,忍辱偷生的这么活着,不就是为的有机会能活着回老家,能够见见爹娘么,这下可完了!”

    看着逐渐接近的队伍,刘长海面无表情的举起了手中的红旗,只要这旗子一挥落下,二百多门大炮就会把这这些肉盾炸个七零八落。在这种情况下,不止赵天佑没有选择,所有的城卫军火器营的士兵,都没有第二个选择,只能把他们当做敌人一下全都杀掉。

    就在这时候,有一排被捆着手的肉盾,绳子突然断了,那些人的双手恢复了自由。突然发生了这个变故,整个队伍的脚步都停了下来,所有人都不知所措的看着那些惊慌的肉盾,而那些人也是一脸的慌乱,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始作俑者是一小队士兵,其中一个伶俐的小队长,手里拿着一把雪亮的短刀,正在割断另一排肉盾手上的绳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