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飞快上涨。
等到晚上结工钱的时候,这好感度更是达到了顶峰,每人八十文,大工一百五十文,因为只有这么一个会看图纸的大工,苏白特意给他长了工钱,千金买马骨,在鄠县当县令,一定要把自己的信用传播出去才行。
苏白的努力都是有回报的,当天晚上这些工人回家的时候,怀里那些叮当作响的铜钱是不会骗人的,加上他们一顿宣传,中午的伙食是多么多么好,大人们也不催他们干活,都是自己不好意思才玩命干的等等,第二天一早,二百多人在县衙门口排起了长队,都是打算报名的。
最后苏白也只要了五十名,现在规模什么的太小,用不了这些劳动力,招上来了也是浪费人手,等到开始修路的时候,这些劳动力才能派上用场!
招人招的多,可把唐雎美的够呛,这间接也能证明他的能力,苏白也没吝啬自己的赞美,好一阵夸奖唐雎,唐雎走出三堂的时候,胸脯挺的都快看不见脚尖了。
在大家热情高涨的工作进度下,水泥作坊一天一个样子的变化,没几日就已经有个大概的轮廓,苏白去工地看过一次,又要求唐雎在招一些人,把旁边的空地清理出来,在盖一个大型的仓库,作坊旁边在盖一些简单的房子,到时候工人临时休息,和晚上打更人等等可以住在这里。
唐雎点头表示没问题,现在招人什么的,简直不要太简单,每天不知道多少人眼睛发绿的盯着这些名额呢。
几个工人一听还要招人盖房子,当时笑道:“大人,不用在招人了,盖房子什么的都是我们的老本行了,这作坊盖完,我们给大人盖就是了”,听的苏白微微一笑,这些人的心思还真是直白的可爱,都奔着多吃两天米饭而努力呢。
苏白的决定当然不会更改,第一是因为他要抓紧一切时间把生产线先弄出来,马上就要开春了,到了务农的时间,在用工人也怕是难招起来。第二是因为他很需要钱,尽管聊斋每日都能给他带来几百两的收入,不过这些远远不够,他还需要大笔的钱,不,应该说他需要大笔的粮食。
前两天他跟唐雎去了县里的粮仓,结果是空的,连一点面子工程都没做的那种空,这不能冤枉姚大年,而是之前的离任县令守的都是空粮仓,在隋唐征战的时期,粮仓所有的粮食都被拉走充当军粮,自那以后就再也收上来过。说来也是有些嘲讽,每任的县令把收上来的赋税一部分上交给国家,自己扣押一部分,就瓜分一空了,县里的粮仓却重来没有人想过,好像也不担心爆发天灾的时候,百姓没粮可吃怎么办。
等到作坊盖起来以后,第一步就是修一条路出来,先把鄠县到长安的路修一部分出来也好,先打个样子,然后委托王老爷子介绍一些大商人来,把水泥介绍给他们,相信这种建筑材料,一定能吸引到他们足够的兴趣,再然后就是换粮!是的,王家全力支持自己,自己也不能让王家吃亏,正常交完税收以后,两家对半分,王家的部分他不管,但是他那一部分必须全部换成粮食。
苏白打算用一举之力,填满粮仓!
王富贵是最懂苏白的一个人了,二人聊天的时候他问过苏白,为什么?用自己掏腰包买粮食,这不应该是朝廷的事情吗?这些事情让朝廷来做就好了啊,自己的钱当然是自己的,可以用来买大宅子,可以用来娶妾,可以买很多奇珍异宝,为什么要买粮食呢?而且还不是给自己吃的。
苏白笑道:“我当官就是想为百姓做一些事情,可能只有小人物才懂小人物,也只有小人物会去帮小人物吧”,王富贵笑道:“你可不是什么小人物,你是县令,这鄠县之长,这还叫小人物?”,苏白笑了笑,这确实是朝廷应该处理的事情,但是现在自己不也算是朝廷中人了吗?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这八个字,就是苏白给王富贵的回答,也在这一天,王富贵看向苏白的眼神里多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类似于尊敬,类似于崇拜。。。。。。
。。。。。。
苏白的名声也随着工人们的宣传,传遍了整个鄠县,大家都知道这位九岁县太爷爱民如子,并且非常得圣上的赏识,虽然年纪小,但是智慧比一般成年人都要厉害很多,要不然也不会九岁就当上县令了。
这些主要归功于唐雎,苏白给他的任务就是让他在工人干活之余,给他们科普一下自己这个县令是如何如何的好,比如爱民如子啊,一诺千金啊,智慧过人啊等等。唐雎这个家伙苏白是越用越顺手了,真是不管你交给他什么任务,他都能想办法给你完成。
比如就宣传这件事,他就给苏白编出来好几个故事,当然了,都是一些正面的故事,在工人们休息的时候,就当逗闷子给他们讲了出来,没多久,这些故事就传遍了鄠县。
半月后,作坊和仓库都已经盖好了,大家都有些不舍,这些日子只有五十个身强体壮的被留下开矿,至于烧水泥,这种隐秘的事情王家当然不可能交给外人,而是让老管家找来个很多本家的下人,这样的人用着才放心,接下来就是等苏白教他们怎么烧水泥了。
………………………………
第81章 水泥
水泥这种东西说来也是简单,主要就是比例和温度的问题,石灰矿,加上黏土,加上铝矿石,在大唐没有粉碎机,把原材料粉碎是有些麻烦的,后来只能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石磨,用两头黄牛拉动,才解决了这项问题。
把原材料按照比例勾兑好以后,剩下的就是烧制,这就样,历时一个月,苏白的第一批水泥制作出来,而就在当天,他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黄牛村的酒坊,也生产出了第一批烈酒!这还是程处默亲自过来通报的,现在他正和苏白王胖子一起蹲在地上,看看水泥加上沙子的混凝土凝固的样子,第一批的水泥烧出来的不算多,大约能有二十袋左右,当然,这第一次主要是试验,所以产量才会这么低。苏白就用水泥把后院子的地面铺了一下,现在水泥已经开始干涸,再过两天就差不多了,冬天也不需要浇水保养。
“我爹昨天把酒就搬回去了,请了一众的老兄弟去喝酒啊,秦伯伯。李伯伯。牛伯伯都去了,我爹说酒好是好,就是产量太少了,打算在扩大一下经营,这两日子我家管家正在长安看店铺呢,等找到两家好的就买下来,专门卖酒,俺爹说了,就这酒半年之内黄金万两绝对没问题,剩下的东西交给他就行了,你就安安心心当县令吧”。
让他这么一说,苏白才想起来自己还立了军令状呢,程处默不说自己都忘了!好在现在没事了,程处默伸手按按已经硬了的地面道:“这就是你的新发明?”,苏白点头道:“没错”。
程处默有些看不懂水泥有什么用,在他眼里可能就跟普通的装修材料差不多吧,对水泥也是完全不感兴趣的样子。王富贵看出来程处默的心思,给他解释道:“小公爷,这种水泥的成本非常低,但是效果要比三合土好无数倍,小公爷想想我大唐有多少城池能用的起三合土修城墙的?等水泥大规模生产以后,我们大唐却可以用他来修城墙,到时候就算在厉害是投石机也攻不破我们的城墙!”,一听到关于打仗的事情,程处默这才打起精神,再看向水泥的目光也不一样了。
王富贵继续道:“这只是水泥的一项用处,还有很多用处,比如说建房子,它绝对比任何黏土盖的房子都要坚固。修路!用它修出来的地面,平整无比,本来拉着十石粮食都费劲的马匹,在这么平整的路上,就算十五石,二十石都能拉的动。并且它的使用寿命非常长,也不会因为大雨冲毁,更是非常坚固,可以说是利国利民啊!”
王富贵也是拼命的推销,要知道这作坊里面可是有他一半的份子,他能不上心吗?程处默的眼睛也是越来越亮,看向苏白的时候笑容有些怪异道:“你怎么老能想出这种有用的东西?”,苏白嘿嘿一笑:“多读书!”,果然,程处默瞬间就不问了,读书什么的简直是要这家伙的命一样。
“你这水泥,打算卖给谁啊?”程处默继续问道,苏白笑道:“到时候这家伙会给我找销路”,苏白伸手指了指王胖子道,程处默点点头,随即道:“可是他刚才也说了,这种东西是建城利器,不打算献给陛下?”
“当然会献给陛下了,这还用问吗?”
“献给陛下以后,还怎么赚钱?”
“苏白笑道,这又不是什么绝密的事情,再说了,水泥这种东西就算生产多少出来也是不够用,现在根本就不用考虑饱和问题。就算是献给了陛下,难道陛下不需要找人生产吗?很明显我们就算最现成的生产商啊。到时候我们可以只赚取加工费,多余的我们在卖给商家不就完了”
程处默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跳到水泥上蹦了两下,却连脚印也没留下,还有一种跳在石头上的反震感,越发的感兴趣起来。“那你打算什么时候献给陛下啊?”
“不急,问我打算现在县里修一条路,就往长安方向修,先修十里!”
“十里?那要多少钱?”
“我这些日子和王富贵算了一下,什么都算上的话大概需要一百五十两银子一里路”
“一千五百两,还行,这个价格还能接受”
苏白伸个大大的懒腰道:“之前给我部曲的时候不是说还有幕僚吗?这都多久了怎么还没到啊”,程处默有些尴尬道:“那位幕僚跟我们说家里有点事情,然后人就消失了,找不到了”,苏白一愣,还有程家找不到的人?程处默有些尴尬道:“我爹正在给你目色新的呢”。
苏白摇头道:“不用了,帮我谢谢程伯伯吧,没有就算了,这一个月我也是习惯了”,程处默笑的有些尴尬,显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大冬天的外面也是有点冷,三人回到房间继续聊天,王富贵在程处默面前还是有点紧张,大部分时间都是听两人在说话。
三人坐在火炕上,苏白问道:“程伯伯打算怎么销售白酒?”,程处默疑惑道:“还能怎么销售,就是提高价格往外卖呗,不然还有什么卖法?”“那定价几何啊?”,程处默摇头道:“这些事情都是交给管家的,我没问”苏白点头,这倒是附和豪门的风格。
苏白笑道:“回去合一跟你们的管家说一声,酒要分为四个档次,第一个档次用差一些的酒也没有关系,卖五六文钱就可以,卖给贫民,这种酒不用盈利多大,就指着他们打名气。第二个档次的酒贵一些,定价十文钱,卖给那些家里稍微有些钱的百姓。第三个档次的酒在贵一些,卖百文,卖给富商之余。第四个档次卖价一两,主要的卖给大商人。等到打出名气以后,再出一些精装酒,酒的好坏不重要,主要是包装一定要好!这种酒卖给外国商人,让他们送礼用”。
程处默用心记下了苏白的话,他听明白了,主要就是酒的价格不能单一,要不管你拿多少钱走进来,都能买到符合你手里钱的酒。王胖子听的是如痴如醉啊,他这种从小就在商人中间长大的孩子,自然能听明白苏白的方案是什么,越发的佩服起来。
。。。。。。
“禀告陛下,那王丑牛在鄠县月余,走访民情十次,调查的多是差役收取平安银子的事情,看样子是近日就会整顿一翻,而且他在鄠县东山雇人盖了一个作坊,是生产一种叫‘水泥’的建筑材料,听说是用来盖房子修路的”,王喜站在李世民背后,声音不夹带任何私人感情道。
李世民笑道:“这孩子还真是能折腾,那水泥可是做出来了?”
“禀陛下,已经做出了样品,目前正在试验阶段”
“嗯,这孩子脑子灵醒,朕倒是想看看他又鼓秋出来什么好东西,王喜啊,既然这孩子打算整治一下差役,你多盯着点,防止有人狗急跳墙”
“还请陛下放心,有程府二十名部曲在,料也无妨”
。。。。。。
苏白第二天一早起来去检查了一下水泥的硬度,虽然还没有干透,也能看出来应该是没有问题,吩咐一声王富贵,让他去作坊通知一声,开始全力生产水泥,一直把旁边那个大仓库堆满为止!王富贵学着戏子模样哇呀呀喊了一声得令啊~迈着四方步就跑了出去。
苏白开始做早课,打拳扎马步,足足一个时辰,全部练完以后,后厨也把饭菜送了过来,一个月的时间,厨子早就习惯了苏白的生活习惯,知道什么时候送饭过来。
“早安,大人!”唐雎走了进来,这两天他跟苏白也熟络起来,谈话也不想以前一样拘谨,苏白指了指面前的粥,示意他一起吃,唐雎摇头道:“谢大人好意,早上我已经在家里吃过了”,苏白没强求,继续喝着自己的粥,吃着小咸菜。吃过后把餐具放到一旁,一会会有人过来收拾的,唐雎笑道:“大人,今天去工地看看吗?”
苏白摇摇头道:“不去看了,一会你去门口贴张告示,继续招人,先招二百人,修路,每天工钱八十文,中午管饭,有肉”,唐雎笑道:“好的大人”现在招人这种小事简直不要太轻松,果然告示刚刚贴出去不到半个时辰,人就已经全招满了,不知道多少人在等待招人的机会呢。
人全招齐了,去找百味居合作,这么多人的饭菜,县衙里的厨子根本做不过来,剩下的就是等待水泥生产够一定数量以后,就可以开工了,相信这条水泥路绝对能轰动大唐!哈哈,不知道未来的考古学家发现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出现了一跳水泥路以后,会不会惊讶到飞起来!
鄠县所有的地图全在苏白脑海里,路线规划也全部做好了,工程预算等等王富贵已经给计算好了,剩下的就是等开工了,预计时间一个月,因为是在唐朝,缺少汽车等等工具,修路肯定是要慢一些的。十公里路放在现代用二百人来修,怕是用不上一个星期就能修好。。。。。。
………………………………
第82章 修路
农村要致富,少生孩子多修路,一个城市里面什么地方房价最贵?也许有人说是学区房,或者是医区房,但是实际上永远是交通最便利的地方,一个城市要想繁荣起来,交通永远是最重要的一点。
而今天,就是鄠县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哈哈哈哈~
贞观二年,农历二月初二
后世龙抬头的一天,春天已经到了,一大早工人们就全都聚集在了县衙门口,手里筐,镐,锹,扁担等等工具全都准备好了,苏白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王小宝和王富贵,再往后是王朗王朝唐雎等人,百姓们都在安静的等着,带着略有崇敬的目光看着苏白。
“各位父老乡亲,我就是本县县令王丑牛!相信很多乡亲们都听说过我,没错,我就是有些人口中那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各位很多人都没见过我,没关系!未来我会让大家记住王丑牛这个人的!别的我不想多说,这里有没有之前在作坊上过工的?”苏白声音很洪亮,因为下面的人有些太多了,声音要是小了根本听不见啊。
“有”
“有”
人群中陆陆续续传来几声迎合,苏白大声道:“可差过你们工钱?可短过你们饭食?”
“没有!”
“没有!”
苏白满意道:“我虽然年幼,却也感受黄恩浩荡!承蒙陛下不弃封我为咱们鄠县县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咱们鄠县的人,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