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商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商途-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骂归骂,眼前的僵局必须要打破。

    “大人,小人今日确实是专程来找大人的。”崔天赐只得接着童贯刚进门时的话头说道。

    “可是贡纸已经生产完毕可以起运了?”童贯似笑非笑的看着崔天赐。

    “大人,家父日夜赶工也无法保证贡纸可以提前二十天启运,还望大人向圣上说明,代为转寰一二。”因为不明白童贯的来意,崔天赐把话说的特别诚恳。

    “你以为抄没家产,充军发配是戏言吗?”童贯脸色一寒,冷声说道。

    崔天赐在心中又把童贯的祖宗八代骂了一遍,恨他们怎么生出这么个阴阳不调的怪物。口中却说道:“律法森严,小民岂敢轻犯?只是当初圣旨中所言的交付时间尚未到,如此惩罚让天下人难以心服。”

    童贯眯了眯眼,心道,这小子倒是有几分骨气,敢在话语里顶撞于我,看来蔡京说的靠些谱,这孩子是有几分不俗。

    “你是说你心中不服吧!”

    “小民觉得朝廷取信于民不易,当珍惜朝廷的信誉。”

    “可我告诉你,抄没家产,充军发配并非虚言,罪名却是通敌卖国。”

    崔天赐呆住了。这童贯莫非是从文革时代穿越过来的?专门喜欢给人扣帽子吗?

    “一月前,辽国使者来我朝抗议,辽国女真人叛乱,其中一个首领名叫完颜绪升,勇猛无比,现在是辽国的心腹大患。其人来自我朝,而且曾经是杭州城中一个叫长乐帮的帮会之中。而现在的帮主正是你,崔天赐。我没有说错吧。”
………………………………

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货(五)

    崔天赐已经很久没有全绪升的消息了,却没想到最新的消息竟然来自童贯。看来女真人反抗辽人的统治已经开始了。

    没想到全绪升居然在其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而历史上金人灭辽以后便是灭宋。到时候全绪升会在其中扮演什么身份呢?

    崔天赐的思绪已经飞到千里之外了。童贯看着呆呆的崔天赐以为是被这个消息吓傻了呢。毕竟里通外国,无论在哪朝哪代都不是个小罪名。

    “此事本属辽人内部事宜,但宋辽毕竟是兄弟之邦。这完颜绪升又多年在我大宋朝生活。针对辽人的抗议,朝中也有少数人建议抓捕长乐帮余党给辽人一个交代,不过都被朝中的强硬派给驳回去了。可是月前,朝中有一半以上的御史重提这个话题,强烈要求将长乐帮定为叛逆,抓捕以后交付辽国,以安邻邦之心。最重要的是宫中也有人在撺掇皇上将你们交给辽人。而且皇上的心思已经被说动了。”最后几个字童贯几乎是一字一顿说出来的。

    此时崔天赐已经收敛心神,回到现实。童贯的一番话让崔天赐心像巨锤敲过一般,从童贯的语气里崔天赐能判断出确有此事。

    此事非同小可,如童贯所说,本来已经平静了事情忽然掀起狂风巨浪,那一定是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若是让他们成功了,那崔家可就完了。毕竟崔家只是一个小门小户,朝中并没有代言人,唯一认识的人蔡京如今还在地方上。

    可童贯既然透露出这个信息,那必定他有自己的打算。

    崔天赐狂跳的心安定了些。

    “大人当知是有人冤枉小民,还望大人能主持正义。”

    “纵然知道你有些冤屈,我也是爱莫能助!毕竟这是朝堂之事,我不过是一名内侍而已,有心无力。”童贯长叹一声,眼角的余光却瞥向了崔天赐。

    “想那辽人本是我朝世仇,正所谓仇人的仇人乃是朋友。如今有人与辽人作对,我大宋当举国欢庆才是。没想到朝中的大臣居然为一己之私颠倒黑白,我实在为朝中的君子们担忧。大人,我愿拿出万两白银献与大人,希望大人能联络朝中正义之士为我大宋之热血而呼喊。荡除畏辽之懦弱言论。”

    看着崔天赐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童贯心中暗笑,送礼都能送的这般理直气壮,这十来岁的娃娃有点意思。看来蔡京所言非虚,此子非一般可比,说不定能是自己下一步棋的重要一环。

    “朝中士大夫皆言宋辽百年友好,可有谁还记得正是当年我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打掉了辽人的嚣张气焰才有了如今的百年和平。我师李宪多年戍守边关,深知辽人本性,非不欲吞并我朝,实在是畏惧我西军的强大,否则早已入寇我边关多时。其实这么多年西夏与我朝多次战争的背后都有辽人的影子。如今士大夫们却为辽人鸣不平,实在是可笑又可悲。”

    童贯本是敷衍之言,说着说着却也不自觉带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自身来讲,童贯对于朝中的那些士大夫也心存鄙视。他的老师李宪当年参加多次边关战事,屡立功勋,却被朝中的士大夫们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最后郁郁而终。而童贯受师父影响,也是立志于从武事中建功,对重文轻武的士大夫们自然也没什么好感。

    “大人所言极是,为国为民大人也该有所作为,只要有用得到小民之处,小民当竭尽所能。”崔天赐趁热打铁说道。

    童贯听崔天赐如此说,心中暗喜。这娃娃果然上道,竟然暗合自己的心思,确是可造之材。心中不由得又高看了一眼。

    “看你一片赤诚,又是蔡大人的高足,我可以勉力试上一试,不过究竟能不能成却无十分把握,你可要心中有数。其实我这次前来还奉有密旨,就是暗中查访长乐帮事宜。”

    崔天赐心道,果然被我料中,童贯此来杭州并非只是接受贡品这么简单。

    “你可知辽人及朝中之人为何对完颜绪升的背景了解如此清楚吗?”

    童贯轻飘飘抛出一句话,让崔天赐心中又是一震。长乐帮不过是个小小的地方帮派在这个信息传递缓慢的古代,若没有有心人的可以宣扬,别说外国人,就是临近府县的人都未必知道。如今明显看得出是熟悉内情的人别有用心的抖搂出去的。

    “难道这别有用心之人身在杭州?”

    “此人和内廷王景乃莫逆之交,当年王景未进宫之前与他便是八拜之交。有王景在其中千针引线,才会掀起如今这番风波。”

    “此人可是葛覃?”

    “正是此人,事情因此人而起,若想消除,还得从此人身上下手。”

    崔天赐皱了皱眉头,他何尝不想彻底解决掉葛覃,只是他树大根深,想要短期内解决掉他,谈何容易?

    童贯看崔天赐眉头紧锁的样子,心中暗道,毕竟只是个孩子,还是嫩了点,有心点醒他,道:“你以为葛覃短短十几年便能积累别人几世的财富真的只是靠传统的商业手段吗?”

    童贯的话让崔天赐一愣,多次的斗争也让崔天赐对葛半城了解颇深,以前葛半城发家之时的确采用了很多见不得光的手段,只是那些都只是口说,并没有确实的证据,很难作为打击葛半城的致命手段啊?

    “你可知从古自今只能获取暴利的是什么物品吗?”
………………………………

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货(六)

    崔天赐苦笑一声:“自然是盐铁这些朝廷禁止的物品。”

    童贯微微一笑:“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能获得超额的回报。古往今来多少人甘冒奇险就是为了获得这惊人的利润。”

    “大人的意思是葛覃起家就是因为私下贩卖这些禁品?”

    童贯点点头

    “他们贩卖的可不是普通的禁品,乃是牛皮,马匹,箭矢这些军用物资。”童贯不愧是混军方的,消息的灵通自然不在话下。

    “大人打算揭发他?”崔天赐问道。他没想到葛覃背地里居然还有这样的勾当。对于已经知道宋朝国运的穿越者来说葛覃的行为无异于资敌。这让崔天赐对葛覃再无半点心软的想法。崔天赐知道这种事情只要证据确凿,那葛半城不死也要半层皮。虽然崔天赐一直主张生意上的事情最好还是用商业手段来解决。但葛半城的做法已经超越了他的底线。用些非常的手段来对付他,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哪知童贯摇了摇头:“这件事一旦揭开牵扯的人太多,一旦事情揭开对方肯定会死命反击,说不定扳不倒他们,自己反而陷进去。”

    童贯的一番话倒是让崔天赐糊涂起来。这太监耍了个花样把自己单独叫来,又说了这样一番话原本以为是想让自己帮忙通过扳倒葛覃进而打击他在宫中的对手,而如今看来似乎又不是这样,这太监到底想要干什么?

    童贯一看崔天赐的表情,作为在宫中呆了多年的人物,哪里还不明白崔天赐心中疑惑,当即一笑道:“其实你猜的也没有错,我的确需要通过这个葛覃来做一些事情,但是这个事情却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

    “还请大人明示。”崔天赐干脆将话挑明了。

    童贯沉吟了一下,道:“通过我的调查,葛覃那里有一份秘密的账本,里面记录了这些年的交易内容。但除了葛覃本人谁也不知道这个账本在哪里。我现在需要这个账本。但我不能动手,我的背后有很多双眼睛。我希望你能通过商业手段逼着葛覃乖乖的把这个账本叫出来。”

    虽然没有经历过,崔天赐也知道官场里面的内斗向来激烈。看来自己和葛覃成了官场内斗的棋子。但自己现在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不过也不能如此轻易便答应下来,既然非得要做,自己应该尽量多争取些利益。

    “大人实不相瞒,这些日子小民一直和葛覃纠缠不清,可一直都没办法将他真正扳倒,大人的要求,小民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葛半城哭着脸说道。

    童贯显然对崔天赐的事情做过专门的调查,明白他说的都是实情。

    “以前是你孤身作战,这次有我做你的后盾,只管放心去做。需要什么资源尽管跟我讲,只要是暗地里可以支持的,我绝不推辞。而且我也可以向你保证,事成之后,葛覃原来负责的西北军粮供应一事,我可以交给你来做。”

    看来童贯深懂得拉拢人心的手段,先来个下马威,再许下甜头,不怕你不尽心做事。
………………………………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货(七)

    崔天赐离开蔡府时心中又喜又惧,心中暗暗发誓在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时,跟官场中的人交往一定要保持十二万分的警惕。

    蔡府中蔡京和童贯相对而坐,蔡京笑眯眯的说道:“童大人,我这个弟子没给你介绍错吧?”

    童贯捋了捋太监中极为罕见的胡须,道:“虽说这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我层层剖析给他讲,我却能感觉他其实心中并无多少惊讶。年纪虽小,分析判断能力确是不差,至于说道对付葛覃的手段,主意虽是我提点给他的,他能再短短时间发现其中的缺漏之处并及时想出补救的主意,是个做事的好材料。”

    “可惜这样的好苗子却不能培养长大,也是老夫的遗憾呐!”蔡京长叹一声道。

    童贯眼中的鄙夷之色一闪而过,嘴角翘了翘,语带双关的说道:“蔡大人可是心疼了?”

    “做大事者哪能没有牺牲?这孩子虽有这样的天份,还需有过人的运气才能成就大事。若是他挺不过这一关,也只能怪造化弄人。”

    童贯心道:“老家伙既然有心让别人来当棋子又何必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嘴脸?文人就是矫情,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哪里有我们武人来的痛快。”

    不过不管心里怎么样想,嘴上却还是要说必要的场面话:“这次杭州之行多承老太师鼎力相助。主要扳倒了王景这个外臣在宫中的内助,我一定尽全力帮老太师重返朝堂。日后老太师再次春风得意之时,可不要忘了这个引荐之人哦。”

    “老夫岂是那忘恩负义之辈,若是真有重返朝堂的一天,还需要童大人在宫中鼎力相助呢,到时若能再出一段将相和的佳话,也是后世的美谈。”

    童贯听蔡京自比蔺相如,将他比作廉颇,心中非常高兴。想到蔡京上台之后在他的支持之下自己就可以安心在边疆建功,脸上的笑容越发的自然。

    半个月后,童贯如期启程回京,除了带走了崔家生产的贡纸,还有数量不菲的前代流传下来的书画珍品,以及当时名家的得意之作。

    童贯此次前来杭州,押运贡品不过顺带的事情,主要的目的是为赵佶收集当世名作。出京的时候童贯一脸愁容,如今却是春风得意,这一切都来自于蔡京的鼎力相助。作为一代书法大家,童贯这个武夫最头痛的地方,对于蔡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不提童贯回到京中如何得到赵佶的奖赏,单说杭州城里,短短三个月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称霸杭州数十年的葛覃葛半城忽然之间债主盈门。数十家本地外地的来的债主常年围在葛半城府门的门口,有的叫嚷着让葛半城偿还债务,否则就要将葛家满门送官法办。有的则是扬言葛半城若是不能在某年某月某日之前将欠钱还清,就会让葛覃身首异处。

    无论外面叫嚷的多么不堪入耳,葛家始终是大门紧闭,不发一言,而葛家的各处产业都关门歇业。

    而这一切的到来都来自于一个个不断传来的噩耗。先是葛家外出的一个商队突然之间回转,让人吃惊不是商队的突然回转而是商队回转的之后一人,传回来的消息是中途遇到了山匪,一场激战之后人只逃回来一个,货全部被抢回了山上。

    紧接着葛家的货品接二连三出现质量问题,全部货品都被客户退货。
………………………………

第二百一十八章 交货(八)

    最致命的是葛家送到军中的粮食被检查出霉变,虽说最后葛覃花了一大笔的钱财加上重新更换了新粮食后勉强过关,可这也上葛家彻底伤了元气。

    祸不单行的是葛覃的独生子葛润龙在附近赶考的路上惊了马,人从马背上摔下来不说,还把腿给摔骨折了。

    伤势严重,当地的名医束手无策,仆人只得雇了大车连夜将小主人运了回来。最后求到了王执中头上,王执中倒是没有因为葛半城和崔天赐的恩怨而刁难他,经过治疗总算康复了,也没有留下后遗症。

    夜已三更,葛半城的卧房依然亮着灯光。

    “老爷,你真的决定了吗?”葛半城的老妻甄氏问道。

    这甄氏乃是葛覃的发妻,因为年老色衰,葛半城已经多年不宿在她的房中了。不过今日这等关系全家命运的事情,葛半城也只放心和甄氏来商量。

    “为了能保住咱们葛家的香火也只有这样了。”葛半城长叹一声,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灰白的脸色看起来仿佛老了十几岁。

    “老爷,当初商队被劫,我们死了几十号人您都没这般灰心,为何龙儿只是摔断了腿您就心灰意冷了呢?”甄氏不解的问道。

    葛半城冷哼一声:“你懂什么?想我葛覃纵横商海半辈子,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黑道的,白道的,上得了台面的,上不了台面的,我何曾想过后退一步?因为我知道不管是哪个地方来的,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就是为了求财,只要舍得破财,就一定能够消灾。可这次不行了,这次对方要的东西关系到我们葛家的性命,不给现在就没命,给了明天就会没命。”

    甄氏被葛半城的这番话骇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你当龙儿这次坠马事件只是一次单纯的意外吗?”葛半城打开了话匣子索性一股脑都说了出来,最近糟心的事情太多,再不找人说说他觉得自己会被闷死。

    “难道……不是吗?”甄氏结结巴巴的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