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日月-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旅顺也失陷了?”许朗很惊讶的问道,“什么时候的事,那海上岂不是更不安全了。”

    “就在上个月,旅顺是正月初十被攻陷的。”温老四很不屑的说道,“黄龙自杀了。至于海上的事我可帮不了,我顶多能找找人,给你们疏通一下关系,成不成的可不一定。”

    “多谢温四哥。”许朗从包裹里拿出了2o两黄金,“这些金子温四哥先收着,事成之后另有答谢。”

    和温老四道别以后,许朗和张海找了家客栈住下,张海迫不及待的问道:“你真给那个温老四钱啊,你不怕他把咱们骗了?咱们可找不到他。”

    “张海,你先让我静静。”许朗坐下不说话了。

    过了一会,张海忍不住了:“你想什么呢,这阵子你怎么了,总是一个人默不出声的想事。”

    “这事的确很奇怪。”许朗像是回答张海,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在原先的历史上,孔有德撤军以后并没有马上就想去投奔满清,而是想占几个海岛。但是黄龙阻击了孔有德,并且重创孔有德,孔有德这才记恨在心,投降了满洲,并且鼓动皇太极去攻打旅顺。但是照温老四的说法,孔有德正月初一撤离的登州,正月初十就打下了旅顺,那他肯定早就和皇太极约好了时间,恐怕也知道黄龙会阻击他,可这是为什么?他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我他妈上哪知道去啊。”张海笑道,“要不我帮你去问问孔有德?”

    三天以后,许朗和张海在约好的酒肆里又见到了温老四。

    “这是你们需要的东西。”温老四将一份公文扔给了许朗,“为了弄这东西,可费了我不少劲呢。”

    “温四哥辛苦了。”许朗打开了公文。这是一份兵部的批文,大意是兵部买了一批军粮送到sd沿线各地一律予以放行,不过粮食款要sd那方面支付。

    “甭看了,假不了。”温老四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我托的兵部的关系,花了不少银子。”

    “只是温四哥。”许朗看完批文问道,“sd那边付给我们粮款,万一要是陈大人那边不钱付的话,那我们怎么办?”

    “这可找不到我了。”温老四说道,“我只答应帮你们弄到去sd的批文,至于粮钱嘛,那得你们自己想办法了。”

    “温四哥。”张海在一旁有点急了,“我们在sd什么人也不认识,我们怎么想办法?”

    “那我可管不着了。”温老四一伸手,“还有1o两金子,咱们就两清了。”

    许朗没再说什么,拿出了1o两金子:“这次多谢温四哥了,以后在下若有难处还需要温四哥帮忙。”

    “好说。”温老四接过金子,眉开眼笑,“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在这b城,就没有我温老四办不成的事。”

    许朗和张海又在b转了几天,估摸着t那边差不多应该把粮食准备好了,两个人打马回到了总务二处在t的联络点。

    许朗去b的日子里,总务二处的人转遍了整个t卫,买回来了16万多斤的粮食,还没来得及运出去。许朗雇了几条船,派人将14万斤粮食押运回南浦,自己和张海带着2个6战连战士载着2万斤粮食又去了登州。

    有了兵部的批文,路上还算是顺利,许朗和张海指挥着运粮船进了登州城。

    整个登州城满目疮痍,除了守城的军队基本就看不到平民百姓。

    许朗看着登州的士兵将粮食卸完,满脸堆笑的冲着指挥卸粮的军官走过去:“这位大人,您看我们的粮款和哪位大人结账啊?”

    那个军官是个百户,听许朗这么问他,嘿嘿一笑:“这事嘛,我也不知道。兵部的人没告诉你去找谁吗?”

    “这他妈还真是不想给钱了。”许朗在心里暗骂一句,又掏出了5两银子,“大人,您行个方便,给在下指点一二,这船粮食得1ooo两银子啊。”

    那个百户接过许朗的银子:“不是我不帮你,上面的指令只是让我来接收粮食,至于你们的粮款问谁要,上面也没和我说。对了,你们怎么自己来的,兵部没人跟着吗?”

    “兵部的大人说,只要我们到了登州,自然有人来接货付款。”许朗临时编了个瞎话,“所以他们也就没一起来。”

    那百户想了想:“这样吧,你们在这等一会,我去给问问。”

    “多谢大人。”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那个百户回来了:“算你们运气,我家兵备道何大人正好在,你们去见他。”

    许朗和张海跟着百户一同进了一处府衙。府衙内,一个身穿正四品官服的人正端坐在太师椅上。

    许朗和张海上前抱拳施礼:“草民参见大人。”

    那个官员看了看许朗和张海,颇有些不满的问道:“你们就是来送军粮的人啊?”

    “回大人,正是在下。”

    “谁叫你们来和我们要钱的?”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祖列宗

    。”

    “还找他干吗?”张海没明白许朗的意思。

    许朗也没做解释,拉着张海找到了那个百户。

    “你们的粮款结了吗?”那百户见许朗和张海来找他,先问道。

    “这个不着急。”许朗拱手答道,“在下还有一事想请教百户大人。”

    “你还有什么事?”

    “在下刚刚和何大人商量妥了。”许朗现编了一个瞎话,“在下还要往登州运几船的粮食,只是刚才听闻何大人说,逆贼孔有德逃离登州的时候举动甚是奇怪。不知何大人此话是何意,在下也不方便细问,还望百户大人能给在下指点一二。”

    “举动奇怪?”那百户想了想,“恩,是有些奇怪。本来叛军拼死抵抗,虽说李九成被诛,可叛军凭借火炮优势坚决不降。咱们这边也一直攻不进去,只能围城,两边就这么一直僵持着。”

    “这有什么奇怪的?”张海插话问道。

    “这是没什么奇怪。”百户说道,“可怪就怪在正月初一,一万多叛军居然悄无声息的就从登州城里撤了出去,等咱们接到报告,登州已是空城一座了。”

    “可能是孔有德没粮食了吧。”许朗问道。

    “不是。”那百户左右看了看,“我们下了命令,这事不得私传,我也就告诉你们。听说孔有德收到一封信,得到了高人指点,所以才在正月初一撤离的。”

    “信?什么信?”许朗急问道,“何人所写的信?”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那百户拱了拱手,“我可就和你们俩说了,别到处传。”

    许朗和张海同这个百户告辞以后带着人出了登州城。

    “咱们现在去哪?回南浦吗?”张海问道。

    “不,咱们回家。”

    “回家?回榆林湾还是回浮山所啊?”

    “都不是。”许朗笑道,“回我的老家看看。”

    “你老家?”张海的眼瞪得贼大,“你老家在哪?”

    “就在这,登州府的许家庄。”许朗笑道,“我让人给韩万涛捎话了,让上帝号三天后来接咱们,咱们还有三天的时间,够我回老家看看的了。”

    “你老家现在就住这?”张海又问道。

    “对。我们家谱上记的,明朝初年迁徙到此的。”许朗抬起头望着天,“去见见我的列祖列宗,也算了了我的一桩心事了。”

    四个人上了马,一路打听着去了许家庄的方向。

    日薄西山的时候,一座小村子映入了众人的眼帘。

    许朗突然激动了起来:“对,就是那,就是那。这山,这个村子,什么都没有变。”

    “真的是这?”张海手搭凉棚向前望去,村子不大,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样子。

    “对,就是这,不会错。”许朗咬了咬嘴唇,流下了两行泪。

    一个十一二岁牧童牵着牛哼着牧歌从远处走过来。

    许朗翻身下马,走到牧童面前深施一礼:“请问小哥,前面可是许家庄?”

    “正是。”那牧童停下脚步,“你要找谁?”

    许朗在心里算了一下时间:“敢问庄里可有一位名叫许忠德的先生?”

    牧童抬头看了看许朗:“你找我爹何事?”

    “许忠德是令尊?”许朗有些惊讶,“那您是。。。。。。”

    “我叫许永道,你是谁,你要找的人就是我爹。”

    “在下琼州府许朗。”许朗又一躬到地,“在下同令尊颇有渊源,还望小哥带在下拜会令尊大人。”

    背后的张海心中暗笑:“好嘛,这么小的祖宗。”

    “琼州府在哪?”许永道想了一想,“你既然要找我爹,你们就随我来吧。”

    众人跟着许永道进了村子,走到了一座草屋的前面。许永道将牛拴好,然后开口喊道:“爹,有人找你。”

    “谁找我啊?”随着声音,一个30多岁的农夫从草屋子里走了出来。

    许朗也顾不得满地的泥泞,紧走两步,双膝跪倒:“在下许朗,拜见许先生。”

    许忠德被许朗的举动吓了一跳,连连摆手:“你是何人,为何要行如此大礼。”

    许朗跪在地上连磕了四个头:“在下琼州府许朗,在下同许先生祖上渊源颇深,故此来拜见许先生。”

    许忠德上前拉起许朗:“我同公子从未见过面,公子为何要说同我祖上颇有渊源?”

    许朗站起身来:“先生祖上对我琼州许家有再造之恩,故在下奉家父之命前来答谢先生。”

    一个老太太在一个农妇的搀扶之下从草屋里走了出来:“儿啊,是谁来了?怎么不让进屋里啊?”

    “娘。”许忠德回头答道,“是琼州府的人,说是来报恩的。”

    许朗听许忠德如此说,又向前跪倒:“在下拜见太夫人,拜见夫人。”

    张海在后面憋不住的乐:“这个许朗,见谁都得磕头,一村子的人还不得磕上几百啊。”

    许忠德一直也没弄明白许朗说的到底是什么事,只能上前拉起许朗:“这位公子,咱们进屋说话。”

    进了屋子,许朗拱手说道:“许先生,在下也姓许,乃是琼州府人士。家父曾言,登州许家庄许家对在下的先祖曾有重生之德,再造之恩。故家父令我前来寻恩公报恩。”

    “公子是琼州府许家?”许忠德歪着头想了想,“我从未听说过我们和琼州府有过什么来往,公子莫不是搞错了?”

    “不会,不会。”许朗答道,“万不会错。令先祖大恩不求报,在下万分敬仰。”

    “公子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许忠德问道,“我们先祖到底对你们做过什么?”

    “这个在下也不是很清楚。”许朗一时没想起来编什么瞎话,只好说道,“听家父说,此事久远,但大恩大德,却是永不敢忘的。”

    许朗说到此,从身上解下一个小包裹:“许先生,这里是50两黄金,是家父令在下转交许先生的。家父有言,这点金子还不够当年大恩的九牛一毛,万望许先生不要推辞。”

    “万万使不得。”许忠德连忙推辞,“公子所说之事,我并不知道,即便真有此事,我也不能要这金子。施恩不图报,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

    许朗又一次跪倒在地:“许先生高风亮节,在下佩服。”

    天色已晚,许朗等人就没有走,住在了许崇德家。

    吃过晚饭,许朗和张海二人单独在村子里闲逛起来。

    “许朗。”张海笑道,“今天磕了几个头了?”

    许朗拿出一根烟点上,望着前面的小山:“那里应该有条小河。我小的时候和我父亲回老家,我还经常和我堂哥下河去摸鱼,只是不知道现在有没有那条河。”

    “要不咱们过去看看?我陪你再去摸点鱼?”

    许朗没理张海的玩笑,突然跪倒在地,冲着天上说道:“爷爷,父亲,我回家了,我真的回家了。许家的列祖列宗,我回来了。”

    第二天一早,许朗等人便和许忠德一家告辞回了登州。告辞之前,许朗偷偷的将那50两金子放在了睡觉的草席子下面。

    一行人在登州找了个地方又住了一晚,上帝号如约来到了约好的地方将许朗等人接回了南浦。

    “万涛,我看咱们得回榆林湾一趟了。”旅部里只有韩万涛和许朗两个人。

    “现在就回去吗?这边不会有什么问题吧。”韩万涛听完了许朗打听来的消息,也觉得这事有些奇怪,谁给孔有德写的信呢?

    “万涛,信的事我多少有点眉目了。”许朗说道,“不过要怎么做,这个恐怕咱们混成旅决定不了,还得委员会和军委会拿主意。”

    “你有什么眉目了?”韩万涛问道,“你想明白了?”

    “应该差不多吧。”许朗答道,“如果真有这封信的话,那么就不应该是一封,皇太极也应该接到一封,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旅顺会这么快的陷落。”

    “可写信的人会是谁?”

    “写信的这个人很可能就在咱们榆林湾,甚至在混成旅。”

    许朗的话把韩万涛吓了一跳:“为什么?难道咱们出内奸了?”

    “万涛你想,咱们这次来朝鲜是整个穿越大会的决定。300多个人,很难保密,说不定什么时候咱们堵住孔有德的这个目的就会被泄露出去。但是就算泄露了,要从榆林湾把消息送到孔有德和皇太极的手里恐怕很难,毕竟隔得太远。可是要从咱们混成旅送出去的话,那就容易多了。”
………………………………

第二百一十二章 王华

    “那会不会是朝鲜那方面?”韩万涛又问道。

    “不会。朝鲜方面根本不会知道咱们的目的,就算知道,他们也不会通知孔有德,更不会在信中安排孔有德投降皇太极。”

    “好像是这个道理。”韩万涛说道,“那咱们应该怎么办?”

    “恐怕只有一个办法。”许朗突然压低了声音,“彻底排查榆林湾和混成旅。不过这事咱们做不了,也无权这么做,所以咱们还是要回一趟榆林湾。”

    韩万涛静静的想了一会:“回去的话,咱们可以用总务二处的网络,那样要快很多。但是南浦这边怎么办,这个消息告诉不告诉曾广贤他们。”

    “还是告诉吧。”许朗答道,“只告诉曾广贤、王兆星和张海三个人就够了。先让他们暗中排查,同时加强南浦的防御。让福州号和上帝号也回去一趟,咱们光靠买粮恐怕不行,还得往这运粮。”

    崇祯六年三月初,韩万涛和许朗飞奔了半个多月,从6路回到了榆林湾。

    “叫爸爸,叫爸爸。”韩万涛从回到家就一直抱着女儿不撒手。

    韩丽冲着谭静伸出了小手,咧着小嘴哭了:“妈。。。。。。妈。。。。。。”

    韩万涛有些失望,在女儿的脸上亲了一口:“叫爸爸,不是妈妈。”

    “你把她放下吧。”谭静的脸上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她半年没见你了,哪会叫爸爸啊。”

    韩万涛放下了女儿,走过来也亲吻了一下谭静:“这半年辛苦你了。”

    “你什么时候回去?”谭静轻轻的问了一句。

    “还不知道。”韩万涛转身又开始看着女儿,“明天才向两个委员会汇报工作,要等委员会的通知。”

    许朗的家中又响起了悠扬的歌声。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ui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许朗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美酒佳人俱在前,何言相逢是梦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