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日月-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爱卿所言极是。”皇太极又问道,“朝鲜南浦和大明琼州府榆林湾之事,爱卿又觉得如何?”

    “大汗。”范文程答道,“既然高人在信上说让我们暂时不要去管朝鲜之事,一年之后他会有新的指点,那臣以为还是依计行事。咱们暂不去理会朝鲜和南浦,只待一年之后,静观其变。”

    韩万涛和许朗等人回到了南浦。这次的无功而返震惊了所有在朝鲜的穿越者,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会让历史有如此大的改变?

    “不管发生了什么。”韩万涛在混成旅穿越者会议上说道,“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咱们要做好准备来应对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情。”

    “旅长,还可能发生什么事?”王谦祥问道。

    “什么事都有可能。”许朗先答道,“满清有可能提前进攻大明朝,也有可能提前进攻朝鲜或者蒙古,甚至可能来打咱们的南浦。”

    “满清会来南浦吗?”众人纷纷表示了疑虑。

    “我们现在不要去考虑满清会不会来,先把该做的事情做好。”韩万涛制止了众人,“我把下面的工作安排一下,老王,你带着人继续加固南浦兵营,咱们的最低目标是要能够抗住满清5000人规模的攻击广贤,你带着人负责去平壤,带上安国信,任务有2个,粮食和人,尽量招募些朝鲜人来南浦许朗,你写一封信,让谢田通过他们的渠道送回家里,把这里的事详细和家里说说。”

    “信我写好了,已经让谢田的人送出去了。”许朗说道,“我想和张海一起去一趟和为什么要去和所有在座的人都被许朗这句话给说楞了。

    “咱们只在朝鲜征集粮食肯定不够。”许朗解释道,“谢田送来的粮食也非常少,支撑不了几天,而且他们总务二处有自己的任务,人家不可能天天给你跑腿。所以我想去亲自买粮,顺便去了解一下大明朝廷的变化。诸位,历史已经有大的改变,明朝那边会不会也有所变动,咱们谁也不知道。但是,咱们不能再按照上辈子的历史知识来了,那样会很被动。”

    “那登州那边怎么办?”曾广贤问道。

    “登州那边就先放一放吧。”韩万涛说道,“起码现在陈应元是不可能让咱们去登州的了。”

    “其实我倒是有个想法。”许朗说道,“登州那边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咱们这次带的银子不少。我和张海去了和之后,如果粮食买的多的话,我想用粮食和银子打开陈应元的缺口。”

    “这个办法倒不是不行。”王兆星问道,“只不过你想用什么身份去?”

    “如果去登州,咱们不能再打郑芝龙的旗号了,就用商人的身份,这样陈应元不会有怀疑的。”

    “你去行吗?”韩万涛突然想起来了,“陈应元在登州城下见过你。”

    “没什么问题。”许朗笑道,“城墙那么高,他肯定没看清楚。”

    许朗和张海带着一个班的海军陆战队和从安德里亚斯那里要过来的十几匹马,换上了大明商人的衣服,坐着上帝号去了上帝号在一处偏僻的港湾把许朗等人放下就返回了南浦。

    许朗和张海骑着马走了大半天来到了卫的城外。

    “终于到了大城市了。”许朗在马上感叹道。

    “呵呵。”张海笑道,“现在的卫恐怕还没后世的一个小城市大吧,这也能叫大城市。”

    “起码比咱们榆林湾是要大多了。”许朗又问道,“总务二处在的联络站你知道在哪吧?”

    “我知道,总务二处的人和我说了,咱们直接去就行。”

    “不,咱们不直接去。”

    “为什么?”张海疑惑的转过头。

    “还用问为什么?”许朗答道,“好不容易来趟咱们先找个地方住下,逛逛买粮的事不着急。”

    “不对吧,这可不像你的作风。”张海低低的说道,“你是不是又有什么想法?”

    “嘘。”许朗对张海做了个不要说话的动作,“走吧,等着咱们呢。”

    一行人进了卫。

    卫始建于1404年,初建时的卫城其实是个土城,周长9里多,城高3丈5尺,宽2丈5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

    卫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正好处在大运河的必经之路上。整个明朝200多年,的商业、漕运、盐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到了明朝末年,卫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0万左右,成为了一个以辅佐京师为主导功能的繁华重镇。

    也正因为如此,当谢田说的粮食不好买的时候,许朗产生了一丝的疑惑。

    众人找了家客栈住下,许朗将10个手下全派了出去,并告诉他们,用两天的时间把城内的米店转个遍,把米价全都汇总起来。

    10个人领命出去了,许朗和张海单独留在了客栈里。

    “许朗,咱们干什么?总不能在这傻呆着吧。”

    “你不想傻呆着?”许朗笑道,“那行,那咱们也出去转转。”

    两个人出了客栈,一路闲逛下来,城可以崖州和琼州繁华多了。自从穿越到大明朝已经3年多了,就算许朗和张海天生不爱逛街,此时也被勾起了兴趣。

    许朗在一家米店门口站下,伸手在摆在门口的米缸里捞起一把米,放在眼前仔细的看了看。

    店铺的伙计见许朗和张海衣着华丽,忙殷勤的迎上来:“这位客官,可是要买米吗?”

    “你这米什么价钱?”许朗问道。

    “一担足银四两五。”

    “多少?”这个价钱把张海吓了一跳。

    “这位客官,本店绝不要谎,纹银四两五一担。”

    许朗不动声色的问道:“为何如此昂贵?”

    店伙计殷勤的解释道:“听口音两位客官是打南方来的吧,两位客官有所不知,那边打仗已经打了一年多了,前些日子漕运断了,南方的粮食运不过来。一带今年又欠收,所以现在的米价每天都在往上张,客官如要买的话还要趁早,说不定过些时日又要涨价了。”

    “哦。”许朗应了一声,“伙计,那边的仗不是已经打完了吗?”

    “打完了?”店伙计想了想,“这个小人倒是没听说,不过打没打完和小人也没甚关系。”

    “多谢伙计。”许朗放下手中的米继续和张海闲逛起来。

    2天过去了,根据各方面汇总的消息,情况和谢田说的差不多,的米价一直居高不下。

    “要是能把越南大米运到来你说能赚多少钱?”吃过晚饭,张海躺在客栈的床上问许朗。

    “要不你回去一趟。”许朗笑道,“让孙天昊弄几船大米过来,也给咱们捞点外快。”

    “你拉倒吧。”张海被许朗说笑了,“人家孙局长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和姚春卿卿我我呢,他才不会在乎这点小钱。”

    “行了,别瞎扯了。”许朗说道,“的情况咱们都了解了,明天咱们就去总务二处的联络点,让他们帮咱们买点米,你把银子给他们留下。”

    “那咱俩去哪?”张海问道,“咱们不在这买米吗?”

    “买米这事让他们去做就行,咱们俩去趟你真的要去嗯。”许朗点了点头,“孔有德的事我到现在还没想明白,不去趟打听一下消息,我心里总是放不下。”

    “可去了就能打听到消息吗?”

    “我也不知道。”许朗摇了摇头,“去了再说吧,我觉得应该会有机会吧。”

    第二天,许朗和张海领着人去了总务二处的联络点一个很不起眼的杂货铺。许朗安排完买米的事之后就单独和张海两个人去了走之前,许朗一再叮嘱,不要怕价钱高,尽量多买。并且要雇好船,不必等他和张海从回来,只要收购完了就立即启程回南浦。但是要留下2万斤大米,等他回来再送去登州。

    许朗终于站在了这个时代中国最大的城池下面了。

    从明成祖修筑城开始,一直到明英宗和嘉靖皇帝都不断的对进行了扩建。如今的城分为内外两城,内城由元大都城改建而成,周长45里,9门,面积3557平方公里外城长二十八里,7个门,内、外城面积合计为6006平方公里。

    “看看。”许朗指着巍峨的城池笑道,“二环,房价十万。”

    “咱们带了多少银子?”张海突然问道。

    “没多少,一百两金子,几十两银子吧,你问这个干吗?”

    “不干吗。”张海笑道,“给你买几套四合院,留给400年后的你,让你也发笔财。”

    “哈哈哈哈。”许朗放声大笑,“不用等400年后,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给我扒了。”

    两个人牵马走进了城内,天子脚下,繁华似锦。

    慢慢的两个人走到了皇城一带,这是街巷、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许朗抬头看了看天色:“中午了,张海,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吧,我饿了。”

    张海四处环顾了一下:“前面那家酒肆吧,门头不大,咱们还是能消费得起。”

    两人进了酒肆,找了张空桌子坐下,随便要了几个菜和一壶酒吃喝起来。

    “下一步怎么办?”张海用崖州方言问道,“总务二处在这也有点,咱们去不去?”

    “还是先不要去。”许朗夹了一口菜,“咱们先自己逛逛,真要有事了再去找他们。”

    “可咱们也不能就这么瞎逛啊,咱们总得有个方向吧。”

    “没什么方向。”许朗突然笑道,“不到不知道自己官你随便抓出一个人来,就是尚书、侍郎,总会有机会的。”

    张海被许朗说的哭笑不得:“行,你去抓一个我看看。”

    ;
………………………………

第二百一十章 温老四

    张海刚说完,背后突然响起了一阵争吵声。

    两个人回头一看,屋角的两个客人不知为什么生了争执。

    一个3o多岁的青衣汉子嚷道:“我告诉你温老四,咱们是看在你家大人的面子上才坐在这和你好好说话,你自己心里别没数。”

    对面一个2o多岁的年轻人说道:“你急什么,我又没说不办,过几天有了消息自然告诉你。”

    那青衣汉子一拍桌子:“还过几天?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这个道理是三岁孩童都懂的。你既然拿了我们的银子,自然就要为我们办事。事情没办成,银子当然是要还回来的。别以为你是温阁老的家人咱们就不敢动你。”

    “二哥,二哥,你怎么又急了?”那个叫温老四年轻人开始说软话,“我前几天不是遇到急事了吗,那事你放心,包在我身上。”

    “包在你身上?”青衣汉子愤愤坐下,“温老四,那事咱们也不让你办了。咱们另外找人了,但是银子,给你三天时间,一分不少的给我送回来。”

    “二哥,你,你这不是逼我吗?”

    “逼你?”青衣汉子笑道,“不逼你你能还银子吗?告诉你,温阁老咱们惹不起,可是你?”

    那青衣汉子说完站起身来,冲着温老四伸出了三个手指头:“三天,就三天。”

    “小二。”青衣汉子又喊道,“这桌的帐他来付。”

    青衣汉子说完离开了酒肆,温老四冲着青衣汉子的背影举了举拳头,却又无奈的瘫坐在椅子上。

    许朗看到此,招手把店伙计叫了过来:“小二哥,那桌的账算我们的,我们替他付。”

    “行。”店伙计有些奇怪的看了看许朗,却没问什么话,转身忙活去了。

    张海问道:“许朗,为什么咱们替他付银子?你知道他是谁吗?”

    “我当然知道。”许朗端起酒喝了一杯,“你刚才没听见吗,温体仁的家人。”

    “温体仁?温体仁是谁?”

    许朗冲着张海点了点手指:“现在的内阁辅。”

    “内阁辅又是什么官?”张海还没听明白。

    “就是总理。”许朗差点没喊起来。

    “哦,那是该替他付银子。”张海终于明白了。

    温老四呆呆的坐了一会,把面前的酒一饮而尽:“小二,算账。”

    店伙计过来:“爷,您这桌有人付过了。”

    “付过了?”温老四很是奇怪,“谁付的?”

    “就是那面那两位客官。”店伙计冲着许朗和张海指了指。

    温老四抬头看过去,许朗正举着酒杯冲着温老四微笑。

    温老四晃晃悠悠的站起身来,走到了许朗面前,双手一抱拳:“这位公子,你我素昧平生,不知公子为何要替在下付这顿酒钱呢?”

    许朗站起来拱手答道:“既然是素昧平生,在下想结交你这个朋友,仅此而已。”

    温老四轻轻一笑:“敢问公子在何处为官?亦或公子是想来京城谋个一官半职吗?”

    “呵呵。”许朗笑道,“仁兄多虑了。在下既非官吏,也不想求官,只是想结交仁兄。”

    “哦?”温老四问道,“公子有话请直说,公子为何想同我结交?”

    “实不相瞒。”许朗做了个请坐的手势,“在下并非大明人士,乃是海外客商。”

    “是吗?”温老四也没客气,在许朗的一侧坐下,“不知公子是哪里的客商,做的是何种买卖?”

    许朗微笑道:“在下安南人士,做的是粮食买卖。”

    温老四打量了许朗和张海几眼:“我看两位不像是安南人。”

    “温四哥好眼力。”许朗回道,“我等祖籍均在gd琼州府,只是年幼便随家父移居安南,故自称安南人。”

    “你们如何知道我的名姓?”温老四说完立马就明白了,自己刚才的话肯定让这2个人听去了。

    “你们自去做你们的生意,我还有事,这顿酒钱谢过了。”温老四说完起身要走。

    “温四哥且慢。”许朗一把抓住了温老四的衣袖,“温四哥是为了银子之事吧?”

    温老四站着没动:“你们就算知道又能怎样?你们还能帮我还银子?”

    “不知温四哥欠了那人多少银子?”

    “怎么,你们真想帮我还?”温老四的眼珠转了转,“也不是很多,2oo两。”

    许朗笑道:“在下就替温四哥还了如何?”

    温老四坐下来,语气舒缓了很多:“无功不受禄,但不知二位为何非要替我还银子。”

    “自然是有事相求,”许朗说完冲着店伙计喊了一声,“小二哥,劳烦填双碗筷。”

    店伙计拿过来一套碗筷,温老四也没客气,拿起来夹了一口菜:“两位,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也没什么大事。”许朗给温老四满上酒,“近来听闻sd缺粮,我等有一批粮食想运往sd不知温四哥能否帮这个小忙?”

    温老四有些奇怪的看着许朗:“既是sd缺粮,你又有粮食,运过去便是,为何要我帮忙?”

    “温四哥。”许朗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sd战事刚刚平息,陈大人查的很紧,再说这一路上关卡甚多,所以还劳烦温四哥能帮帮在下这个小忙。”

    温老四想了想:“也是,逆贼孔有德弃城而逃,降了鞑子,目前sd的确查的很严。”

    许朗装出了一副随意的样子:“孔有德真的降了鞑子了吗?”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温老四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我告诉你们,千真万确。旅顺失陷,从旅顺跑回来的人说,好像是孔有德带着皇太极去打的旅顺。”

    “旅顺也失陷了?”许朗很惊讶的问道,“什么时候的事,那海上岂不是更不安全了。”

    “就在上个月,旅顺是正月初十被攻陷的。”温老四很不屑的说道,“黄龙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