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食货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食货志-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才能彰显他太子殿下为人夫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你就当我留个悬念吧。”他笑了笑。

    而贾如不欲买账,径自倒了杯梨浆喝。

    郭照静观他们你来我往几个回合,知道这桩姻缘定然跑不了。既然郭奕还有闲心玩笑,她也不必着急了。

    不过当曹卉得知来龙去脉之后,几乎火冒三丈,连矜持的仪态都顾不及端了。

    “果然是她从中作乱!真不知她是想帮四弟还是害他!父亲也是糊涂了,怎么能因为她是皇后就对她另眼相待!”曹卉气得咬牙切齿。她虽然与曹植不甚亲近,但作为长姊还是念及骨肉亲情的。何况曹丕看重的人,她也看重。曹丕自幼照顾曹植多些,她也时常跟着留意。

    郭照轻咳一声,示意她小声些。

    曹卉也知道皇后毕竟是皇后,眼前曹节就是凭着母仪天下的身份压她一头,但她转念一想,气又消了不少:“但是那又如何呢?待阿兄掌权之后……”她勾起一个娇艳的笑容。

    到时曹节就该交出这些年做皇后威风的代价了。

    “不过嫂嫂,你被他人这样诬陷――说不准其中还有曹节的份,你就不气不心急?”

    “气当然气过了,总不能一直气。”郭照自曹丕当上魏太子之后不自觉变得有几分慵懒:“你阿兄自然会替我把这些事料理好,我急也没用。”

    曹卉闻言艳羡得眼都红了。

    “何况我近来处理下面的人送来的莺莺燕燕就够烦心的了。”郭照丢给她一摞画卷,眉目间也有些恼怒。

    太子既定,想要讨好曹丕的人也能光明正大了。其中就不乏将美人送入邺宫的――反正这里从不嫌美人多。而这些美人大多连曹丕的面都没见过,就被打发走了。

    曹卉看后了然一笑:“放心吧嫂嫂,这些女子又成不了气候。倒是甄氏该怎么办?还有那个姜姬,我可不信她们对阿兄没有心思。”

    “我正等着姜姬行动呢。”郭照三言两语将姜楚的由来讲了,她不信孙权那般闲,只为放个美人在他们眼前讨嫌,“到时让甄氏担个连坐的罪名没什么难的。”

    这个年代连坐之罪十分敏感,若是甲举荐了乙,乙犯了罪,甲作为举荐他的人也要受罪,只是轻重不一。她想了想,此法倒也可以应用在她们身上。

    只是孙权真正的用意就令人想不通了。

    那些被人送来的女子呢,又多是来自江南,娇小温柔,楚楚可怜,跟姜楚倒是相像。有时郭照看得烦了,就恐吓郭奕道:“你若是再不成婚,就将这些美人全赠与你!”

    郭奕吓得立即捂了胸口:“那我非精疲力竭英年早逝不可。”

    曹丕闻声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对他的遣词用句口无遮拦甚不满意――他竟胆敢在他妻子面前讲荤话?

    郭奕自知失言,只好闭嘴,唯恐曹丕当真让他精尽人亡。

    郭照抿唇笑了笑,偎着曹丕靠了过去,问道:“看什么呢?”

    “他正忙着收罗丁仪的罪证呢。”郭奕没回都是老实不了三秒,这回又不甘寂寞地抢答道。

    丁仪作为曹植的死忠,从未没少为他谋划。可以说丁仪甘愿为他铺好那通往魏太子宝座的道路,只要请曹植走上去便成了。而铺垫那条道路所用的基石,有多少是他的想法,又有多少是曹植的意见,不言而喻。也是因为如此,曹丕才恨透了丁仪。

    而这一次的原因更是不同以往。

    曹丕原本尚能沉住气看着手上的竹简,此刻一听到“丁仪”二字,犀利的目光绷成一条线,然后“铮”地一声断了。

    因郭照靠在他身上,他也未有大动作,但仍是将手上的竹简狠狠掷了出去,“啪”地一下直摔得几张竹片与绳结断开。

    “待我掌权之时,定要将他千刀万剐!”
………………………………

第105章 建安夜十二

    在曹植一连萎靡不振一段时日之后,以丁仪为首的几个参谋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将喉咙都说的哑了,舌头也讲的烂了,可是仍然没有任何作用,曹植依然心灰意冷,没有斗志。所以他们不欲再等待下去,既然劝说无用,就只能用行动激将了。

    他们自以为抓住了曹植的心理,让他认定正是因为自己没有立即取得太子之位、没有实权在握。才使郭照趁虚而入的。此刻他应当愈挫愈勇,化悲痛为狠绝,重镇旗鼓,卷土重来。

    丁仪的想法看似可行,然而曹植却不可能按照他的推测行事。

    曹丕则更不允许。

    “待我掌权之时,定要将他千刀万剐!”此刻能看到他的眼睛的人,就知道他绝不是虚张声势。

    若是丁仪像毒蛇一样阴险可怕,那么曹丕的目光就像鹰一样狠戾尖锐,他的利爪将以最迅猛有力的招式出手,将目标一击毙命。

    丁仪是蛇,曹丕是鹰,郭奕则是小鸭子似的拍拍屁股站了起来。

    “千刀万剐之前,容我先用温火将他煎一煎。”郭奕勾起一抹笑,裹了裹他的貂裘,向门口迤迤而去。

    “你去哪?”曹丕皱眉喊了一句。

    “自然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挑拨离间去。”郭奕头也不回,一溜烟儿地跑了。

    曹丕皱了皱眉,大概是想嘱咐他些什么,但人已走远,只能作罢。

    “伯益又不是不知轻重的少年了,他跟你耳薰目染了这么多年,还能没有分寸?”郭照大概是看出了他的想法,只怕郭奕这么一去会将曹植彻底击垮――失去了太子之位,失去了崔娴,失去了对父亲的信任,然后又获知他一直宠信的人竟是间接导致这一切的元凶。

    曹丕愣了一下,缓慢地说道:“他平时在我们面前总是那么活泼多动,害得我总是忘记他的年纪。”

    “明明跟子建差不多年岁,看起来却像小了五岁有余。”他又淡淡地补充了一句,然后低头着手做起自己的事。

    郭照想到郭奕与贾如相处时的样子,倒是比较符合他的年纪了――端着长者的姿态,极为沉稳,又十分有耐心,神色还非常严肃。

    曹丕写了几笔字,又放下,侧头看了看郭照,终于还是开口:“父亲过几日要出征汉中,想带征儿一起去。”

    “征儿?”郭照蹙眉:“可是他还不到五岁啊。”

    曹丕成为魏王太子之后,是注定要留守后方主持大局的,断然不可能随军出征。而郭照也没有可能同去,无异于放曹征一个小人儿跟大军出征。

    虽然曹丕三兄弟也算是自幼在军营长大的,但……

    “我只是认为……不,应当说是感觉,这次父亲向汉中而去,必定难攻,恐怕还有凶险。”郭照十分忧心,虽然曹操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毕竟暮年,哪里比得上昔日时光。她虽不知曹操大限在何年,但……他的头风病发作愈发频繁,六十多岁的年纪在这个时代更称得上是高寿。

    何况蜀地艰险,众所周知,不仅易守难攻,刘备北上长安更是遇阻重重。

    这恐怕是曹操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出征了,他的雄心壮志也似乎要为当年的青梅煮酒论英雄画上一个句号了。

    曹丕心中大抵也明白这一点,他沉默了半晌,说道:“父亲真心喜爱征儿,想尽可能将他培养成可造之材。”

    而这样的机会不多了,甚至不可能再有了。

    除此之外,他还明白,曹操此举还有一个缘由驱使着他。上一次他们南征孙权时,曹操曾对他暗示过,经赤壁之败、三足鼎立之势形成过后,他应该此生都不会有机会统一江东了,孙权这样的敌手,只能留给他去对付。

    为了使他今后的路好走些,自当竭尽所能吞并更多的版图,期望着在地下看到天下早日一统。

    曹丕又开始翻动着木案上的书籍信件,顺便掩藏了一下眼中的酸涩与心中的恐慌。

    *

    “阿母请放心,征儿虽然随军,但又不会上战场。”曹征一本正经地安抚着郭照的担忧:“何况三叔也去,不会有事的。”

    “你这么小,就算想去战场,你祖父都不会同意的。”郭照失笑。

    “可是阿父说,祖父在阿父五岁时就教他射箭了,阿父六岁时又教他骑马。阿父说征儿要胜过他才行。”曹征继续义正言辞。

    可是你阿父没说他在十一岁时差点丢了性命啊。

    郭照知道他有上进心是好事,不过每次看到曹丕命他休息学业至深夜时,就不禁心疼。

    “快去让征儿睡觉。”郭照不满地看了准备更衣就寝的曹丕一眼,她方才让曹征去早点休息,却不料她的话不作数,曹丕不放话,他是断不敢睡的,已然将父亲的话当成了圣旨。

    “我幼时每夜也是这么过来的,不仅如此,每日天将亮就起来了,那时怎么不见你心疼我?”曹丕沉哼一声,一脸不豫之色。他本来脱得只剩下一层深色中衣半解坐在床边,被她激得一气,抬手取了一件厚氅,披在身上前往书房去了。

    此时夜已深,又是寒冬,园中一片寂静无声。了无边际的夜幕中,只有书房的一点亮光。留在外面的是曹丕另一个十分宠信的婢女,名为千鹤,此刻负责守着曹征。

    “去睡吧。”曹丕踏入房间,见曹征还趴在案前,也不见得困,十分有活力。

    “阿父。”曹征放下竹简,抬头看了看不苟言笑的曹丕,他的五官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更加严肃。

    见儿子欲言又止了一会儿,曹丕走上前坐下,曹征给他挪了挪位置,随即也坐正,听他缓缓开口道:“惦念你四叔?”

    曹征点点头。

    这时曹丕突然想到,虽然他与曹植都明白成王败寇的道理,兄弟之间的默契也足以令他们清楚落败之后将要承担的疏离与痛楚,不过世人不会懂的。但就算他们日后认为他多么狠毒,多么苛待兄弟,只要曹征愿意为这骨肉亲情善待他的叔父,即便被人形容成“父债子偿”,也能留下一个好名声了。

    毕竟,曹植的党羽,他是势必要剪除的。

    “你四叔没事,等你跟祖父回来,一切便如初了。”曹丕说道。

    曹征对此深信不疑,虽然心中欣喜,却不敢在曹丕面前表露出来,乖巧地回了卧房,剩下曹丕一人又在书房里坐了许久。

    当上魏太子之后,他的确畅快了好一段时间,但喜悦终会冷却,当他重新审视这个位置时,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不安与忧虑。

    他也需要开辟一条从古至今尚未有任何人走过的道路,而那片自幼便罩在头顶、始终也无法触及的天终于要塌下了。

    *

    “子桓的儿子,我定然当自家儿子照看。不,比照看自家儿子还仔细!”曹真临行前拍拍胸脯一再对众人保证到。

    他同曹彰一样多年戎马,掌管虎贲之后更是极少归家,这次来到邺宫也只是短暂的停留,修正几日又要随曹操出去了。

    凭他与曹丕自幼胜过亲兄弟的情谊,他的保证是极其可靠的,曹丕夫妇并不担忧。不过曹丕瞥了他愈加粗犷的举止,说道:“话说得轻巧,可是你有儿子么?”

    曹真憋红了脸。

    他甚至连妻都未娶,只有几个妾。

    “我做主为你选门亲吧。”曹丕请他在园子里点着炉子热酒赏梅,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远处一道娇艳的影子。

    曹真有些诧异,但还是压不下好奇,问道:“你有人选?”

    曹丕大袖一挥,随手往远处那么一指。

    曹真循着他所指的方向眺望了一会儿,看见一名绝美的少女,不禁有点愣,转回头来问向曹丕:“那是谁?”

    姜楚。

    虽然郭照令甄氏禁足,却没管姜楚。因此她时常回到园子里走走,此刻在这样寒冷的节气里,园中倒有几株梅花傲立在晴日下,红白相映,暗香浮动。她穿着一身朱红色的斗篷,正踮着脚剪着一枝梅花,让人见了忍不住想上去帮她一把。

    待曹丕简单介绍过后,曹真露出一脸“怪不得”的了然――原来是甄氏姊姊的女儿,怪不得如此美丽。

    “那女子也不过十六、七岁吧,你可是认真的?”曹真讪讪地提了提年纪。

    曹真可不是妄自菲薄,他虽然年纪大了点,却也是男人正成熟的时候,生得也是一表人才,又深受曹操父子宠信,是炙手可热的虎贲营统领,想娶什么样的女子不行?

    只是姜楚这身份令他有些发虚。

    毕竟他当年没少撺掇曹丕纳了甄氏,结果到底算不算是一段佳缘,他早十年就知道了!此刻怎能不怀疑是天道好轮回,怎能不怀疑是曹丕故意选了这个女子给他,指不定同当年的甄氏一样,也是个烫手山芋!
………………………………

第106章 建安夜十三

    曹丕这几日肝火旺,可没有郭照那样的耐心静观姜楚的打算,最好趁早令卞夫人和甄氏同时断了念想:“将她娶回去之后,要杀要留尽随你意。”

    “我杀她做什么。”曹真摆摆手,怎么说也是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要积孽的。

    但他也明白兄弟就是用来插刀的,反正他不缺女人,但也不嫌多。家中都是重兵把守,将姜楚弄回去也算插翅难飞,同废物无异了。

    估计曹操即将离开邺城,又正值权力交替之际,曹丕初登太子之位,要顾虑的反而多了。至少他们北方内部绝不能乱,一旦曹操哪日溘然辞世,比如大厦将倾般,全需曹丕一人撑住才可。

    曹真掌管虎贲最为清楚,北方确实有几股势力暗暗骚动,只是惧于曹操的威严才不敢造次,就连邺城里面都有不安分的人。他没有推脱,干脆应下了,只待曹丕改日将人送到他府上去。

    将姜楚许给曹真的事一定,最先着急跳脚的人不是甄氏也不是卞夫人,却是一向唯唯诺诺不敢言语的本人。

    “太子殿下,您不能将我嫁给子丹将军。”她傲然顶撞的样子,竟然又有五分像甄氏。

    曹丕的指令传达下去不足半个时辰,姜楚就寻上了门来,开门见山,语气强硬。她毅然站在曹丕的书房门前,全然没有胆怯与退缩的样子。然而曹丕扫了她一眼,看到她发白的脸色如门外的冷雪一样,淡淡地收回了目光。

    “来人,将她送到子丹府上去,现在。”

    他越过姜楚,大步走进书房,却不料姜楚没有一刻犹疑地跟了上来,还把门关上,将前来捉拿她的人堵在了门外。没有曹丕的允许,他们也是不敢硬闯的。于是门纱上映着一片乌压压的人影,好似索命的鬼魂。

    姜楚没有回头,也就没有露怯。她看着有些震怒的曹丕说道:“您明知道我是孙将军的人。”

    “你就算是天子的人,孤也一样处置你。”他上前欺近一步,果见她颤巍巍地向后退了一小步。

    虽是如此,姜楚仍然字句清晰地辩道:“您与我皆明白,眼下的天子是在方方面面都不及孙将军的。毕竟太子殿下您终有一日会走到那个位置上,但孙将军却可能是您此生都无法击败的敌手。”

    “你明白?”曹丕冷漠地看着她,却是讽意十足:“你如何明白?”

    “自然是孙将军告诉阿楚的。”姜楚微微笑了一下,坦白了她的无知,好使曹丕相信她是个脑中毫无权谋的弱女子,没有一丝危害。

    曹丕不言语,他的双手负在身后,但只要一只手,就足以捏断姜楚那美丽的脖颈。

    而她也聪慧到足以察觉到他的杀机。随即,她低了低头,投诚道:“您杀了我,孙将军还会不断遣人来的,您是杀不完的。况且她们不会似我这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