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食货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食货志-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几日他的头风病稍稍好转了些,却仍不能过多劳心费神。故此每日都是曹丕代为处理丞相署军政要务,每日清晨点卯前会先来曹操榻边,简明扼要阐述其重中之重。

    曹丕立在榻前收了竹简,听得曹操突兀的问句,没有异色,仍照常回答:“尚在禁足。”

    “唔。”曹操闭着眼睛应了一声,他一直不喜甄氏。

    自从多年前孔融借甄氏之名讥讽他们父子“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时,他就无法承认她在曹家的身份,如今更加不能。

    “若我将她杀了,你可会像子建那样寻死觅活?”曹操仍闭着眼睛,闷哼了一声。

    近日邺宫中的人都得了心病,而曹操的心病就是离他愈来愈远的曹植。

    经历过丧妻之痛的曹植开始变得倦怠,时常酗酒,似乎再也无心政治。他的一众追随者为此早已踏烂了他院落的门槛、磨破了口舌,也无法使他回心转意。

    ――站在父亲您那个位置上要背负的东西太多了,要舍弃的东西也太多了!儿不愿受,也不敢受,更受不起!

    曹操深吸了一口气,他的耳畔又回响起曹植颤抖却决绝的话语,不等曹丕应声,他已先一步替他回答,字字沉重如铅石:“不,你不会。”
………………………………

第103章 建安夜其十

    

    曹操一连休养了几日,当他再次精神矍铄地出现在众人眼中时,册立魏太子的诏书也落到了众人耳边。…乐…文…小…说……lwxs520…

    虽是皇帝颁下的诏书,起草却出自曹氏之手。

    这日是个十分平常的日子,无风无云。曹丕起床时更未想到他等待了许久的一天就是今日。这一天来得有些在意料之外,但因没有任何铺垫,也没有任何暗示,倒显得一切如常发展,一切顺理成章。

    “总算松了口气了,嗯?”郭照笑看了曹卉一眼,见她一脸喜不自胜,几乎高声笑出来。

    曹卉闻得喜讯自是神清气爽,光彩照人,好比她当年出嫁时风光。

    她起身风风火火地走了,人虽不见,话音犹在:“我要先给子林修书一封,告诉他我下月就回去。晚些时候等阿兄回来,我要设宴为他庆祝!”

    房中只剩下郭照一人,她一手支起额头,看着室内中央的铜炉吐出袅袅香烟,不禁设想着曹丕回来后该是带着怎样的笑容。光是想想,她的唇角也漾开一个笑。

    不及傍晚,屋外突然响起一阵喧哗,然后是她所熟悉的脚步声。她坐在妆台前涂抹好最后一点胭脂,刚刚簪好一对如意钗时,房门也被倏地推开。

    她抬头转身,见到他如往常一样走进来,薄唇紧抿着,双目中却缀满星辰。

    郭照缓缓从妆台前站了起来,她换了一身前几日才做好的衣裙,用的料子是他悉心挑选的藤紫锦绣。不等他走近,她先行了个礼,道:“拜见魏王太子殿下。”

    曹丕大步走上来,紧抿着的唇早已高高扬起,漾着浓浓的笑意。他双手扶起她,顺便将人拥进怀里,哑声道:“今日恭贺我之人不计其数,唯独你最得我欢心。”他低头尝试着唤了一句,好似在细细品味美妙精致的甜点:“太子妃?”

    太子妃虽尚未册立,曹丕却理所当然认定了她,恐怕过不了几日他便要为她求得这个位置。至少当夜在曹卉设的宴上,郭照是以正妻的身份出席。

    同上次游园之宴相似,受邀前来的大抵还是同样的人。相较之下的不同点便是不再意气风发的曹植。

    前几年有崔娴约束他,他收敛了不少。而最近却像是要将那时没有喝够的酒尽数补上一样,以酒代水,不消一月脸色就变得苍白,憔悴了七分。他今日肯来,最先松一口气的便是郭照,她最不愿兄弟不和的传闻出现。

    众人都以为曹植的眼神中会有痛失嗣位的失意与落寞,而他坐在席间谈笑风生,却与往常无异,只是脸上写满了传闻中他已对权力与地位的心灰意冷,不再有任何争强好胜之心。

    曹丕今日适逢大喜,一整天都带着笑容,而这足以使众人看花了眼。筵席中有不乏满面红光、神采奕奕之人,正如郭奕所说的“鸡犬升天”,仿佛人人都同曹丕一样取得了太子之位,踌躇满志,斗志昂扬。但曹丕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善于矫情自饰的他今日终于忍不住喜笑颜开,引得人人侧目。

    不过当他的目光偶尔触及曹植时,喜悦的神色便骤然冷却三分。

    若是有人捕捉到这一点,定会将其理解为兄弟之间的龃龉与恩怨,并认为他们所展现的兄友弟恭不过是逢场作戏,粉饰太平。

    曹植一整夜都很少看向上座,而那是曹丕与郭照的位置。当他不得不面向曹丕时,眼底尽是藏不住的阴寒与愤恨。

    当曹丕少年时目睹曹植成长在众星捧月之下,身负与生俱来的才华,稍微动一动笔便能写出比他彻夜构思逐字斟酌强上千倍的好文章。无论是众人的赞誉还是父亲的喜爱,曹植得来的不费吹灰之力,而他若想取得,则需要苦心经营。

    所以他以为曹植的一生都会在得意与快乐中度过,不曾想过他竟会流露出这样阴鸷的负面情绪。

    即使是因为他的妻子。

    “子建,你留下,我有话要与你说。”宴席散场时,曹丕走到曹植身侧,沉声落下一句话,抬步走向了他的书房。

    曹植顿了顿,终究还是甩了下衣袖跟了上去。

    他在席间几次不善的注视,郭照不可能察觉不出,只是不能确定他所表达的恨意是冲着她而来,还是曹丕。

    不过她略一揣摩了一番,推测他的目标,应当是她吧。

    她听了曹丕的嘱咐,散宴之后先行离开。她脑中回想着初来曹家那几年,将手中白茅有模有样地递给她的曹植,还是个灵动活泼的清秀少年,一脸狡黠地问她:“姊姊,这是阿兄写的诗,要看么?”

    ……

    月夜下,一个颀长的人影立在高台之上,一身清减,一阵寒风吹过,撩起他的层层衣袂,仿佛此人即将成仙归去,而高台之下宛若萤火的灯光因此显得更加迷幻。

    郭照定睛驻足,借着高台两侧暖灯认出他的脸部轮廓,是郭奕。

    她恐高,不敢再上前,于是站在原地问道:“你在醒酒么?”

    郭奕今夜喝了不少,其中有大半是陪着曹植喝的,只是他与大名鼎鼎的临淄侯相比还是有些不胜酒力,不过几轮便面色潮红,目光迷离了。

    此刻他的酒大概是醒得差不多了,闻声转过身来,什么也没解释,直言道:“四公子似乎认为姊姊你与崔娴的死有关。”

    “我?”郭照怔住。

    “众所周知,崔娴的死对他的打击可见一斑。甚至有人传言,正是因为他失了斗志、主动退出立嗣之争,才使得二公子被选中的。”郭奕顿了顿,闭上眼睛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所以崔娴之死,获益最大之人是二公子。同时,甄氏也卷入其中,如今算是命运堪忧。在你我看来,姊姊是魏太子妃的不二人选,只是心怀叵测之人则认为姊姊你可以利用这次机会,一举击垮四公子与甄氏两人。”

    如此达到与曹丕的双赢。

    郭照听后沉默许久,花了半晌才消化了郭奕的话:“你是说子建认为我是向父亲告密之人?”

    她说不出自己心中作何感想,她分明不是后世戏文中那个城府深沉,野心勃勃的郭女王,此刻自己却好像将那个角色演活了似的。除了觉得造谣生事之人有些天真可笑之外,还因她这个工于心计的形象感到有趣。

    “也许吧。”郭奕抬手掩了掩唇,压下一个酒嗝,道:“姊姊放心,不用等二公子吩咐,我便会替你查出来。”

    郭照对他很是放心,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过多停留。她认为太子之位既定,风波暂停,郭奕的婚事也就终于可以继续提上议程了。

    不过真如她所想,陈群曾说郭奕终于想通、肯妥协成婚,只是缓兵之计罢了。

    “你也知道的,若我不答应,长文叔叔定是能追着我一整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郭奕一脸无奈,写满了他的身不由己。

    “不过……”眼见郭照挑了挑眉,似是要对他说教,他轻笑一下,低下头徐徐说道:“我近日却一直在思索长文叔叔那天说过的话――生命的延续。”

    “他说我是父亲留给世间最好的礼物。尽管他十分明白,我自幼就想做个与父亲不一样的人,我想摆脱他的影子,而这种欲望在成年之后尤甚。”

    他转头远眺向高台之外的夜幕,使人看不见他的表情:“我亦十分抗拒旁人看到我便想起父亲,我抵触旁人说我很像他。我分明已经选择了与他截然不同的道路,我也注定无法成为他那样的人。”

    就算是郭奕,许多时候也无法去形容他的父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就只能用“郭嘉那样的人”这种世间独一无二的形容去描述他了吧。

    “但我又不得不承认,我的确继承了他的不少秉性。我想,这大概就是父子,也是生命的延续吧。”

    ***

    曹丕与曹植对坐彻夜长谈至天明。

    在郭照的记忆中,他们兄弟两人已经许多年没有过这样的夜晚了。

    次日清晨,曹丕归来时带着酒气,不知是他又饮了酒,还是从曹植那里蘸来的。

    他回来时只字未提曹植的事,仅简短说道:“贾如要入宫做女史,就在这里,督导征儿的学业。”

    “做女史?”这不是意味着她与郭奕的婚事没了可能么?

    不过她要来西园为官,围在曹征左右,只怕要与郭奕朝夕相见。

    这应当是贾如的另一迂回之策吧。

    郭照这样想,却没料到贾如来到之后,却有一半心思是来为她出谋划策的:

    “临淄侯认为您是向魏王告密之人,大概是关心则乱,不曾想过若是您去告密,无论是于自身还是于太子殿下,都不见得有得益之处。他的断定需有个前提――告密之人定是魏王最信任的人,且这个人应与魏王站在同样的立场,不容怀疑。”
………………………………

第104章 建安夜十一

    贾如所说,郭照也明白。しwxs520只是眼下曹植并没有想通,大概是失去崔娴的痛楚与对曹操的失望全部化作了愤怒,使他无法理性思考。

    她在曹操面前一直扮演着曹丕的贤内助这个形象,与世无争,从不招是搬非。其中有一部分是本性,另一部分是有意为之。日久天长,她这样的形象早已在曹操心中根深蒂固,若贸然告密邀功,一反常态,即使曹操信了她,也会认为她搬弄是非,别有居心,到头来反对曹丕争储毫无助力。

    因此这告密之人只能像贾如分析的那样,须得是个曹操信任的人,也是同他一样设身处地为曹植着想的人。

    “姊姊,我查出来了,我……”郭奕双手负在身后,一边说一边思索着走了进来。时日久了,他已无需婢女通传,曹丕整个院子都由他随意出入,这时也不例外。

    他走进来,穿过层层纱帷,最先映入眼帘的居然是端坐在郭照身侧的贾如。

    一时间,他忘记自己要说什么话,只是定在了原地,眨了下眼睛,愣愣看着,不知他与她谁才是不速之客。

    “你怎么了?”郭照见他失态,忍住笑意。同时瞥了一眼贾如,见她不过是浅笑着对郭奕颔首,想必也在心里偷笑。

    “我……”郭奕眨了下眼睛,回过神来,却一时没想起措辞。他侧身回头看了看身后的百灵,仿佛找到一个要点。

    百灵从方才起就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只是神色紧张,忐忑不安。

    “怎么回事?”郭照将目光在他们两人之间巡回审视了两三回,她身旁的贾如也是一样。

    “你来说吧。”郭奕低叹一声,对百灵说道。而他自己则站到了一边儿,似乎试图令人忘记他刚刚的失态。

    百灵走上前来,抬头看了看郭照,又低下,颤着声音道:“百灵从郭文学那儿听说您正被四公子误会……心中实在难安,”她放在身前的手于袖中绞了绞,最终一口气交待道:“崔夫人与甄夫人在寿宴那夜谈话,百灵是听到了的,也将那些话记在了心中。但却断然没有告知任何人!只有二公子才知道这事……”

    “那你的行踪可是被人看到了?”对于百灵的交待,郭照并不感到意外。她知道百灵早已是曹丕的另一双眼睛,邺宫中大小隐秘,什么都瞒不过她。

    “是……”百灵不甚确定地说道:“那九龙轩外尽是山石灌木,虽容易藏人,但又因太容易,躲在那处听墙角的人便多了……待崔夫人与甄夫人走后,百灵没有马上离开,等了一会儿看到一个宫中打扮的女子从对面的树丛后钻了出来。”

    “宫中打扮?”郭照意味深长地强调了一句,深深地看着她。

    百灵也知兹事体大,此时是断不敢胡言的。

    宫中打扮的女子,除了皇后带来的侍女,不会再有他人了。

    贾如也低头深思了一会儿,然后抬眸看了郭奕一眼。郭奕一直站在一株海棠树前安静不语,却也在此时与她对上了目光。短暂停留间,两人在对视中交换了意见。

    如果是曹节去向曹操揭露这件事,那么就再合理不过了。

    郭照仅在少年时与曹节见过几次,也是仅凭那几次便足以看出她与曹植感情十分深厚,每每督促他完成学业、听从曹操的教导,一心望弟成龙。这些年来她虽然成了汉室的皇后,心思却一直留在曹家。若非如此,她也不会被曹操选中去做那皇后。

    郭照撇下百灵,转头问向郭奕:“你还查到什么了?”

    “就是四公子嘛,”郭奕动了动,无奈道:“当时文石室除了甄夫人和崔娴、魏王与丁夫人,还有一个婢女。就是她喂了崔娴鸩酒的。”

    他说着说着,脸上失了表情,淡漠道:“当时四公子闻讯赶去,要向魏王讨要崔娴,殊不知崔娴就在另一侧的耳室之内,虽喝了鸩酒,毒性却没有发作,于是文石室内发生的事她是听得清清楚楚。但那又如何呢?”

    郭照与贾如俱听得怔了一下。

    这时她们突然有些理解甄氏的痛楚与不忍心了。一对夫妻在生死离别前明明只有一墙之隔,却不能相见。也因她们各自有心系之人,所以又能更加想象出崔娴死前的心情。

    伤春悲秋只过了一瞬,又听郭奕说道:“那个婢女年纪尚轻,见了此情此景也有些于心不忍,遂问崔娴可有什么遗言留给四公子,她可以代为传达。所以前几日,那婢女终于躲开魏王去找了四公子,但他得知原委后自然无法接受……”

    “这时他正屡受打击,脆弱不堪。若是有人在他耳边进献谗言,推涛作浪,诬陷姊姊间接害死崔娴,无异于是火上浇油。而这怒火自然就烧到姊姊身上来了,毕竟百灵曾在九龙轩外是事实。”郭奕瞄了脸色惨白的百灵一眼,所谓马也有失前蹄时候。

    贾如美目一转,追问道:“那是谁向临淄侯挑拨离间?”

    郭奕目光闪烁了一下,道:“这就不是在下能管得了的事了。”

    “为什么?”贾如蹙了蹙眉,好似在鄙夷他没用似的。

    郭奕深深望了她一眼,暗道这个少女虽然精明,常常堵得他无话可说,但在男女□□上终究是纸上谈兵。挑拨离间陷害郭照之人,定要曹丕亲自来处置,如此才能彰显他太子殿下为人夫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你就当我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