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照轻轻睇了他一眼,眸光中一抹妩媚令某人十分受用。她欲起身穿衣,结果发现衣裳都被他丢在了地上,若要下地去捡,还得先越过他的身子。
“我来。”曹丕坐起来,三两下将衣裳捞了来,且亲手为她穿好,从里衣到外裳,一件不落。他自己倒是一直光着膀子,也不嫌冷。
待他也穿好衣服之后,又将郭照抱着下了榻,轻放在软席之上,自己再去唤百灵将饭菜端上。
以往他也是个体贴的男人,但却从未如此夸张过,仿佛她只是个什么也不会的小女孩。
“就算我有孕了,你也不必这样仔细吧。”郭照喝了一口他拿勺子递过来的汤,又看着他收回勺子,舀了第二匙递来。
曹丕应是第一次喂人吃饭,动作生硬得很,勺子端得不稳,还险些洒了汤水。他对郭照的话无动于衷,明明为爱人哺食是件甜美的事,但他对着她的模样就像完成先生布置的作业似的,一脸认真。本还受宠若惊的郭照边吃边看了他好几眼,最后忍不住笑着推开了他的手:“好了好了,若以后你不在我身边,我岂不是要躺在床上饿死了?”
“若我不逼迫你吃,你岂不是又要像白天一样,不知道吃饭?”他将勺子放在碗里,发出好大一声脆响。果然在他眼里,这不是什么夫妻之间的温存,反倒是他单方面的逼迫。
郭照拿过自己的饭碗,食之无味地吃了几口,若不是曹丕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盯着,她早就将碗放下了。
在外忙了一日的他,又回来折腾了好一会儿,此刻还是一副一点也不饿的样子,案上的汤饭动也未动,只顾看着她,琢磨了半晌又问道:“还有,什么叫若我以后不在你身边?”
“陈先生不是也说了,父亲打完西凉之后就会再次南下,你可是要随他出征的。到时,我可不是要与你分别数月?”郭照放下碗,偎进他怀里,缠上他的腰,语气里尽是不舍。
实际上,她只是不想再吃饭罢了。
曹丕当真被她的柔情哄弄过去,伸出手摩挲起她的背,嘴角一勾,唬她道:“休要哄我开心。”
他一直想跟随曹操出征,若能得了南征孙权这个机会,恐怕他能一连开心好几日。
“若到时父亲点我出征,我也会带上你的。”他凑近了亲吻她几下,依依不舍的人换成了他。
郭照正想将这个黏人的小可怜推得远一些,不料他先拍了拍她,恢复到刚才的语气道:“快去吃饭。”
她随意拨弄了几勺饭,仍旧吃不下去。曹丕瞥了她一眼,又将百灵唤了过来:“去,把医工请来。”
而后,他拿过她的碗,兀自吃了起来。见他吃自己剩的,郭照脸上一热,问道:“怎么了?”
“两个月了,若是那庸医再诊不出什么,留着他也是无用。”曹丕三两筷解决了一碗饭,他在军中待惯了,吃饭也是速战速决,医工到来之前,食案上的饭菜已被尽数消灭,一根菜叶也没浪费。
他守在郭照身侧,如尊大佛似的岿然不动,压迫性的目光落在医工身上,但那医工在曹操身边待久了,面对曹丕也能安之若素,不假辞色。诊完了郭照的脉,他躬身对曹丕说道:“夫人只是休息不足,思虑过多,待某开一**胃安神的方子,不出数日便可无碍。”
曹丕看着他,没说话。
医工面色不改,也不再多说。
两厢僵持了好一会儿,郭照只得悄悄拉了拉曹丕的袖子,他才开了尊口,命人将医工送出去。
“百灵,你跟去看看,他上了哪?”曹丕瞥了百灵一眼,将屋子里所有人都指使了出去。
“你……该不是怀疑他没说实话?”郭照讶道。
方才,她还暗自失落了一小会儿,可看看曹丕的反应,又觉得医工作假。
“等等就知道了。”曹丕覆上她的手背,抿住了唇。
知道他也是紧张的,郭照也拉住他,轻声说道:“今天,丁仪和司马先生来过了,想必你都知道了。”
“嗯。”
“虽不知你是如何打算的,但……司马懿此人,重用不得。”她回想了今日的情形,一面观察着曹丕的神色,一面说了出来。
曹丕闻之一愣,玩笑般地问道:“怎么,你不喜欢他?”
………………………………
第78章 铜雀台二十
钟嵘
魏文帝,其源出於李陵,颇有仲宣之体。则所计百许篇,率皆鄙直如偶语。惟西北有浮云十余首,殊美赡可翫,始见其工矣。不然,何以铨衡羣彦,对扬厥弟者哉
晋中散嵇康,颇似魏文。
魏侍中应璩,祖袭魏文。诗品卷中
隋唐五代
牛弘
请开献书之路表,更集经典,皆藏在秘书、内外三阁,遣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时之论者,美其朱紫有别。隋书卷四十九牛弘传引
杜台卿
淮赋序魏文帝虽有浮淮赋,止陈将卒赫怒,至於兼包化产,略无所载。全隋文卷二十
魏徵
文学传论史臣曰:魏文有言: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信矣隋书卷七十六
王勃
文帝富裕春秋,光应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典,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三国论
吴竞
长歌行右古词: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言荣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曹魏改奏文帝所赋西山一何高,言仙道洪蒙不可识,如王乔、赤松,皆空言虚辞,迂怪难信,当观圣道而已。若晋陆士衡逝矣经天日,复言人运短促,当乘闲长歌,不与古文合。
燕歌行右晋乐奏魏文帝秋风萧瑟天气凉、别日何易会日难二篇,言时序迁换,而行役不归;佳人怨旷,无所诉也。
善哉行右古词:来日大难,口燥唇乾。言人命不可保,当乐见亲友,且求长生术,与王乔、八公游焉。又魏文帝词云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言其妍丽;知音识曲,善为乐方,令人忘忧。此篇诸集所出,不入乐志。
煌煌京洛行右晋乐奏魏文帝夭夭桃园,无子空长,言虚美者多败。又有韩信鸟尽弓藏,子房保身全名,苏秦倾侧卖主,楚怀不纳吴起,智小谋大,郭生古之雅人,燕昭臣之,及仲连高士,不受千金等语。若宋鲍照凤楼二十重,梁戴暠欲知佳丽地,始则盛夸帝京之美,而末言君恩歇薄,有怨旷沈沦之叹也。以上乐府古题要解卷上
苦哉行右魏文帝上山采薇,日莫苦饥,伤役艰辛也。同上卷下
权德舆
同中书门下奉和圣制九日言怀诗赐中书门下及百官诗进状然后以太平之化,躬行於今,知之非难,是谓至德。岂比夫汉武、魏文属词类事而已。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五
吕温
裴氏海昏集序昔者三代陈诗,以观民风,信诈淫义,躁静刚柔,于是乎取之;喜怒哀乐,吉凶存亡,于是乎观之。兆于此必应于彼,成乎终必见乎始,诗不可以为伪。魏公子为南皮之游,以浮华相高,故其诗傲荡骄志,胜而专,勤而不安。夫如是则观南皮之诗,应、刘焉得不夭,魏祚焉得不短吕和叔文集卷三
李德裕
文章论魏文典论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斯言尽之矣。然气不可以不贯,不贯则虽有英词丽藻,如编珠缀玉,不得为全璞之宝矣。鼓气以势壮为美,势不可以不息;不息则流宕而忘返。沈休文独以音韵为切,轻重为难,语虽甚工,旨则未远矣。夫荆璧不能无瑕,随珠不能无纇,文旨高妙,岂以音韵为病哉此可以言规矩之内,未可以言文章外意也。较其师友,则魏文与王、陈、应、刘讨论之矣。江南惟於五言为妙,故休文长於音韵,而谓灵均以来,此秘未睹,不矣诬人甚矣全唐文卷七百九
宋金元代
陈师道
魏文帝曰: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子桓不足以及此,其能有所传乎后山诗话
王直方
都梁香与迷迭古诗云:傅山炉中百合香,郁金苏合及都梁。又:氍口登毛五木香,迷迭及都梁。尝按广志,都梁香出交广,形如藿香;迷迭出西域,魏文帝又有迷迭赋。信乎不行一万里,不读万卷书,不可看老杜诗也。王直方诗话
吴开
睹木兴叹魏文帝柳赋:在予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始围寸而高尺,今连供而九成。桓温北伐,经金城,见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乃知睹木而兴叹,代有人矣。按广州人物志载:苏颋年五岁,裴谈过其父,试诵庾信枯树赋,颋避谈字,易其韵曰:昔年移柳,依依汉阴。今看摇落,凄怆江浔。树犹如此,人何以任。文忠诗曰:人昔共游今孰在,树犹如此我可堪。荆公诗:道人从何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需长。刘斯立诗云:麦壠漫漫宿藳黄,新苗寸寸未经霜。手中马棰余三尺,想见归时如许长。意皆相沿以生也。
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江文通有拟汤惠休诗云: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盖用魏文帝秋胡行云: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优古堂诗话
郭茂倩
古今乐录曰:十五歌文帝辞,后解歌瑟调“西山一喝高”“彭祖称七百”篇。辞在瑟调。乐府诗集卷二十七十五题解
乐府解题曰:后人哀而赋之,为秋胡行若魏文帝辞云:尭任舜禹,当复何为,亦题曰秋胡行。广题曰:曹植秋胡行但歌魏德,而不取秋胡事,与文帝之辞同也。同上卷三十六秋胡行题解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折杨柳行,歌文帝西山、古默默二篇。”今不歌。同上卷三十器折杨柳行题解
魏文帝饮马长城窟行云:泛舟横大江。因以为题也。同上卷三十八泛舟横大江题解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煌煌京洛行歌文帝园桃一篇。乐府题解曰:晋乐奏文帝“夭夭园桃,无子空长”,言虚美者多败。
魏文帝诗曰: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又曰: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秋夜长,其取诸此。同上卷七十六秋夜长题解
陈岩肖
魏武、魏文父子,横槊赋诗,虽遒壮抑扬,而乏帝王之度。庚溪诗话卷上
刘履
善哉行赋中有兴也。此文帝因征行劳苦,感物忧伤而歌以自娱也。托言上山采薇,既不足以疗饥,而徒为风霜所侵。且物之羣动者尚各求其匹侣,今我何独远离所亲而劳於征役乎於是还望故乡,则郁然垒垒者又为隔绝,使不可见,故其忧感之怀,反复兴叹而不能已焉。汤汤川流以下三语,亦以申言岁月如驰,人生如寄之意,宜乎策马被裘以自遣释也。西山真氏谓:此篇末意纇芙蓉池,特以其中有可采者,故录之。愚按芙蓉池一篇,首言乘辇夜行丵游,逍遥步西园,末云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则是缺人君弘济之度,纵一己流连之情,其不取也,宜矣。若夫驱马出游,聊以写忧,亦人情所不能无者,读者不以词害意可也。
杂诗漫漫秋夜长篇赋也。按文帝黄初五年八月以舟师伐吴,九月遂至广陵。会暴风至,龙舟几覆。今此诗首言秋夜北风烈烈,以至彷徨不寐,感物思归,而有向风长叹,断绝中肠之悲。其必作于斯时欤下篇意亦相合。西北有浮云篇比也。此篇以浮云自喻,言由西北而至东南,其作於广陵无疑矣。且帝实至广陵而还,此云至吴会者,岂以伐吴欲入其地而言欤然以末句观之,则知其心事不遂,有难以语人者,故常畏人知也。
燕歌行赋而兼比也。此妇人思其君子远行不归之词,岂帝为中郎将时,北征在外,代述闺中之意而作欤然不可考矣。其曰:慊慊思归者,意其必然之词;何为淹留者,又怪而问之之词也。忧来而不敢忘,微吟而不能长,则可见其情义之正,词气之柔。至於牵牛织女而下,因赋所见而反以自况,含蓄无穷之思焉。以上选诗补注卷二
明代
………………………………
第79章 铜雀台廿一
多年不见郭奕,他长高了许多,比曹丕多出半头;身子又消瘦许多,脸上的婴儿肥彻底消散不见,白皙如玉璧的面上嵌着一双深邃而冰冷的乌眸,像是雪地中的两块寒冰。
他独自坐在厅里,一袭素白格外扎眼。见了郭照,他站起身迎上来,刻骨的寒意化作了和煦春风似的笑,声线温和:“听说姊姊有孕了,奕特来道喜。”
成年的郭奕声音又粗了几许,他甫一开口,郭照听着还有些陌生。
“你来的正好,给我和子桓都带来了些喜气。”她与曹丕对视一眼,本想借口问一下郭奕的现况,但一瞥见他身上的素白,又不知如何开口了。
因郭嘉溘然长逝,郭奕推迟了与荀家的婚事,年纪轻轻孤寡一人过了许多年,荀家的女儿早就等了他三年,如今过了数个春秋,郭奕这桩婚事也该早就定下来了。
可他似乎还是独身一人。
曹丕轻轻握住她的手,笑着说道:“伯益如今来了邺,就住在园中,离我们很近。”
“如此甚好。”她面带微笑,却在心中低叹一声:郭奕果然还未成家,曹操又是将他当作半个儿子看待,住处也离曹丕曹植几个极为接近。
这样的安排至少称了曹丕的意。且不说此举方便他与郭奕时常碰面出谋划策,孕期的郭照也有了个令他放心的伴儿,白日时他须得在外奔波,郭奕闲人一个,代他照看郭照,也算打发时间了。
“我还未问你,来到邺城之后有何打算?”又是一日,郭照同郭奕并肩在园中散步,她未带着百灵,正是想问郭奕一些私事。
郭奕一改往日常态,只着一身单薄的素衣,行走在石径间,迎面有北风吹来时,衣袍猎猎,被露水打湿了衣角,他也不喊冷。
“我自己未有什么打算,丞相却是为我安排好了。春天起,我即领了太子文学一职,虽是个闲散的活计,却可以名正言顺地跟在二公子左右了。”他强忍住一个呵欠,眯着眼说道:“听说他最近过的不顺心,也许正需要我这样的人才为他排忧解难。”
他笑着自夸了一句,神态随意,忽然,他又侧头微讶道:“怎么看起来姊姊丝毫不担忧二公子?”
“我确实是不担忧他的,继承丞相大业这条路本就不好走,困难些也正常。更何况,我相信他定能否极泰来呢。”郭照与他并肩在园中漫步,透过层层浓密枝叶,还能看见远处高大威严的铜雀台,鸱尾上闪烁着熠熠金光。她向前走着,偶有枝叶挡人,郭奕便抬手替她挪开。
她又看了身侧的青年一眼,说道:“比起担心他,我倒有些担心你。你今年也二十有四了,怎么还不成婚?”
“我也是想成婚的,”郭奕苦笑一下:“之前本想等到父亲丧期结束,便娶了荀氏,也算达成他的遗愿,不过荀氏女后来曾找过我,说她已有意中人了,我便只好等着他们退了亲。”
他摸了摸鼻子,笑着总结:“果然我看起来就不是一个值得女子托付终身的人。”
“她有意中人了,你就没有么?”郭照轻叹一声。
“有,可我不会娶她。”郭奕毫不羞涩,痛痛快快地承认了,眉眼弯弯,丝毫不见悲伤之色。
“为何不娶她?”
他轻快地答道:“因为她已经嫁人了,且这么多年以来,她还从未正眼看过我。”
郭照看着他,一时语塞。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