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山门异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山门异类-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豁然开朗。

    同样豁然开朗的,还有前面的路,天光突然照下来,陆哲只觉得有些晃眼。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陆哲一行人已经走出了密林,一条不算宽阔的山路出现在陆哲眼前,隔着一个小山坡,都可以隐隐看见山里的炊烟了。

    “蕴娘,林狗组合,我回来了!”此时的陆哲哪有心思想什么黑科技不黑科技,立刻加快了脚步,向五庄观所在的方向走去。
………………………………

今天在昆明,还在喝酒,晚点回去更新。

    人在昆明,还在喝酒,晚点回酒店更新,大家明早起来看吧。
………………………………

第八十一章 回家乱如麻

    陆哲以为自己回村的时候,自己的妹妹会站在村口,然后朝自己飞奔过来,然后“林狗”组合也会兴奋地冲出来,抱着自己喜极而泣。

    想象通常是很美好的,而事实上,当陆哲站在村口五庄观的石碑前的时候,除了火锅陪着自己以外,连影鹭都先行回家了。

    于是,有些失望的陆哲,只好带着熊猫,悻悻地往家中走去。

    “哲小郎君?”路边传来了一个低沉地声音。

    “正是。”陆哲高兴地转过身去,准备跟来人攀谈一番,接着脸色一黑,深施一礼,“哲见过鬼长老。”

    “回来就好。今日天色渐晚,明日记得去明长老家,吾等有话问汝。”鬼长老依然是那副深山老鬼的样貌,而且在夜色的衬托下,那对黝黑的眼睛尤其可怖,直勾勾地看着陆哲,陆哲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多日不见,这鬼长老变得更加吓人了。陆哲赶紧打开箱子,掏出一瓶蒸馏酒,恭恭敬敬地递了过去。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此乃哲自制的美酒,其性甚烈,小口品之,风味尚佳。”

    嗯——鬼长老点了点头,收下了瓷瓶,脸上说了声去吧,陆哲如蒙大赦,赶紧扭头便走。

    “兄长!”终于走到自家门口,还没来得及进门,背后一股大力传来,咚——把陆哲撞了一个趔趄。

    “唔唔唔,蕴娘想死阿兄了。”蕴娘不知道从哪里出现的,飞奔过来,带着哭音,紧紧地抱住陆哲。

    小萝莉结实了不少啊,这一撞,差点把陆哲都撞哭了,于是他扭头过来,也是十分感动的对着小萝莉说道。

    “那个……蕴娘,作业做完了吗?”他记得自己在出门前给蕴娘布置了不少作业的。

    “哇——”听到陆哲的问话,小姑娘于是哭得更厉害了。

    “好了,好了,蕴娘不哭,兄长背你回家。”陆哲于是蹲了下去,让背后的小小人儿爬上自己的背。

    他也知道一见面就问作业的完成情况有些丧失,但是他虽然很感动,不过实在不知道说什么而已。

    于是,就像上次过年那次一样,少年背着自家幼妹,慢慢往自家走去。

    区区几步路,陆哲仿佛背着整个世界一般。

    回到家,陆哲罕见地掌上了灯,现在自己也是有产业的人了,这点灯油,无所谓的。然后取下了一条屋檐下风干的鱼肉,兄妹俩准备好好吃一顿。

    等到灶间的火亮起,整个屋子充满融融暖意,灶间的黍米饭散发着熟悉的味的时候,陆哲这才双头坐在灶前,双手抱头,感到无比惬意。

    这才是生活啊。看着小姑娘叽叽喳喳地在自己身边转来转去,诉说着这几天她的“大发现”以及对于兄长说好未归的“生气”,像极了一只快乐的小麻雀。陆哲的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起来。

    自己该买些糖果回来的,看着妹妹抱着自己买的布老虎喜笑颜开的模样,陆哲不禁有些后悔,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晚饭是蒸咸鱼,黍米饭,还有蘑菇汤,这顿饭兄妹俩人吃得无比开心。小姑娘更是吃一口饭,看一眼自家兄长,好像陆哲是后世某种被称为留学生女神的辣酱一般。

    “兄长的衣服好漂亮,好像兄长带回来的那些漂亮的布一般。”吃完晚饭,小姑娘当仁不让地赖在了自家兄长怀里,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陆哲身上的锦衣。

    “那兄长也让林家婶子给蕴娘做一身,好不好。”爱怜地抚摸着小姑娘,陆哲发觉蕴娘这几日倒是重了些,虽然还是偏瘦,倒是不像以前风一吹就倒的那种了。

    “蕴娘不要,林家婶婶说,那个布可金贵,收起来给蕴娘当嫁妆的。”小姑娘恋恋不舍地摸着陆哲身上的锦衣,一脸认真地说。

    “嫁妆?”想到自己的妹妹以后要嫁人,说不定还是嫁给林无咎那个憨货,陆哲不禁熊熊怒火燃起,自家的宝贝妹妹这么水灵灵地,想到以后会嫁人,陆哲生出了老父亲一般的愤怒心情。

    “这个布不配给蕴娘做嫁妆,兄长以后一定会给蕴娘准备全天下的小娘子都羡慕的嫁妆的。”陆哲认真的说,“走,兄长这就取布去,给蕴娘做新衣服。”

    陆哲把蕴娘放下来,在小姑娘亮闪闪的星星眼中,打开了家里装衣服的大箱子。一打开之下,陆哲愣了。

    九匹锦缎,一匹不少的放在了里面。

    怎么会,自己明明给木十七说过,让他嘱咐村里人,一家一匹的。陆哲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定是村里人见到这锦缎太过贵重,所以不忍取之。

    这也太淳朴了呀。陆哲眼角一酸,仿佛有什么东西渗出了。这些丝绸,在后世和杨弘毅他们看来,不过是随意处置之物而已,连木十七,都穿着上好的丝绸袍子,可是在村里人看来,这已经是压箱底的东西了,所以他们不忍心拿。

    村子里的人还是太穷了啊。陆哲暗自感伤,科研人员的待遇不高的问题,从古到今,似乎一直没有怎么变。

    “老陆,你回来了?”正在陆哲鼻子有些发酸的同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紧接着,脚步声就传来了。

    “正是!”熟悉的声音传来,陆哲扭回身回答道。

    果然不出所料,来人是“林狗”组合。此时三人相见,彼此都有些激动。

    “老陆,真的是你,方才我见你家炊烟升起,蕴娘今日并未来我家吃饭,就知道是你回来了,所以我才叫上老段,真的是你回来了,啧啧啧,这袍子,老陆你在山外发财了?”

    话痨林无咎不等两人开口,首先说了一大通。

    “给你俩的。”陆哲打开了随身的木箱子,拿出两把精制的短刀。一起递给了俩人,同时还把段二狗临走前给他的猎刀也还回去了。

    “老陆你这是干什么?”两人接过短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这是我这次出山,给你们带的礼物。”两人抽出刀锋,冷森森让人胆寒,这两把短刀是陆哲在朝薛奉义要得,属于近卫的精制装备,比段二狗家里的那把,不知道高到那里去了,不管是雪亮的刀锋,和雕刻着兽首的刀柄,以及雕着花纹的刀鞘,都让两人爱不释手。

    至少算件蓝色装备吧,陆哲恶趣味地想。

    几人笑闹一阵,纷纷要陆哲讲此次出山的经历,陆哲也拗不过,挑着能讲的讲了。两人听得心驰神往不已,纷纷追问统军府的兵士是不是传说中瞪眼杀人,自己收的徒弟是不是真的河南道拳脚第一。

    陆哲一一作了回答,又问起近日村里的近况,俩人也如实讲了出来,再加上蕴娘再旁边时不时补充,陆哲终于明白这段时间村里发生了什么事。

    “哎……几日不回家,回家乱如麻啊。”听了几人的叙述,陆哲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

第八十二章 大生产呀嘛嚯嘿

    原来,不仅仅是那九匹锦缎,还有陆哲两文钱一石收回来的酒糟,鸡鸭雏和牛,淳朴的村人不知其意,只知道是陆哲买回来的东西,都暂且搁置了。

    这段时间,村里人为了喂养这些牲畜,全村都忙得不可开交,纷纷上山挖野草,用黍米喂鸡鸭雏,由于此时大雪尚未完全消融,工作量就变得很大,几乎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一到天黑就回家休息了,更有甚者,此时还在山上挖草呢,所以这就是陆哲回村没有看见什么人的缘故,因为村里人要么家里休息,要么还在山上。

    “发展的步子太大,扯到蛋了呀。”陆哲现在开始明白为什么邓爷爷说要一步一步走了。自己光考虑到如何发展,并没考虑到五庄观的实际承载能力和生产力水平,所以就导致了村民们的不堪重负。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大规模的农业养殖为什么没有发展,就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生产效率低下,养殖成本比较高。特别是鸡鸭等,是吃粮食的,农人自己都吃不饱,哪有粮食喂养牲畜。

    但是陆哲知道,随着大唐的逐渐稳定和强大,对于地方的掌控力也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自己这些不受主流接受的山门中人,想要维持在深山中逍遥的日子,也是越来越难,只有大隐隐于世,把五庄观混入大唐的体系之中,才是正道。

    陆哲隐隐有个想法,就是把五庄观办成大唐的科学院,让其融入大唐但又独立于其他政治势力之外,因为他对于接下来几十年,大唐上层的各种斗争,内容还是记得很清楚的,所以他才把村子起名五庄观,而且让木氏的人把道士版西游记四处传播。为的等到有一天,当天下人都熟知西游记,突然惊喜地发觉书中的五庄观竟然真的存在,并且还时不时拿出一些“仙家器物”的时候,就算是唐朝的统治阶级要对其动手,也要考虑一下吧。

    之前的曲辕犁,就是陆哲为了打响五庄观名声的第一炮,因为他要给世人一个印象,那就是五庄观出品,必是世间从未出现之物,让五庄观符号化,成为大唐人心中的在世洞天,人间福地,再不济,至少要超过桃花源。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先把五庄观建设好,不然到时候,那些“误入”五庄观的世人一看,此地跟外面的村庄没有区别,那岂不是失去了神秘的面纱。

    所以,接下来的建设才是重中之重。听完了“林狗”组合描述的陆哲,本来是准备明天再去挨家挨户拜访的。此时他也顾不得天已经黑了,叫上林狗组合,让他们帮自己拿着带来的礼物和绸缎,挨家挨户地拜访村里众人。

    男人是一瓶蒸馏的高度酒,妇人都送上了一匹锦缎,小豆丁们每个人都一个巴掌大的小小布偶。

    虽然所有人都觉得这些礼物太贵重了,不过在陆哲的坚持下,所有人半推半就地收了礼物。

    于是,在回来的路上,三人手里多了很多的腊味和粮食。不得不借了一个手推车才行。

    对于村民的热情,陆哲一点都没有拒绝,虽然他知道,那些腊味可能是对方家里仅有的肉食,但是他如果不收,这些村民也是同样不会收他的东西的。

    当然,陆哲这么着急,并不是仅仅过来送东西听取叔伯婶娘们的夸赞的,他主要是上门告诉每家每户,明日不用去打牛草了,自己带回来的酒糟就是喂牛的,而且明天早上来祠堂门口的空地上,自己有事情要说。

    是的,陆哲准备给村里人开个会,主要是告诉自己关于五庄观接下来的规划和春耕的计划,当然,这个会议是经过了三位长老许可的,因为陆哲抱着美酒绸缎的第一站,就是三位长老家。

    有了之前蕈子,豆腐甚至火炕的经验,村民们点点头,表示一点问题没有,这种把他当做大人看待的眼光,让林狗组合艳羡不已。

    苦思冥想了大半夜的陆哲,第二天罕见地起了个大早,来到了祠堂前面的空地上,结果发觉还是有不少村民都来了,等到太阳渐渐升高,山里的薄雾散去,三位长老高冠博带,联袂而至。

    五庄观第二次全体股东大会,就在这微冷的初春清晨,在一种颇为轻松地气氛中,慢悠悠地开始了。

    在会上,陆哲拿出了后世讲ppt的劲头,详细地给大家描述了自己对于五庄观以后的设想,听得一些人激动不已,另一些人则保持怀疑态度。

    因为陆哲所介绍的五庄观远景,正是桑基鱼塘的模式,此模式虽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在后世,哪怕是陆哲穿越的时候,珠江三角洲一代的农户都采用的这种模式,要知道,桑基鱼塘模式可是在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可谓是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了。

    桑基鱼塘模式主要是“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因为有了不少牛羊,陆哲就把养鱼替换成了养鸡鸭牛羊,反正山外有酒糟送来喂牛,自己也会养蚯蚓。

    于是,五庄观的桑基鱼塘模式就变成了,酒糟喂猪牛,猪牛粪肥田,肥田养地龙,地龙喂鸡鸭,鸡鸭粪肥鱼。

    村民们对于这套体系,还是半信半疑地,虽然听着很有道理,但是总觉得有些不靠谱,但是当三位长老都没有表示异议的情况下,也算是接受了。

    但是对于鸡鸭吃地龙这一点,还有猪牛粪肥田这一点,他们还是有些无法接受。特别是后者。

    为了增强说服力,陆哲不得不说这又是得自于仙授,而且带来了不少小鸡和小鸭,也拿出了自己养了一冬天的蚯蚓,让这些小鸡小鸭,当着众人的面,好好开了下荤。

    “这地龙,鸡鸭等物当真如此爱食。”看着小鸡小鸭疯狂地啄食那些肥大的蚯蚓,村民都沸腾了。

    这些鸡鸭雏送来这么久,每日都只有一点可怜的黍米配上野菜,个个都营养不良,特别是鸭子,因为是吃荤的,村民们自己肉食都不够,哪有什么肉来喂它们,都死了好几只,骗了蕴娘段小娘等小豆丁不少的眼泪。

    “哲小郎君,这地龙,可好养活?”看着鸡鸭如此爱吃蚯蚓,有人提出了疑问。

    “地龙食腐,正是最为好养,聚一落叶堆,放入各种腥臭之物,便可以养上不少,连哲家幼妹都会,诸位叔伯若是不信,可去哲家后院,一观便知。”陆哲笑着回答了众人的疑惑,众人又是一阵喧哗。

    “哲小郎君一向是极为稳妥,既然你说了,那便是确有其事,婶子我信你。”

    “妾也信你!”

    “这下好哩,可是省下不少粮食哩。”

    “别说粮食,你看这些雉雏与鸭雏,吃得可欢,年底定会长得肥大。”

    ……。

    一起盘过火炕地妇人们,对于这个聪明伶俐的哲小郎君,是打心眼里信任和喜爱,纷纷出来为他站台。

    于是,在妇人们的七嘴八舌中,地龙喂鸡鸭的方略,就这么被决定下来了。

    而关于猪牛粪肥田,还是无人能够接受,在村民的印象里,地里怎么能撒这些污秽之物呢,肯定会导致地里长不出庄稼,所以坚决不愿意。于是陆哲只好让他们挖个粪坑,用来装人畜的粪便,说自己自用,到时候可以让亩产提高不少,让众人好一顿数落。

    “哲娃子,你年纪还小,你家的地,哪能如此糟践的。”情急之下,林姜氏连哲小郎君都不叫了,直接叫了陆哲以前的称呼。

    “极是,极是,哲娃子你如此胡闹,岂不是断了一年的收成?”

    众人都七嘴八舌地劝起陆哲来,逼得陆哲没有办法了,只好放出大话说,自己有制盐秘术,能换来不少粮食,所以自己愿意试试自己的仙人师傅梦中所教的方法。

    见到陆哲坚持,众人心中又气又不忍,不过严格来说,陆哲已经算是陆家的当家人,他要做什么自己也拦不住,最后,在明长老的一锤定音之下,众人便不再多言,不少人心中都暗暗打定主意,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