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山门异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山门异类-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的,他可以出府了,在严法师来的第二天,薛奉义就消失了,跟他一起消失的,还有牛尽忠以及统军府里面的一些人,应该就是执行牛进达出兵址山的计划了。

    所以,陆哲等人的“盘桓”之旅,终于结束了。获得自由的陆哲也没有什么地方好去,因为过几天就是上元观鱼会了,所以他只好继续呆在统军府。

    在此期间,陆哲还提着烈酒,去了一趟木氏商行,当然,买折扇只是顺便,他是让木氏的人送信给村里的,虽然上次木十七说已经跟负责联系山外的影鹭说明情况了,不过陆哲还是担心村里的牛和鸡,于是他口述内容,让定明帮忙写了一封信让其带回村里。信中简单地说了下自己的情况,还有就是这些酒糟的用法。让一旁代笔的定明在旁边暗自佩服,自家师傅果然有点东西的,原本没人愿意要,还要出钱让人拉走的酒糟,到了师傅手里,不仅能制酒,还能用于喂牲畜。以小见大,看来这师门中的学问,果然极为高深。自己昨天还在怀疑陆师所言的师门学问是否真的像他说的如此厉害,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酒糟就能被陆师利用到如此地步。

    随信送过去的,还有不少礼物,这都是陆哲用收酒糟的钱买的,那十匹蜀锦,陆哲也送了九匹回去,只留了那匹被污的在自己身边,说是一家一匹,给大家做点衣服。

    陆哲提着烈酒和信来到了木氏商行,正好碰到从城外归来的木仲,看着陆哲又做了新鲜物事过来,木仲也好奇地接过了烈酒。

    不得不说喜欢绿色系的木仲,虽然对于穿衣打扮方面有所欠缺,但是商业嗅觉极其发达,看到陆哲提来的烈酒之后,一下子就想到了之前他让人送去的酒糟。

    “此酒虽然酒味浓烈,清澈如水,但是极其辛辣,为国人所不喜,倒是北方天寒地冻,胡人嗜酒如命,此物倒是畅销。”

    在品尝过陆哲糟白酒的味道之后,木仲还是给了陆哲一个中肯的评价,礼貌性地提出要跟陆哲一起开发。

    这是木仲给糟白酒的评价。木仲的意思,这种酒国内卖不掉,得运到关外才行,但是唐朝对于酒的管制很严,运到边关的话,运费和人工成本都很高,若是卖的贵了,没人会买,所以意义不大。

    当然,他还提到,不过你陆小郎君竟然能用酒糟制出酒来,这也是无本的买卖,若是往这白酒里兑些水,还是可以当做村酒大量销售,抢占平民市场的。

    对于木仲白酒兑水抢占低端市场的建议,陆哲当然是果断拒绝啦。因为他知道,这是受限于原材料不好,若是用唐人酿的好酒二次蒸馏,怕不是能卖出天价,自己还打算做些高端品牌的酒,作为五庄观的支柱产业呢。

    见到陆哲拒绝,木仲也不以为意,在他看来,这种烈酒优势就是没有本钱,其他的都不足取,而且几十斤酒糟才出一斤酒,鸡肋,这是他对于糟白酒的评价。若是想靠这酒糟大量制酒,这五庄观靠着此酒,倒是可以混个温饱。

    想到送进五庄观的那几百斤酒糟,木仲自以为猜到了这位小郎君的想法。

    木仲哪里知道,送进统军府的几十斤酒糟,制出来的酒一半给了牛进达,一半被陆哲当做料酒用了,剩下的才被陆哲拿来给木氏。

    白酒合作的事情就暂且搁置一边,木氏商行的制盐作坊已经修好了,就在陈州郊外不远处的一个庄园里,每日产出来的精盐简直让木仲看得心惊肉跳,这一进一出之间,盐的售价翻了好几倍,所以木仲放下了总行的事务,在陈州专心打理盐的事情。

    在跟陆哲谈了半天如何将食盐销售全面铺开之后,关于陆哲所提出的分销商制度,木仲是彻底心服口服,听到陆哲要跟薛奉义一起,代表统军府参加上元观鱼会的消息之后,木仲一脸奇怪地表情,随即表示,此乃陈州盛会,里面很多达官贵人,自己都无缘参加,自己的合作伙伴能够参加,他也与有荣焉,小郎君放心,参会需要的一切物事,吾木氏包了。

    好!我就喜欢你这种不拿钱当钱的土豪作风,陆哲美滋滋的想。于是,在陆哲离开木氏商行的时候,陆哲带着两身崭新的锦袍,腰间佩了一块玉石,还骚包地插了一把折扇在腰间。

    当然,他还要了不少文房四宝,特别是纸,陆哲拿了很多,理由就是练字用。

    木仲是知道陆哲哪一手缺笔少划的烂字的,想到那白花花的精盐,于是他长袖一挥,让一个仆人提了两方纸,再加上文房四宝等一应物事,帮陆哲提回了统军府。

    看到纸,陆哲也很高兴啊。终于可以有纸写字和擦屁股了。来到唐朝这么久,自己上完大号都是用竹片来挂的,更可气的,竹片还是洗干净反复使用的,如果冬天野外拉屎,蹲久了的话,真的要用郭德纲说的打屎棒了。

    说到纸,这个时代的倒是有白纸,称为白蜡纸,但是有些贵,宣纸也有,但是类似后世的生宣,价格也是不菲,一般人用于书写的,都是“蔡侯纸”,也就是后世说的草纸,稍不注意,一笔下去,墨水就会侵染一大片。

    不过这个时代还是有高端纸的,例如所谓的五五云签、鱼子签、流沙纸等等,就是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发动智慧,把金粉银粉或者其他的加到纸里,跟后世的高端纸没什么两样,不过极其贵,只有世家子弟才能用得起。

    陆哲下山最大的收获,不是收了定明这个徒弟,而是找到了一本《仓颉》,就是大秦李斯所住,这个名字看着很大气,但是其实是唐代的蒙学读物,教孩童认字的,在统军府的这段时间,陆哲终于能把自己一脑子的简体字转化成繁体了。

    不过自己还是在“盘桓”当中,不好意思用人家这么多纸,于是能出府之后的他,第一时间找来了许多的草纸,开始自己的练字计划。

    “贤弟真是敬惜字纸。”临时充当陆哲书法老师的杨弘毅,看着陆哲把练完字的蔡侯纸小心的放在窗台上吹干后,放到一个小匣子里,不由得对陆哲的求学的态度表示赞赏,虽然他那一笔字依然像狗爬,但是人家态度好嘛。

    如果他知道陆哲存着这些纸是用来擦屁股的,不知道他会不会替孔圣人除了这个丧心病狂,有辱斯文之徒。

    “嘿嘿嘿。”看着匣子里越来越多的草纸,陆哲也很高兴,自己的菊花以后可以不受苦了。

    例行练完字的陆哲发觉定明还在殴打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于是他再也看不下去了,冲着外面吼了一嗓子,“定明,别打了,赶紧进来,斗起!”

    “是,陆师。”定明也是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在熊猫欣喜地眼神中跳出圈外,走进了了陆哲的房间。

    “老规矩,一文一把,五炸封顶。走起。”陆哲随即摸出一叠用竹子刻好的扑克,三人随即斗起地主来。
………………………………

第五十七章 惊闻秘辛

    “贤弟你不会真的还在准备观鱼会上夺魁吧”。”杨弘毅又扔出了一对王,一个六“王斩,一个六,给钱给钱。”这个世界上的人很难理解炸弹的意思,于是陆哲就把炸弹改成了斩,斗地主这个名字也不好,也被陆哲改成了战逆贼。

    “杨兄此话何意?”陆哲掏出四文铜钱递了过去,本以为自己可以靠着这个项目发点小财,没想到杨弘毅此人简直运气逆天,动不动双王带炸弹,定明和尚也是,不仅上手极快,而且打得又精又狠,几天下来,陆哲收酒糟赚的那几贯钱,已经少了一半了。

    “愚兄这几日见贤弟对这上元观鱼会颇为精心啊。”看着陆哲腰间的玉佩和折扇,杨弘毅挥手又扔出两个炸弹,又赢了一局。

    这运气,陆哲已经服气了,不过转念一想,运气不好的人,是没办法投胎的弘农杨家的呀,出生就已经领先很多同龄人了,这个运气,比不了,比不了。

    在重获自由的第二天,回了一趟家的杨弘毅就带着礼物名帖郑重其事的上门拜访了,陆哲这才知道,面前这个杨弘毅,竟然是弘农杨家的人。

    弘农杨家乃是历经千年的大门阀,远在西汉之时,就已经发迹了,著名的天知神知(科普下,不是地知)你知我知的言论就出自于弘农杨家的杨震,三国时期的杨彪也是出自于弘农杨家,到了隋朝的时候,就更不得了,开国功臣杨素,军政全能,智勇兼备,后来被封为司徒,权倾天下,杨家的两个女儿都被立为皇后。大唐双龙传的杨公宝库说的杨公就是他。他的儿子杨玄感也是点燃了隋末乱世烽火的男人。

    到了唐朝,前朝重臣的杨家虽然没办法像以前一样权倾朝野,但在那个推崇门阀世家的年代,弘农杨氏在社会上的地位并没有因为王朝的覆灭而有所降低,依然是关中地区一等一的世家大族,并且由于李唐皇室与隋朝皇室本来便有亲戚关系,隋炀帝杨广还是李世民的亲表叔咧,此时的宫中,依然有不少杨姓女子。后来李世民又娶了杨广的皇后和他的女儿,过了一百多年,他的重孙子唐玄宗又娶了杨家的杨玉环,可以说,弘农杨家,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世家。

    所以,当杨弘毅说出你不会真的想要观鱼会夺魁的话时,陆哲也是一惊,心道,莫非这冠军内定了,自己和薛奉义只是过去陪太子读书?

    “看来贤弟果然不知啊。”薛奉义也露出了当日木仲一样的神秘笑容。

    “究竟有何隐情,还望杨兄告知。”陆哲也十分好奇。

    “贤弟非陈州之人,不知道这个也是正常,哪怕是陈州一般的地方豪右,也鲜有人知道此事。”薛奉义吊足了陆哲的胃口。

    “还请杨兄为哲解惑。”

    “此事说来话长,贤弟可知,统军夫人乃是出自河东裴氏。”

    “哲略有耳闻。”

    “而这陈州太守,出自于荥阳郑氏,从小天资聪慧,颇有才名,闻名于河东世家,这郑太守年方弱冠之时,家中欲联姻于河东裴氏,而这联姻之人,正是后来的统军夫人。”

    “哦?还有此等秘辛?”陆哲和定明都瞪大了眼睛。

    “当日牛统军正归顺大唐,官家为安统军之心,遂作伐让其联姻裴氏,裴氏也慧眼识英雄,将现在的统军夫人嫁与统军,另择一女,许配郑太守,故郑太守一直对统军颇有微词。”

    “哦……。”陆哲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这是夺妻之恨呀,不过这种政治联姻的话,无论是谁,都一样吧,但是作为政治人物的郑观鱼,竟然会为这样一件事嫉恨新朝的大将,也有些费解啊。“哲听闻郑太守亦是出身世家大族,此等事想必也见过不少,应该不至于此。”

    “贤弟有所不知,郑太守乃荥阳郑氏分支,世居陈州,陈州郑氏乃本州第一大族,年少聪慧,亦是俊品人物,陈州无人可出其右,人生唯一遗憾者,便是这婚姻之事,虽与现在的太守妇人亦是琴瑟和谐,但唯独此事,郑太守视为奇耻大辱。”

    “这郑太守,视牛统军为人生最大对手,自上皇定鼎以来,其身居陈州太守高位,但未曾想这牛进达,已官封左武卫,隐隐压其一头,而且自去岁嘉州土人叛乱以来,牛将军官封刊江统军,陈州为刊江府下州,又被统军压了一头,所以……”杨弘毅喝了口水,给了陆哲一个你懂得的眼神,“所以,这观鱼会夺魁之事,贤弟还是作罢。”

    “原来有这等秘辛,哲听说这郑太守拿出一匹价值千金的汗血宝马作为夺魁的奖励,还想着能不能弄过来骑一骑呢。”陆哲彻底明白了,这郑太守是个官二代,从来都一帆风顺,结果第一次吃瘪就是在这牛进达身上,原以为自己作为一个官二代,应该会笑到最后,结果没想到对方更加牛逼,不仅级别压他,现在还成了他顶头上司,对于这种一生都一帆风顺。陈州第一nb的官二代来说,这个简直不能忍。

    “即是如此?为何统军还要让我等去观鱼会夺魁呢?”陆哲就不开心了,这不是明摆着让我过去受辱吗?薛奉义就算了,他是你义子,子代父受过是应该的,但是我一个旁人,一来陈州就被卷进这样的旋涡了,牛进达你不地道呀,怪不得两唐书都没人给你立传,你这个性格,把人都得罪完了呀。

    “郑太守对于统军的态度,统军亦有所耳闻,但统军现客居陈州,钱粮都出自于陈州,于公于私,这上元观鱼会不得不去,之所以让贤弟与奉义兄一同前往,未曾没有与太守一争长短之意。”

    想想也是,一个因为你娶了自己老婆,嫉恨自己几十年的人,要说这个男人心里没有什么疙瘩,这个也很难吧。陆哲也有几分释然了,看来名将也是人呀。

    “哲听闻此次上元观鱼会乃是论吐谷浑之战事,要做诗词文章的,哲一黄口孺子,于此两道都不擅长呀,去了之后,莫不是自取其辱,贻笑于方家?”

    “这军阵诗词之事,自有奉义兄,奉义兄允文允武,足可应付,统军让你参加这观鱼会,应该是为这谈玄之事。”

    “谈玄?”

    “郑太守乃世家子弟,尤爱谈玄,酷爱佛法,每年观鱼会,都会请高僧大德,坐而论道,统军应是见贤弟佛法精深,且收定明大师为徒,让贤弟去观鱼会与人辩难的。”

    “啊?”原来是看上了自己嘴炮的技能吗?陆哲还以为牛进达看到自己仙人弟子,满身才华,一见之下大为佩服,结果原来视自己为清客之流。

    果然,穿越小说那种霸气外露,古人一见之下,惊为天人的桥段是骗人的呀。

    想想也是,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哪个会这么简单的被人给震慑住。陆哲还是有点小失望的,原本以为自己被牛进达是为救命稻草和主力carry,原来对方只是让自己当个臭酱油。

    “而且,愚兄以为,统军让贤弟参会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杨弘毅神情微妙。

    “究竟是何原因,还望杨兄不吝赐教。”

    “因为今年观鱼会谈玄,郑太守所请的裁判之人,正是那天镜寺的严法师。”

    “啊——”这下陆哲真的感觉自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

电脑进水了

    电脑进水了拿去修了,明天才拿回来,这下尴尬了,明天三更补齐。
………………………………

第五十八章 上元观鱼去

    如果说严法师没有找上统军府之前,陆哲背几段心经,说几句典故,说不定这观鱼会辩难,他还有几分机会,但是他那一番诉说平生之志(其实就是装逼)的话,让他辩难得分的机会无限接近于零。

    “横渠四训”一出,严法师就知道他是儒家之人了。何况他后面这段“我要这天…。。”的狂言,把儒家不事鬼神,灭尽仙佛的劲头表露的淋漓尽致。别说严法师,连杨弘毅和定明,都认定他是儒家子弟了,而且还是一个很狂热的儒家子弟。

    毕竟,一般的儒家子弟,是不会对于佛道等教派如此的敌视的,只有最狂热的儒家弟子,才会视其他偶像崇拜视为淫祀,再联想到之前他说的小康社会,所以陆哲这个狂热儒家传人的人设,就这么他们定下来了。

    所以在三人重获自由的第二天,杨弘毅才带着一堆礼物上门,郑重其事地跟陆哲平辈论交。

    毕竟,横渠四训的杀伤力实在太大了,体现出来的雄心和格局又如此之大,可见此人背后的师门和学派也不容小觑,所以哪怕是弘农杨家,也要表示出一定程度的敬意。不为他这个人,就为这四句话所代表的态度和决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