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说出这样一个消息,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打得人措手不及。
李世民看着满朝大臣们满脸震惊的模样,继续说道:“这件事情就是这样的,所以,朕希望你们能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世民说完之后,长孙无忌当先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请三思,不管怎么样,陛下已经悉心栽培太子已经有好些年的时间了,这些年陛下出征在外都是有大臣辅助太子做些日常的政务,而太子殿下的能力,众位大臣们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陛下切不可因为太子一点点错误,就撤换太子,这与我大唐不利啊。“
长孙无忌说完话之后,那么他的门客们,也纷纷起哄地说道:“就是啊,陛下千万不能这样啊。“
李世民这一次是铁了心的想要撤换掉太子,以前对于李承乾的那些作为,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是因为有观音婢在,他不能不考虑观音婢的感受,如今来说情况不一样了,他必须要为了大唐的未来考虑,如果李承乾真的可以值得自己培植的话,那么自己将不遗余力的培养他成为大唐下一代皇帝,可是如今的情况就是,他根本不配做一个皇帝,那么自己还怎么样培养呢?难道说要朕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百年之后,我大唐走向和隋朝一样的结果吗?
李世民想了想继续说道:“朕已经说了,这次必须要撤换掉太子,不过对于立何人为太子这件事情,暂且不着急,如今朕就是想听一听你们到底对于太子所犯之事,怎么看,又该怎么惩罚,你们给个章程就好了。“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房玄龄不说说自己心中的感受,那是不行的,关键的问题就是陛下在说完这句话之后,眼神看向的地方就是他,于是房玄龄心领神会的向前一步说道:“陛下,在微臣看来,太子殿下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受到下人们的蛊惑,这件事并不完全是太子一个人的错,所以,微臣认为太子不过是经不住诱惑,勉强同意了下人们的建议,才稀里糊涂的做出这样的事情,因此,微臣认为,要罚,也应该责罚东宫那些下人。对于太子的话,应该治一个管教不严,就可以了。“
房玄龄这番话可以说是一碗水端平,并没有责怪东宫任何不适,也没有歌李世民哪里造成什么麻烦,不过眼看着众位大臣们都在为李承乾开罪,李世民自己的心里也有些嘀咕,难道说是自己错了吗还是自己太过在乎太子的一言一行呢?
说心里话,自己从小对于李承乾的教导就比其他孩子要多了那么一点,不管是聘请自己手底下那些十八学士,还是聘请有才之士,都是尽可能的想要给大唐物色一个有德之君,可是如今呢?自己的好儿子不说好好的勤于政事,偏偏喜欢玩那些奇怪的游戏,而且,竟然是在自己的母亲祭奠的时间玩的,就这般模样,自己无论如何是不能饶过他的。
………………………………
第二百九十四章:失策
李世民又仔细的想了想,如今满朝文武估计都不怎么会愿意自己撤换掉太子,一方面估计是因为撤换掉太子之后引起众位皇子夺嫡,这样的事情在每个朝代都曾经都有过生。 二来恐怕是因为自己已经对太子教导了许多年的时间,如果在扶持另外一个皇子的话,所花费的时间估计又会很长,而满朝文武大臣们,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因此,他们大多数的人恐怕会直接拒绝撤换掉太子一说。
李世民思考着房玄龄的话,其实说真的,有可能是东宫底下的人蛊惑太子,可就算是底下的人蛊惑,难道他自己就抵制不住诱惑吗?难道他不知道现在还处在祭奠他母后的时间吗?如此心性不坚定的人,日后又如何承继皇位呢?
众人瞧着李世民若有所思的样子,都大气不敢出一下,这时候孔颖达缓缓的向前走了一步,拱手说道:“陛下恕老臣多嘴,如今陛下悉心教导太子也有十来年的时间了,花费的时间也是足够多了,况且太子虽说品性需要多琢,也需要多加磨练。没有谁会是一成不变的,陛下又派我等教导过太子,所以我等对太子的品性自然是了如指掌的,太子不喜读书,这我们有目共睹,但是,太子孝顺,仁爱,不管是对兄弟姐妹们,还是对我等众位大臣,那都是有礼有节的,所以,陛下看人不一定要看他坏的一面,也需要看他好的一面,如果陛下在斟酌不定的话,也可以给太子一定的时限来证明自己,比如说一个月,或者是两个月等等。老臣相太子殿下一定会不负所望的。”
待众人听完孔颖达的话之后,纷纷流露出赞赏的目光,不过有人高抬太子,自然有人时时刻刻的想着各种花样来贬低太子,这御史于秀宁就是其中一个,只见这于秀宁从御史堆,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微臣认为,一个人的本性是难以更改的,有句话说的好,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太子虽说小时候聪慧,孝顺,但是长大后却未必这样,再说了,如今太子秉性如此,就算陛下在怎么想着办法去改变,估计效果也不是多好的。”
闻听这御史竟然说出这番话,长孙无忌当先站了出来,用手指着于秀宁,吼道:“于大人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谁都有年轻的时候,对不对,我们总不能说一棒子将人打死,不给他留悔过的时间对吧。”
这时候魏王李泰上前,接话就说道:“父皇,儿臣认为余大人所言有些道理,不管怎么样,父皇悉心栽培我大哥已经有十来年的时间了,可是,现在的结果仍旧是这般模样,大哥他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如果父皇再耗费时间,耗费精力花费时间在大哥身上的话,那么结果又有谁能预料得到呢?”
李世民听完李泰这番话,当即也有些生气,现在所有的人都在议论你的大哥,你身为弟弟,且不说帮你大哥说番好话,竟然在这里拆台,这,这这都是自己的好儿子吗?想到这里,李世民有些悲哀,自己兄弟们为了皇位争个头破血流,他真的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们也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可是现实往往就是这样的残酷。
李承乾站在魏王李泰的不远处,亲耳听见自己的弟弟,对自己是一番嘲讽,不过李泰虽然这样说,但是自己总不能表露出来,毕竟入如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也不好脾气,再者说了自己的父皇,还坐在那里,他肯定不愿意看到自己兄弟两人,在朝堂上斗得难分难解吧,于是李承乾立马脱口而出说道:“多谢四弟为大哥说话,不过,即使大哥不适合太子这个位置,想必四弟的本事,也不适合吧,还有你我兄弟一场,即使父皇今天真的要撤换掉我这太子之位,我也无话可说,倒是如果真的我被撤换了,那大哥就恭喜你了。”
李承乾这番以退为进的话语,说出来之后,立马赢得了在场所有朝臣们的赞扬,毕竟李泰在这种地方,公开指责他大哥的不是,这是让人看不起的,别人都看的出来,他的心胸狭隘,没有任何礼节。
李泰根本就不在意身边这些大臣对自己有什么嘲讽,他闻听李承乾竟然对自己说出这番话,当即有些生气的说道:“不管我适不适合,总之你是不适合的。“
李世民坐在宝座之上,看着朝堂上自己的两个儿子互相嘲讽彼此,这难道就是兄友弟恭吗?想到这里李世民有些无奈,有些悲伤,看看李泰,真是枉费自己心疼他一场,怎么就这样愚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就这样一点面子也不给自己的大哥吗?难道这就是自己生出来的儿子吗?简直是啪啪打脸啊。
在众人都沉思的时候,大殿内一片寂静,不过这种场面没有维持多长时间,长孙无忌说话了,只见长孙无忌有些生气的呵斥两人道:“看你们兄弟这像什么话,当着满朝大臣的面,竟说出这些话来,难道你们就不怕别人耻笑你们吗?“
李泰听见自己的舅舅当着自己的面,说出这种话,当即有些气愤的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李承乾却向长孙无忌行了一礼,退了回去,两人的素质到底如何,这就见了高下。
长孙无忌看着满朝大臣,又看了看李世民,便说道:“陛下, 撤换掉太子这件事情,不能就这样草率下决定,微臣的意思和房玄龄大人的意思,还有孔颖达大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如果陛下强行撤换太子,那么势必会引起一些不可收拾的结果,况且太子不过是年轻玩劣了一些,相信只要多加教导,一定会可以改变的。“
长孙无忌说完这番话之后,那于秀宁,于大人又不满的上前一步说道:“长孙大人此言有失偏驳,在微臣看来,身为皇子,陛下的哪一个儿子都有机会登上太子之位,只需要从这些皇子中间选择一个德高望重之辈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等太子改变呢?“
一听说于秀宁说出这番话,长孙无忌当即喊道:“你胡乱说些什么,身为人臣,怎么能说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话来。“
那于秀宁并不觉得自己所言有何错出,当即反驳说道:“难道长孙大人觉得在下说的有不妥之处吗?“
长孙无忌愣是被气的说不出话来,这时候杜如晦上前一步说道:“启奏陛下,微臣认为,撤换掉太子对于我大唐来说损失过于惨重,如今太子在处理政务期间,得心应手,并没有任何错处,再说了,如果贸然撤换掉太子,陛下又该费心的培养一个后继人出现,这样所花费的时间,谁也不清楚到底有多长,再者说了,如果撤换掉太子,恐怕会出现隋朝时期众皇子夺嫡的事情,这样与我大唐而言,恐怕会多有不利,因此,微臣希望陛下能三思而后行。“
李世民听了杜如晦的话之后,又仔细的想了想长孙无忌的话,孔颖达的话,还有房玄龄的话,对于他而言,这几个人都是自己手底下的老人手了,能说出这种保太子的话,他早已经有所察觉,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再这朝堂之上,自己的两个好儿子竟然吵成这般模样,难道他们就做不到兄友弟恭,团结一致吗?不过还好,李承乾最终是向李泰先让了一步,作为太子谦让是必须的,可是,这李泰也太大胆了,看来日后必须要严加管教才是了。
瞧着众位大臣都等待着自己说话,李世民掂量了一番说道:“各位爱卿所言,朕已经明白了,虽说撤换太子你们都不认同,但是,太子犯下这样的错,也不能不进行惩罚,还是禁足两个月以儆效尤吧,如果在犯这种错误的话,别怪朕不客气。另外关于于大人所言,朕考虑良久,觉得眼下并不是撤换掉太子的时机,所以,日后此事不要在提起了,退潮吧。“
李承乾一听自己的父皇,竟然不扯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了,当即有些激动的上前缓缓说道:“多谢父皇给儿臣一个机会,儿臣定当谨记在心,不敢再犯。“
李世民说完这种话之后,那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杜荷看着魏王李泰的气愤,也看到了李恪那一丝丝的悲伤,自从那一次与李恪说完那番话之后,杜荷再也没有见过李恪,而李恪也在没有到自己侯府前来,以前的好兄弟,到如今这般地步,也不知道到底该怪谁,杜荷已经表明了,不会参合到皇子夺嫡这样的事情种去,而李恪却依旧幻想着想要挣一挣,是不是非要等到撞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才懂得有些事情,有些东西不是他能碰的呢?
陛下心里其实对于李承乾还是给予很大希望的,最起码李承乾是他花费十来年心血培养出来的,就算是李承乾再怎么样胡作非为,李世民也不忍心抛弃他,不忍心废除他,今天说出这件事情,不过是因为昨天生的事情,让自己太过于伤心了,以后,应该多家管教,还有那个李泰,今天太不像话了。
………………………………
第二百九十五章:暗潮汹涌
随着李世民最终宣布完对李承乾的惩罚之后,今天的朝会就这样结束了,太子李承乾被禁足东宫两个月的时间,虽说李世民今天没有废除太子,但是,太子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已经在逐渐的降低,人们之前对于他,那可是给予很大希望的,都认为他会承继李世民的皇位,可是从今天李世民这番话里,众位大臣们分明是看到了李世民对于太子的不满,朝会结束后,有些人开始掂量的站队,有些人则思虑着中立,有些人则在思考着到底该将希望放在哪一个皇子的身上,不管这些人怎么想,怎么做,这大唐依旧是属于李氏的,这不用说,只不过平静的大唐表面,暗地里到底是暗潮汹涌。
文武百官纷纷扬扬的离开了大殿,下了朝,杜荷独自撇开人群,缓步向着宫外走着,昨天晚上对李世民说了那么多的事情,那么多的政策和体制改革,今天朝会上,李世民竟然一句话也没有说,难道是自己说的不够清楚,还是自己说的有点过了,亦或是自己说出的体质与现在的情况,不怎么符合吗?
想起自己说的稍减皇权,就凭借这一点,估计李世民心里都不会愿意的,毕竟减弱皇权以后,他的后代还做什么皇帝呢?那不是任由别人拿捏了,杜荷想不通其中的症结所在,也或许想破脑袋他也想不通,毕竟这是封建社会,和他自己所处的那个现代社会,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想了想也想不通,到底哪里说的不对劲,还是自己有哪一方面得罪了李世民,杜荷不清楚李世民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罢了,罢了,不想这些繁琐的事情了,有些事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机会,需要很多很多的东西,就目前的大唐而言,需要改变的地方多了去了,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制度或者政策就可以实行下去的,就算是实行私塾,那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去做的,最起码那些大家族不给你增加麻烦就好多了。
杜荷百无聊赖的又一次漫步在长安街上,身后已经换成了精神抖数的老二,昨夜里徐大壮也是累的够呛,杜荷做了多久的饭,他就烧了多久的火,早上杜荷上朝的时候,徐大壮早都已经深深的睡去了,折腾了一个晚上,不累才怪,可是现在这个时候,杜荷竟然一点睡意也没有。
朱雀大街上,人流攒动,各种各样的叫卖声络绎不绝,人声鼎沸,杜荷踱着手,缓步的走着,忽然前面哪一个倩丽身影,看着竟然是那样的熟悉,怎么看上去那样像前一段时间的武媚娘呢?杜荷想了想,上前轻轻拍了拍那人的后背,待这人转过身后,杜荷这才现,竟然真的是武媚娘,只见武媚娘现是杜荷,当即有些兴奋的说道:“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能遇见驸马爷,多日不见,驸马爷还好吧。“
看着武媚娘依旧清纯,娇媚的样子,杜荷爽朗的笑了笑说道:“一切还好,媚娘最近还好吧。“
武媚娘低下头,有些忧虑的说道:“媚娘还好,不过再过几天,我就要到宫里去了。“
一听说媚娘竟然要到宫里去,杜荷心中掀起一阵澎湃,他激动的说道:“怎么要到宫里去,这是什么时候生的事情。“
武媚娘有些伤心的说道:“驸马爷去往太原的时候,我母亲就因病去世了,而家里的两个兄弟硬是让我嫁给汉王,我不从,后来我母亲家里人来说,宫中正准备给陛下选些才人,于是为了怕他们将我送给汉王,因此,我才做主去宫里的。。“
杜荷一愣,当即就说道:“生这样的事情,你怎么不让人给我送封信呢?我当初走的时候,明明告诉过你,有什么事情,你可以去找我的,我一定给你解决你的麻烦的。“
武媚娘有些感激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