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子赶紧接住了杜荷扔来的黄金,顿时慌了,这大唐一般而言都是用铜钱来结账的,一般一些有钱人家也不过是使用白银,很少有人使用黄金结账,因为黄金结账的话,一般找钱比较麻烦,因此,杜荷这随手一扔,就将这小斯给吓坏了,立马让人带领着杜荷等人去了三楼精致的雅间。
精致菜肴已经迅的上了桌,一壶花间小酒业已摆放在了桌子上,杜荷与三个妻子,以及这个书生四个人便各自斟满了水酒喝了下去。
几杯酒下肚,杜荷便问道:“喝了这会儿,还不知道兄弟是哪里人士。”
那书生有些愧疚的说道:“不瞒兄长,小弟是襄州襄阳人,姓张名柬之,今日来这里不过是拜访自己的好友的。”
一听说这小子竟然说自己是张柬之,杜荷震惊的手里的酒杯都掉在了地上,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杜荷在心里不断的怀疑眼前这个男的到底是不是历史上那个武则天时期的张柬之,想一想这大概是不可能的,如今才贞观十七年,张柬之不可能出生的,可是现实就是不止是张柬之出生了,而且张柬之竟然还出生的早了,如今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而已。
众人都被杜荷的动作给吓坏了,不知杜荷为何听到张柬之的名字,这般激动,就连张柬之本人也是目瞪口呆不知所以。
杜荷在白莲蓉的轻声呼唤下,才醒悟过来,立马重新倒了一杯水酒说道:“真是抱歉刚才听到兄弟的名字与之前我的一个故人是同名同姓,因此来有些激动,贤弟莫怪。”
张柬之一听当即有些释怀,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个比张柬之看上去还年轻的小子也走了进来,张柬之当即站了起来说道“兄长这就是我所说的那个朋友,姓狄名仁杰,字怀英,不过他却是地地道道的太原人,几位如果这几天无事的话,可以让怀英带着到处走走。”
谁知狄仁杰听到这里,当即摇摇头说道_“张兄,恐怕这几日要怠慢你们了。”
张柬之一听连忙说道:“怎么回事。”
狄仁杰叹了一口气说道:“实不相瞒,陛下今日下旨,朝廷派了一个刺史过来,我们前任刺史如今正着急属下各官训话呢。”
杜荷一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便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何新人刺史来了,要着急各官署训话。”
狄仁杰瞧了瞧周围,便小声说道:“这件事情也令我好奇,当我听见他们要销毁这几年府库账册,重新书写的时候,我是十分生气,因此,便义愤填膺的拒绝了,没想到这刺史一生气之下,便把我这个法槽给撤职了。”
张柬之有些生气的拍了拍桌子说道:“朝廷用人旨在为民办事,可是如今大唐新建不过五六十年,这些人如今就敢明目张胆的擅自毁坏府库钱粮账册,实在是罪该万死。”
狄仁杰叹了一口气说道:“谁说不是呢,恩师才刚刚举荐我担任了法槽,而我却……”
狄仁杰的话没有说下去,其他人也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来玉看着杜荷说道:“夫君这件事情不是你即将要做的吗?你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刺史在哪里胡作非为啊。”
杜荷原本想等一会儿再告诉他们两个人自己的身份,谁知来玉却心里口快的说了下去。
两人一听来玉这番话,当即盯着杜荷,等待着杜荷的解释,而杜荷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当即缓缓说道:“可能让你们意外了,在下便是新上任的太原府刺史杜荷,杜子明。”
两人一听杜荷说出自己的名字,顿时一惊,尤其是张柬之长大了嘴巴说道:“你,你,你是大唐第一才子杜荷,那个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杜荷杜子明。”
杜荷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每当别人这样夸奖自己的时候,杜荷总是会做这样一个动作。
几位夫人听到张柬之的话,已经捂着嘴巴哈哈笑了起来,杜荷点了点头说道:“柬之贤弟请坐,莫要惊奇我就是长安杜荷,不过大唐第一才子就算了,你们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我们大唐人才济济,不知道哪里还有比我强百倍的人呢。”
………………………………
第二百五十四章:刺史官威 不容冒犯
张柬之和狄仁杰倒是听说过杜荷的名头,两人不过是对杜荷有些神往,也就是闻其名未见过其人,而今,就在这里,杜荷竟然就坐在两人面前,而且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和自己在喝酒,这如何不让两个人感到震惊呢。
狄仁杰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说道:“没想到崇拜之人就在眼前,而我们两个却有眼不识泰山,真是有些惭愧。”
三个夫人又是捂着嘴巴轻轻笑了起来,她们就喜欢看别人崇拜他们夫君那种惊讶的表情,觉得特别有趣。
杜荷摇了摇头,无奈的看着自己三个夫人,狄仁杰继续说道:”既然大人来到了太原,为何不去刺史府呢?“
杜荷一愣,暗暗想到,这狄仁杰还真的是勤快,嘴里永远都离不开工作二字,真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
杜荷解释道:“本官是今日才刚刚来到这里,舟车劳顿,便想着休息一晚,明日再去刺史府,不过没想到在这里遇见贤弟你们,竟然让我在知道了刺史府的一些消息,可以说是意外。”
狄仁杰继续说道:“刺史大人应该现在就是刺史府,大人可迅出马,将他们抓个现行,阻止他们的犯罪。”
杜荷不慌不忙的说道:“狄贤弟一腔热血,我是知道的,不过我要是去了,哪又如何,是把他们全部抓起来斩了吗?如果我初来乍到将他们全部斩了,那么谁还为我做事,我该如何控制太原府的所有的一切,如果没有了他们,整个太原的治安,漕运,府库,等等不都是乱了吗?”
狄仁杰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是,也不能由着他们胡作非为,这样伤害的永远都是百姓。”
杜荷缓缓说道:“贪官有时候也有贪官的好处,他们虽然贪财,但是,会为你尽心尽力的做事,而如今我刚刚来到太原,对太原的诸事基本不了解,如果我强行将如今的刺史关入大牢,你敢保证,他们没有与太原王氏狼狈为奸,如果太原王氏铁了心抛弃掉刺史,那么后面的问题又该如何去处理。”
狄仁杰听了杜荷的话,真没想到杜荷竟然将太原府的事情已经摸得一清二楚了,对的,他说的对,太原府的刺史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背后太原王氏,只要王氏跺跺脚,那么太原府势必要震荡了。
狄仁杰没有想到杜荷竟然这般深谋远虑,考虑问题竟然这般透彻,他第一次对于杜荷自内心的佩服。
杜荷看着陷入沉思的狄仁杰,转头对着张柬之说道:“张兄也算是怀才不遇了,不知可否来刺史府帮我。”
张柬之一听杜荷招揽他,当即说道:“可是,我家里还有母亲以及两个妹妹。如果我留在这里,只是担心母亲无人照顾。”
杜荷轻轻笑了笑,对着身后的侍卫说道:“听清楚了吗?明日就去襄阳将张贤弟的母亲礼请而来,不得有一丝怠慢。”
杜荷说出来的话,容不得别人有一丝的辩解,不过张柬之就喜欢这样做事干净利落的人。
对于杜荷这样的安排,张柬之从内心里感到兴奋,其实说实话,他从小跟随家人学习四书五经,又游历了这么长时间,对于建功立业这种事情也是十分向往的,因此,当杜荷说出请他来刺史府的时候,他的心里其实是向往的,也因此他没有拒绝杜荷的一番好意。
张柬之拱手对着杜荷说道:“多谢刺史大人一番心意,在下一定不会辜负刺史大人一番栽培的。”
杜荷哈哈笑着说:“狄贤弟,虽说你刚才冲撞了现任刺史大人,但是,明日你还是来刺史府一趟吧,有我在的地方,就有你施展作为的地方。”
狄仁杰有心感动的对着杜荷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大人,在下感激不尽。”
杜荷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想必贤弟心中对于如今刺史府那些人的作为是不满意的,其实,我也不满意,有一句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我们只需明天敲打敲打,收拾他们不过是小菜一碟,不过却不必着急,你看我说的怎么样。”
狄仁杰正在哀怨为何杜荷不现在就去刺史府将他们抓个现行,而要明天才去呢,现在他们在刺史府正在大力的篡改各种账册,如果现在去,那就是人赃并获,由不得他们说什么,可是大人偏偏决定明天要去,他正有些怨气,却没想到杜荷竟然看穿了他的心思一样,对他说了这番话。
狄仁杰听完后激动的站了起来说道:“既然大人已经决定了,那么狄某日后一定以大人马是瞻。”
狄仁杰对杜荷“表白”玩之后,杜荷有些激动。接连两个武周时期的人才到手,他杜荷不激动呢,虽说可能是因为自己,这两个小子才提前冲出江湖,而且,竟然早早托生了十来年,这让杜荷不知到底是喜还是忧,不过既然已经见到了,自然不能轻易的就放他们离开,不管说什么也必须将他们两个人招揽到自己手下,以后即使自己不在朝堂,那么他们两个人也可以为自己做些事情,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而已。
几人商议完琐事,便乘兴喝了几杯,此处不再啰嗦。
翌日杜荷领着老二,身后跟着一些侍卫,众人风光的准备前去刺史府,刚到刺史府门前,太原府即将卸任的刺史,王大人便匆忙而至,行了一礼说道:“下官拜见驸马爷,刺史大人。”
杜荷赶紧上前搀扶起了,这个大约四五十岁的刺史大人,并说道:“王大人与在下同品同级,可以不用行礼的。”
谁知那王大人说:“不管怎么说,杜大人都是天子帝婿,不可不拜呀。”
杜荷爽朗一笑,就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刺史府,刺史府厅堂,杜荷高坐在主位上,底下央央一众官吏全部站立在两侧,忽然这王大人看见狄仁杰也站在队伍中,当即有些心慌意乱,双手不停的搓来搓去,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杜荷瞧见这里,到没怎么在意,他看着众人缓缓说道:“承蒙陛下抬爱,派我来太原担任这刺史一职,在下诚惶诚恐,你们也知道,之前本官不过是一个粗俗的武将,对于这刺史一职,不知道该从何做起,可是,陛下告诉我了,说上任一方,便要造福百姓,惩治贪官污吏,时刻谨记自己是一方父母官,本官一路走来,明察暗访之下也现了一些问题,民间对此多有怨言,因此,不知哪位给我解释一下,百姓中的怨言到底都是一些什么原因造成的。”
听完杜荷的开场语,这些人全部都缩着脖子,直直的站在那里,没有人敢说话,尤其是这王大人已经是大气不敢出一下,杜荷看在眼里,继续说道:“其他的我不想说什么,今晚我会在刺史府外面放一些桌子,各人将各人贪污受贿以及自己所犯何罪给我细细陈述一遍,如果谁要是留有私心,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也不要让我查出来你们中间又谁犯了法,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对不起我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杜荷停了一下,好像又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哦,忘了对你们说,不要想着去长安找什么熟人,除非你能求陛下开口免罪,不然就算是东宫,汉王府等等其他大臣出面,本官也不会卖他们面子的,实话告诉你们就算是东宫,汉王府,本官也曾经带兵器闯入,而且杀得他们片甲不留,如今不管是东宫,还是汉王府见了我最起码都是退避三舍,我这人吧,做事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只要你及时认错,那么咱们之间就可以好好的共事,但是如果你做错了,还不认错,那么没办法,将脖子洗干净。”
杜荷根本就不理睬这些已经战战兢兢的人,看着王大人继续说道:“对了,王大人你是长孙无忌介绍的对吧,你是不是在想长孙无忌,一定会为了你求我饶你一命对吧,你呀,别等了,也别痴心妄想了,长孙无忌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你,而得罪我的,当年我揍编了他两个儿子,也没见他说一句话,你说他会救你吗?”
王大人一听,双腿一哆嗦,泪流满面的立马跪了下去,哭天喊地的说道:“大人,大人饶命啊,下官今晚就将所犯之罪一条条写出来,将贪污的银两如数上交,求大人饶命啊。”
杜荷一想,他娘的,一点骨气也没有,本官这才震慑了你们几句,你这就把持不住了,真是窝囊废,对于惩治你们这些贪官污吏,哪里用的着去找所为的证据,就凭借几句话就将你丫的给炸了出来,就这点微末本事,你也胆敢贪污,也敢欺压百姓,真是死有余辜。
杜荷看着跪在地上的王大人,说道:“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你作为一个刺史,理应带领刺史府所有官吏,本着为民请命,为民造福的指令,全心全意的为百姓服务,可是你在上任五年以来,与太原王氏狼狈为奸,欺行霸市,不仅如此,你擅自更改已经定下的命案,更改法槽的判决书,将原本有罪的王氏之人,更换成一个无辜的百姓,你说你是不是该死。”
王大人已经是汗流浃背,战战兢兢的听着杜荷陈述着他一条条的罪状,他没有想到杜荷仅仅是来了一天就将自己所犯的罪,了解的如此清楚,看来这个新来的刺史大人当真是厉害之极。
只听杜荷继续说道:“你所犯之罪,不止于此,你为了讨好王氏家主,将兴隆街上的一些百姓强行迁走,而且不给任何补偿,让他们自生自灭,因为你所做之事,无辜枉死百姓一十六条,你说你是不是该死。”
杜荷抬起头看了看,根本就没理会场中这些已经胆战心惊的人,他喝了一杯茶水,看都没看,缓缓说道:“这样吧,先收拾一个人吧,刺史府鹰扬郎将张绍,助纣为虐,欺压百姓,私放高利贷,兴隆街拆迁之时,殴打致死百姓七人,左右与我,拖出去杖责五十以儆效尤。”
随着杜荷一声令下,两侧站立的侍卫,鱼贯而出,立刻将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拉了出去,这壮汉被拉出去,仍旧大喊着:“冤枉呀,这一切都是王大人指使我的,都是他,他拿了王家的银两。”
………………………………
第二百五十五章:王府之宴
那鹰扬郎将被侍卫强行拉出之后,还不忘记狠狠的刺王大人一刀,王大人听见此话气的说不出话来,两眼一番就晕了过去,老二一看当即从后院里端了一盆水,泼在了他的脸上,没曾想这王大人竟然立马就清醒了。
老二一身魁梧的身板站在这王大人面前,用手指着王大人说道:“你在要是给我装晕,下次就不是凉水了,而是开水。”
王大人吓了一跳,打了个激灵,立马乖乖的站在下面,话也不敢多说。
杜荷没有理睬他继续说道:“鹰扬郎将副将何在。”
只见一个身材挺拔,伟岸的小伙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走到杜荷面前,当即行了一个军礼说道:“属下王玄策拜见刺史大人。”
杜荷一愣,这家伙竟然叫做王玄策,就是那个历史上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可是让人郁闷的是他如今怎么在太原府担任一个鹰扬郎将呢,郁闷,按道理这王玄策应该在长安的,具体担任什么官职杜荷已经记不清楚了,不过也不应该就在太原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不过这样的事情;刺史府大堂,杜荷也不放便问,想了想说道:“如今鹰扬郎将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已经被本关撤职了,你就担任鹰扬郎将正将一职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