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的工业革命-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说是兴安伯公子,就算是朱舜只是凭借短短的接触,都忍不住招揽曹文耀给自己当个幕僚。

    君子不夺人所好,虽然朱舜不是君子,但他也不会抢走自家兄弟早就看上的人,再者说了,谁又能保证曹文耀一定能看的上朱舜。

    朱舜笑了笑,继续说道:“这件事不着急,再等等。”

    小半天过后,朱舜安排的那两名兴安伯府的恶仆,一起回来了,一人推着一个独轮车,独轮车上是一堆腊肉。

    不用过多的处理,蒸米饭的时候,放在米饭上面,就是一样极其美味的佳肴。

    另一人赶着一辆驴车,驴车上放着四个麻皮口袋,里面全是兴安伯府自己吃的无锡大米,只需要蒸熟,对于曹家来说就是难以想象的美味。

    兴安伯公子感激的看向了朱哥,暗骂自己怎么把这样的小细节,却又极其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朱舜笑着挑了挑眉毛,像是在说咱们是好兄弟,说这话可就见外了。

    “曹文耀,你给老子滚出来!”

    朱舜和兴安伯公子正在听曹文耀说些辽东的趣闻,时不时的哈哈大笑,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了一声呼喝,像是有人在找茬。

    兴安伯公子脸色很是激动,差点拍着大腿说好人,以曹文诏的脾气肯定得罪了不少人,现在失势了,应该有人过来整治曹家出口恶气才对。

    牵着那只蒙古细犬在附近遛了好长时间了,终于等来了。

    兴安伯公子趾高气扬的走出去,大手一挥,恶仆们像一群恶狼一样扑了出去。

    冲出破烂院子,迟迟没有听见打人和求饶的声音,朱舜和兴安伯公子感觉情况不对,加快脚步走了出去。

    门外站着一位满身贵气的年轻人,旁边还站着十几名同样不是善茬的汉子,全部别着腰刀,大模大样的站在门外的积雪里,一点也不把恶仆们放在眼里。

    朱舜看着这个情况,不用说也知道,这些人应该是边军出身,当然不会惧怕京城里的恶仆。

    曹文耀拄着拐杖走出来,不温不火的说道:“祖泽润你来这里作甚,这里可没有建奴的美酒招待你。”

    听到这话,朱舜平静的脸容,冷了一些,祖大寿的长子,后来不仅投降了满清,还帮助满清残杀汉人。

    祖泽润没有说话,像是在等什么人的到来。

    没过多久,果然冲过来一群汉子,全部穿着单薄的粗布补丁衣服,看来是曹文耀的自己人。

    ()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业革命的改变

    祖泽润等人穿的却是绸缎棉袄,还用金线绣着大团,一看就是苏绣手艺。

    这些人站到曹文耀身边,拎着一口腰刀瞪着对面的祖泽润,破口大骂。

    “姓祖的,你他娘的是不是皮又痒痒了。”

    “还敢来?上次打的你算轻的,这次看老子不打死你。”

    “祖龟孙,你是以为曹总兵失势了,就没人帮文耀兄长了是吧。”

    祖泽润等的就是这些人过来,无视唾沫星子飞溅的辱骂,向前走了两步。

    一个人走到破旧的街道中间,站在积雪里,指着身后的一人说道:“他的父亲是徐勇,不过是一个把总。”

    “在京城有一处两进的宅子,穿着苏州织造的丝绸,吃着无锡的白米,就连扬州二等瘦马家里都有一位。”

    扬州瘦马分为三等,一等教她弹琴、吹箫、吟诗、写字,另外还有保奶专门教习梳妆打扮和行立坐卧,以及按照《如意君传》这本春宫图,学习枕上风情。

    二等,不教她弹唱书画这些文雅事,多让她认识一些字,只学两套琵琶和弦子,教她算计账目,管理家事,做生意。

    三等,不教她识丝竹了,只让她学些女红的挑绒洒线,大裁小减,也能挣出钱来,另外还要学会上灶烹调的功夫,油炸蒸酥,做炉食,摆弄果品,各有手艺。

    正如祖泽润所预料,这群穿着粗布补丁衣服的粗鄙汉子,听到扬州瘦马,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祖泽润指着身后另外一人说道:“他的父亲是郝效忠,只是一个掌管五百军士的千总。”

    “在京城有一处三进的宅子,家中的仆役多达三百人,一等扬州瘦马一位,二等扬州瘦马三位。”

    祖泽润说完自己这边的将种子弟,指着对面的人说道:“黄靖边,你父亲是一位掌管三千兵马的游击吧。”

    “地位比千总都要高太多,更不要说一个掌管百人的小小把总了。”

    “可你看看你现在过的日子,如此寒冷的天气,连一件御寒的棉袄都没有,就算你可以忍受这样的苦日子。”

    “你难道就不为令堂,还有妻儿想想,哦,对了,你没有妻儿。”

    “因为你家给不起嫁妆,最心爱的女人嫁给别人了吧。”

    曹文耀身后的汉子们,刚来的时候气势如虹,祖泽润也没说任何威逼利诱的话,只是说了一些事实,顿时就让这些汉子们耷怂着肩膀,紧紧抿着嘴唇不说话了。

    往往就是事实最伤人。

    祖泽润略微停顿了片刻,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向前再次踏了一步:“只要你们跟了我,保证你们以后穿得暖吃得饱,想娶几房妻妾就娶几房。”

    曹文耀静静的看着祖泽润说出最终的目的,哪里是让这些将种子弟跟着他,而是让将种子弟的父亲们跟着祖大寿。

    阻拦?哪有什么资格阻拦,祖泽润说的很对,在当今这个世道,不跟着祖大寿这些军头同流合污,哪里来的好日子。

    谁不想过上好日子,谁不想顿顿吃细面馒头大米饭,而不是因为一碗麦麸粥都要发愁。

    曹文耀心里不甘,真的不甘心大明仅剩的一点忠肝义胆好苗子,成为那些军头的附庸。

    一旦军队彻底腐朽,用不了十年,辽东边军就会从骁勇善战变成畏战怯战,只要建奴给些好处,就会全面倒戈建奴。

    但是又能有什么办法,这样贫苦的日子,谁也撑不了多久,就算他们现在不同流合污,以后也会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军头的附庸。

    曹文耀知道身后的将种子弟们,已经动心了,倒不是他们自己想要享受,就像祖泽清所说的那样,只是想让家里的母亲和妻儿过的好一些。

    只是因为心里仅存的那点热血,陷入了挣扎,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曹文耀撑着拐杖,努力让自己的身子站直一些。

    接下来的一番话应该是他和兄弟们,说的最后一番交心话了。

    当然要让自己体面一些。

    朱舜突然按住了曹文耀的肩膀,看出他是想要劝自己的兄弟们投靠祖泽润,这样也就能早些过上好日子:“祖泽润你可知道我是谁。”

    话音落下,祖泽清身后传出来一道声音,听起来很熟悉:“老子管你是谁,当今天下除了祖总爷,谁也不能让我们这些为朝廷流干了鲜血的军人过上好日子。”

    “就算是皇帝都不能,别说过上好日子了,我们拼死拼活和女真人厮杀,还一直拖欠粮饷。”

    “朝廷不给,我们就自己争取应得的东西。”

    朱舜瞧了一眼,那人还真是认识,正是前段时间被兴安伯公子殴打过的刘武元。

    朱舜没有理睬他,不过还得感谢他的捧哏,环顾四周,看到曹文耀也是同意他这句话,平静道:“刘武元说的没错,皇帝也不能改变你们的生活。”

    “但是我能。”

    “你能?”刘武元似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哈哈,你要是能,老子就能食屎。”

    “哈哈——”

    “哈哈——”

    朱舜的这句话立刻引来了对方的哄堂大笑,就连领头的祖泽润都是露出了笑意,也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不过还没等他们笑完,就像是被人勒住了脖子,笑声戛然而止。

    因为他们听到了一个名字。

    “我叫朱舜。”

    听到这个名字,刘武元等人全部没了笑意,瞪大眼睛,看着对面的那个相貌堂堂的高大年轻人。

    现在谁不知道朱舜这两个字代表着什么,水力纺纱机、飞梭织布机、大明蒸汽机。

    只要得到他的首肯,得到这其中任何一样新式机械,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座宝源局。

    而且这些钱全部都是凭自己本事赚来的,不是贪污受贿得到的脏银。

    使用自己凭本事挣来的钱,不仅睡觉睡的安稳,还有极大的成就感。

    不像他们使用脏银,花的倒是大手大脚,那是因为担心哪一天被抄家了,没命花银子。

    就连睡觉都睡不安危,时刻担惊受怕的。

    朱舜说完这句话,大手一挥,大笑道:“走,咱们商量商量,怎么分配新式机械。”

    “哈哈,走喽!”

    “哈哈,祖龟孙要不要一起过来。”

    “哈哈,刘武元别忘了食屎喽。”

    工业革命是为了改变这个社会,而这个改变,就从大明仅存的一点热血开始。

    ()


………………………………

第一百七十七章 纺织协会

    一群穿着破烂衣服的将种子弟走进曹家,先去给曹老太爷打了招呼,然后走进正堂,堆满了屋子内。

    朱舜递给兴安伯公子一个眼神,对方立刻心领神会,哈哈笑道:“谈事先不着急,咱们先吃饭。”

    将种子弟们在进入破烂院子的时候,闻到了一股白米饭混合着腊肉的香味,肚子早就开始‘咕咕’叫了。

    听到兴安伯公子的这句话,纷纷抱拳。

    兴安伯公子第一次被这么多的将种子弟敬重,满面红光的走了出去,大声的吆喝起来:“赶紧的去附近借些大锅来,把大米和腊肉全部做了。”

    将种子弟们听到说要借大锅,又走了出去。

    “不用借,俺家就有大锅。”

    “俺家也有,马上去拿。”

    “俺也有,俺也有。”

    兴安伯公子看到这些军伍出身的汉子们,如此的热情,脸上的红光更红了,大手一挥:“各位把家人也请来,好东西没有,大米和腊肉管够。”

    “得嘞!多谢少爷了。”

    “嘿嘿,那感情好,俺老娘好久没吃肉了。”

    “少爷以后就是俺兄弟了,谁要是欺负你,招呼一声。”

    汉子们热情高涨走出去的时候,正好门口那群锦衣华服的人还没走,就很欠揍的说了一句,要不要一起吃啊。

    锦衣华服的将种子弟们,一副吃了屎的难看表情。

    两炷香过后,院子里围着一堆老人妇女孩子,蹲在雪地里,吃着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咬着流油的腊肉。

    没过多久,外面停了三辆马车,一名恶仆领着宋老太爷、吕员外、周员外走进了这处破败的院子。

    刚刚走进来,就闻到了一股很香的味道,勾的三人肚子都有些饿了。

    从人堆让开的一条道路走进去,朱舜几人早就在正堂里等着他们三人。

    朱舜招呼三人坐下,看着勋贵出身的兴安伯公子,军方出身的曹文耀,乡绅出身的宋老太爷,知道时候差不多了,宣布了一件早就谋划好的事情。

    “我准备建立纺织协会。”

    朱舜知道这些人不明白纺织协会是什么,更不清楚纺织协会建立的重大意义,只能用他们尽量能听懂的话解释道:“凡是进入纺织协会的人。”

    “都有权利享受纺织协会的各种技术专利,嗯,也就是水力纺纱机、飞梭织布机这些东西。”

    “如果遭遇不幸,导致破落,比如说货物遭到洗劫,或者商船沉到海里,协会的其他成员有义务帮助他东山再起。”

    “毕竟人脉关系还在,缺的只是银子。”

    “另外还要服从协会的各项决议,例如纺妇的最低月钱,只要纺织协会出台了最低月钱,高了随意,但是不能低于这个月钱。”

    朱舜解释的差不多了,拿出了早就写好章程的白纸,交给了面前的几位。

    曹文耀很快就看完了上面的内容,深深的看了一眼朱舜,上面的内容不多,每一条也都很简单。

    但是组合在一起就惊世骇俗了。

    朱舜这是凭借一个协会把各方势力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势力,等到这个势力成长到足够庞大的地步。

    一个在野的协会,甚至能够影响庙堂的决策。

    曹文耀第一看完了章程,也是第一个提出了请求:“按照朱先生的意思,纺织协会一共分为会长、副会长、各省常务理事、州县理事、会员,五个品秩。”

    说完这句话,吕员外和周员外两人当即集中了精神,朱舜当会长是毫无疑问的,剩下还有四个副会长。

    除了朱舜这个会长以外,权利最大的就是这四个副会长了,大致相当于皇帝下面的内阁宰辅。

    今天这些人里最多产生两个副会长,宋老太爷肯定会有一个,剩下的一个副会长就是吕员外和周员外关注的重点。

    两人也知道曹文耀的身份了,他可是曹总兵的弟弟,只要他开口,朱舜肯定会给他这个面子。

    不过曹文耀提出的请求,却让吕员外和周员外松了一口气:“我要河间府的理事。”

    朱舜原来也以为曹文耀会索要一个副会长,没想到要的竟然只是一个河间府理事,也正是因为这一个河间府理事,朱舜对于曹文耀的评价再上了一个台阶。

    曹文耀只要了一个河间府理事,吕员外和周员外两人也不敢厚着脸皮,要来更高的职务,吕员外要了一个保定府理事,周员外要了一个真定府理事。

    宋老太爷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副会长,日常管理的琐事事务也由他来处理,需要决定大事的时候,再由朱舜来决策。

    兴安伯公子只对曹文耀感兴趣,对于纺织协会兴趣缺缺,随便要了一个会员。

    崇祯五年,惊蛰这一天。

    大明第一家协会。

    未来左右朝堂的纺织协会,正式成立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朱舜等人就着一碗白米饭和腊肉,推敲了一些细节,最终定下了第一个目标。

    把控顺天府的纺织业,降低棉布的价格,让顺天府的大明子民人人有衣穿。

    曹文耀看向旁边的曹家下一代,孩子们捧着白米饭,狼吞虎咽,也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让曹家尽快过上好日子。

    朱舜则是想着尽快打造出来大批的新式纺织机械,交付给了吕家周家,还有曹家。

    兴安伯公子的胃口太大,不是一万台就是五千台,最后再给他。

    朱舜回到北平机械局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陈衢开始扩张机械局的人手,精挑细选过后,最终扩张到了一百人。

    纺织协会的人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尤其是和朱舜扯上关系以后,都被东林党划分为同党。

    别人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跟在朱舜身边,对于纺织协会的人就不能再藏着掖着了,全部交付百锭珍妮纺织机。

    朱舜也有趁着这个机会,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的意思。

    只有掌握了打造各种新式机械的尖端工业,以后不管是谁发明了任何东西,都需要通过朱舜的重工业工厂实现盈利。

    也必须与朱舜合作,牢牢把控了尖端工业,就相当于勒住了所有工业体系的脖子。

    没有朱舜打造的新式机械,什么也生产不了,再加上京师大学堂源源不断的提供新发明,布局就彻底完成了。

    一个月后。

    北平机械总局交付给了曹家一百台水力纺纱机,在兴安伯公子的鼎力支持下,曹氏纺纱厂在朱氏纺纱厂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