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刚刚走到京师大学堂门口,愣了一下,几个月不见,京师大学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倒不是京师大学堂怎么样了,还是那几间茅草屋,还是那个篱笆院。
只是北直隶这片光秃秃的荒地,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绿意,朱舜目测了一下,少说也有五亩地长出了粮食。
全是宋士慧一筐一筐泥土,改造出来的下田。
放眼望去。
京师大学堂的东面,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绿油油麦苗。
寒风的吹拂,翻起一层层的绿色波浪。
大弟子宋士慧,黑了,也瘦了。
蹲在一株瘦小的槐树树苗下。
默默抽着旱烟。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
朱舜看到宋士慧这副样子,大为欣慰。
从今以后,宋士慧对得起京师大学堂大弟子的身份了,也能扛起朱舜最为重视的一杆大旗。
农业大国。
大弟子找到了他未来要走的路,朱舜彻底放心了,骑着小毛驴去京城,看看福王世子有没有回来。
北平的冬天来的越来越早了,十月初十立冬就下起了雪花,冬至过后雪花很快变成了鹅毛大雪。
官道上的积雪厚厚一层,陷过了小毛驴的驴蹄,行走的十分吃力。
朱舜裹紧身上的紫花布棉袄,眼前的雪色平野上只有来来往往的马帮和商队,几个月以前遍地都是的灾民,几乎是没有了,全部都聚拢在朝廷设立的各个粥厂旁边。
快要进入广宁门,官道的不远处正好有一处粥厂,朱舜看着老人孩子捧着热乎乎的谷糠粥,小口小口的吸溜。
只是一碗热粥,就让这些穷苦百姓露出了满足而又淳朴的笑容,朱舜也是满足的笑了笑。
进入高大巍峨的广宁门,朱舜没来由的想起了一桩公案,一桩万历年间发生在广宁门的公案。
朱舜牵着小毛驴走在大街上,自言自语道:“等到近代纺织体系建立了,一定要想办法反腐。”
“一个国家的腐败程度,只有从低腐败…中腐败…低腐败,才是一个良性循环。”
“如果像欧美那样,中腐败…高腐败…更高腐败,肯定会影响大明的工业化进程。”
还没走到福王府,朱舜在繁华的棋盘上碰到了一个熟人,北平火器总局的焦掌柜。
焦掌柜身后跟着一个木讷孩子,瘦小的身子拖着宽大的右衽衣,这种读书人常穿的衣服,是为了显示一种优雅伟博。
木讷孩子穿在身上,反而有一种沐猴而冠的意思。
焦掌柜停在原地没走,赔着笑脸,给一位文宫服色的公子不停的作揖,像是身后的木讷孩子闯了什么祸。
相貌堂堂的朱舜,身材比较高大,这两年又在重新锻炼一位俱乐部会员教给他的以色列格斗术,从人群中轻松的挤了进去。
朱舜打量了一眼那名公子,应该是一位勋贵子弟,大明有着明文规定,只有勋贵的嫡长子才可以文宫服色。
站在内圈仔细听了几句话,朱舜大致明白怎么回事了,焦掌柜的儿子乱扔编炮,不小心炸到了勋贵公子旁边的名妓。
好在因为焦掌柜是北平火器总局的掌柜,勋贵公子旁边嚣张的狗腿子没敢动手,等着公子发话。
勋贵公子知道了焦掌柜的身份,心里想着三楼的三国系列,没想怎么为难焦掌柜,这要是换了别人,就算是侍郎家的儿子,都不会轻易放过。
勋贵公子旁边的名妓却不乐意了,非要焦掌柜赔偿五十两白银,焦掌柜哪有那么多的银子,只能不停的给勋贵公子陪不是。
要是换了官僚子弟,朱舜一个小小的九品大使,还真没有办法只能认栽,这些京城里最跋扈的勋贵公子,倒是好办了。
朱舜轻咳了一声,走了过去:“这位。。。。。。。。。”
还没等朱舜把话说完,勋贵公子赶紧把那名满脸不耐烦的名妓,拉到了一边,换上一张笑脸说道:“朱哥来了,你看这么一件小事怎么还惊动了朱哥。”
“小弟这就走,改天去火器总局找朱哥喝茶。”
勋贵公子少说也有二十五六了,张口一个朱哥,闭口一个朱哥,给足了朱舜面子。
围在附近看热闹的老百姓,听到一个朱字,看到勋贵公子这么的客气,纷纷猜测是哪一位皇亲国戚,能让这位勋贵公子这么的奉承。
大多数人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福王世子,也只有这个二世祖,能让天不怕地不怕的勋贵子弟服服帖帖。
要知道面前的这位勋贵公子,昨天刚在棋盘街,带着一帮狗腿子把巡抚的儿子给打了。
那可是一方封疆大吏,勋贵公子连巡抚的面子都不给,可见京城的这帮子勋贵子弟嚣张跋扈到了什么地步。
朱舜笑了笑,接下了勋贵公子主动递过来的人情:“公子这是说的哪里话,怎么还改天。”
“火器总局今天刚好来了一批燧发线膛枪,公子要是有空的话,一起去品鉴品鉴。”
周围的老百姓总觉的朱舜面熟,就是想不起来是谁,听到火器总局四个字,全都想起来这位面子大到天上去了的俊朗少爷是谁了。
王恭局的朱大使,也是火器总局的东家。
没想到一个芝麻绿豆的九品小官,能让这位勋贵公子这么的敬重。
勋贵公子不管围观的人怎么想,听到燧发线膛枪,惊喜道:“朱哥说的可是真的?”
朱舜当即被勋贵公子的这句话逗乐了,做出了邀请的动作:“这还能有假。。。。。。。。”
还没等朱舜说完,勋贵公子猴急的拉着朱舜坐上了那辆宝马香车。
周围老百姓和那位名妓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勋贵公子亲自驾车,载着朱舜火急火燎的离开了这里。
留下了僵在寒风里的美貌名妓,还有一群石化在原地的老百姓。
这是赶着去洞房?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个世界级?
就算是去洞房,把这位在《燕都妓品序》上排名不低的名妓留在大街上,算是怎么一档子事。
在这帮子勋贵公子眼里,深受京城官僚乡绅追捧的名妓,再是美艳无双,也没有一支燧发线膛枪让人痴迷。
那可是只有顶尖勋贵公子,才有资格拥有一支的火器。
勋贵公子在一帮少爷们羡慕的目光下,买走了一支燧发线膛枪,都没来及给朱舜打招呼,就带着一帮子狗腿子火急火燎的去城外试枪了。
朱舜在北平火器总局坐了坐,半壶茶还没有喝完,从杉木太师椅上站了起来,先去福王府转一圈。
焦掌柜站在柜台后面,心不在焉的拨动着算珠,瞧见朱舜要走,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拦了一句:“东家稍等。”
朱舜收回就要迈出门槛的半只脚,回头看向了焦掌柜,见他一副想说又敢说的样子,平静道:“有话直说。”
焦掌柜拉着木讷的儿子走了过去,有些难以启齿的说道:“东家是这样的。”
“我儿子从小就不喜欢读书,也不是一个读书的料,从小反倒是喜欢摆弄火药这些奇技淫巧。”
“听说东家开办了一家新式学堂,我就想着读书读不出一个举人来,还不如投其所好,看看这小子能不能发明什么好东西,得到徐侍郎的看重,也算是一条出路。”
朱舜瞧着满脸期待的焦掌柜,大致明白了他的心思,焦掌柜哪里是想让儿子发明东西,其实是看中了宋士慧宋士意两兄弟背后的关系。
官场上有三种关系最容易结成朋党,一是同乡,二是同窗,三是同年。
崇祯御赐宋家牌坊那件事传开了以后,谁不清楚这里面的含义,从今以后宋家肯定是要发达了。
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焦掌柜也不奢求儿子做多大的官,只要宋士慧宋士意稍微拉他这个同窗一把,当个小吏就成。
至于拜在朱舜门下,焦掌柜想都不敢想,朱舜可是王公公看重的人。
王公公是谁,那可是皇帝面前的第一大红人。
得到了王公公的青睐,就算是没有功名在身,未来坐到一司魁首的位置,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朱舜这段时间也在想着多招一些门生,点了点头,交给焦掌柜一把铜钥匙:“你去一趟楼阁,把书案上的试题拿下来一份。”
焦掌柜惊喜的看着铜钥匙,赶紧弓腰感谢:“多谢东家,多谢东家。”
焦掌柜脚步轻盈的跑去拿试题了,朱舜掀开柜台旁边的布帘子,走进了用来招待贵客的雅间。
坐在一张杉木太师椅上,朱舜打量面前的木讷孩子,估计这孩子难能超过六十分,就算达不到标准,也准备把他招进京师大学堂。
要想让发明新式机械这件事,出现井喷的盛况,需要一定的人才厚度,修习数理化的读书人越多越好。
木讷孩子进了京师大学堂,也算是为人才厚度添砖加瓦了。
笨点也没事,只要感兴趣,能够沉下心来认真钻研,说不定真能鼓捣出来一些发明。
勤奋型天才也是天才。
朱舜接过来试题和铜钥匙,随手把试题放在了杉木案几上:“这份试题你拿着去做,能做多少是多少。”
随意交代了一句,朱舜把这件事当回事的起身离开,就在掀开雅间布帘子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你儿子叫什么名字。”
焦掌柜已经注意到朱舜没把这件事当回事,心里很失望,想想也在理,儿子都这么大了连个童子试都没过,谁愿意收这么笨的门生。
焦掌柜蔫了吧唧的回答道:“焦勖。”
“焦勖?!”朱舜听到这个名字,脸上的平静瞬间就没了,认真的问道:“焦掌柜祖籍是哪里?”
焦掌柜不知道朱舜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实话实说道:“安徽宁国人。”
朱舜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不着急去福王府了,坐回了那张杉木太师椅。
名字叫焦勖,祖籍是安徽宁国人,应该就是那位对明末清初火器制造有着重要影响的火器大家。
至于是不是,还要等着焦勖做完试题,看看他的成绩怎么样。
………………………………
第一百三十章 爱因斯坦级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焦勖放下了手里的硬毫毛笔,木讷的坐在杉木太师椅上。
被老爹踢了一脚,木讷的站了起来。
一点也不懂人情世故,和他那个世故圆滑的老爹相比,简直就不是亲生的。
朱舜拿起那张试题,没了半点的随意,认认真真的批阅。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舜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站在旁边等候答案的焦掌柜,看到东家脸上的表情,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坏事了。
怕是自己儿子的策问结果太差,让东家越来越失望了,心里正在想着怎么拒绝。
等到朱舜放下试题,焦掌柜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哪有不望子成龙的父亲,焦掌柜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能当个小吏。
京城的小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能够通过童子试,获得一个秀才身份。
当然也有特例,朱舜连个秀才也不是,却当了官,焦掌柜想要的就是朱舜这种特例。
特例需要特批,只有进入了京师大学堂成为了宋家两兄弟的同窗,等到这两兄弟以后飞黄腾达了,才能搏来一个特批的机会。
焦掌柜看到朱舜脸上的表情,知道这件事让东家为难了:“东家,不行就算了,千万别放在心上。”
“我看啊,这个榆木疙瘩确实不是个读书的料,以后跟着我当个账房先生算了。”
朱舜趁着焦掌柜说话的功夫,检查了两遍,确认了这个最后的成绩,听到焦掌柜说让儿子当个账房先生,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这么一个天才要是当了账房先生,后世的史书还不知道怎么骂自己,有眼无珠。
焦勖的最终成绩,比宋士慧宋士意两兄弟还要高,达到了惊人的九十六分。
超过了九十分,被称作世界级天才。
超过了九十五分,几百年文化厚度才能孕育出几个,有着一个极其贴切而又惊世骇俗的名字。
爱因斯坦。
只有这简简单单四个字,才能形容这个级别的天才程度。
两汉四百多年的文化厚度,催生出诸葛亮、荀彧、郭嘉、周瑜等等一大批国士,还是没天理的井喷。
从南宋的嘉定十四年,正式出现常规性的火器,到大明的崇祯年间,已经过去四百年了,也积攒了四百年的科技厚度。
必定会有一个科技井喷。
朱舜在阅读明朝历史的时候,就觉的晚明只出现了一小撮火器大家,很不可思议。
按理说,徐光启、孙元化等人的出现,就相当于司马徽、庞德公这些高士,只是一种文化厚度即将井喷的前奏。
但是大明积攒了四百年的科技厚度,偏偏就在井喷的前一刻,戛然而止了。
这让理工出身的朱舜,浑身不得劲,就像一本精彩的小说,一百万字的铺垫都看了,眼瞅着就要到全书最大的高潮了,突然太监了。
朱舜直到来了明朝,才想明白到底是因为什么,不是科技厚度的井喷戛然而止了,而是大明亡国了。
满清入关以后,阉割了汉族文化,没了一个提供井喷的土壤,当然就会戛然而止了。
就算是这样,还是产生了几位足够改变一个时代的大发明家,发明机关枪的戴梓,发明显微镜的孙云球等等,可惜都不受重视。
就像毕懋康发明的燧发枪,因为大明的灭亡没来得及推广,到了清朝,这么一项伟大的发明,竟然成了康熙的猎枪。
戴梓更惨,以他的才能,死了以后皇帝给他抬棺都是应该的,结果在他就要大展宏图的时候,被清朝流放到了辽东。
在贫寒的辽东,艰苦生活了三十多年,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
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
倘若是把这些天才发明家招进京师大学堂,朱舜这个数理化三料博士亲自培养,必然能够培养出一批改变世界的。
近代之父。
朱舜站起来走到偏厅的最上方的太师椅前,坐下了下去:“不知道焦掌柜愿不愿意让焦勖,拜我为师。”
焦掌柜现在正挖空心思的想着怎么让儿子,进入京师大学堂,听到朱舜的这句话,愣了一下,赶紧踹了一脚木讷的儿子:“还不赶紧给先生跪下,楞在那里作甚。”
焦勖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从朱舜见到他的第一眼开始,一直都是木木讷讷。
不过有一点挺好,焦勖为人孝顺,除了唯一感兴趣的火药,其他什么事都听他老爹的,木讷的开始磕头:“焦勖叩见恩师。”
朱舜看到焦勖磕头的动作,像个木头人一样,对于他更加满意了,听他老爹的,肯定会更听自己这个当老师的:“那些虚头巴脑的俗礼就免了。”
“焦老哥,你把那些钱省出来,多给孩子买些肉吃,补补身子。”
焦掌柜听到东家喊了一句老哥,那叫一个高兴,简直就像是听见别人说自己儿子考上了举人。
焦掌柜拱了拱手,满脸喜色:“东家这是说的哪里话,该有的束脩还是要给的。”
“正好马上过年了,过几天去东家家里拜年的时候,让焦勖把三节两寿和束脩一起给东家送过去。”
朱舜没想到出来一趟,福星保佑的能够收一名爱因斯坦级别的弟子,也就没带什么东西。
想来想去,身上只有七把米涅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