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的工业革命-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官僚乡绅作坊的泡料池,基本上都是一些直接在泥地里挖出来的水塘,这些水塘有大量的杂质和泥沙,会对造纸原料产生一定的污染。

    造纸工厂的泡料池是用水泥修筑,定期还会排放里面的泡料水,换成经过蒸煮除杂的干净清水。

    首先从原料方面,造纸工厂所用的原料就比官僚乡绅作坊的原料要干净很多,纸张的质量又会提高不少。

    朱舜走到水泥泡料池旁边,看了一眼宛若一个小湖泊的水泥泡料池,里面的水确实比半个月以前见到的泡料水要清澈很多。

    顺着水泥路来到了煮料车间,煮料车间并没有进行多大的改动,只是把煮料用的柴薪换成了煤炭,并且用的是煤矸石。

    煮料是把原料慢慢煮成纸浆,低热效的煤矸石已经够用了,使用这些通过水路运来的煤矸石大大节约了成本。

    离开‘咕嘟嘟’冒着热气,散发着刺鼻气味的煮料车间。

    朱舜和张白镴等人来到了洗料车间,洗料车间改进方案是按照洗煤厂的冲洗方式,利用水流对纸浆进行强力冲洗。

    冲洗出来的纸浆,干净程度要比匠人们冲洗的干净很多,所用的时间也是大大减少,一次冲洗出来的数目也不是官僚乡绅作坊所能媲美的。

    接下来便是至关重要的晒白了,张白镴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硫酸,把本色纸浆变成白色纸浆。

    传统的晒白法是把洗净的纸浆通过太阳的照射变成白色,时间长达二三个月,通过硫酸洗过的纸浆,晒白时间大大缩减,极大的加快了造纸厂出纸的时间。

    泡料、煮料、洗料、晒白四个车间,只有洗料车间稍微借助了蒸汽机的力量,接下来的几个造纸工厂车间,大量的使用了蒸汽机械。

    朱舜还没走出晒白场地,就已经听到蒸汽机械‘轰隆隆’运转的声音,同时还有蒸汽机械捣打纸浆的声音。

    来到打料车间,朱舜前方放着一台木桶,木桶后方有一台蒸汽捣打机,通过蒸汽机传动过来的蒸汽力量,快速的捣打纸浆。

    工人们把捣打好的纸浆泥膏放上传送带,通过传送带输送到抄纸车间,这里的工人们把纸浆倒入抄纸槽内。

    抄纸车间的抄纸槽比官僚乡绅作坊里的抄纸槽要大上很多,水缸大小的抄纸槽扩大成了水池大小。

    抄纸槽里有一个大型的竹帘,一台蒸汽升降打捞机在工人的操作下,缓缓的把竹帘提起来。

    在大型竹帘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湿纸页,移动到抄纸槽旁边的纸堆上。

    抄纸槽旁边还有一台蒸汽加压机,当湿纸页的数量积累到几十刀,造纸工厂的工人操纵蒸汽升降加压机对湿纸堆进行缓慢加压。

    湿纸堆里的水分缓缓流出,压出的水不能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会在分纸时揭破,过少会在最后一步焙纸时容易脱落。

    官僚乡绅造纸作坊里的最后一步烘焙纸,是消耗柴薪最多的工序,也是使得造纸成本大大增加的原因。

    造纸工厂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几台蒸汽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过多热量,通过管道输送到焙纸车间。

    焙纸车间内有一架一架大型书架,铁制书架里面全是中空的,连接一个个铁质小管道,灌输热量很高的蒸汽。

    匠人们把这些湿纸页放在铁制书架上,一页页的平铺,借助蒸汽机多余的蒸汽热量进行最后的焙纸。

    虽然已经是惊蛰时节,距离春分只剩下半个月了,但是大明的冬天还是相当寒冷。

    整个焙纸车间在寒冷的冬日里蒸腾出大量的白气,看起来云山雾罩,朱舜走进去就像是迈入了到处都是雾气的温泉,身上很暖和,眼前尽是白雾看不清三步以外的匠人。

    一切看起来宛若仙境。

    相信要不了多久,制造雪白纸张的烘焙车间会被人当作一种真正的仙境。

    朱舜走出烘焙车间,一直走到造纸工厂门口。

    放眼望去。

    煮料车间、焙纸车间喷涌着云山雾罩的蒸汽,各种蒸汽机械轰隆作响,一副蒸汽时代的喧嚣场面。

    朱舜对于张白镴主导的造纸工厂,十分的满意:“此事做的不错,本以为会超出惊蛰时节,没想到竟是提前完成了。”

    “本侯已经给专利处说过此事了,硫酸漂白法和这几种蒸汽机械都会最高的价钱购买专利。”

    “便宜坊的全猪宴也已经安排妥当,走吧,本侯请你喝酒。”

    张白镴亲耳从山长嘴里听到了喝酒二字,还没有喝,就已经有些晕乎乎了,红光满面的说道:“那学生就却之不恭了。”

    朱舜笑了笑,迈步离开了造纸工厂,为了奖赏张白镴和罗明堂的功劳,决定拿出一壶崇祯御赐的内酒。

    便宜坊的全猪宴进行了没多久,朱舜表彰了张白镴和罗明堂两人的功劳,便离开了这里。

    作为山长的朱舜在那里,京师大学堂的学子反而是放不开,再说这场酒宴也不是为了吃,是为了给张白镴罗明堂的等京师大学堂学子们一个可以吹嘘一辈子的事情。

    山长请他们喝酒,喝的还是皇上御赐的内酒。


………………………………

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体系

    大明成立了第一家造纸工厂,接下来成立第二家、第三家、第十家就容易多了,朱舜曾经说过把造纸工厂的营生交给主持化工体系的三弟子焦勖。

    造纸工厂正式成立以后,喊来了焦勖的父亲焦掌柜把造纸工厂的营生交给了他,不过和其他工厂主一样每年要给京师大学堂缴纳大量的专利费。

    专利费包括了两样,硫酸漂白法和浮选冲洗法。

    至于蒸汽捣打机、蒸汽碾磨机、蒸汽升降打捞机、蒸汽加压机这四种新式机械的专利费,则是北平机械局缴纳给京师大学堂。

    虽说北平机械局缴和京师大学堂都是朱舜的产业,但是规章制度还是要履行,不然容易给管理者造成贪腐的空子。

    朱舜在成立这两个体系的产业,就已经慎重的规划好了。

    北平机械局、大明军火公司等一系列制造局,掌握尖端制造业。

    京师大学堂、以后还会逐步分离的学院等一系列学堂,掌握尖端科技。

    只要掌握了尖端制造业和尖端科技。

    成立再多的蒸汽纺织厂,再多的洗煤厂,造纸工厂,也是在给朱舜打工,躺着就能赚钱。

    朱舜用这些大批量汇聚来的银子,继续推动两大体系的发展,推动工业革命的进程,形成了一套良性循环。

    焦掌柜拿到造纸工厂的营生,激动的差点给朱舜跪下来,造纸工厂赚银子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更为重要的是,造纸工厂对于焦掌柜这样的大明百姓来说,是读书行当,有教化大功。

    只要焦掌柜把雪花纸卖的价钱低廉,以后整个顺天府的读书人都要承一份焦家的人情,随着工业派的不断壮大。

    北直隶,黄河以北,甚至整个天下都会承一份焦家的人情。

    朱舜把造纸工厂的营生交给焦掌柜的时候,顺带嘱咐了一句,尽快把造纸工厂扩大到十家。

    造纸工厂不像洗煤厂,所有的老百姓都要用,虽说也是每天都要用,但主要用来搜刮官僚乡绅手里的银子。

    十家造纸工厂生产出来的雪花纸,已经足够顺天府的读书人使用了。

    在工业派的实力还没走出顺天府以前,这些依附在工业派羽翼下的各类蒸汽工厂,还无法独立扩张到其他州府。

    毕竟,工业革命首先要解决的是政治问题,单纯的开办蒸汽工厂只会有一个下场,要么被官僚乡绅整治的破落,要么成为官僚乡绅的附庸。

    无论是那一点,都是朱舜所不愿意看到的。

    给造纸工厂提供硫酸的硫酸厂,朱舜没有交给任何人,而是找来了三叔让他掌管硫酸厂。

    北平机械局是用来掌握尖端制造业,京师大学堂是用来掌握尖端科技。

    这个生产化工之母的硫酸厂,则是用来掌握化工产业。

    硫酸厂同样是要给京师大学堂缴纳专利费,京师大学堂用来购买焦勖专利的银子,足够焦掌柜修筑二十家造纸工厂了。

    这样也就免得他再去工人票号拆解银子,还要把蒸汽纺纱厂抵押给工人票号。

    没拿去抵押,焦掌柜为了把全部的精力放在造纸工厂上,尽快把造纸工厂开办起来,把自己规模不小的蒸汽纺纱厂送给了外甥。

    焦掌柜自从富贵了以后,第一时间去自己妹妹家把在家种田的外甥叫到身边,悉心教导和培养他,想着等自己百年以后再把蒸汽纺纱厂交给外甥。

    毕竟,以自家长子的本事,用不到也看不上蒸汽纺纱厂,还不交给贫苦的外甥改变他穷苦的命运,继承实业家的遗志。

    至于焦掌柜的几个侄子,没有一个争气的,仗着自家堂兄弟是工业侯的弟子,整天在外面厮混。

    焦掌柜为了给几个侄子填补窟窿,前前后后给赌坊、拆借子钱的窝家、还有被他们打伤的老百姓家里送了快三百两银子。

    有这些银子又能让辽东军士少死几个人了,自从跟了工业派,跟在那些一心报国忠贞之士的熏陶,焦掌柜早就不是那个只会算账的掌柜了,境界早就不同了。

    因为这事焦掌柜没少心疼,不是心疼银子,而是心疼这些银子没有花在实业救国的正途上。

    但那几个侄子毕竟是焦家的香火,还不能不管,焦掌柜只能狠下心托了天大的人情把他们送到了黄掌案那里。

    恶人自有恶人磨,让那位掌管一县胥吏的六房黄掌案好好的管教他们。

    那几个胡乱厮混侄子不怕焦掌柜这个大伯,不过平时见了衙役都吓的不成样子,更不要说掌管一县所有衙役胥吏的黄掌案了。

    造纸工厂和硫酸厂步入了正轨,造纸工厂还没来得及让京城的官僚权贵哗然,一条消息从满清传到了京城。

    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广宁总兵孔有德,山海关参将耿仲明,山海关参将尚可喜投降了清朝。

    投降了清朝不稀奇,自从袁崇焕死后没人镇得住边关武官,已经有不少武官投降了清朝。

    皇太极的女婿佟养性所在的佟家,早些年就是明人,后来举家投降了建奴。

    满清对三个降人的封赏,使得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孔有德被封为恭顺王,耿仲明被封为怀顺王,尚可喜被封为智顺王。

    三人全部封王。

    崇祯当天立即召集了文武重臣前往了暖阁,前往了那座自从有了廉价精煤,终于暖了的暖阁。

    英国公、怀远侯、镇远侯,就连凭借千斤粮食大功封为侯爷的朱舜,也被召集到了暖阁。

    与此同时,张阁老胡同的范府,走出了一名又一名的管家和管事。

    五大晋商之一的范永斗,端坐在书房内,叫来了长子。

    范家长子穿过画廊走过来的时候,刚好撞见了府内所有管家管事急匆匆的出门,像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范家长子来到澄心斋门口,先是把是书房门前的积雪扫干净,又把门前桂树上的红灯笼摆正,走进了父亲的书房。

    范永斗没坐在紫檀书案上手书,坐在澄心斋大堂的紫檀官帽椅上,端着一杯蒙顶石花茶细细的品茗。

    茶杯居然是用的斗彩鸡缸杯,还不是仿品,而是成化年间的真品。


………………………………

第四百八十四章 册封三顺王的目的

    范家长子走进澄心斋,嗅到蒙顶石花所特有的香气,瞧见那只名贵到一只就要一百两银子的斗彩鸡缸杯,心知今日父亲叫他过来想必是有大事发生了。

    范家的家规家教很严,长辈坐在紫檀官帽椅上,作为晚辈的范家长子坐都不敢坐,恭敬的站在父亲面前。

    范永斗也没有让长子坐下的意思,放下手里的斗彩鸡缸杯,平淡的问道:“京城最近可有大事发生。”

    京城发生的那件事,何止是大事,惊扰的朝野上下发生了巨震。

    皇上连夜着急了文武大臣们前往紫禁城,现在已经是亥时末了,距离后半夜只剩下一炷香的时间。

    等候在紫禁城宫门口的轿夫们,还是没等到老爷们的到来。

    范家长子从小受到严苛的家规家教,不敢多说,只是如实的回答了父亲的问话:“大清国册封三顺王的消息传到了京城。”

    范家长子也就二十几岁,没有半点年轻人该有朝气反倒是暮气十足,换成一般官僚乡绅早就呵斥一句迂腐了。

    范永斗却对长子的暮气反应,很是满意,甚至是他除了光耀范家门楣以外最得意的一件事了。

    这个世道唯有话少的人才能活下来,话多的都死了。

    远的不说,就说已经家破人亡的三大晋商,静静站在背后操纵一切多好,非得去招惹朱舜。

    倒不是说朱舜有多难对付,只是这样把自己暴露在外,总会出事。

    洗煤厂那件事虽说是让范家损失惨重,但面对那种不可以常理揣度的妖术,谁能不输。

    不是朱舜的计谋太过高深,而是对方根本就没使用任何计谋,直接凭借他最擅长的工业妖术碾压了李鲁生。

    范永斗这些天对于洗煤厂那件事,进行了很多次的复盘,不得不说,兄长范文程极为看重的李鲁生输的不冤。

    无论是谁,即便是兄长范文程在这里,面对那等妖术手段也会被碾压。

    好在范家一直站在幕后,只是给李鲁生提供银两,虽然也损失惨重,却不至于像李鲁生那样家破人亡。

    有那些一桩桩一件件的例子在,范永斗哪里会对长子的暮气不满意,端起斗彩鸡缸杯,吹了吹热气问道:“你可知这其中的深意。”

    父亲问了,便是在考校自己,范家长子不敢藏私,恭敬的说道:“回禀父亲大人,孩儿早在山海关发生哗变就一直在关注这件事。”

    “当时,大清国策反三顺王应该是为了他们手里的军士,再怎么打不过八旗子弟,好歹也是辽东军是明廷最能打的一支军队。”

    “倘若是真的带走了一部分辽东军进入汉八旗,对于汉八旗的战斗力来说,将会有一个五品官员换上一袭绯服成为四品大员般的改变。”

    范家长子顿了顿,看了一眼父亲的反应,瞧见父亲满意的点了点头,紧绷的情绪放松一些继续说道:“三顺王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惜受到了洗煤厂的影响。”

    “本来已经带出去四五万军士了,还有一大批游击将军参将等高品武官,最后还是败给了朱舜的工业妖术。”

    “没能带走一兵一卒。”

    “三顺王变成了三个光杆,还是被大清国册封为三顺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一是告诉全天下的官员,大清国信守承诺,只要是答应了的赏赐,不管反生什么改变,大清国始终不变。”

    “二来,千金买马骨了。”

    范永斗对于长子的答复,已经不是满意了,而是一种自豪。

    能在这个年岁有这等老成谋国之言的年轻人,可是不多,他家长子便是其中一个。

    尤其是最后的千金买马骨,可谓是一语点透册封三顺王的本质了。

    明廷边关的武官们在东林党的挤压下,本来就过的不如意。

    立了战功本来能有一个重赏,经过东林党的三吵两骂最后能够得到一个口头嘉奖就不错了,很多精忠报国的武官反倒是因为立功换来了惩罚。

    老督师孙承宗是这样,惨死的袁督师也是这样,立了再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