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衢作为北平机械局公认手艺最好的匠人,手也是最稳的,没想到车那些沉重钢铁机从未出现半点的抖动,却因为薄薄的一张纸抖动起来。
看完手上的造纸工厂草案,陈天衢郑重交给了张白镴,严肃的说道:“张生放心,陈某一定全力督办此事。”
一句张生,着实把张白镴惊到了,他张白镴不过是一介秀士,算是半个秀才,何德何能被堂堂北平机械局的总工程师称呼一句先生。
想来只有一个原因了,陈天衢已经看出来造纸工厂对于教化之功的重大意义,这才有了一句先生的敬称。
张白镴在过来以前已经预料到可以说服陈天衢,未曾想到竟是如此的轻松,轻松到得了一句全力督办。
陈天衢作为北平机械局的总工程师,他的一句全力督办可是非同小可,意味着集中北平机械局全部的力量第一时间打造造纸工厂所用的蒸汽机械。
收买了罗明堂,得到了陈天衢的通力督办,张白镴对于一个月的压迫越发的有信心了,立即赶回造纸工厂开始进行硫酸漂白的实验。
与此同时,寒风呼啸的辽东,距离大凌河堡不远的雪原上。
一支商队晋商马帮行走在隐秘的雪地山路商道上,大理寺卿等众多官僚乡绅和以三大晋商为首的商贾们搜罗了很久,挖地三尺也未能找到的李鲁生,骑着一头骡马望向北方。
那双略显苍老的眼睛,有了神光。
只要越过了大凌河堡,李鲁生便能东山再起了,大清国又是正值用人之际,穿戴顶戴花翎只是时间的问题。
至于能否安全通过大凌河堡,李鲁生没有半点担心,为了迎接他的到来,大清国八旗的一位旗主亲自过来接应了。
………………………………
第四百八十章 李鲁生敢从大凌河堡走?
率领一队八旗兵前来的那位八旗旗主,身份何止是一位旗主,正是当今大清国的太子豪格。
虽然豪格还未被立为太子,但他身为皇太极的长并且已经封为和硕肃亲王,大权在握,封为太子只是时间的问题。
皇太极并未册封太子是为了大清国政权稳定的考虑,大清虽然已经立国了,但他们是满族当然是要继续保留满族的习俗。
代善、多尔衮等兄弟也有汗位的继承权,换成现在就是皇位的继承权,所以才在大清国立国以后只是把豪格册封为和硕肃亲王,并未立为太子的根源。
倘若直接立为太子,那些骁勇善战的大清亲王们必定离心离德,对于大清政权的稳定来说极为不利。
豪格以和硕肃亲王的尊贵身份亲自赶来迎接李鲁生,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范文程得知李鲁生居然也来投靠大清国之后,对李鲁生的一句评语。
八分范文程。
范文程作为大清国立国的第一文官功臣,别看平时抱着一只白猫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其实内心深处眼高于顶的很。
大清和明廷能够被他看中的人很少,少到首屈一指的地步,这个李鲁生居然得到了一句有他范文程八分的王佐之才。
豪格当日听闻了范文程的评语,已经把李鲁生当成了自己的王佐之才,辅佐他登上大清国皇位的荀彧。
只是豪格不知道的事,在他站在大凌河堡边界焦急等待自己的荀彧的时候,曹文诏率领一支塘骑杀向了李鲁生所在的马帮。
满清细作自以为这条商路十分的隐蔽,这个细作哪里知道,曹文诏早就派遣夜不收把途经山海关的所有道路都已经查探清楚。
守卫边关的日子极其无聊,杏园的戏班早就离开了这里,曹文诏总得给自己找些乐子。
便把屠杀这些卖国的晋商当做最大的乐子,同时为了操练这些夜不收的潜伏刺探能力,在大凌河堡附近的隐蔽商道撒满了夜不收。
就等着这些给满清驮运商货的晋商送上门,打从立秋以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晋商马帮的数目逐渐减少,尤其是买卖煤炭那件事过后。
通敌卖国把货物运往满清的晋商几乎已经绝迹了,好不容易碰到一只晋商马帮,曹文诏得知这个消息连罩甲都没来得及穿戴,挎着一口腰刀骑上辽东大马带领塘骑冲向了隐蔽商道。
隐蔽商道上,随着越来越远离大凌河堡的范围,李鲁生紧绷的心神逐渐平静下来。
那双平淡的眼睛不留痕迹的扫了一眼身边的几名八旗兵,心里在不停的揣度以怎样的礼节来面对这位和硕肃亲王,毕竟他可是大清国未来的皇帝。
李鲁生在过来以前已经把满族的习俗了解了一个大概,这也是像他这种心思缜密之人,每到一个陌生的地域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只有了解清楚这些风土人情,才能更为准确并且不出纰漏的谋算出相应的计策。
了解清楚满族的风土人情以后,李鲁生也就明白这位素未谋面的和硕肃亲王,为何会亲自来迎接他这个汉人文官了。
如果按照大明的祖训,豪哥作为长子又已经成年并且立下了很多功劳,早就应该被册立为太子。
但是按照满族的习俗,军功更为卓著的多尔衮、代善等四大贝勒,同样是拥有继承皇位的大权。
以多尔衮和代善等四大贝勒在满族内部的声望,继承皇位的可能比豪哥还要更大一些。
豪哥亲自来迎接他的原因就昭然若逝了,目的只有一个,辅佐豪哥击败多尔衮和代善等四大贝勒,继承大清国的皇位。
明主择良臣,良臣何尝不希望碰到一位明主。
李鲁生正在发愁自己的一身才学在野蛮的满清得不到充分的施展,如今看来,他早就应该前往大清国了。
还有什么能比辅佐一位太子抢夺皇位,更能让李鲁生心情激荡,更能施展一身的才学和抱负。
只要能帮助豪格登上大清国的皇位,他李鲁生便是一位从龙之臣,何止是单眼顶戴花翎,双眼顶戴花翎也敢索要一顶。
想到自己的才学能被大清国的太子豪格如此的重视,李鲁生心底忍不住产生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看来大清国也不像坊间所传闻的那般野蛮无知。
“哒!”“哒!”“哒!”
就在李鲁生还在展望他大展宏图,先辅佐豪哥登顶皇位,后灭了明廷把那个该死的工业侯爷凌迟处死。
远处的雪原上,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李鲁生身边的几名八旗兵心中一凛,他们与大凌河堡的曹家军交战多年,太清楚马蹄声的主人是谁了。
曹家军里最骁勇善战的塘骑。
几名八旗兵迅速拔出了腰间的削刀,准备与这一支人数众多起码有一百多人的塘骑决一死战,并且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倘若是其他的辽东军,就算只有他们几名八旗兵,面对上百名辽东军也是丝毫不畏惧,可惜他们碰到的是曹家军。
曹家军早些年就是辽东军里仅次于关宁铁骑的劲旅,那时候的曹家军穷的叮当响,别说每年发放一次鸳鸯战袄了,就算是能有一口没有缺口的腰刀已经算是了相当的阔绰了。
大清国的皇帝极为重视火器,以至于大清国的火器反而比明廷的火器更为威力强大,并且利用这些火器打了不少的胜仗。
一直到现在大清国的火器还是远远胜过辽东军的火器,但是和曹家军的火器相比,大清国的鸟铳简直就是一堆烧火棍。
曹文诏率领塘骑抵达晋商马帮附近,只是用斗米式步枪来了一波齐射,晋商马帮就栽到了一大片。
那几名八旗兵还没接触到塘骑,便已经栽落马下了,倒是没有任何厮杀经历的李鲁生逃过了一劫。
本来还以为是碰见了马贼,当他看清敌人的甲胄,心里瞬间就放轻松了,原来是一群边疆的丘八。
………………………………
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愤怒
面对这些丘八,李鲁生不会有厉声呵斥一句话他们便吓得屁滚尿流的可笑念头,这里毕竟是辽东边疆不是在中原各地的州府。
倘若是在中原各地的州府,李鲁生随便拿出一个身份便能让官兵把他当爷爷一样供起来,但这里是辽东还是抗击建奴最前沿的墩堡。
大凌河堡。
还像在中原那般摆出文官的架子,换来的只能是伸头一刀,他的小命就交代在这里了。
所谓计策要因地制宜,便是这个道理。
李鲁生首先要做的是摆出一幅临危不乱的气度,先镇住这些辽东的丘八,赢得这些丘八的敬重。
接下来只需要略施小计,便能轻松的诓骗住这些没读过书的辽东边军。
这些只会动刀子的粗鄙边军,有一个很明显的弱点,脑子很蠢从来不会玩弄心计。
要想诓骗这些粗鄙的辽东边军,还不是手到擒来,以他的心机城府把这些辽东边军骗到大清国也不是问题。
李鲁生能够逃过一劫,那是因为他在看到辽东边军冲过来的一刹那,便果断翻下了战马。
虽然看起来很狼狈,但是能够保住小命,对于没有底线的李鲁生来说这点狼狈算不得什么。
李鲁生从厚厚的积雪上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襟,淡然的站在雪地上等着辽东边军的到来。
没过多久,这支辽东边军便杀光了晋商马帮的所有人,只剩下李鲁生一人。
几名塘骑小旗拎着滴血的佩刀围住了满脸淡然的李鲁生,确实被他的气度所镇住了,等着曹文诏来处理这件事。
曹文诏正在破口大骂塘骑总旗这小子下手太快,不到半炷香时间就把马帮杀了一个干净,让很久没有杀这些卖国晋商的他没能过足瘾。
一名小旗走过去禀报道:“还剩下一个读书人。”
曹文诏一听这话笑了,好久没有宰杀只会凭借一张嘴抨击时政的读书人了:“走,咱们过去看一看。”
走到近处,果然瞧见了一个读书人,还是一个气度不凡的读书人。
曹文诏暗骂了一句装象,真要是有这个气度早就像孙传庭那样弃笔从戎,前往寒苦的边疆抗击建奴了。
与晋商蛇鼠一窝的读书人能有什么好鸟,还气度?
老子给你一刀,度了你。
李鲁生平淡的看着围在周围的辽东边军,果然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这些辽东边军被他的气度震慑住了。
不等这些辽东边军开口询问,李鲁生平淡的说道:“本官是大理寺卿,这些满清细作劫持了本官准备送到满清。”
“多谢诸位的相助,本官感激不尽,如若能把本官送回京城便是立了一件大功。”
李鲁生这番话说得极其缜密,他并没有直接挑明身份以后嚷嚷着让这些辽东边军放过他,那样说话看似很合理,但绝对不是一个朝廷命官该说的话。
朝廷命官真的要被掳到了辽东,首先要说的不是放过,毕竟面对的是大明边军而不是满清八旗兵。
放过二字,是用来对于敌人所说的话。
心里只有把辽东边军当作敌人,才会说上一句放过,作为一名朝廷命官,应该说的是送回京城。
李鲁生说的一切都很合理也十分的缜密,但是不知为何,感觉面前的辽东小卒子们脸色十分的古怪。
曹文诏听到一句大理寺卿,差点没笑喷了:“来来来,你给这位大理寺介绍一下咱们杀过多少朝中大臣。”
塘骑总旗也是乐呵的不行:“六部的郎中,六部侍郎,就连内阁宰辅的门生咱也宰过一个。”
“得,今天又要收集一个大理寺卿了。”
面前的这个辽东武官显然不相信他所说的大理寺卿身份,倒也无妨,李鲁生只要能够镇住他们便有无数的后续手段。
李鲁生说这么多,只为了一个字,稳。
只要能稳住这些杀性很重的辽东边军,接下来便可以慢慢戏耍他们了。
可惜,李鲁生不知道的是,他面对的是怎样一群辽东边军,不是那些整天想着钻营的兵油子,而是一群时刻想着杀敌报国的曹家军。
塘骑总旗挤了挤眉毛。
曹文诏的脸色先是很不好看,看到塘骑总旗哀求的眼神,只能叹息一声,嘀咕了一句便宜你小子了。
就在李鲁生准备说出后续计策,真正诓骗住这些辽东丘八,一柄滴血的佩刀迎面劈了过去。
雪原上喷出一道血泉。
李鲁生到死也不敢相信,想他有万般算计,满腹锦绣,就是这么草率的死在了一名低贱的辽东边军手里。
曹文诏杀了这一支晋商马帮,又碰见了一个又在冒充朝廷命官的账房,心情不错的回去了。
心里还在美滋滋的想着自己的足智多谋,真以为他曹文诏没读过书好诓骗。
这些年可是看了不少的话本,尤其是兰陵笑笑生的…咳…更是废寝忘食的读了不下于十遍了。
大凌河堡的军士们甚至都以为曹文诏转性了,准备考个举人老爷回到中原去享清福了。
曹文诏带着塘骑们心情十分不错的回到了大凌河堡,在大凌河堡边界的豪格,心情却是越来越差。
一直等到夜幕降临,始终没见到晋商马帮的影子,更没看到他的荀彧出现在边界。
豪格内心其实已经有了大致的推算,他的荀彧十有八九惨死在了大凌河堡守军的手里。
但这位荀彧先生对和硕肃亲王豪格来说,实在太过于重要了,已经确定惨遭不测了,但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在大凌河堡边界上静静等着。
和硕肃亲王豪格骑在战马上在寒风呼号在黑夜里,等了一个晚上,还是没有看到荀彧先生的影子,调转马头,离开了这片冰冷的雪原上。
豪格回头看了一眼大凌河堡方向,那双玩世不恭的眼睛充满了仇恨,从未像今天这般痛恨大凌河堡。
那可是他的荀彧先生,是被范文程评价了一句八分范文程的王佐之才,能够辅佐他登上皇位的大才。
就这么死在了曹文诏的手里,毁了他登上大清国皇位的希望,此时豪格内心对于曹文诏的仇恨已经超过了任何明朝武官。
已经进入大凌河堡的曹文诏,那是不知道豪格正在边界上等着,也不知道豪哥内心深处的仇恨。
他若是知道了,肯定是美滋滋的叫上几名千总去喝酒。
大呼痛快。
灯笔
………………………………
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纸厂
李鲁生死在大凌河堡的半个月以后。
距离惊蛰时节还有三天。
张白镴提前完成了朱舜交代的硫酸漂白实验,喜滋滋的骑上辽东大马赶往了工人会馆,找到了正在为密云县土改做准备的朱舜。
朱舜得知他已经完成了硫酸漂白实验,并且成功建造了造纸工厂,改造成蒸汽工厂的蒸汽机械也已经安装完毕。
扔下了手里的毛笔,放下手头一切的案牍,骑马赶往了潮河岸边的造纸工厂。
造纸工厂。
朱舜抵达这里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处用水泥修筑的马头,马头还未启用,只有一艘平沙船孤零零停靠在马头岸边。
这只是暂时的,相信不久以后会热闹的难以想象。
造纸工厂里已经全部用水泥进行了硬化处理,修筑了各种排水管道系统,看起来十分的干净整洁。
朱舜先去查看了泡料池,也是造纸的第一道工序泡料。
官僚乡绅作坊的泡料池,基本上都是一些直接在泥地里挖出来的水塘,这些水塘有大量的杂质和泥沙,会对造纸原料产生一定的污染。
造纸工厂的泡料池是用水泥修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