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大体系近了说关乎煤炭和钢铁的量产化廉价化,远了说,关乎铁轨、蒸汽火车的发明。
潮河西岸。
新修筑的硫酸干馏实验室,从外观上看规模上大了很多,已经不是几间小平房了,完全可以改称硫酸工厂。
朱舜走出蓝绸湘绣轿子,身后跟着一名魁梧的铁塔汉子,走进了硫酸干馏实验室。
守在这里的残疾老卒增加到了二十人,也不是人人都认识朱舜,好在带头的那名残疾老卒见过朱舜,吆喝道:“赶紧给工业伯开门。”
朱舜随口攀谈了两句:“老伯家里可能吃饱饭了。”
残疾老卒喜滋滋的说道:“托伯爷的福。土豆面粉很便宜哩,家里四五口人都能吃饱了。”
“小老儿每隔十天半月的还能喝上一盅,虽说只是一小杯掺水的劣酒,也是神仙日子嘞。”
说完就要给朱舜磕头,朱舜立即拦住了这名在边疆流过血的残疾老卒,又聊了几句走了进去。
大明的问题很多,需要一步步改善了,军户的地位低贱,便是最应该改变的问题。
走进宽阔的水泥院子,很多京师大学堂学子穿着白色的橡胶防化服,在院子内走来走去,手里拿着各种器皿,走进了一间间实验室。
每间实验室的门口都有门牌,标注着这间名号。
水泥地,白色橡胶防化服,写着各种名称的门牌号。
朱舜忽然有了一种错觉,这里不是大明的潮河畔,而是后世的某处生物研究所。
朱舜刚想拦住一名京师大学堂学子询问焦勖在哪间化学实验室,人群里的张白镴拿掉口罩,摘掉橡胶防化帽,咧开没有几颗牙齿的嘴笑了起来。
看到张白镴没有几颗牙齿的滑稽样子,朱舜心情比第一次见到还要沉重了几分,当他摘掉橡胶防化帽,头发也开始秃了。
张白镴说了一句院长在1号实验室,戴上口罩和橡胶防化帽,急匆匆的离开了水泥院子,走进了一间实验室。
着急的就像是赶着去投胎。
朱舜看着行色匆匆的京师大学堂学子们,可不就是赶着去投胎,实验的次数越频繁,距离死亡也就越近。
京师大学堂学子们心里很清楚这一点,却还是行色匆匆,只希望在还活着的时候多做几次实验。
朱舜心情有些沉重的走进了1号实验室,宽敞的实验室内,中间是一个大理石台子,用生漆和染料刷成了白色。
白色实验台上放着各种琉璃陶瓷器皿,七八名穿着橡胶防化服的京师大学堂学子们站在两侧,跟着焦勖做实验。
瘦小的焦勖依旧是拖着一件宽大的衣物,以前是右衽衣,现在是橡胶防化服。
手里拿着一块黄金,面前放着一个琉璃器皿,琉璃器皿里盛着三分之二的透明液体。
焦勖把黄金放进玻璃器皿里,其余化工学子们握紧了硬毫毛笔,准备记录数据。
一群人观察了有一刻钟时间,黄金没有明显的反应。
焦勖用他那略显僵硬的声音说道:“黄金的活泼性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朱舜已经走到了旁边,焦勖和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们都没能发现,听到三弟子要记录的数据,明白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实验了。
应该是在构建金属活泼顺序表。
焦勖拿起一只陶瓷镊子,夹出了里面的黄金,换成一块黑色的铁块放了进去。
黑色铁块四周立即开始向外冒气泡,稀硫酸就像是沸腾了一样,表面咕嘟嘟的滚出了气泡。
黑色铁块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溶化,最后完全溶化在稀硫酸里面,变成了浅绿色液体。
焦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兴奋,急促的说道:“铁的活泼性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置换公式为Fe+H2SO4=F2SO4+H2↑。”
“稀硫酸的颜色从无色透明液体,变成浅绿色液体。”
这句话刚说完,就被朱舜向后拉了过去,置换出来的那玩意是氢气,达到一定浓度会产生剧烈爆炸。
氢弹就是这玩意核聚变核裂变出来的。
虽然以大明当前简陋的化工条件,三酸二碱还没搞明白,更别提核聚变核裂变了。
但是正是因为条件简陋,没有相应的设备测试实验室内的氢含量,谁知道焦勖进行了多少次实验,实验室内氢的浓度是多少。
焦勖冷不丁的被人拖住,下意识摸向了腰间的线膛手枪,这个动作更让朱舜的脚步加快了几分,赶紧把三弟子给拖了出去。
焦勖紧握线膛手枪转过脸看向了旁边,发现是恩师,放下线膛手枪木讷的笑了一声。
朱舜本想训斥三弟子一顿,不知道爱惜自己的性命,瞧见他摘掉橡胶防化帽以后,头皮上也是这少一块那缺一块,动了动嘴,训斥的话没有说出口。
改成比较温和的口气,关心道:“化学实验安全第一,各个实验室一定要注意化学物质的浓度。”
焦勖‘嗯’了一声,显然没有把安全放在心上,只想着尽快把化工体系搭建完善,起码在他活着的时候要把三酸二碱给研究出来,整理成册。
焦勖嗯过以后,想起来一件事,脸上出现了放火箭般的狂热:“恩师,金属活泼顺序表已经探究出来一些了。”
“铁、铅、锡这三样金属都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从一块实物神奇的溶化为液体,这是大明所有典籍都没有记载的神奇现象。”
“凭空让铁块开裂溶化,简直就是神仙手段,嗯。。。。。。这么看来,这个世道没有神仙。”
说到这里,焦勖木讷的脸容变的无比坚定:“一切都能用科学来解释。”
朱舜注视着表情坚定的三弟子焦勖,心情大好。
在大明收的七名弟子里,终于出了一位唯物主义者。
()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实验室的狼性文化
朱舜今天过来是想着引导焦勖用实验成果硫酸,发明一样经济产物,也好多给化工学子们发些银子,起码对得起他们用命来完善大明的化工体系。
三弟子焦勖对于硫酸的深入研究已经进行到了金属的活泼顺序,算是个意外之喜,焦勖成为了无神论者更是意外中的意外之喜了。
朱舜让弟子带着他在硫酸实验室转了一圈,一些基本的防化措施做的还不错,盐水水塔的浓度也适合,对于新修筑的硫酸实验室算是放心了。
尤其是盐水水塔里的盐分,是朱舜检查的重中之重,盐在大明可是很值钱的东西,就怕有人动了歪心思。
朱舜已经不知道交代了多少遍了,继续交代了一遍:“勖儿,这个盐水水塔你每天都要亲自检查两遍,不固定时间的抽查,防止有人偷工减料,只要有。。。。。。。。”
朱舜平静的脸容多了几分杀气,还是平静的说了一句话,只不过这句话却让人不寒而栗:“不管是谁,只要敢在关乎学子们性命的事情上偷工减料,为师送他全家去辽东给文诏兄喂马。”
自从袁崇焕死了以后,辽东督师的人选迟迟没定,暂时以山海关总兵满桂为主,不过另外设立了几名武官制衡他。
曹文诏便是其中一个,担任大凌河游击,虽然只是一名游击将军,却有便宜行事的权利。
这几个月以来四处搜罗给建奴运送货物的晋商,只要碰见了不管人数多少,全部杀了埋进马场里给马草的生长提供肥料。
朱舜这是要灭了偷工减料那人的满门。
如果真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害死了这些为了民族无私奉献的京师大学堂学子,杀了他全家都不够。
好在已经安排了几名洗过脑的廉政处文书每天过来勘察,还是不定时间的勘察,又有焦勖的亲自检查,基本上可以杜绝偷工减料了。
朱舜走进用来招待客人的正堂,这里没有一副字画,一只瓷瓶,到处都是各种器皿。
焦勖难为情的挠了挠头:“恩师,平时没人敢来这里,所以。。。。。。。。”
朱舜摆了摆手,示意焦勖坐在自己身边:“大明的各种纸张,就算是号称天下第一之物的吴纸,因为技术有限也会泛黄。”
“硫酸可以把纸张漂白,还是白的像石灰一样。”
“你这段时间建立实验室研究纸张的漂白,只要能够研究出来白纸,赚的银子不敢说比蒸汽磨坊多,但起码不会比纺纱厂少。”
“这样也能大幅度提高化工学子们的月俸了,当然了只是化工学子,毕竟这是你们的心血成果,其他学子想要更高的月俸就看他们的努力了。”
木讷的焦勖不知道说些什么奉承话,直接跪下了去,替化工学子们感谢恩师。
朱舜坐在官帽椅上,坦然接受了这一跪。
化工学子们大多都是家境贫寒的学子,就算不是也好不到哪去,焦勖研究金属活泼顺序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找到一个改善化工学子们家境的办法。
现在方向有了,办法也就不远了,焦勖就有些坐不住了,急的抓耳挠腮,想要赶紧去研究这个纸张的漂白。
朱舜挥了挥手笑道:“想去就赶紧去吧,为师还要回去思索怎么对付东林党,拿到帝师。”
恩师成为了帝师,焦勖岂不就是储君的同窗了,便是未来大明天子最亲近的近臣。
焦勖却没在意这点,一门心思的想着研究纸张的漂白,拖着宽大的橡胶防化服急匆匆的出去了。
朱舜又在硫酸实验室转了一圈,再一次确认各种防化基础设施没有什么问题了,离开了正在搭建化工体系的硫酸实验室,前往上游的冶金实验室。
冶金同样属于高污染的重工业,搬到了潮河附近,最后招收的弟子徐积薪也让整个京师大学堂见识了什么叫做狼性十足。
徐积薪最晚成为朱舜的弟子,在京师大学堂里的人脉也是最浅薄的,谁也没想到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他所在冶金实验室却有了一百三十名京师大学堂学子。
改名为高温的温度带着一批京师大学堂学子去了松江府以后,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一共才三百人,徐积薪就占了快一半了。
徐积薪抢人的办法也很简单,专门组建了一支学子牙人,想办法接触其他实验室的天才学子,要银子给银子,要宅子给宅子。
总之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把天才学子挖到冶金实验室和洗煤实验室,挖来一人给十两银子。
结果其他几名弟子的实验室损失惨重,只有两人例外,一个是都快被遗忘的大弟子宋士意,还有一个就是化工实验室。
按理说以化工实验室的危险性,早就被挖光了才对,结果一名化工学子都没离开。
最惨的就数五弟子薄珏了,好不容易有几名喜欢天文的京师大学堂学子自发的成立了天文实验室,结果一个不剩的全被挖走了。
长的比女人还要美的薄珏,倒也不在意这件事,每天只是穿着一袭白袍,坐在天文台上,静静观察星空。
超然物外了。
眼里只有浩瀚的星空,无尽的宇宙。
朱舜走进冶金实验室,这里的温度明显高了很多,空旷的水泥大院内,不仅有很多天才学子,还有很多穿着麻布对襟的匠人。
全是徐积薪从军火公司挖来的精湛铁匠,换成其他人早就找徐积薪拼命了,赵斗米只是一笑了之,毕竟都是为了大明。
这份胸襟开阔让这位四弟子的名气再上了一个台阶,隐隐有了朱舜接班人的名头。
徐积薪不在这里,挎着那柄鎏金八面汉剑亲自去挖人了,冶金实验室的天才学子们对于钢铁的量产化廉价化已经有了方向,正在抓紧研究。
坩埚炼钢法。
现在正在研究坩埚的配方,关于坩埚的配方,朱舜看的书籍里也只有一行文字,由石墨、耐火黏土、骨料三种原料组成,这三种原料的具体占比并没有记载。
朱舜走到正堂拿走了一份实验数据,最新的占比是石墨48%、耐火黏土42%、骨料10%,按照这个配方制造的坩埚,已经可以粗略的炼制出钢铁了。
坩埚炼钢法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朱舜也就放心了,放心的回去分析怎么算计东林党。
………………………………
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业派
崇祯八年已经到了立夏,距离历史的车轮崇祯十七年只有九年了,太子今年刚好六岁了,正是灌输各种思想的好时机。
把未来的大明天子培养成***接班人这件事,越发的刻不容缓了,朱舜定要分析出一个万无一失的庙算。
否则肯定住在潮河不走了,亲自盯着硫酸漂白纸张,坩埚配方,洗煤这三件事。
回到工人会馆,朱舜接到了一个噩耗,西法党人在朝堂的顶梁柱徐光启逝世了。
不幸中的万幸的是,徐光启走的很安详,完成了毕生的夙愿推广土豆的种植,西法党人也有了一个更好的掌舵人,朱舜。
朱舜赶到徐家,见到了跪在灵棚的孙元化徐积薪等人,沉痛的给徐光启上香扣头以后,没有接下西法党人的大旗,而是交给了孙元化。
只不过提了一个要求,大明的科技水平明显已经超过西洋人,再叫西法党人就不合适了,以后改称工业派。
绝对不能带上党字,崇祯对于党羽最是敏感了,名讳改成了工业派在崇祯心里也就是王安石张居正那般的改革派,不会引起一些忌讳了。
内阁宰辅徐光启去世的第二天,东林党毫不意外的趁着这股东风发难了,提议由一位东林党大儒担任左春坊大学士。
工业派的掌舵人徐光启去世了,没了这位内阁宰辅在朝堂上撑着,工业派在朝廷上的影响力锐减到了最低点。
因为徐光启的去世人心又十分的涣散,正是发难的好时机,东林党才不会在乎拿着徐光启的生死做文章是否有损阴德。
孙元化作为徐光启的弟子不仅要守灵,还要守孝三年,朱舜作为长孙徐积薪的恩师属于徐家的一家人,也是要为徐光启守灵。
但是东林党的发难太不是时候,朱舜只能把三弟朱金叫来,让三弟朱金代为守灵。
三弟朱金作为朱舜的至亲,加上事出有因,不算悖逆礼法。
朱舜匆匆回去了,为明天的上朝做准备,一定要把帝师拿下来。
这可关系着未来的大明天子是让东林党培养的只会无病呻吟,还是成为***的接班人。
第二日,早朝。
一身獬豸服湖广监察御史黄澍,在心里又审视了一遍自己谋划了许久的庙算,随着东林党人踏进了大殿。
黄澍本是一位地方上的风宪官,负责监察在湖广剿匪的黄得功,这一次入京是准备以诬告黄得功为探路石,从地方官转为京官。
本来这件事已经谋划妥当,谁知徐光启突然去世了,黄澍就动了其他心思,倘若他能为东林党争来帝师,一直悬空的正四品右佥都御史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这件事得到了东林党骨干们的一致认可,不说帮东林党争来帝师了,只要能阻止朱舜成为帝师,正四品右佥都御史便是他黄澍的了。
黄澍当机立断谋划了第一步,趁着徐光启逝世这件事迅速发难,打西法党人一个措手不及。
崇祯端坐在大殿之上,脸色有些沉重,一位老臣还是他所倚重的老臣逝世了,对于崇祯来说也是一件极为痛心疾首的事情。
“内阁大学士徐光启有功于大明,追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由礼部商定徐光启的谥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