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说:“孟康,你这是大生产啊,一下生产这么多能行啊。”
孟康道:“要是以前肯定不行,现在蒸汽机配备了几台,锯木头、打孔、钻孔、打磨都用机器了,速度快了太多了,所以生产速度奇快。更何况这五十艘只有五艘是蛟龙战舰,其他的都是没有装甲的商船,哥哥不用担心。”
这速度太猛了,一年生产五十艘中型福船,过了不多久自己可以组建远洋舰队了。晁盖道:“今年资金不宽裕,明年宽裕了再给你船厂扩建一倍,一年生产他几百艘福船。好好干吧,以后海洋就是咱们的后花园了。”
孟康大喜,道:“给哥哥造船就爽利。原来供应足够,上好的木材要多少有多少,更不用说那些个从未见过的新机器了。明年再造一年中型福船,等后年工匠们熟练了,开始造大型福船。”
晁盖安慰说:“孟康老弟不要着急,贪多吃坏胃口,慢慢来,中型福船已经足够大了,配合上蒸汽机完全可以横行大洋了,大型福船以后再造。”
'小说网,!'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对手强大
新济州四个重点工厂,铸炮厂、弹药厂、造船厂、机械厂,虽然是工厂,但是归军部直接管辖,对晁盖直接负责,尤其是铸炮厂、弹药厂不对外营业,只供应部队。机械厂、造船厂对外营业的产品也比较少。
晁盖在新济州并未耽误多久,船队补充给养休整了两天再次踏上征途,蒸汽船的航速快了不是一点半点,从新济州岛到日照港不过三天时间而已,速度很快,而且不受风向的限制,当然了其他的帆船就没有这么快的速度了。
大马哈鱼、红巨蟹等黑龙岛特产还需要几天之后才能到货,销售的事情不用晁盖负责,自有刘梁来办理,早早的就已经在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健康、应天、大名府、齐州府等比较富裕的地方找好了销售渠道。
日照港口建设的已经初具规模了,来来往往的商船不断,这些商船主要是挂靠济州团练的商船,陌生的商船很少来。
一下船,李逵打个喷嚏,嘟囔道:“这鬼天气,黑龙岛冷得要命,到了新济州岛又非常暖和,回到老家了又冷了,俺铁牛这身板都扛不住了。”
“扛不住别扛了,回家睡大觉,下次要出去让哥哥带着我。”旁边一个声音传来。
李逵刚要发飙,一看是华雷。当即道:“你小子不在郓城,咋跑沂水来干啥。”
华雷指了指自己道:“我现在沂水大镖局的总镖头,号称铁棍无敌,有没有什么货物要押送啊。”
焦挺在船上喊道:“李逵、华雷,你两个莫要在那里嚼舌头了,赶快上来搬东西。”
带的货物自有士兵搬运,但是旗舰上的有几百件袍子皮的衣服,这些衣服采用的冬天的狍子皮加工制作的皮衣,保暖性好,尤其是给有风湿的老娘人穿很合适的。
搬运完东西,港口镖局客厅,大家落座休息,这一路摇摇晃晃的,说不累那是假话,不要说是人了,就连强壮的蒙古马坐船走这么远下地都走不好路。
晁盖拿过几套皮衣,递给华雷两套,说:“这两套是狼皮袄子,我安排人给你捎回去给你爹娘穿吧,保暖好。”
华雷很感动,道:“狼皮衣服保暖好,多谢哥哥了。”
李逵道:“你是不知道,黑龙岛的狼铺天盖地的的,一来就是几百只几百只的。哥哥见狼太多,特地命令我们营杀了一些给咱济州团练的军官做些好衣裳。”
狍子皮衣服普遍,狼皮衣服真还不多,黑龙岛狼的确不少,但是为了生态平衡并不滥杀狼,只有在冬季时候狼群攻击牲畜的时候才进行适当的控制,狼皮的衣服只送给军官的家属,算是一种福利。
晁盖问:“最近码头可太平,没有什么不开眼的捣乱吧。”
华雷道:“没人捣乱,当地官府最近非常重视日照码头,希望这码头能给当地经济带来发展。地方上的豪强也没人敢乱来,原来那个捣乱的李黑塔倒是来过两次,并不是捣乱的,而是推销东西的。”
晁盖挺好奇,问:“我听唐斌说起过这人,原来想霸占日照港来着,过来推销的什么东西?”
华雷道:“他来找刘梁大掌柜的呢,但是刘大掌柜的太忙,很少在这里,留下几个样品,在旁边屋子呢。”
晁盖过去一看,这产品挺有意思,粗制的陶瓷缸,这缸不是盛水用的,唯一的用途就放粮食。个头高了能有一米二,大肚子,看样子能放个三百来斤粮食。
晁盖摆弄了一下,道:“这粮食缸挺有意思,虽然做工粗糙了,但是厚度不错,装满粮食,盖上盖子,防鼠挺好。”
再看旁边是两架做工精细的独轮车,刺槐木的架子坚固耐用,轮毂是钢质的轴,钢制的辐条,硬木包铁皮的轮子。
李逵道:“独轮车,这车好,以前俺家多少年了想买都没买上。”
李逵说着过去还推了推,感觉挺不错。
新济州岛也好,黑龙岛也好,并不是全是平地,有些农场修建在山区,山路崎岖难行,马车派不上用场,靠人挑骡子驼也是麻烦,这个时候独轮车就用上了。
晁盖点点头:“不错,咱们在井陉县的木器厂也生产这个,从井陉县运过来费用不低。”
当即安排码头上负责采购的人员,接触一下这个李黑塔,如果价格合适采购一批,送去新济州岛和黑龙岛,农业上还是能用得上独轮车的。
晁盖并未在日照港口久呆,吃饭休息了片刻立刻骑马就回去郓城了,至于李逵、鲍旭等人就惨了,只能步行回去。
晁盖这么着急回去也是有事情的,原来刚到码头华雷就说了,吴用军师有口信,让晁团练回来了快速赶回去。
马队一到济州府地界,路边的百姓看到了晁盖的队伍纷纷挥手致敬,更有认识晁盖的百姓给晁盖打招呼,亲切的叫晁盖一声团练使大人。百姓们要求并不高,不盘剥、不压迫,能让百姓们有口饭吃,生病了能看得起病,天冷了能买得起衣服,这样百姓都会非常拥戴你。晁盖在济州的作为人人看的见,稻田养鱼、天王米的推广让大家吃上了饭。天王棉的推广让大家都有衣服可穿,还能多出来一些结余的钱来。马匹、耕牛的存栏量增大,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的效率,解放出来更多的劳动力从事其他的生产。低价医疗的推广让大家看得起病,免费教育的施行让孩子们读得起书。
郓城县中军大营,军营一切如旧,只是感觉人少了些,毕竟陆续的许多将领都派出去了,好在有王进、栾廷玉、牛皋、孙安、武松等人还在。
吴用介绍说:“这几个月变化很大,首先是杨志到了,给杨志安排了营长的待遇,协助王进进行新兵训练,但是并未让他**带兵。第二是,咱们的老对头曾头市最近招兵买马的很厉害,从原来的六千多人发展到现在的一万二千人了。”
晁盖叹道:“曾头市如何这么舍得花钱,招募这么多人除了舍得花钱还得有官府的支持才行吧。”
“哥哥说的很对,这段时间咱们一直关注山西河北的难民流民了,没想到河南一带今年黄河有几个地方泛滥,几万流民还是有的,曾头市就从中精挑细选出来六千人,安排到山里了,号称开采石头。但是根据咱们的探子汇报,这六千人曾头市安排二教头苏定在秘密训练成军队。曾头市之所以敢如此做大是因为搭上了高唐州高廉这条线,不得不防啊。另外高廉也练了三千士兵,其中还有五百妖兵。”
旁边朱武也道:“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啊。曾头市、高廉和咱们的恩仇都还记着呢,不会那么容易化解的,他们扩编咱们也要扩编,免得到时候被动。”
晁盖点头不语,看来事情的确比较麻烦,曾头市这家伙难缠的狠,弄不巧金国人已经知道是自己带人抢了他们的马匹。
晁盖说:“第三件事情恐怕是清风山的了吧,宋江肯定借此机会扩充兵力了吧。”
吴用说:“按理说青州府有秦明、黄信这样的猛将在,清风山的宵小之徒翻不起风浪来。但是秦明、黄信打了几次胜仗之后名望渐渐大了,可能是慕容知府听信了谁的谗言,不愿意让这师徒二人再带兵剿匪,换了自己的侄子慕容富,这慕容富捞钱一个顶两个,别说剿匪了,军队开到哪里,钱粮征到哪里,老百姓苦不堪言,甚至给清风山匪徒报信打击官军来。
夏天发大水的时候,宋江派出人马在河南散布消息,说清风山有吃有喝大秤分金替天行道是个很好地方,也招募了有数千人吧,现在的清风山实力不容小觑。”
晁盖就是一皱眉,这一出去两个对头都壮大了,看来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最有效的防御就是进攻,如此下去岂不是敌人都比自己强大了。
晁盖道:“咱们派去河南灾区招募了多少人?”
朱武拿出个账本,道:“咱们在东京附近的采石场、木炭厂招募了一千人。沧州盐场招募了三千人,咱们济州招募了两千人。不过他们大多不愿意出去海外,故土难离,他们都想着明年回去接着种地呢,能有一千人乐意去就不错了。”
晁盖一踅摸,道:“咱们的敌人都壮大了,咱们也得努力啊,不然等人赶超了就麻烦了。哪里有便宜的兵好招募,而且又能离开家,不整天恋家的兵。”
吴用道:“沂州,沂州还能招募一些,但是数量不会太多,千把人还是没问题的。”
朱武想了想,道:“我倒是有个好地方,那里山区的人穷得吃不上穿不上的,女人只要三两贯就能买一个带回家,咱们可以去那里试试。”
“什么地方?”晁盖问。
朱武指了指大西南道:“紧挨着大理国的贵阳郡,那里号称十万大山,山民甚多,从小都在山里长大的山民爬山涉水对山林很熟悉,而且此地贫困,年轻小伙子不用说给多少工钱了,就能管饭就跟你走,咱们过去招募人手定然很顺利。”
'小说网,!'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再次扩军
顺利是顺利,可是这年月也没个火车,几千里路光走来就是几个月的时间,这可够慢的,而且成本太高。
吴用说:“路途遥远,得走两个月的时间,这路的消耗就很大。其实咱们的兵派出去了是好事情啊,兵少了可以招啊,原来水军六个将领,现在就还剩下阮小二、阮小五,其他人都出去各地执行任务了,步兵骑兵的也不足了。”
晁盖点点头:“贵阳是太远了,远水不解近渴,去丹阳招兵如何,以招工的名义,大大方方的招募个三千两千的。”
朱武道:“丹阳自古出精兵,而且距离又不太远,就在安徽,哥哥有意朱武可以走一趟,保证招募三千人来。”
晁盖说:“好吧,明日你就带人过去吧。”丹阳兵从汉朝的时候就出名了,尤其是在三国争霸到时候,丹阳精兵名扬天下。
扩军以成定局,虽然济州团练兵力已经快两万了,但是大都在外面,在黑龙岛有一万余,又留在新济州岛两千多,也是晁盖小心谨慎,李逵部扩编后一千人,留在新济州岛五百人。庞万春部一千人,留在济州岛五百人,唐斌部一千骑兵全部留在了,然后沧州盐场、井陉县、日照港口都有驻兵,所以济州本地的兵力算起来也不过三千来兵力,另外有李云、晁彰、晁然带领五百巡捕,不过巡捕执行的是巡逻任务,战斗力比起士兵来要弱上一点点。
和军师们商议完,晁盖去外面训练场上找杨志,杨志正教授一百士兵刀法呢,杨志虽然以杨家枪见长,但是刀法也有独到之处,士卒都知道杨志刀法好,所以学习的也认真,大冷天的练的一身汗水,杨志不时指点一下练习不到位士兵。吴用在旁边道:“杨志自来之后很安分,很踏实,比之以前少了许多浮躁。”
晁盖点点头,以前的杨志是开国名将之后,总幻想着能从朝廷那取得个功名,恢复杨家的名望,但是现实很残酷,因为自卫杀了几个泼皮就要被砍头,杨志是失望透顶,对朝廷彻底失望了。
晁盖道:“杨志兄弟,过得可还习惯。”
杨志见晁盖来了,当即让士卒自行练习,过来晁盖这边,双膝跪地,拜道:“杨志多谢晁团练救命之恩。”
晁盖赶紧双手搀扶,道:“杨志兄弟言重了。我军中兄弟莫说是将领,就是一员小兵都是不抛弃不放弃,快快请起,以后这事不用再提了。”
杨志道:“的确如此,到了济州团练我才知道什么是精兵,每天高强度的训练、高标准的营养,士卒战斗力,团结性强,战场之上能相互托生死。比东京禁军都要强上一些。”
焦挺道:“比西军如何?”
杨志道:“童贯带领的西军极少出现在东京,洒家不曾见过。”
晁盖道:“咱们比西军还是比不了,大宋和西夏战斗从来没有间断过,这么多年战火的洗礼西军都是百战精兵,不过咱们也不差,好好努力,争取赶超西军。”
鲁达就是西军中的典型代表,打起仗来号称鲁疯子,西军战斗力不容小觑。
杨志道:“洒家自幼就习惯了军营的生活,这里过得很好,每天教练士卒,同时和王教头、栾教头讨论武艺。”
晁盖道:“以你之才带领一营兵足以,我和各位军师商议了一下,决定安排欧鹏做你的副手,成立一营马军,如何?”
杨志挺高兴,但是转念道:“杨志目前还是官府通缉的要犯,出入多有不方便,洒家还是暂时不带兵,每日里在军中做个教头。”
旁边王进也说:“带兵就要在州府里出入,人多眼杂,难免坏事,以咱们目前的情况不宜和高俅撕破脸皮。”
其实目前和高俅已经是水火不相容了,但是还是尽量少点把柄好,比较杨志是朝廷通缉的要犯。
晁盖当即任命杨志为济州团练枪棒马术教头,自持济州团练除了王进、栾廷玉外又多了一名教头。而且算得上是货真价实的教头,水平还是有的。
晁盖把孙安叫来,安排欧鹏作为他的副将,两人把骑兵营组建扩大到三百人。如此一来,济州就有一千二百骑兵,晁盖亲兵三百骑兵,栾廷玉营三百骑兵,牛皋营三百骑兵,再加上孙安部三百骑兵。共计一千二百骑兵。
步兵现在有李逵、鲍旭部五百人,庞万春部五百人、武松部五百人,糜胜部五百人。其他的诸如卞祥、鲁达各营都没在济州。
水泊,水军大营。现在的水军大营人丁稀少了,只有四百人了,比以前少太多了。但是士兵操练声依旧很响亮,没有在水面执勤的士兵早早的跑了十里地,然后**着上身练习单杠、双杠、举哑铃等等。士兵们营养良好,一个个肌肉鼓鼓的。
晁盖到的时候,阮小二也正练习呢,虽然现在是军官了,但是还保留着以前的习惯,看晁盖来了,阮小二高兴的道:“哥哥可算是回来了,这一去就是好几个月,兄弟们怪想念的,听说海上的大鱼又多又好吃。”
晁盖道:“外面的鱼是好吃,但是我连连不忘水泊里鲤鱼的味道,谁下水给我捞一条上来。”
阮小二搓搓手:“我去吧,这个还不是手到擒来。”
“慢着,今天得考考水军,集合士兵。”晁盖说。
阮小二吹响了紧急集合的哨子,没过三分钟,没有执勤任务的二百精壮水军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