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军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军神-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太好了,还是哥哥想的周到啊。”萧让说。

    扈成道:“还有呢,这次随传来了有三十个文人,有的是秀才,有的不是秀才,经过王伦校长的培训之后现在都是小学老师了。晁团练吩咐萧县令建设两所学校来,一所在马家村,一所在新济州港,培训一些愿意读书识字的壮丁来,白天没空就晚上学,每天学一个小时也就凑合了。文具、书籍都有。另外晁团练让给耽落人送去一部分书籍,争取每个孩子一套教科书,一套铅笔、本子。”

    萧让道:“这好办,我经常去耽罗人那里,安排人手直接分发到耽罗人孩子手里吧,免得交给耽罗王这家伙不往下发就坏事了。”

    扈成说:“这些事情就由你来办了,我这就去耽落港收购鱼干去,现在咱们京东正是滴水成冰的天气,刚好吃咸鱼。”

    耽罗人的一个小渔村,村子里已经没有了原来的脏乱差,红砖黑瓦的房子也建设起来了一批,街道上四处跑着的孩子也都穿着棉纺厂生产出来的粗布衣衫。由于商队对鱼类等海产品的收购,耽罗人的生活渐渐的好起来了。而且萧让他们还会经常用粮食来跟耽罗人换鱼吃,要知道农庄五六万人呢,对海鱼的消耗量可是很大的,因此耽罗人对萧让他们很是感激。

    萧让带了几十个壮丁赶着马车很到了村口,孩子纷纷就过来了,有大胆的用很撇脚的话说:“萧大人来了。”

    萧让也不生气,道:“来了,是不是又想吃糖了。”说着萧让从马车上掏出糖来分发给大家。孩子们一阵哄抢。

    萧让让一个大孩子去把全村的小孩子找来了,每人发了几块糖疙瘩,然后每人一本教科书,一个本子铅笔。

    孩子们虽然看不懂,但是依然欢天喜地的拿着。

    萧让说:“你们想不想上学堂读书学习啊。”

    耽罗人的文化比较落后,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语言也近似高丽话,但是这不妨碍孩子们对知识的追求。

    孩子们很高兴,都说想去。

    “过一段时间新济州港的学校就成立了,有愿意去的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报名,不收学费,但是只招收一百名,过期不候。”萧让说。

    耽落人就那么几个村子,没多久就全部走访完了,有随从问萧让:“咱们的学校不是敞开了招生的吗,为什么要告诉这些小孩说只要一百人呢。”

    “这就是人性,有句古话叫做医不叩门,道不轻传。意思说,大夫不能敲门去为病人治病,这样病人会以为大夫是江湖骗子,学文不能轻易传授,这样弟子就不会珍惜,所以咱们新济州港小学招生上也要这么来,分期分批的招生,而不是一下全部招生过去。”

    新济州港小学开始也是帐篷小学,很快任命好了校长、老师。白天负责教授耽落人的孩子,让他们学汉字,写毛笔字等等。晚上就是教授自愿学习的壮丁了,这些壮丁中有一部分年纪很小,才十六七岁的年龄,学习积极性很高,下工后吃过饭就往学堂跑,识字、算算术等等,学的热火朝天的,形成的氛围比较好,学校的校长也会安排,但凡有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有奖学金,都是些小钱,但是起到了促进作用。

    坐落在新济州岛中部的新济州兵营最近热闹非凡。营长袁郎神采飞扬,副将金鼎、黄钺也是很忙碌。整个军营的大校场上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三千士兵,训练声传出老远去。别的营都是五百士兵的编制,他这个营足足三千士兵。其中包括五百名骑兵,两千五百步兵,步兵又分为五百弓箭手,五百长枪手,一千五百人的刀盾兵。

    虽然晁盖早在信上说了,只有五百的骑兵归袁郎统领,其他的士兵等训练熟悉了之后会分到步兵去的,但是袁郎依旧很高兴,这就是信任。

    袁郎不仅仅武艺出众,而且对于练兵很有一套,依照济州团练的训练大纲,每天训练士卒,偶尔还进行一下足球比赛类的游戏。

    金鼎和黄钺本身武艺不错,同时训练步兵上也有一套。这不,一大早的,金鼎就带着一千新兵进行长途跋涉训练,士兵们拿着盾牌和刀,背着水壶和干粮不紧不慢的的走着。走过一道又一道的山岗,又走到了平原上。

    金鼎看队伍速度慢了,道:“怎么才走了几十里地都给裹脚的娘们一样了,你们走不动了吗。”

    “走得动。”士兵们说。

    金鼎说:“来,唱首歌,提提神。”

    队伍一唱歌立刻来精神了,士兵们走路的步伐又加快了,中午到达目的,然后开始埋锅造饭,大家帮着火头军洗菜淘米,刚刚煮饭好呢,就听见紧紧集合的号角响起来了,这是敌人来袭击才会有的声音,新兵们一阵骚乱。队伍排列的也不甚好,有的嘴巴里还叼着馒头,有的还在抱怨。

    金鼎冷声道:“你们是不是埋怨不该在吃饭时候紧急集合?”

    有胆大的士兵说:“饭钢吃了一半,就紧急集合,当然有些仓促了。”

    金鼎道:“你,出列。”

    这士兵出来,金鼎问:“我问你个问题,如果你是敌方的将领,要来进攻咱们是选在咱们全神戒备的时候,还是选在咱们吃饭的时候。”

    士兵不假思索的说:“当然是吃饭的时候了。”

    金鼎说:“这不就对了,敌人,敌人是什么,是你想要你命的人,是想砍掉你脑袋换军功的人,他们是会选择在咱们最不戒备的时候下手,所以你们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都要有遇到敌人的心理准备,只要咱们做到不慌不忙不乱,敌人就算是趁着吃饭来进攻也一样是枉然。懂了吗?”

    “懂了。”

    当然了,短时间内让士兵懂得这些是比较费劲的,需要长期的训练,新兵才能变成老兵,老兵才能变成精兵。

    吃过饭,大家又挖工事,在地上挖出了一道又一道的壕沟来。然后挖完又填上,折腾的这些新兵叫苦不迭。有人问挖壕沟干啥,挖壕沟防备骑兵啊,敌方有骑兵可以用壕沟来预防。为何又要填上,是因为是演习没有真的敌人来啊。

    体能、纪律性、服从性是一样都不能少的。有时候训练之余,袁郎一声令下带着派出两千步兵扛着锄头去耽落人村子附近种树,耽罗人不注重环保,为了烧柴火把附近的杨树、柳树的都砍伐光了,袁郎就当做好事了,给他们种上几万颗树木,作为薪炭林用。

    就在新济州岛沉浸在丰收喜悦和新兵训练的欢乐中的时候留在黑龙岛的吕方正在接受残酷的考验。
………………………………

第二百六十九章 黑龙岛初攻略

    且说晁盖初次带人探访黑龙岛,发现这黑龙岛太好了,地大物博土地肥沃,面积最少有半个京东东路那么大,也就是相当于半个山东省的面积,南北长了能有一千多里地。南部山峦叠嶂荒无人烟野兽横行。中部山区和平原并存经过短时间堪称发现有那么十几个部落和村子,人口有限,大约也就是两万多人,其中非常不友善好战的土努人差不多近九千人的规模。黑龙岛北部是肥沃的平原,非常适宜放牧,差不多近十来万人,当然了具体人数也不好说,毕竟晁盖等人根本没有去北部,只在南部和中部。

    晁盖带领船队走后就把吕方留在了中部,中部有个小小的渔村,叫做白渔村,这渔村有来历,居然是燕云十六州迁移过来的人,也就是河北北部一带的人。村长姓燕,叫做燕怀远,壮丁头目叫做燕阔海。村里有那么一百五十名壮丁,而且最近和土努人打了仗,仇恨算是结下了。

    吕方带兵就在白鱼村住下了,后来考虑到部队住在村里多有不便,就在村南两里远的地方安营寨扎建设了一个兵营。

    本来只给吕方留下了五十名骑兵,五十名刀盾兵,后来晁盖考虑到吕方势单力孤不一定能立柱脚,回到了新济州岛后又安排了两艘飞鹰船给吕方送来了一百名弓箭手、一百名工匠、还有三十万上好的大米,另外还有些棉服、铁锅等等日常用品。

    物资一到吕方很高兴,当即去找叫燕阔海,燕阔海正练刀法呢,这小子就是个武痴,很容易入迷。

    “阔海,晁团练送来了一批物资,一起过去搬运。”吕方说。

    燕阔海练武入迷了,道:“村里的壮丁都听你的,你带人去搬运就好了啊,我还要练刀。”

    吕方道:“你不是想当兵吗,当兵最重要的是什么,服从命令,不要说让你搬运物资,就是要让你冲锋陷阵都不能皱眉头,快走。”

    燕阔海道:“是,这就发出。”

    白鱼村壮丁一百五十人,加上吕方船队的人,搬运物资。来到码头燕阔海吃惊道:“你们的船怎么都这么大。”

    “当然,这是水军的战船,能不大吗?”吕方说。

    正说着船上下来了一百名弓箭兵,整整齐齐的站在码头,都头过来向吕方报告,说即日起这一百名弓箭兵归吕方调遣了。

    吕方说:“你们远来辛苦了,先去营地休息,我们搬运物资。”

    “是。”弓箭兵们虽然长途坐船都恨不得立刻坐地下休息,但是依然迈着整齐的步伐去营房休息。随行的还有一百名工匠,同样都是一百人,但是这一百名工匠走的外扭七八的,毫无队形可言。

    吕方看看旁边的燕阔海,这家伙正流哈喇子呢,吕方道:“搬运物资去了,看什么呢。”

    燕阔海道:“弓箭、腰刀、皮甲,好整齐的弓箭兵啊。虽然腰刀带着刀鞘看不清,但是想来也不会是样子货吧,以前听辽国的人说大宋的弓箭兵一旦近战那就是羔羊,看来也不完全是啊。我能拥有一把弓箭吗?”

    吕方解释说:“步兵弓箭兵主要是集群射箭,对精确度要求不高。平时训练也侧重弓箭,但是配备有辅佐武器腰刀。这刀也是相当有战斗力的,比刀盾兵的刀重量稍微的差些,其他的差别不大。至于想要弓箭暂时不要想,等过几天会招募新兵,到时候你只要通过了选拔肯定有你的弓箭。”

    吕方、燕阔海等人带着大家伙开始搬运物资,棉服铁锅类的东西还好说数量不是太多,但是大米的数量就太多了,三十万斤大米堆积的如同小山一般,满满当当的放在军营的仓库里。最后一袋子大米搬运进仓库壮丁们都累得一屁股坐地上了。刀盾兵也累的够呛,只是纪律性好,依然保持状态。

    吕方道:“骑兵执勤,刀盾兵和壮丁们都去休息吧,晚上食堂加餐,别耽误了饭点啊。”

    “好,太好了。”大家听说可以休息很高兴,一哄而散的去休息了。

    吕方则带了燕阔海回到了白鱼村,村长燕怀远正带着一群老弱妇孺制作熏鱼呢,忙忙碌碌的。海里盛产螃蟹、大虾各种鱼类应有尽有,不过冬天时候寒冷异常,而且冬天长达六个月,秋天时候就开始制作熏鱼了,熏鱼制作过程简单,但是耗费时间,把大马哈鱼从中间切开成两片,用盐腌好了,然后放在一个熏蒸的房间里用柴火烧的烟熏,等到鱼的表面熏了一层黑色的灰的时候就已经可以了。这种鱼足够能存放半年之久。

    吕方道:“燕村长,你们一个冬天都吃这个啊,那营养怎么够。”

    燕怀远笑道:“吕都头不用担心,现在天气还不冷所以制作熏鱼,等过几天初冬的时候,海面上还没有结冰我们就去打鲜鱼回来,那时候只需要下上一场雪就行了,各家各户的在院子堆一个雪堆,把鲜鱼放里面,那鱼冻得厉害,随便什么时候吃都是新鲜的。”

    “光吃鱼还是不行,附近百十里内不是有十几个村落呢,他们有的放牧羊群,有的放牧驯鹿,可以换些肉食来吃。”吕方提议说。

    旁边燕阔海一撇嘴,道:“天天吃鱼,早吃腻歪了。可是有什么办法,五斤鲜鱼才能换一斤活羊,价格差太大,所以大家不愿意换。”

    吕方道:“这价格也算合理啊,我看海里的鱼可是异常的多,一网下去几百斤都有吧。”

    燕怀远说:“说的很对,不仅仅是海里,就是入海口的河里,甚至附近的水塘里到处都是鱼。最常见的鳕鱼一条二三十斤很普遍,但是村里的情况很糟糕。渔船,渔网都很烂。只要有好的渔船和渔网,我带领五十老渔民一天也能网个上万斤啊。等下雪时候堆积在雪窝里堆积他个十几万斤,可以去跟别的部落交换驯鹿、狍子、绵羊。”

    吕方暗想,按照晁盖的指示,要让吕方不仅仅能保护住白鱼村不受土努人的危害,同时还要拉起一支队伍来,为了将来黑龙岛大开发做好准备。虽然又来了一百弓箭兵,吕方手里拥有了二百人的武装力量,但是有些事情光靠武力是行不通的,必须有本地德高望重的人帮助才行。

    吕方道:“燕大叔随我到港口,我给你看样好东西。”

    吕方、燕怀远、燕阔海三人来到港口,来送货的两艘飞鹰船还在。燕怀远道:“吕都头,你该不会把这两艘大船借给我们捕鱼吧。”

    “哈哈,燕大叔说笑了,这是水军的战舰,休息一下他们明天就要离开了。不过我可以借给你另外的两条蜈蚣船,在那里。”吕方一指旁边的两条十八米长的蜈蚣船。

    十八米长的蜈蚣船也够长了,燕怀远摸摸脑袋:“这船也够大了,恐怕要驾驶这船也得学许久吧。”

    “这是船是留给我们军队用的,每船上配备了三个水手,你要是用只需让人划船就行了。部队不用的时候你就用这两条蜈蚣船捞鱼吧,另外物资里还有渔网。”

    吕方列出一个单子,赠送给白鱼船渔网二十张,伐木锯二十个,大米一万斤。

    燕怀远有些说不出话来,非常的激动,黑龙岛上的农耕特别不发达,多少年没吃到过大米了。

    一送就是一万斤大米,整个白鱼村不过几百人,更何况一百五十名壮丁还去军营吃饭了。

    吕方安排燕怀远多多的打些鱼,等下雪了多多冰冻一些鲜鱼。至于大米则侧重村里的老弱一些。双方交接了物资,燕怀远很高兴,很激动,自信满满的今年能打数十万斤鱼。

    新来的弓箭兵和工匠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便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工匠们去附近地方开始伐树,打造一种在地上拉的无轮子的车,吕方想起来了这是晁盖说的雪橇。虽然现在还没下雪,但是早作准备的好。

    白鱼村的壮丁让吕方安排出去一百人在附近割草,为战马准备草料,以免大雪一来什么草都没有了。

    吕方叫了燕阔海问:“咱们得去赚一圈去,联络一下各部落,尤其是那些和土努人不对付的部落,联络一下感情。”

    燕阔海道:“大多数的村子都和我们村一样,三五百人的规模,单独一个村根本没能力对抗土努人,咱们去联络必须展示实力才行,不然他们也不会信咱们的。至于带什么东西,当然是熏鱼了,不靠海的村子大多不会捕鱼。”

    吕方当即安排白鱼村的一百五十名壮丁,和军营里的一百名工匠守着白鱼村。吕方带领五十名骑兵,五十名刀盾兵,一百名弓箭兵整整二百士兵队伍由燕阔海带着展开军事访问。骑兵马背上还驮着不少的熏鱼,这些都是外交的礼物。

    军事访问有讲究,纪要展示实力又不能让别人以为是来打仗的。每当快到一个村子,队伍在三四里外就停下来了,燕阔海带着几个弓箭兵过去先沟通好了,然后吕方才过去。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第二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