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老朱再度举起屠刀……柳淳现在也傻眼了,经济的事情,靠着光靠拿刀子逼,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可问题是除了动刀子,还有别的办法吗……就在这时候,突然外面的街巷,传来了嘈杂的声音。

    有人急匆匆跑进来。

    “来,来存钱的了!”

    柳淳一听,慌忙站起,就往外面跑,茹太素瘸着一条腿,也跟着出去了……等他们到了外面,全都傻眼了。

    密密匝匝的人群,一眼望不到边,有贩夫走卒,有码头的搬运工,有普通的工匠……全都是布衣百姓。

    在他们的手里,紧攥着宝钞,多的有几十贯,少的只有一贯两贯……

    “都,都是小客户啊!”

    茹太素微微失望,这些人加起来,怕是也抵不上一个豪商的身价……柳淳深深吸口气,“告诉下去,好好招呼每一个客人,有敢怠慢的,决不轻饶!”

    茹太素悚然一惊,他也急忙吩咐:“对!告诉他们,全都笑脸相迎,把银行的规矩讲清楚了!”

    很快,银行所有窗口都动了起来,老百姓怀着忐忑的心情,前来排队。

    排在最前面的一个小老头,门牙只剩下一颗,背高高拱起,身体宛如一张弓,头根本抬不起来……一看就是常年伏身劳作的结果。

    他颤颤哆嗦,取出了一摞宝钞,差不多有上百贯,递上去,到了半截又撤回来,反复三次,终于心里发狠!

    “拿,拿去吧!”

    “老先生,你是要存钱,还是要换成新钞?”

    里面的人连着问了两遍,老头似乎一无所知,他张了张嘴,茫然道:“你,你们看着办吧!”

    这下子把里面的人都给弄懵了,看着办?怎么办?

    第一个客户就卡住了,柳淳急忙快步走过来。

    “老人家,是这样的,你若是不急着用钱,可以存起来,有利息的。如果急用钱,把旧的宝钞兑换成新的宝钞,很合算的……”

    柳淳耐心解释,“新的宝钞印刷好,不容易损坏,在银行兑换,旧的宝钞,能折价九成,若是在外面,旧宝钞只能抵三分之一的新宝钞使用……老人家,银行是为了便民设立的,没有别的意思!”

    “没?”老头愣住了,喃喃道:“不,不是说皇爷缺,缺钱了……那个杀才说的……”老头嘟囔着,抬头问道:“那,那老汉存一半,换一半,成不?”

    “当然成了!”

    柳淳笑着让人给老头立了个存折,然后又把新的宝钞递给他。

    “老人家请看,这是新的宝钞……这块有个水印的标志,就是陛下的天颜。有这个,就错不了。”

    老头眯缝着眼睛,努力伸长脖子,当他看到老朱的面孔时,突然眼圈湿润,浑身战栗,扑通跪在了地上。

    “皇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老头下跪,就像是骨牌一般……一个接着一个的人,跪在了地上,黑压压的,遮蔽了好几条街道。

    ……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躬身站在了朱元璋的面前,“臣得到了呈报……百姓们听说陛下亲自往银行里存钱,都,都觉得……”

    “都觉得什么?”

    “觉得陛下体恤百姓,百姓感恩戴德,故此踊跃前来。”

    朱元璋轻哼了一声,撇嘴道:“是百姓们觉得朕缺钱了,就把家里的钱都拿了出来,帮朕的忙了!他们之中,没几个人能闹得清楚,什么兑换新钞,什么存款有息……”

    蒋瓛诺诺答应,不敢多言。

    朱元璋突然伸手,拉住了朱标,大步走到了银行的院落中间,透过围墙,向外面眺望……仅仅是一个缺口,却能看到无边无际的人群……

    朱元璋血液奔涌,涨红了脸膛,满怀愤懑道:“太子,你懂了吗?朕何以对官吏从不手软!因为他们根本没心!大宋朝养士三百年,也不过养出文天祥一人而已!士人官吏,总是把朕给他们的,视作理所当然的,而且还贪得无厌!唯有这些百姓,他们才会真正感恩戴德,知恩图报!有一点好处,就恨不得把心掏出来……朕告诉你,只要民心在,这江山就像是铁桶一般,谁也动摇不了!”

    ……

    朱元璋沉声道:“去,把柳淳给朕叫来!”

    不多时,柳淳小跑着过来,额头都是汗水。

    “陛下,前面十分忙碌,有什么吩咐,还请速速降旨。”

    老朱没责怪柳淳的催促,相反很满意这小子用心的态度!

    “朕问你,这帮百姓的钱,会不会出问题?利息能如数给他们吗?”

    “能!”柳淳道:“陛下,臣已经给燕王去信,存款之中,会拨出一些,入股辽东的金矿……这是获利一倍以上的生意,支付百姓的利息,绰绰有余!”

    “好!再传旨下去,京城内外商铺,谁敢不接受新的宝钞,立斩不饶!”朱元璋恶狠狠道:“谁敢占百姓的便宜,朕就要了他的狗头!”
………………………………

第143章 给老朱送钱了

    银行运行到了第六天……整个京城,最庆幸的人就是蓝玉了。

    他刚刚得到了一副字,是御笔亲书:忠勇纯臣!

    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充满了霸气和天威。

    除此之外,还有一道旨意,加蓝玉上柱国!

    蓝玉有点晕乎乎的。

    历代以来,一个官员可以同时有几项官职……包含职事官、散阶、勋官、爵位等,比如蓝玉,他的官职就是左都督,散阶则是特进光禄大夫,而爵位则是梁国公。

    不是每一个官员,都能四种齐备,尤其是勋官,更是很少有人得到,而上柱国正是勋官当中的顶点。代表着无上尊荣。

    当初徐达那么大的功劳,也仅仅是左柱国,目前唯一曾经得到过上柱国的,就是在凤阳待着的韩国公李善长!

    蓝玉觉得自己赌对了……别说五十万贯宝钞,就是五十万两真金白银,也赚大了!

    要知道过去蓝玉因为年纪相对小,虽然战功彪炳,但地位并不突出,大家只觉得他会打仗,别的就不怎么样了。

    可这一次蓝玉全力配合,支持新钞,弄得老朱十分满意,激动之下,送了四个字,又给了他上柱国的位置。

    等于宣誓蓝玉为新一代的勋贵领袖。

    “丫头,这份尊荣是你给爹买来的!”

    蓝姑娘笑嘻嘻的,“我早就说了,听柳郎的准没错!”

    又是柳郎……蓝玉摇头苦笑,“去把他叫来,这个上柱国能不能要,我还要听听他的意见。”蓝玉的确是谨慎了不少,没敢贸然接受。

    蓝姑娘不爱听了,“爹,你那么清闲,啥事都没有。干嘛麻烦人家柳郎,走,咱们去银行请教他。”蓝姑娘乐颠颠晃了晃手里的金卡。

    有这个东西在,柳淳可是要亲自接待的!

    ……

    “梁国公,要我说,你就不该要这个上柱国……”柳淳没有绕圈子,他记得在嘉靖朝,首辅夏言就得到了上柱国,结果死得老惨了。反倒是严嵩聪明,拒绝了上柱国,得到了皇帝的欢心,愣是把持朝政二十年,到了八十,还当首辅呢!

    “我倒是觉得没什么,毕竟国初李善长也得到过上柱国,只是后来改为左柱国。”蓝玉沉声道。

    “那现在李善长在哪里?”柳淳毫不客气道:“我说了,国公想要名留青史,只管好好著书,教导皇孙,其他都是虚的!”

    蓝玉瞪着牛眼,谁能轻易放弃无上的尊荣!

    可他在北平的时候,跟柳淳谈过,也知道自己的位置,做人要夹起尾巴啊!

    “那你说我该怎么回!”

    柳淳哑然一笑,“这还不容易,尊无二上,上非人臣所宜称。中山王徐达,功臣第一,亦止为左柱国。乞陛下免臣此官,著为令典,以昭臣节。这不就完事了。”

    蓝玉又沉吟一会儿,终于咬牙忍痛点头……

    谢辞的奏疏送上去,朱元璋还在跟朱标议论银行的事情。

    “如今的情形如何了?百姓存钱的人还多?”

    “多!”

    朱标喜滋滋道:“自从第一批百姓存款之后,银行的便利好处,就迅速传开……到银行存款,旧币换新币,而且存款还有利息,百姓自然踊跃。只是当下愿意存款的,还是以普通百姓,升斗小民为主,积累的存款并不多……所幸也没人挤兑,父皇的那些金银,十分安全,绝不会丢失!”

    老朱没听出儿子语气当中的揶揄,反而忧心起来。

    “这么多百姓存钱,银行要付给他们利息,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那个柳淳有这么大的本事吗?”朱元璋迟疑道:“钱总不会凭空冒出来吧?你说……他会不会私自放贷,盘剥普通百姓?”

    老朱又警惕起来。

    重农抑商,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老朱的国策。

    当然了,是抑制商业,而不是禁绝商业,老朱就算经济常识再差,也知道商业不可或缺……事实上,许多藩王,比如秦王就养了十几万只羊,到处卖羊毛,晋王则是贩卖牲口,甚至是私盐!

    这些藩王干的多是和百姓争利的事情,所以几乎都是交给亲信代为经营,不敢留下把柄。

    倒是朱标和朱棣在柳淳那里的生意,有些特殊……不管是钢铁厂,还是在大宁屯田,建的作坊,都是朝廷有好处的,而且有没有侵犯到当地百姓的利益,所以可以堂而皇之,摆在台面上,不必担心有人发难。

    朱标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急忙解释道:“父皇……柳淳说了,银行的一个作用就是降低利息,所以他肯定不会以高利盘剥百姓……他要投资一些回报丰厚的产业。”

    “比如?”

    “辽东的金矿,种植黄豆,榨油,还有钢铁,货运……”朱标连着说了十来项,总结道:“父皇,儿臣以为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柳淳果真能做到,这个银行可真是妙用无穷啊!”

    的确,柳淳提到过金矿的事情,老朱眼神转动,突然猛地站起,气急败坏!

    “朕想明白了,朕想通了!这个该死的柳淳!”朱元璋在这一刻,几乎抓狂!“他可是真有本事!处心积虑,不就是想要拿这些钱,去替他办事吗?你想想,哪一项,不是他的产业?”

    朱标讪讪道:“父皇,儿臣倒是不这么看。这些产业全都有利可图……银行又照常纳税,便利万民,于国于家,都是利大于弊……柳淳这是谋国善举啊!”

    朱元璋连连摇头!

    “你说的这些,正是柳淳的险恶之处!这小子把自己的私心藏得太好了,看起来没什么,但他算计朕,算计你,算计文武,算计百姓!简直狗胆包天,肆无忌惮!”

    在这一刻,朱元璋这个老农民突然醒悟了……柳淳这小子绝对不像是表面那样纯良。

    还记得第一次见面,询问他为什么不用宝钞,他就说宝钞贬值……那现在呢,他一步一步,让朕拿出了内帑,替他担保!

    然后又吸收了那么多存款,帮着他开发大宁和辽东。

    从头到尾,都是替他做事!

    朕可是皇帝啊,朕还要这张老脸呢!

    朱元璋气疯了,“让朕白出力气,他捞好处,行,真行啊!”老朱切齿咬牙,简直要吃人了。

    “父皇……您,您老还有存单,还有利息……”

    “呸!那是打发要饭的!”

    朱元璋狠狠啐了朱标一口,他猛地揪住了儿子的衣服,怒吼道:“你是不是在那小子那里有股?”

    “这个……父皇不是早就知道,还,还让儿臣把获利送给凤阳的乡亲。”

    朱元璋哼了一声,“这事你不用管了,把股交给朕就行了!”

    “啊!”朱标瞪大眼睛,怪叫道:“父,父皇,你要拿走儿臣的股份?”哪有大人抢孩子糖块的道理……

    老朱突然觉得有些老脸发烧,没好气道:“朕又没要你的,去,替朕向那小子讨些股份过来……对了,朕要大头儿!”

    朱元璋的流氓属性彻底发作了……他的好心只属于普通百姓,至于柳淳,俨然跻身“韭菜”的行列,老朱准备割下一茬,做饺子馅了。

    朱标也没法子,老爹眼睛都红了,只能照办……只是没等他去通知柳淳,柳淳就自己来了。

    “启禀陛下,臣带来了银行的账目,还有这几天的商税收入,请陛下过目!”

    朱标在旁边差点笑出来……你小子真够机灵的,没等父皇去要,自己就把钱送来了,也不知道有多少,能不能满足父皇的大胃口!

    要是不够,你小子可就惨了!

    朱标暗暗想着……
………………………………

上架感言

    本来是不想写的……但貌似例行公事,都要来一点……说实话,目前小的非常忐忑……是骡子是马,就看大家伙了……

    首先,这本书应该会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小的有个野心,就是把明初的大时代,略微的写出那么一点感觉来……所以呢,对小的来说,要保证稳定,保证有质量,对得起大家的订阅。

    按照小的一直以来保持的习惯……上架之后,每天保底三更……当然肯定会加更……万赏加更,赏得多,加的就多。

    还有就是老生常谈了……一本书真的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你们的每个留言,小的都会看的,有问题就调整,毕竟让多数朋友满意,小的才能有一口饭吃的。

    人是要恰饭的吗!

    充一点钱,随手一个订阅,应该不难……小的在此拜求大家伙了……马上零点,希望大家尽量订阅。

    你们多订阅,小的多更新。

    咱们不离不弃……
………………………………

第144章 给老朱挖的最后的大坑(第一更求票)

    朱元璋眉头乱挑,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是来送钱的,柳淳这小子能在短时间之内,把银行运行起来,也算是本事,朝廷这么能干的臣子不多了。

    “你过来,把账给朕好好说说!”朱元璋的语气缓和了不少。

    “是!”

    柳淳恭恭敬敬把账目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陛下,银行目前吸收了一百三十多万贯存款,又兑换出去近七十万贯新钞,至于准备金这块,并没有损失,还有略微增加……”

    增加的就是蓝玉存进去的……

    朱元璋眉头紧皱,“吸收了这些存款,可是要给利息的,朕算计着,你现在是赔钱,又何来的收入?莫非是你把这些存款当做税金,拿来糊弄朕?”

    老朱的金融水平也在上升中……柳淳慌忙摆手,“陛下,存款可是不能随便支用的……臣这一次交给陛下的是商税的进账。”

    “商税?银行的商税?你们不是没赚钱吗?哪来的税?”老朱生怕柳淳把银行弄成盘剥百姓,敲骨吸髓的工具,那些忠心耿耿的百姓伤不得!

    “是这样的,大宁的货物跟银行挂钩了,必须用新钞才能购买……陛下也知道,臣一向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买卖公道……”

    老朱轻咳了一声,柳淳赶快停止了吹嘘,正色道:“当下很多在银行换了新钞的百姓,发现货物便宜,比如一把菜刀,才区区25文,比市面上便宜了10文还多,他们很多人都买了,而且不光是自己用,还拿出去卖给那些没有存款换钞的人。”

    朱元璋倒是没生气,反而朗声笑道:“好!就该这样!百姓捧朕的场子,自然有好处,那些抵制新钞的,朕也不会放过!”

    老朱又警惕道:“你说的商税,不会是从这些老百姓身上收来的吧?”

    “不不不!”柳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