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或许会说,朝廷征调民夫,已经给了报酬,怎么还会如此?”朱棣沉吟道:“两个原因,其一,运河承载能力太小,其二,朝廷需要的民夫太多……归结起来,负担都落在了普通百姓身上。那些贪官污吏,更是以次充好,将陈年的粮食发给百姓,这些粮食根本换不到钱。有的百姓不满,结果就被官府定罪,直接给抓了起来。还,还有被发配去了东番!”

    朱棣切齿咬牙,他是需要人手开发东番岛,种植甘蔗。

    但是不能诬陷好人,把无辜百姓给送去啊?

    尤其不能忍的是这帮官吏在发配的时候,都把朱棣抬出来,说这是天子意思,本该是死罪,结果法外开恩,去东番岛种甘蔗吧!

    老百姓很难弄清楚怎么回事,他们求告无门,最后只能把账算在了朱棣头上。

    替这帮贪官污吏背黑锅,朱老四简直要抓狂了。

    “朕躬有罪!”

    这四个字从朱棣的嘴里说出,所有文武大臣,包括柳淳在内,都忍不住跪倒。

    “陛下勤政爱民,皆是臣等无能,请君父责罚!”

    朱棣摆手,“朕有罪,朕罪在行事急躁,罪在没有仔细了解清楚状况,民力终究有限。南北物资输运,靖难之役,迁都北上……这么多事情,南来北往,压力都落在了这条河上,都落在了沿着运河,几百万的生灵上面。运河有近百万民夫。又要额外征用百万人。多的时候,有两百万人在这条河上忙碌。可是在河的两端,依旧有堆积如山的货物,需要运输。”

    “这不是靠着朕的旨意能解决的事情,说到底,必须寻找新的办法来取代漕运……朕身为天子,未能察觉,就是失职。朕身为天子,要向百姓下诏罪己。至于尔等臣工,也必须反躬自省。”

    朱棣习惯性地起身,在群臣面前来回踱步。他的步伐很重,每一下都像踏在心头一般。

    “科学!必须尊重科学!”

    朱棣一开口,柳淳差点喷了,皇帝陛下,咱能认真点不?

    哪知道朱棣绷着老脸,格外认真。

    “朝廷决策,必须要讲究科学。不能光靠着想象。朕身为天子,最不应该的就是盲目施压,必须充分论证,拿出可靠的方案,才能决策。”

    “至于你们臣子,既不能朕说什么,就不顾一切去冲,也不能天天嚷嚷着为国为民,结果什么事情都不做。”

    “总而言之,咱们君臣都需要反思,都要尊重科学。”

    朱棣这一番罪己表态,还真是情真意切,发自肺腑。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客观规律摆在那里。

    人力有限,没法逆天。

    从靖难之役算起,连续几年的时间,漕运承担的压力一年比一年大,这不是咬咬牙就能挺过去的事情。

    朝廷虽然不会免费征用民夫了,但是给的报酬,也仅仅是让百姓在农闲时候,乐意出来劳动罢了。

    连续高强度征调民夫,连田地都顾不上。

    他们怨声载道,对朝廷不满,痛骂皇帝,仇恨奸臣。

    结果被明教利用,他们煽动运河沿线的农夫船工,一起造反。很多百姓就被他们裹挟。

    不只是东昌府,整个运河沿线,就连扬州一带,都出现了乱局。

    “立刻下罪己诏,宣布暂停运河沿线民夫征用,针对永乐改元以来,所有服役民夫,超过一个月的,提供两倍补偿,三个月以上的,提供三倍补偿。下令各地衙门,必须将补偿送到每一户的百姓家里,要亲自向百姓解释,赔罪。这笔花费,由朕的内帑出。”

    朱棣平素抠门不假,可真正到了需要花钱的时候,那是半点不含糊。

    “再降旨应天,今年的漕粮,七成走海运。要尽量爱惜民力。”

    “吾皇仁慈,万岁万万岁!”

    面对黑压压的文武群臣,朱棣没有半点轻松,“如今运河两岸,明教逆贼裹挟数以万计的百姓造反,被攻击的州县多达十几处,不少城池被攻陷,官吏被杀戮。朕对百姓有怜悯之意,爱民之心。可是对这些逆贼,没有半分仁慈可讲。传令禁军,即刻调遣神机营和五军营,出兵五万,镇压乱贼。凡是跟明教勾结的官吏商贾,一律杀无赦!”

    一篇罪己诏,一道平叛令,朱棣伸出了两只手,就看这两手管不管用了……


………………………………

第729章 挽回民心

    “诸位叔父,当下明教逆贼煽动运河沿岸百姓造反,父皇既要安抚百姓,又要镇压叛乱,太不容易了。”

    朱高燧斜靠着太师椅,将两条腿搭在前面的条案上,十分慵懒安逸,这是他跟徐妙锦学来的,很有气势。

    在他对面,几位宗室藩王,包括齐王、岷王、庆王、肃王、蜀王等人,纷纷咬牙切齿。恨不得把朱高燧给撕了。

    你个小兔崽子,也敢跟我们装蒜摆谱儿,信不信老子抽死你?

    当然了,这几位也就是想想,此刻的朱高燧还真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

    左宗正一职落到了朱高燧的头上,他就有了生杀予夺的权柄。宗室亲王表现如何,他说了算,谁家的孩子要承袭爵位,也要他点头。

    也不用别的,光是拖着,就能让你牙根痒痒,无话可说。

    别的不说,秦王一系,曾经同样支持朱棣靖难,结果到了现在,秦王府都没有人承袭爵位,只能不尴不尬地等着。

    这就是宗人院的权力,不服不行的。

    “赵王殿下,眼下国家困难,我们心知肚明,大家伙都愿意替陛下排忧解难,只不过我们势单力薄,做不出什么事情啊!”齐王仗着年纪大,率先耍赖了。

    朱高燧把眼睛一瞪,慢悠悠道:“是吗?我怎么听说,诸位叔父在皇家银行还有不少股份啊!”

    “殿下,你是什么意思?”

    岷王豁然站起,怒视着朱高燧,冷冷道:“以皇家银行的股份,换取我们的封地、兵马,甚至是俸禄……这是当年陛下承诺的,白纸黑字摆在那里。我们这些人,除了这点股份,就没有别的东西了。四哥不能这么不讲情面,他总不能不给我们这些兄弟一条活路吧?”

    “对,没错,朱高燧,你一个小辈,竟敢如此欺负我们,上哪说得出道理去?”

    诸王单打独斗,干不过朱高燧,只能联合起来,一起喷,大家伙指手画脚,纷纷指责。

    可朱高燧自从得到了老爹的关爱,胆子爆棚,他才不怕呢!

    “诸位叔父,你们咬死了父皇当年的承诺,我也不否认。可我要提醒你们,当年皇家银行是多少股本,现在又是多少?”

    “我可告诉你们,这几年的功夫,大力兴学,鼓励工商,如今又要改革财税,施行一条鞭法……什么意思你们不会不明白?往后每年都要增加两三成的货币,你们手握着皇家银行的股份,莫非也想要这笔钱吗?”

    齐王挺直胸膛,大声嚷嚷道:“怎么不行?民间办个作坊,兄弟合股,赚了还要大家分,怎么到了皇家银行就不行了?”

    “哈哈哈!”朱高燧仰天大笑,“叔父还真就说对了,皇家银行就是不行!你们也想跟我爹肩膀一样齐吗?”

    “这个……”诸位藩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直没说话的蜀王终于站了出来,他咧着嘴苦道:“赵王殿下,我们当然没有那个胆子,皇家银行乃是朝廷公器,确实不该被外人染指。不过我们这些人已经不剩什么了,总不能让我们上大街要饭去吧?”

    齐王也道:“就是,别把人逼急了,大不了我拿个破碗去午门站着,到时候看看谁丢人!”

    “你去!”

    朱高燧可不怵他,“现在就去,你看侍卫打不打你?”

    蜀王连忙摆手,“别动气,咱们好好想办法,事情总要解决的。”

    毕竟蜀王的面子要大一些,大家伙总算安静下来。朱高燧背着手,痛心道:“诸位叔父,我就不明白,你们怎么就想不通呢?我真是一片好心啊!皇家银行要增发货币,要施行一条鞭法。到时候资产负债表势必膨胀到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你们手握股票,就不觉得烧手吗?”

    “我现在劝你们让出来,还能换点东西。若是现在不让出来,那些言官会放过你们?人家动手,不但什么都不给,还会顺便送你们一个罪名。到了那时候,我看你们怎么办?说到底,我是一片好心,可我的好心竟然成了驴肝肺,你们也太让人失望了。”

    这帮人被朱高燧骂得,还有那么一点服气了,这孩子说的不是没道理啊!

    至于朱高燧,则是心中狂笑。

    过去他真是把聪明用错地方了,跟那些成精的人斗,不吃亏才怪呢!换成了一堆凡人,他的战斗力立刻就上来了。

    “我也不让诸位叔父吃亏,咱们现在让出股份……我爹那边会溢价两成收购,也就是说,你们立刻会多一大笔钱的!”

    齐王翻白眼了,别把我们当傻子好不,溢价两成,等过两年,股票价格会翻倍的,而且还会翻好多倍!

    “是,溢价两成,你们还不满意,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这次把漕运改成海运,需要多少码头?需要多少海船?整个经济的中心都变了,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几位藩王面面相觑,他们哪知道啊?

    “愚蠢啊!多简单的事情,我就这么说吧,很有可能,某个小渔村,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咱们现在拿钱出来,投资这些地方,过几年之后,收益只会比皇家银行还高。”

    “而且还能成立商行,船队,货站,酒楼,客栈,钱庄,保险……这多多少行业,多少位置?你们都是一大家子人,而且子孙繁衍会越来越多,有了这些位置,就算他们不争气,也能安稳过日子,岂不是比握着让人眼红的皇家银行股票来得好一万倍?”

    ……

    “父皇,师父,你们都在啊!”

    朱高燧手捧着七份约书,乖乖送到了朱棣面前,扣除宁王,代王和谷王,仅剩的七份股份悉数拿了回来,从现在开始,皇家银行就彻底成了朱棣一个人的了。

    “你小子还挺机灵的,知道把这个拿回来!”

    朱高燧憨笑道:“还是父皇给的机会好,把宁王处置了,他们敢不给吗?”

    朱棣哼了一声,“自作聪明,那都是你叔父,我们兄弟情深,他们不犯错,父皇岂会处罚他们?你这话传出去,让外人怎么看父皇?”

    还能怎么看?反正大家伙心里都有数!

    朱高燧暗戳戳低着头,不说话,可脸上满是得意。

    朱棣又岂能真正怪他,只是这些股权收回了,却也不是他的了。朱棣沉吟良久,一把扔给了柳淳,顺着袖子里还扔出了一份。

    “从今天开始,皇家银行只是名义上属于朕了,就像这天下一样,名为朕的江山,可实却不是朕的。”朱棣言语之间,难以掩饰的懊恼。

    柳淳忙笑道:“陛下,舍得舍得,陛下舍出了股份,却得到了民心,说到底,陛下才是真正的万民君父,爱民如子,臣五体投地……”

    “行了!”

    朱棣摆手,“柳淳,你往后别说拍马屁的话,陈词滥调,一点都不走心,朕听着也烦。朕现在就问你一件事,明教之乱,几时能够平定?”

    “回陛下,容臣说句过分的话,这世上钱解决不了的事情——不多!”

    当柳淳将皇家银行交给朝廷之后,整个文武百官都惊呆了。

    我的老天爷啊?

    这是真的吗?

    陛下居然把最值钱的皇家银行交出来了?

    怎么感觉活在梦里啊?

    解缙最先清醒过来,他跪在地上,以头杵地,磕得脑门都肿了,也没有察觉。他涕泪横流,“吾皇圣德,陛下万岁!”

    身为户部尚书,虽然接任不久,但是他也了解银行的价值。

    财政立竿见影,金融润物细无声。

    这二者就是一阴一阳,合在一起,才能成为大道!

    从此户部手握神器,可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狂喜中清醒过来,解缙立刻下令,拨出三千万专项资金,用来补偿运河沿线民夫的损失。钱拨下去了,解缙又补充了一条。

    要求各地衙门,所有官员,必须亲自带着钱下去,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发钱,任何地方官吏,不准在衙门里待着,必须亲自下到民间。

    对于解缙的安排,柳淳大为满意,他调动锦衣卫,全力监督,对那些怠惰,散漫,挪用公款的官吏,绝不客气。

    很快的时间,齐鲁大地,运河沿线,各个村落都出现了奇怪的景象,官府老爷捧着钱,陪着笑脸,深入一个个的村寨,将赔偿款项交给百姓的手里。

    这是疯了吗?

    官老爷怎么这么和气了?

    还给老百姓发钱?

    过去不都是他们收钱,几时见过回头钱?

    “乡亲们,这都是陛下让的,陛下说了,为了保证漕运,你们都吃苦了,这是陛下补偿大家伙的。”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无数百姓跪倒地上,激动落泪,高呼万岁。

    每到一处,全都如此。

    过去百姓日子过得太苦,对朝廷都有一口怨气,如今朝廷愿意纠正,还拿出了足够的诚意,百姓的气都消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当官员从一个村子离开,刚走出没有五里远,突然一个小老头追了上来,他气喘吁吁,“大人,草民不能不说了……俺有个儿子,他去年回家的时候,跟俺说他保护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他们的大龙头,还不让俺说出来。”

    官员一愣,忙惊问道:“老先生,你儿子在哪里?那个大龙头在哪里?”

    “俺知道,俺愿意带路!”老汉认真道。

    顶点


………………………………

第730章 唐赛儿的转变

    鹅卵石铺就的小路,通向幽深的院落,硕大的槐树撑开头上的华盖,宛如一柄巨大的伞,遮盖了半个院子。

    粗粝的树干上,两只慵懒的猫,有一声没一声叫着。曾经的铲屎官太不负责了,动不动就消失不见。所以两位猫主子很明智地弃暗投明了。

    它们俯视着不远处的窗台,一张小桌,两个少女,在盯着书稿,仔细阅读。

    “这就是大明律啊,怎么会这么多?”兰欣烦躁地抱怨着,草原上的律法从来都是很简明的,只要一张羊皮,就能写清楚。

    比如一个贵胄杀了一个奴仆,只要赔偿三只羊就可以,一头牛能换十个奴隶,欺骗主人要被割去舌头,窃取主人财物就要被锯掉一条胳膊……

    兰欣从来不担心这些法令的问题,因为她是黄金家族的人,身上流着尊贵的血液,在那些奴隶和部众中间,她就是绝对的主宰。

    只不过在大明,似乎一切都不一样了。

    “朝廷禁止私刑,不准买卖人口,不准逼良为娼……”唐赛儿仔细阅读着,清秀的眉头紧紧拧在一起。

    “这,这是真正的大明律吗?不会是骗我的吧?可为什么要骗我呢?根本没有道理啊!”

    她陷入了强烈的怀疑之中,正巧,李无瑕给兰欣送来了点心,顺便来瞧瞧她学得怎么样了。

    “我就是觉得东西太多了,干嘛不简单一点?偷东西就砍去手掌,奴隶逃跑就剁去大腿?”

    李无瑕并没有意外,尽管兰欣长得乖巧可爱,但是她从小到大接触到的东西,和大明还是太不一样了,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法令的核心在于教化,除了少数万恶不赦的罪行,必须处死之外,其余的罪过,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