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亲是雄主,母亲战斗力更强,大哥是当朝太子,过去还算温和,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头角峥嵘,杀伐果断,不比老爹差。

    至于二哥,原来武力超群,现在醉心科学,也是成果不断,人人仰慕。

    师父就不用说了,三位师娘,也都是当世顶尖人物,就连几位师弟都不是好惹的。

    于谦被师父当成衣钵传人在培养,朱勇更是新一代的将领表率,就连五叔周王朱橚都顶着神医的头衔……

    有时候朱高燧都在想,自己怎么就这么倒霉,生活对他太不公平了,被这么多神仙压着,他有什么心思都会被看穿。

    完全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也怪不得他越长越歪了,能活下来就很不错了,证明他足够顽强。

    朱棣深深吸口气,拍了拍儿子的肩头,“来,坐下,为父跟你谈一谈。”

    朱高燧战战兢兢,坐在了旁边,朱棣却拉着他,爷俩并肩而坐,朱高燧浑身不舒服,仿佛坐在了钉板上面,那个滋味就没法形容了。

    “皇儿,过去或许爹有些不对的地方……”

    一开口,朱高燧就懵了,“父皇没错,没错啊!错的是儿子!儿子……也没错啊!总之父皇不会错的,不会的!”

    “行了!”

    朱棣低吼了一声,“你听父皇说完了……在我的心里,你们三兄弟是一样的。都是父皇的嫡亲儿子,父皇不会偏疼哪一个的。你二哥他从小就有一股子傲气,爹最喜欢他。你大哥早年在皇爷爷身边长大,跟父皇有些疏离。至于你,比他们都小,父皇或许看父皇黑脸的时候更多。但是你要相信一点,在父皇的心里,你们都是一样的。”

    短短几句话,朱高燧的眼圈就泛红了,小可怜感动坏了,都忘了这些年受的欺负了。

    “父皇,孩儿没出息,给父皇丢脸了!”

    “别胡说。”朱棣冷哼道:“你要是都看不起自己,就没人看得起你了。其实论起本事,所有宗室子弟,包括你那些皇叔在内,有几个比得上你的?皇儿,你不能因为身边的人太优秀了,就妄自菲薄啊!”

    朱高燧完全傻了!

    父皇是什么意思?不要妄自菲薄,父皇是说自己很不错吗?终于有人夸奖自己了,真是感动哭了。

    这么多年,第一次得到老爹的夸奖,不行,要拿小本记下来,挂在客厅的中间,对了,要让大哥和师父都瞧瞧!

    “冷静点!”

    朱棣又呵斥道:“你小子就不能有点城府?这副样子,你让父皇如何放心委以重任!”

    朱高燧更傻了,他爹今天就不正常,莫非是被鬼附身了?

    “你听着,父皇想让你执掌宗人院。”

    轰!

    晴天霹雳,一道雷霆,直接砸到了朱高燧的头上,雷得他浑身冒烟。魂飞魄散……爹啊,咱别开玩笑成不,儿子的小心脏受不了。

    朱棣还真不是开玩笑。

    “原来宗人院是论资排辈,你五叔成了宗人令。可是他醉心医学,根本管不了。这次父皇处死了宁王,其他的藩王要说多干净,那也未必!可是爹也不能天天杀自己的兄弟,我打算让你入宗人院,把咱们老朱家的人都管起来,现在还活着的叔父也有十几位,他们的儿子已经过百了。有人都有了孙子,人丁兴旺,开支散叶,这是好事情。可人多了,心就杂了。不管百姓有怨言,管了又说咱朱家的人无情。你说说,有什么好办法吗?”

    “这个很简单啊!”

    朱高燧笑嘻嘻道:“父皇,这有什么难的!”

    “你有好办法?”朱棣很惊讶,毕竟宗室这个问题,在历朝历代,都是个麻烦。尤其是朱元璋还搞了分封。虽然朱棣事实上废了藩国,但是宗室亲王的实力还不容小觑,马虎不得。

    朱高燧笑嘻嘻的,“父皇,真的没什么难的,只要把他们都塞到军中,不就好了。”

    朱棣皱着眉头,“能行吗?万一他们不争气呢?”

    “不争气就踢出玉牒啊!”朱高燧笑道:“您不就是这么对付将门子弟吗?没有理由宗室子弟不行啊?”

    “这个……还是不一样吧!”朱棣老脸微红。

    朱高燧来了精神,“父皇,要我说,还真没差别,爵位都是功劳换来的。宗室子弟,最起码要进入武学,上过战场,最后才能脱颖而出,顺利承袭爵位。假如本事不行,那朝廷就给一笔钱,让他们自食其力算了。”

    朱棣依旧眉头紧皱,“皇儿,外人不会说天家无情吗?”

    朱高燧挠了挠头,“父皇,儿臣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每一位宗室子弟,有爵位,领俸禄的,每个月上缴两成俸禄。这笔钱交给宗人院,让宗人院负责投资理财。朝廷可以规定三代之后,就不给俸禄了。由宗人院的理财收入支出。而起宗人院还能办一些工厂,提供一些职位给有能力的宗人子弟。”

    “总之,宗人应该有些优待,可是却也不能拖垮了财政,父皇以为如何?”

    朱棣大吃一惊,“皇儿,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到的?”

    “对啊!”朱高燧点头,“父皇,其实这都是些小手段,我小姨手下的人,每五年就会给一笔钱,将原来的资历一笔勾销,然后重新续任。新老人员放在一起竞争,能者上,庸者下,谁也别想靠着资历为所欲为。”

    朱高燧道:“孩儿的想法也是用钱买下宗人的身份,毕竟用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

    这一次着实轮到朱棣吃惊了。

    他觉得过去以来,他都低估了三儿子的智慧,朱棣突然很好奇,“你都跟柳淳学了什么本事?”

    “学了金融,经营,管理。”朱高燧懊恼道:“其实我当初要学数理化就好了,也能跟二哥一样,不至于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提到了朱高煦,朱棣就黑脸了,“咱们家有一个天天爆炸的就行了,再多一个,紫禁城就保不住了。”

    朱棣认真想了想,“父皇不限制你,让你管理所有宗人子弟,你给他们找事情做,让他们老老实实,别给父皇添乱,你能做到不?”

    “不能!”朱高燧直接摇头了。

    朱棣又把眼睛瞪圆了,“你刚刚说得那么多,都是在欺骗父皇吗?”

    朱高燧苦兮兮道:“儿臣不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儿臣需要一些启动资金。”

    “原来如此。”朱棣沉吟道:“你要多少?”

    “这个……当然是多多益善了,能给三千万,五千万的,最好了。”朱高燧笑得像一只招财猫。

    朱棣板着脸道:“没有,父皇最多给你五十万两黄金,别的钱,父皇还有用。”

    ……

    朱高燧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从皇宫里出来的,他轻飘飘的,两只脚仿佛踩着云彩,这就是天堂的感觉吗?

    左宗正,宗人院的二把手,由于朱橚不管事,他就是宗人院的老大。还有五十万两黄金!

    过去都是他爹敲诈他,如今良心发现,总算舍得给他钱了!

    这就是幸福的滋味吗?

    朱高燧撒腿就往师父家里跑,他忍不住了,必须分享!

    顶点


………………………………

第726章 大明和明教

    “我发达了,终于不是光棍王爷了!”

    朱高燧唱、跳,冲到了柳府。很不凑巧,师父柳淳还在天牢,审问明教党羽。只有仨师娘,外加一个师弟于谦。

    “你捡到狗头金了?值得这么高兴?徐妙锦轻飘飘道。

    “捡到了,真的捡到了。而且还捡了足足五十万两!”

    朱高燧属狗肚子装不了二两酥油的,不用别人问,自己就竹筒倒豆子,全都说了。什么当了左宗正,什么得到五十万两金子,还说了他爹跟他推心置腹,从今往后,有了父皇的关爱,他也是头角峥嵘的大明皇子了。

    “等等!”于谦拦住了朱高燧,“三师兄,如果我没理解错,陛下是把整个宗室的烂摊子都甩给你了……区区五十万两金子,是不是太少了点?”小家伙怎么算,都觉得吃亏的是朱高燧,这可怜的家伙又被老爹忽悠了。

    徐妙锦哼道:“岂止是少,简直是少得可怜!那些宗室藩王没有别的本事,就是能生!现在好多藩王都有了第三代,僧多粥少,能继承爵位的就那么几个。之前陛下给过皇家银行的股份,现在八成觉得光给钱不行,为了免得宗室子弟乱来,就要管起来。给安排事情做,所以就找到了你。”

    徐妙锦总结道:“这分明是甩锅啊,根本不是什么委以重任。朱高燧,你的脑子是不是坏了?”

    这一次朱高燧可不听小姨的话了,他把头摇晃的像是拨浪鼓。

    “或许小姨讲得都对,但是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需要在这段时间呢,维持住收益平衡就够了。等宗室子弟泛滥的时候。那也是别人的事情了,对吧?”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朱高燧就是这么个东西!

    “三师兄,你至少要维持二三十年吧?你有把握?”于谦沉声问道。

    朱高燧得意一笑,“这有何难?办法都是现成的,郁新不是都想好了!”

    于谦吓了一跳,“你打算去倭国套利啊?”

    “没错!”

    “那钱倒是够了,可没有那么多位置,你不能光发钱吧?”

    “谁说的,不是有倭国吗?”朱高燧理直气壮道:“我可以成立跟倭国的贸易公司,让宗室子弟专门负责,这可是包赚不赔的生意。”

    “那你打算怎么培养宗室子弟啊?”

    “不是有倭国吗!”朱高燧跟于谦异口同声道,于谦算是看清楚了,自己这位三师兄,是彻底指上倭国了,那帮小个子的家伙也算是倒了霉,竟然被朱高燧盯上了。

    朱高燧一脸得意,翘着二郎腿道:“皇爷爷活着的时候,就很讨厌倭寇,我现在带着宗室子弟去祸害倭国,那是尊奉祖训,天经地义啊!我在倭国圈地,开矿,甚至买卖劳力,都不会有人管我的……”

    朱高燧越说越高兴,他突然猛地一拍脑门,忍不住懊恼道:“我真傻,真的!过去我总想着在大明捞钱。结果发现一个商机,就被我爹拿走一个,还有师父也盯着,束手束脚的,怎么能发财?我早就该对倭国下手的,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但没人管,还只会夸奖我有本事!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啊?”

    朱高燧气得揪头发,“不能耽误时间了,我要行动了。”这货匆忙起身,撅着屁股一溜烟就没了。

    ……

    “陛下将宗室交给赵王殿下,果然是英明睿智,人尽其才。”柳淳笑呵呵道。

    朱棣送走了儿子,也来到了天牢。

    他对自己的安排十分满意,可嘴上却说:“什么人尽其才,朕也是无可奈何。身为天子,恰如一个人面对着千里河堤,滔滔洪水,鼓荡而来,充斥天地,势不可挡!”

    “朕脚下的大堤只要有一处漏洞,就会出大乱子。自从继位以来,朕所做的,也不过是补漏而已。”

    柳淳最佩服朱棣的一点就是头脑永远清醒,丝毫没有居功自傲。

    以朱高燧管理宗室,就是堵住一个漏洞,当然,整个大明朝还有很多很多的漏洞,远比宗室要复杂多了。可柳淳信心十足,同样的,朱棣更是胸有成竹。

    “走吧,咱们君臣会会明教的人物,看看这个百足之虫,又是靠着什么活到了今天!”

    朱棣和柳淳进入了天牢,在大牢深处,有一间专门的牢房,里面关着那位跟宁王一起造反的刀疤老者。

    “况光宏,你是明教的第三代弟子。”柳淳淡淡道。

    刀疤老者抬头瞧了瞧,又低下了脑袋,“老夫落到了你们手里,有死而已,想从我嘴里了解什么,那是痴心妄想!”

    柳淳摆手,“我和陛下不是来拷问你的,只是想跟你聊聊,普天光明,人间大同。这是你们明教的字辈,想必也是你们的理想吧?”

    刀疤老者沉吟良久,终于点头,“没错,祖师在元末布教传道,就定下了这八个字,身为明教子弟,无不信奉,百死不悔!”

    明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是不是像武侠里面提到,总部设在光明顶,遍地分公司,高手如云的神秘教派呢?

    如果真是这样还就好了,只要发兵剿灭就是了。

    毕竟乾坤大挪移练到了多少层,都挡不住排队枪毙的。

    可真正的明教,绝对不是这样的。

    柳淳曾经在朱元璋的手里接过玉貔貅,对付明教,也是他的职责之一。当初在北平的时候,他就接触过关押在大牢里的明教徒,后来继母冯氏甚至和彭家后人有交情,还成了好朋友。

    在大明的军中,也有不少原来明教出身的将领。

    就连张定边都曾经是明教的人。

    “你们投靠朝廷,到底算不算叛教,有没有人会追杀你们?”

    柳淳曾经问过张定边,老家伙只是轻笑。

    “臭小子,等你弄清楚明教是什么东西,你就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是多么白痴!”

    张定边没有给柳淳答案。

    普天光明,人间大同!

    这是彭和尚选的八个字,既是明教子弟的辈分,也是明教的向往。

    当年彭和尚精通医术,到处治病救人,宣扬弥勒降世,改换乾坤,天下光明,世间大同的教义。网罗弟子,趁机聚众几千人,起兵反抗大元。

    彭和尚的套路看着熟悉吧?

    黄巾张角,五斗米教,古往今来,干这种事情的人所在多有,套路也都是差不多,很难说谁更高明。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持续了两千年,为什么还一直有效呢?

    这就十分值得探究了。

    “天下昏暗,君王无道,贪官污吏横行。人间犹如地狱,世上浊流滚滚,民不聊生。哪里的百姓诚心焚香祈求,弥勒明王就会点化传人,布道救世。不管是弥勒教,还是白莲教,也包括明教,我们都是一样的,何时人间光明,何时天下大同,我们就会消失。反过来说,只要人间还有昏君,还有奸臣,还有不公不义,还有人饿死,还有人冻死,就永远消灭不了明教!”

    “昏君!你能抓老夫,能杀老夫,能杀北平的明教弟子,可你杀不光天下的明教子弟,因为天下根本没有明教,而每个人都是明教子弟!朱棣,你害怕了吗?你胆怯了吗?你爹当年靠着明教当上了皇帝,追随他的人鸡犬升天,成了淮西勋贵,吃喝不愁,作威作福。”

    “可是你爹没本事实现普天光明,人间大同的理想。他只是让自己的人为所欲为,封妻荫子,挥霍享乐。他们不配做明教的子弟,真正的明教子弟是要让所有人都过得好,吃得饱,穿得暖,天下人人是兄弟,有田同耕,有钱同用……或许你们还不清楚,普通明教子弟拜的是明王弥勒,而真正的明教子弟,拜的却是墨子。”

    刀疤老者仰起头,瞧了瞧柳淳,轻蔑道:“辅国公,我听说你自称墨家和杨朱的传人,我以为你也是明教弟子。只可惜,你辅佐昏君,把天下弄得乌烟瘴气,到处建工厂作坊,破坏风水,引起天怒人怨。你去瞧瞧,工厂作坊里面,百姓连牲畜都不如,他们被当成了骡马耕牛。你知道北平为什么这么多明教的人吗?就是这些人不堪压榨,纷纷揭竿而起。”

    “老夫做事不密,兵败身死,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开了个头儿而已,接下来会有遍地的英雄,不断起兵举事,推翻昏君,早晚有一天,普天光明的大同世界会降临世间……昏君,奸臣,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