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的这段时间,他可比过去顽强多了。
朱允炆不得不承认,朱棣的确比他强多了,在朱棣的治下,这个大明朝蒸蒸日上。可要说有多好,朱允炆却觉得未必。
民生改善有限,那些官吏依旧贪婪,最多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而且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
就拿这次兴学来说,朝廷希望整个天下全面推动,钱也都准备出来了。可是愿意北上教书的,寥寥无几。
作为吃过亏的,朱允炆可比朱棣有经验多了。这就是文人的秉性,四叔啊,我倒要看看,你能杀多少人?
早晚有一天,你会举不动屠刀。
甚至那帮家伙会反攻倒算,彻底推翻你的变法和新政。
小侄会等着,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大人,我们晚了一步,让人犯逃跑了。”
柳淳翻看着那些报纸原稿,看着上面改动的痕迹,半晌缓缓道:“的确是朱允炆,他居然藏在了京城,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柳淳眉头紧皱,眼珠转了转,“传我的命令,继续追查朱允炆的下落。不过有件事,比抓朱允炆更重要。那就是他既然能留在京城,就代表朝中有人在庇护他。没有内鬼,招不来外贼,你懂我的意思吧?”
洛枫立刻点头,很显然,前朝的力量并没有彻底瓦解冰消。
又或者说,在朝中,还藏着许多反对变法,反对朱棣的人,就连这个锦衣卫,都未必干净。他们不敢跳出来公然反对陛下,就只能利用朱允炆,作为一张牌,必要的时候打出来。
“这帮人都是狗脑子吗?”洛枫气得脸都青了,忍不住骂道:“朱允炆什么德行,他们不清楚吗?吏贪将弱,法度荡然无存,官吏为所欲为,朝野上下,都烂成了一团。怎么还有人想回去前朝啊?”
柳淳哑然失笑,毫不客气道:“如果天下不乱,那些人又怎么获利?而且就算天下乱了,又能怎么样?士农工商,只要能让他们排在第一位,享受特权,为所欲为。别说一个朱允炆,就连元朝皇帝,他们不也忍了吗?”
“可恶!”
洛枫咬牙切齿,“大人,卑职一定会选派精兵强将,不光抓到朱允炆,也要把那些无耻之徒揪出来,让他们身败名裂,粉身碎骨!”
柳淳颔首,“这事情就交给你了,务必用心办好。”
交代完毕之后,柳淳略微沉吟,就带着调查的结果,进宫去面见朱棣。
朱棣正在发愁呢!
见到柳淳,也不等他开口,就主动道:“你说,朕这次大宴群臣,说得如何?”
柳淳只能道:“陛下说得当然都是肺腑之言,金玉一般。唯独酒菜差了一点。”
朱棣被说的老脸一红。
酒菜岂止是差,简直就是欺负人了。
朱棣给大家伙准备了三个菜,一盘醋白菜,一盘烧豆腐,一碗菠菜汤,外加白米饭。连柳淳看到都想吐槽了,你丫的就算要省钱,也不是这个办法啊!
要是找一个盆过来,把几样倒在一起,正好就是珍珠翡翠白玉汤了,一样都不少。
什么时候大明的国宴降到这个档次了?
还真别说,朱棣愣是把朱元璋给拉来了。
“诸位臣工,朕小的时候,太祖曾经给朕讲过,说年轻时候,吃过最好的一次年夜饭,就是这三样菜。”
“白菜,菠菜,豆腐,先帝那时候,连白米饭都没有!朕给大家伙吃这个,不是朕小气,而是朕要提醒大家伙,民生艰难。百姓一年到头,顿顿吃得上豆腐,朕就跑着去孝陵,向先帝报喜了。”
“朕告诉你们这些,是让大家伙知道,朝廷挤出钱兴学,十分不容易。对待孩童,要当成你们的子侄,对待朝廷事务,你们要尽心竭力。切莫敷衍搪塞,更不可玩忽职守。朕今天请你们吃白菜豆腐,等兴学大功告成,朕就在这里,请你们吃鱼翅宴!朕金口玉言,绝无儿戏!”
柳淳听着朱棣慷慨激昂,那就一个无语啊!
能把抠门说得这么清新脱俗,充满了教育意义,朱棣的脸皮,绝对天下第一。
各地官吏辛辛苦苦进京,结果装了一肚子豆腐白菜回去了,真不知道他们作何感想?
“朕早就说过,要给他们震撼!这就是朕的一片苦心,他们若是能体会到朕的用意,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自然有鱼翅宴,若是不能,朕就把他扔到海里,去喂鲨鱼!”
朱棣又想起一件事,“你来了正好,刚刚下面送来了呈报,你瞧瞧吧!”
柳淳接过来,才看了几眼,就眉头紧皱。
“陛下,这,这南北人数的差别,竟然达到了五比一啊!实在是太悬殊了。”
朱棣哼道:“谁说不是,要想兴学,除了花钱,就要有人才。可是这帮东西,都争抢着留在江南,去北方的人数仅有两成,这让朕如何是好?”
柳淳继续看去,他发现情况似乎更糟糕,因为在北方这两成当中,有一成多选择了北平。如果拿掉北平一城,北方基本上就成了一片文化荒漠了。
“臣记得当年就因为会试录取人员地域的争议,闹出了很大的乱子。如今几科,南北分别录取,南方占六,北方占四。可是以人才去向而言,南北的比例竟然是北方两成,南方八成,比起科举结果还要悬殊!这说明许多北方人士,宁愿来南方,也不愿留在北方。”
朱棣颔首,又怒道:“这不也有你的功劳吗?以前读书人都讲究身土不二,父母在不远游。你不是提倡人要自己选择吗?他们倒是自己选择了,结果全都是趋利避害!”
柳淳也只能咧嘴苦笑,“陛下,人固然要有自己选择的权力,不过朝廷还要妥善引导才是。臣以为是不是对愿意北上的读书人,给予奖励?”
朱棣冷哼道:“不行,朕现在既没有钱,也没有官位,更懒得迁就他们!”
柳淳吓了一跳,心说朱棣不会又要杀人吧?
“朕还没有那么笨!”朱棣突然冷笑道:“其实只要一招就行了。”
“请陛下明示!”柳淳嗅到了一丝不安的气息。
朱棣轻笑,“朕准备北巡!”
“北巡?”
柳淳突然一惊,“陛下,北巡是假,怕是要迁都北平吧?”
朱棣放声大笑,“果然谁也不如你聪明!没错,朕要返回北平,这江南固然好,可不是俺朱棣久留之地。”
说着,朱棣伸出小腿,撩起裤脚,柳淳闪目看去,只见朱棣的小腿明显肿胀粗大,泛着淡淡的青紫色。
朱棣放下裤腿,淡淡道:“头些年在北方染了风湿,没想到来了江南,反而更严重了。我这个人啊,就不适合住在江南,返回北平,没准还能多活几年呢!”
柳淳稍微迟疑,急忙向四周瞧了瞧,压低声音道:“陛下,您打算迁都的事情,没有透露风声吧?”
朱棣哼道:“怎么?这可是朕早就定下的事情,难道你也反对吗?”
柳淳连连摆手,“陛下,臣不敢反对,只是臣发觉迁都关系重大,怕是引起动荡啊!”
朱棣才不管呢!
“朕是大明天子,理当镇守国门。南方蛮夷,不值一提,唯独草原铁骑,才是大明最大的敌人,朕决意迁都,谁也拦不住!”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659章 大明药丸啊!
朱棣打算迁都北平,这事柳淳也不好说什么,但是他觉得不会容易的,反对的声量绝对不会小,没准还会搞出什么花样来,但愿朱老四能扛得住。不过这事先放在一边,还有更紧急的。
“陛下,臣刚刚得到了消息,朱允炆在京城出现过。”
听到了柳淳的话,朱棣稍微迟疑,却没有在乎,只是淡然一笑,平静地超出想象。
“陛下,臣以为朱允炆怕是贼心不死,应该斩草除根,陛下是不是要动用更多的人,以绝后患?”
朱棣轻笑,“追查他没错,朕真想抓到这小子,好好问问他,究竟干了多少丧心病狂的事情!不过要说他还有多大的本事,能掀起什么风浪,柳淳,只怕你也不会相信吧?”
“陛下,有一群耗子藏在暗处,终究不好!”柳淳如实道。
朱棣朗声大笑:“没错,他们就是一群贼耗子,上不得台面,见不得阳光。朕励精图治,这国势一天比一天好,该羞愧难受的是他才对!”
朱棣突然觉得让朱允炆活着,一点点打击他,折磨他,其实比杀了他更好。
不过前提是他能让大明变得更好。
“其实当年父皇就有意迁都,你似乎也参与了当年的争论,具体怎么回事,不用朕费吐沫吧?”
柳淳点头,“陛下,现在迁都的紧迫性其实还要超过当年,毕竟南北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了,如果不能加大投入,大明就会变成困守江南一隅的小朝廷了。”
朱棣深以为然,要统治一个庞大的帝国,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是很重要的,不然最好的都集中在少数区域,其他地方肯定会闹的,一旦隔阂发展到了难以解决的地步,一个国家就会分崩离析。
这个道理柳淳当然清楚,问题是现在迁都,实在是要动摇太多人的利益,其中就有不少是柳淳一系的。
“你也打算阻挠朕迁都?”朱棣幽幽道。
柳淳立刻摇头,“臣是在想如何能稳妥解决问题,替陛下分忧。”
朱棣哼道:“这就好,你还没犯糊涂。”
柳淳哭的心都有了,是我犯糊涂吗?朱老四啊,现在是你糊涂了,迁都这事真的不小啊!
朱棣懒得搭理柳淳,他有自己的一套办事哲学,越是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就越要干净利落,不然拖延下去,只会坏事。
就像老爹,果决硬气了一辈子,唯独在迁都这事上,摇摆不定,甚至间接害死了太子朱标。
这就是教训,他是不会犯这个错误的。
打发了柳淳之后,朱棣挑了个好日子,下旨所有武将,去东校场校阅三军。
按照朱棣的想法,他准备先斩后奏,把生米煮成熟饭,直接大军开拔,北巡九边,然后他就在北平不动了,迁都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既然要以北巡的名义迁都,那就要先看看这帮武夫堪用不。
朱老四的确是够坏的,他打了个时间差,明明是第二天校阅,朱棣头一天下午,微服出城,直奔军营。
这一次朱棣只带着几个侍卫,连柳淳都不知道。
……
“父皇是气坏了,脸都青了。”
京城的“包打听”朱高燧又跑来送信了,柳淳都有些纳闷,他每天哪来的这么多精力,好像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似的。
“师父,我也不想这样啊,可咱是玩金融的,消息不灵通,会亏钱的。”朱高燧无奈道:“要不师父我改行算了,去跟二哥搞点研究,你看怎么样?”
柳淳笑了,“好啊,你二哥的助手刚刚炸死了一个,正在缺人呢,你有兴趣不?”
“不!”
朱高燧连忙摇头,他累点忙点没什么,总归没有性命之忧啊!这么看,他选的路还是不错的。
“师父,你说这军中怎么堕落这么快啊?”朱高燧觉得就算是他,估计也会生气的。
明明第二天就要校阅,可军中竟然还有人在赌博。
上百号人,就在帐篷里,钱堆成了小山,一个指挥使,两个千户坐庄,毫无半点忌惮。
朱棣撞破,立刻下旨,去宣主将,结果第一道旨意去了,竟然没人过来,朱棣气得干脆直接去找。
结果他看到了一幕,简直要气疯了。
一位他登基时候,封的伯爵,竟然穿着单衣,满身酒气,在寻找衣物盔甲。他的脸上还有胭脂膏子。
而在鼻子的那块,还画着一块白豆腐。
帐篷的一角,蹲着一个衣衫不整的女戏子,是个唱戏的。
明白了,这位闲着没事干,不但弄了个戏子陪在身边,还粉墨登场,扮起了丑角!
朱棣能不生气吗?
这是军营吗?
赌场?
青楼?
这才多长时间,怎么军中就这样了?
勇猛无敌的靖难军也堕落的太快了。
就凭着这帮人,还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吗?
“你想当丑角,就当一辈子丑角吧!把他给朕拿下,立刻贬为乐籍!”
一句话,从伯爵变成了戏子。
朱棣还不解气,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士兵放在一边,还要瞧瞧大明的将领。要是这帮人也不行,那问题可就大了。
朱棣干脆也不校阅三军了,他改成校阅诸将。
从几位国公以下,一直到侯、伯,凑了上百人,朱棣让他们一字排开。
“今天也不测试别的,就比拼一下最基本的东西,咱们君臣在北平经常测试的那些。先来射箭!”
朱棣瞧了瞧他们,“你们几位国公先出来吧!”
当下在京的国公,包括荣国公张玉,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泾国公陈亨,定国公徐增寿,以及梁国公蓝玉。
“老臣先来吧!”
张玉第一个出来,纵马骑射,三箭皆中。
朱棣微微点头,“果然不错。”
等张玉退下,接下来的这几位就有点惨了,丘福和朱能只中了两箭,徐增寿只射中一箭,倒是蓝玉,别看他年纪最大,但是老当益壮,一手三箭,同时发出,三个靶子,应声而碎!
朱棣都忍不住大惊,“梁国公好身手!”
蓝玉把弓收好,轻笑道:“当不得陛下夸奖,身为武夫,这是吃饭的本钱!”
丘福和朱能的老脸都十分难看。
不过接下来,测试到了那些侯爵,伯爵的时候,他们的压力瞬间小了不少,几乎没有人能全部射中,能命中一箭两箭,就算不错了,竟然还有人三箭全都脱靶。
朱棣的脸都黑了,他索性测试骑术,让诸将绕着校场跑圈,没有十圈,许多人就上气不接下气,汗流浃背,被甩到了后面。
如此表现,还能上阵杀敌吗?
“你们这些人,把皮都扒了!”
朱棣也不客气,让他们把外衣脱去,许多人露出一身白嫩嫩的好肉……从攻破金陵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三年的时间。
这三年里,除了李景隆和张辅对安南用兵之外,其余都是一片平静安宁。
没有仗打,又遇到了江南的温柔乡。
军中诸将,快速堕落。除了少数还能约束自己。更多的人肚子越吃越大,家中的小老婆越来越多。
一个个养得白白胖胖,都跟猪差不多了。
“你们瞧瞧自己,都变成什么样子了?”朱棣猛地盯上了朱能,怒吼道:“你说,你这个肚子,里面装了几个?双胞胎不止吧?”
朱能脸上红的能煎鸡蛋,这武将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们打仗的时候,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而且由于作战强度大,他们很像一些运动员,食量大得惊人。
结果一旦没了仗打,很快一个个都会胖起来。
简直就跟充了气的皮球,根本就挡不住。
朱能也是很无奈啊,本来他是请旨去安南的,结果让张辅给抢去了,要不然他也不会胖的这么快。
朱棣又看了看其他人,这帮玩意,不光变胖了,就连本事也都下降了。
“你们是不是在京多日,忙于政务,疏于练功了?”
众人还以为朱棣给他们找借口呢,连忙点头,“多谢陛下体谅,臣等感激不尽。”
朱棣懒得废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