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会儿!”朱棣拦住了柳淳,“你就直接说,打算害谁?”

    柳淳连忙摆手,“陛下,臣从来不害人,臣只是顺水推舟罢了。陛下还记得倭寇吗?”

    朱棣哼了一声,“朕能不知道吗?先帝在的时候,沿海经常遭到倭寇袭扰,为此先帝可是费了很多心思,你比朕清楚啊!”

    柳淳点头道:“是啊,倭国土地贫瘠,民风剽悍,海盗辈出。近年来,我大明严防死守,倭寇在沿海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不免挥师南下,去抢掠其他藩国,袭扰航路安全。倭寇在海上来去如风,非常不好对付。一些藩国缺少船队,为了沿海的安全,自然要祈求大明的庇护。”

    “天子垂怜外藩,故此派遣船队前往巡逻,保证安全。因此各个藩国都愿意提供海军港口,并且承担部分驻军费用。在大明的保护之下,虽然偶尔还有倭寇出没,但是整个航路还是太平安宁的。”

    柳淳语气平静,仿佛在念着一段报纸,或者说一本史书……可事实上,全都是不存在的。当然这么说也不恰当,准确说是即将发生的事情。

    朱棣和朱高燧能听不懂吗!

    “倭国海盗出没,天怒人怨,是不是必要的时候,朕就要吊民伐罪,去征讨倭国啊?”

    柳淳突然瞪大了眼睛,吃惊道:“陛下,恭喜你,都会抢答了!”

    “呸!”

    朱棣狠狠啐了柳淳一口,把竹筒塞到了他的手里。

    “把你的这点坏水,全都灌回去!”朱棣骂骂咧咧道:“跟你在一起,朕做人的道德都下降了!”

    朱高燧还是比他爹实在。

    “都有钱了还要那些身外之物干什么啊?”

    朱棣一扭头,杀人一般的目光,射向朱高燧,吓得这位赵王殿下摔了个仰八叉,狼狈极了。

    “没出息的废物,你从保费里面,拿出三十万,协助成立护航公司,朕就饶过你,不然……呵呵!”

    朱棣说完,转身就走。

    朱高燧如蒙大赦,偷眼看朱棣消失了,这才拍着胸前,笑呵呵坐了下来。

    “师父啊,我爹脑子就是不成,我给他看的是实收保费清单,其实我这里还有一本意向清单。我原本打算用五十万两把他打发了,没想到只用了三十万两,真是赚大了!”

    柳淳忍不住哼了一声,这操作挺秀的。

    不愧是老朱家的人,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行了,咱们可以喝庆功酒了。”

    柳淳可不喜欢用竹筒,他取出酒杯,正打算喝酒,突然洛枫进来了。

    “大人,这是卑职刚刚查到的……在学校用料方面,出了问题。”

    柳淳一听,急忙抢过来,仔细看去,不由他不着急,兴学的钱是从龙嘴里掏出来的,谁敢在这上面贪污,就要做好被愤怒的真龙吞下去的准备!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636章 很自私

    兴学的前期款项已经筹措差不多了,圣旨已经下发,朱棣还任命黄观负责此事,并且要求一年之内,所有州县的官学都要扩充一倍的规模,并且完成对所有私塾的盘点,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区域,要通过赎买或者注资的方式,将私塾变成官方蒙学。

    毫无疑问,朱老四是玩真的,他甚至把东厂都撒出去了,就是为了监督每一笔费用的落实,朱棣的决心这么大,兴学也是顺应民心,到处都是称颂的声音。

    就在一片祥和之中,居然有人敢玩猫腻,这不是跟找死一样吗?

    “你现在查到了涉事官员吗?”

    “这个……查到了。”

    “那他又是怎么作案的?”

    洛枫这下子有些迟疑了,还不停偷眼瞄朱高燧,这下子好玩了。柳淳心说,不会跟这个兔崽子有关系吧?

    要真是这样,那可就热闹了。

    “你先出去吧,为师要谈正经事了。”

    朱高燧再傻也明白怎么回事啊,他气得一拍桌子,豁然站起,大声道:“师父!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就,就算我有心,可,可我也没那个胆啊!”

    猛地,朱高燧盯着洛枫,恶狠狠道:“你说,跟本王有什么关系?说不清楚,本王跟你没完!”

    洛枫把头扭到了一边,锦衣卫秉承国法办事,岂会在乎你一个小小的赵王!朱高燧瞪了半天,结果被无视了,他这个气啊!

    “师父!”

    柳淳把眼睛一瞪,“你现在是嫌犯,哪有审问别人的权力,你给我老实招供,你掺和物料采购没?”

    “这个……我名下倒是有些商行在做,像什么课桌啊,砖头啊,木料啊,水泥啊,我都有经营的。”

    柳淳冷哼道:“你的生意还不少?”

    朱高燧哭了,“师父,我也是没法子,父皇盯得太紧了,稍微赚点钱的,都会被抢走。弟子只能薄利多销,我也是没法子!”

    朱高燧是把在柳淳这里学到的经营之法,用到了极致。他掺和的行业之多,远不是表面这些。

    他入股的作坊工厂,不计其数。但是朱高燧有个原则,就是占股绝对不超过百分之五。

    因为超过百分之五之后,在皇家银行的账户登记,就要写上他的名字……这玩意虽然普通人查不到,但是绝对瞒不过朱棣。

    所以朱高燧小心翼翼,控制投资规模,尽可能把触角伸向各处,如果说,某个商行出现了问题,绝对不代表朱高燧要弄虚作假,没法子,他的产业太多了。

    听到这里,洛枫眉头微皱,“赵王殿下,既然如此,那应天木器行,跟你什么关系?”

    “啊!”

    朱高燧大惊,“怎么?应天木器行会有问题?不,绝对不可能!应天木器行是供应皇宫木器家具的,里面的人绝对干净……这,这其实是母后的生意!我就是挂名而已。”

    “什么?”

    柳淳脑袋都大了,怎么又跟徐皇后牵连上了。

    “朱高燧,你把事情都给我说清楚了!”柳淳怒吼道,别的他倒不在乎,唯独牵连到了徐皇后,他是真的担心,搞不好后院起火,而且还是朱老四跟他一起着火,那可就热闹了。

    朱高燧只好一五一十,向柳淳说明。

    应天木器行是徐皇后办的,一方面供应皇宫专门的家具,另一方面也接受一些有钱的客商专门定制。

    总体来说,是一家走高端路线的家具工厂。

    徐皇后也是经营高手,她执掌后宫之后,就发现有太多专门替皇家服务的工匠作坊。这些作坊不是每天都有事情做,甚至一年到头,就忙活几个时间段,剩下大把的时间都空闲着。

    偏偏朝廷还要出钱养活,众所周知,宫里的开销太大,徐皇后就对这些作坊进行了改组,准许他们从外面接一些活儿……赚钱了不但能提高工匠收入,甚至还能贴补宫中用度。

    这是个非常不错的办法,徐皇后不好直接出面,就让朱高燧挂名负责。

    而这一次兴学,投入太大,需要的物料数量空前,就连应天木器行也加入了供货的行列。

    “原来如此。”柳淳若有所思,会不会因为数量太大了,木器行就以次充好,仓促应付?

    朱高燧默默摇头,这些木器行的工匠虽然承接生意,可本质上还是匠人,他们可不敢砸自己的招牌。

    柳淳沉吟道:“洛枫,你们查到了什么?”

    “大人,有一县的木料供应出了大问题,不但数量不够,而且许多木头已经腐朽生虫,根本没法充当梁柱,这是拿学生的性命开玩笑啊!”

    柳淳同样愤怒,“你查到的情况是一个县,还是普遍的?应天木器行,又供应了几个县的物料?”

    “这个,目前还是这一个县有木料的问题,其余各地也有弊端,但是同这一县的情况不同。至于应天木器行,他们负责的应该不下五个县。”

    “嗯!”柳淳点头,“那其他县呢?”

    “还没有结果,锦衣卫已经下去查了,很快就会有消息的。”

    柳淳思索再三,“这样吧,你先去把应天木器行封了,不管怎么样,这个案子我们接过来。”

    柳淳的意思很明白,如果应天木器行没事,他最多被媳妇念叨几句,如果应天木器行有事情,他能想办法控制住,避免把火烧到徐皇后的身上,毕竟在大力兴学的这个关头,不能节外生枝。

    朱高燧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急忙赶回皇宫,去向徐皇后通报情况。

    可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又来了。

    “大人,都察院方面已经封了应天木器行,并且将里面的人全都给抓了起来!”

    什么?

    柳淳顿时大怒,都察院只有弹劾之权,谁给他们的胆子,竟然敢封了应天木器行,这不是存心添乱吗?

    “你立刻派一个锦衣卫小队过去,要求联合办案,这件事情务必查清楚!”

    洛枫点头,急忙去安排了。

    而此刻的宫中,徐皇后也得到了消息。

    顿时这位皇后娘娘就怒了,她可是将门虎女,暴脾气上来,朱棣都畏惧的。这次应天木器行供货,也是徐皇后为了支持兴学才特别点头的。要知道应天木器行还亏了不少钱呢!

    她一心办好事,竟然还出了问题,这也太气人了。

    “查!查清楚了!”

    徐氏一进宫门,就大声道:“陛下,如果查出来是臣妾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就把臣妾打入冷宫,你再挑一个皇后!”

    朱棣这个尴尬啊,“这是怎么说的?我待你怎么样,你还不清楚吗?”

    徐皇后瞪了他一眼,“别说这些好听的话,赶快把案子弄清楚了,为了个兴学,把皇宫都搬空了,谁要是想在这上面动手脚,简直不想活了。”

    徐皇后杀气腾腾,谁都知道,朱棣发火,未必会死人,可皇后怒了,就没有那么容易善了了。

    果不其然,朝廷上下,全都被这个案子吸引了目光,先是都察院和锦衣卫,紧接着刑部也加入进来,甚至连户部也掺了一脚,毕竟木料的采购运输,跟他们是有关系的。

    一件小事,迅速演变成了滔天大案。

    首当其冲,是应天木器行,他们拿出了公文,证明自己提供的木材绝对没有问题。同时还提供了船队证明,证实这些木材都是从南洋运来的好料,本来是给皇宫使用的,为了支持兴学,他们以几乎白送的价钱,转给了户部。

    好心办事,居然落下了埋怨,还有更冤枉的吗?

    皮球一下子踢到了户部。

    查!

    经过了一番调查,户部这边也都符合规矩没有任何的毛病。

    谁都没问题,难道那批烂木头是从天而降,凭空冒出来的不成?

    就在所有人都迷糊的时候,京城的木材市场里,突然出现了一批木头,而且在这些木头上面,还有应天木器行的标记。

    “去,把所有木材查封,给我彻查到底!”

    柳淳甩开了三法司,还是让锦衣卫来干最有效率。

    果然经过了查验,这批木头就就是要运去建学堂的木材。

    换句话说,根本就没有离开京城!

    这戏法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通过追踪木材来源,终于让锦衣卫揪出了最大的嫌疑人,工部的一个员外郎,只是让人讶异的是这个员外郎竟然是这个县的!

    同乡!

    “为了你的家乡兴学,造福桑梓之地,他居然会反对,这家伙到底是怎么想的。别说所有的办案人员了,就连朱棣和徐氏都懵了。

    “把他带到金殿,朕要亲自问案!”

    朱棣不但亲自审讯,就连徐皇后都被安排到了偏殿,她迫切要知道,该是何等丧心病狂,居然能干出这种事情?

    犯案的员外郎不算太老,只有三十出头的样子,斯文老实,平时的风评也极好,柳淳查阅吏部考评,他还是上等,说实话,真是太让人意外了。

    “罪臣家中有兄弟七人,有两位弟弟,才刚刚入学不久。罪臣怕……”

    “怕什么?”朱棣怒吼,威势之大,宛如陨石压顶。

    “怕别的孩子都,都能上学,他,他们就没有出头之日了。”说完之后,这家伙匍匐地上,痛哭失声……

    顶点


………………………………

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

    案子很快查清楚了,这个员外郎负责根据各地材料的缺口,调拨木材,结果他来了个狸猫换太子,弄了一大堆烂木头,糊弄自己的家乡。因为担心事情败露,就把好木材以极低的价钱,甩给了商人。

    他本来跟商人约定,只能自用,不许外售。结果却因为今日木材价格暴涨,商人起了贪念,才拿到市面上。

    至于都察院会封了应天木器行,也纯粹是贪功心切,觉得事情跟兴学有关,朝廷大有唯此为大的意思,所以想要立功,结果贸然查封了应天木器行。

    案情算是明了了,处理起来也不难,涉案官员交给刑部论罪,都察院御史降级留用。

    但是几天下来,朱棣的心头一直盘旋着那个员外郎最后的那句话,他担心别的孩子读书,他的弟弟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这句话才是魔音绕耳,让朱棣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人何以不惜断了别人的出路,来成全自己的亲人?

    “大师,你可能给朕解惑?”

    很奇怪,这一次朱棣没有找柳淳,而是请来了老贼秃道衍。

    “陛下,老臣愚钝,只怕说不到关键之处啊!”道衍十分谦虚。

    朱棣冷哼,不悦道:“大师,你是在责备俺朱棣许久以来,都没有向你问计!”

    很难得,道衍没有否认,作为一个谋士,长久被冷落,的确不是好事情,可道衍情愿朱棣下次向他请教,这次的问题实在是太难回答了。

    老贼秃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朱棣也没有逼他,而是默默等待着。

    半晌,道衍才道:“陛下,古语有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由此可见,在先秦的时候,庶人是没资格入学,也不懂礼数,所以才有此说。”

    朱棣含笑,“大师解得很妙。”

    道衍面带得意之色,继续道:“秦以军功授爵,汉初布衣卿相辈出。然则很快官位就被世家大族垄断,到了魏晋,更是出现了纯粹以门第论高低的荒唐景象。直到隋唐之后,科举大兴,寒门冲击世家。自从两宋之后,就再也没有哪个大姓,能够百年不衰了。”

    朱棣继续点头:“由此看来,科举还是很有用的。”

    “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道衍哂笑道:“将原本几十个大姓,变成了上万个士绅地主而已。”

    朱棣略微沉吟,深表赞同。

    “朕怎么觉得大师的说法,有点别人的味道?”

    道衍面色平常,不紧不慢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臣又岂能故步自封?”老贼秃顿了顿,又道:“其实世家大族和士绅地主,还是不一样的。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多少权臣,他们能无视天子,随意废立君父,篡位夺权。等到唐宋之后,整体趋于稳定,权臣篡位夺权少了,百姓起义举事倒是多了。”

    “那又为何呢?”

    “盖因为士绅地主数量众多,他们无意取代天子,也根本没有那个能力。他们只求保住自己的优待即可。但是士绅又会集体压榨百姓,百姓忍无可忍,遍地烽烟,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棣深深颔首,道衍这厮是真的把柳淳的那一套活学活用了。

    “大师,你看,假如朕把教化再向下推,岂不是意味着连士绅都没有了,朕的江山会更稳固?”

    道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