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千金买马骨,激励你们向外开发,结果这帮人只看到了骨头,更气人的是还变成了一群恶犬,扑上去抢骨头吃。
鼠目寸光,实在是没救了。
柳淳沉默了片刻,主动道:“给我备车,我去张家看看,有谁这么不开眼!”
洛枫让人给柳淳准备。
柳淳出了衙门,没有直接去张府,人家办喜事,自己还是要送点礼物的,虽然柳淳特意去了平安里,挑选了几样东西,这才去张家,就在路上。柳淳正好路过了常府。
抬头瞧了瞧,府门上的牌匾已经斑驳不已,外面连个看门的都没有,暗淡萧索,就像是没了人气的破庙,只是余下两个石狮子,张牙舞爪,诉说着昔日主人的辉煌。
常家和徐家,是洪武朝最显赫的两大将门。
假如不是常遇春英年早逝,徐家还真未必能稳稳压常家一头。而且假如常遇春能多活几年,就连东宫的格局都会不一样,会不会走到今天,还真不好说啊!
可现在呢,再看看这些昔日的豪门,徐辉祖死了,徐增寿虽然被封为定国公,但是却没有多少建树,只是靠着徐皇后撑着。
至于常家,就更是连一个人也没有了,相比起热热闹闹的张家,还有第一个实现一门二公的李家,简直天壤之别。
不对……常家可不是没人了,还有一个郑国公常茂呢!
当初靖难一役中,蓝玉在凤阳举事,常茂也加入其中,后来常茂更是带着人马,向着大别山一带前进。
再往后,似乎就没有常茂的消息了,其实不然,他收拢了不少人马,其中还有常家的旧部。
当朱棣渡江,直取金陵的时候,常茂也率军渡江,杀入了江西,与此同时,平安和杜思贤率领人马出川,攻占了湖广。
算起来,常茂也是扎扎实实的靖难功臣。
只是在封赏的时候,常茂并没有出现,这家伙就像是消失了似的,无影无踪……至于他为什么不见了,这事柳淳还真知道。
原来在洪武三十年的时候,哈烈国就曾经扣押了朱元璋派去的使者。
等消息传到了大明,已经是朱允炆登基之后了,他忙着对付朱棣,当然无暇顾及那些遥远的使者。
后来陆续传回消息,说是那些使者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对待,许多人被活活虐杀。
当时蓝玉就曾经提起过,要去西北,惩罚哈烈国,奈何当时靖难刚刚结束,朱棣还没有登基,千头万绪的事情,一点都没有解决,根本派不出人马。
常茂这时候站了出来,他决定随着商队,经过西域,去哈烈一探究竟。
看看这个国家,究竟有多大的本事,居然敢跟大明叫板。
朱棣犹豫过,他想留着常茂听用。可常茂却说,论起打仗,他远不如其他人,身为男儿大丈夫,不能做卫青霍去病,也该学张骞班超……前者是能力问题,后者却是勇气了。
朱棣简直没法拒绝,只能点头。
就这样,常茂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其实他的离去,柳淳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新旧交替,常茂知道淮西勋贵必定要落寞了,他年纪还不算太大,没有功劳傍身,下场绝对好不了,他想拼一把。
说实话,柳淳还真挺敬佩常茂的勇气。
帖木儿派了一个儿子过来,探查大明的情况,而大明方面,却早早派出了一个国公。
上国岂会缺少勇士?
或许有朝一日,常府的门前,会重新门庭若市,这个顶级的将门,会再度繁荣兴盛起来……
柳淳在十几年里,也看了许多起起落落,也不得不说,有些时候看运气,可有些时候,也要看人品。
毕竟运气来了,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得住的!
比如解缙,就属于得志猖狂,脑筋还不清醒的那种,这丫的过了年,是生是死,还不知道呢!
思索之间,柳淳到了张府,他赶来贺喜,张玉听说,连忙迎了出来。
“见过柳大人。”
柳淳哈哈一笑,“张老哥虎父无犬子,可着实令人羡慕啊!”
张玉憨厚笑道:“柳大人,快别这么说呢,小儿不过是借了海国公的势。这次平定安南能这么容易,柳大人运筹帷幄,才是真正的功臣。”
不愧是张玉,事情了解的真清楚。
柳淳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低声道:“张老哥,可有人来说什么?”
张玉眉头挑了挑,心里热乎乎的,柳淳这是来帮自己排忧解难了。
“多谢柳大人关心,些许小事,让我自己处置,若是处置不好,再请柳大人指点。”
柳淳含笑点头,他当然相信张玉的本事,这位不光是打仗厉害,而且更加知道进退,做人做事,都颇有些中山王徐达的风范。
朱棣能得到张玉的辅佐,也算是他的运气。
柳淳出现在了张家,立刻就让烦扰的局面安静了不少,大家伙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柳淳身上,想要弄清楚,他这次的来意。
可柳淳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坐到了定国公徐增寿的旁边,一副凑热闹的样子。
就在大家思索的时候,突然见张玉举起了酒杯,冲着大家伙一笑。
“承蒙天子洪恩,加封犬子为平越侯,尤其是世袭罔替,镇守安南,这是何等恩典,张家上下,惶恐不安!在酒宴之前,我想先说一件事。”
只见张玉从袖子里取出了一物,高高举起。
“大家请看,这是我张家的家谱儿。从今天开始,小儿张辅一房,从张家族谱剔除,另立一堂,曰怀恩堂。从此之后,怀恩堂张氏一脉,世代居住安南,不许返回祖家,同为张氏,分为两家,请所有人一同见证!”
张玉说完,竟然将张辅还有他的儿子,从族谱扯下,干净利落。
所有人都忍不住大吃一惊,好一个张玉,真是够干脆的!
这是分家啊!
一个大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派生许多分支,比如琅琊王氏,就分出了许多,其中还包括像太仓王氏这种豪门。
但是像张玉这么干的,却是闻所未闻,儿子刚刚封了爵位,竟然给逐出了家门,有你这么当爹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611章 柳淳也是个官僚
从张家回来,柳淳都感慨不已。
他想过许多种可能的办法,就是没有料到,张玉会把儿子逐出家门,这一招太狠,可也太妙了。
张家和李家还是不同的。
李景隆在靖难一役失分严重,几乎就是个笑柄,他现在空有个一门二公的名头,但是实力却很单薄,不足为虑。
而张家则不同,张玉统领禁军在内,张辅镇守安南在外,父子手握几十万大军,内外配合,放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引来猜忌和嫉妒。
这也是诸将去挤兑张玉的原因。
柳淳的本意是顺水推舟,逼着所有将门,向外面发展。
可张玉居然使出了父子分家的这一招。虽然亲情是不能割舍的,但是另立堂口,把一家拆成两家,的确能最大限度降低外人的议论猜忌。
而且从此之后,张辅这一支就不能继承荣国公的爵位,甚至连回家都做不到,只能留在安南,死了,也没法叶落归根。
这么一弄,原来大家伙的愤怒,全都变成了对张辅的同情。
年纪轻轻,第一次领兵,建功立业,封了爵位,正在人生巅峰,居然被赶出了家门,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了。
尤其是张玉抢先决定的。
当他宣布的五天之后,张辅从安南急匆匆赶回京城,向朱棣奏报具体战况,并且向天子请功。
他是去年年底儿才离开升龙府,将一切的事务交给了李景隆处理,一路上辛辛苦苦,跑了一个月出头,这才返回了阔别已久的京城。
他进城的时候,是傍晚时分,没法面君。张辅就想着先回家,看看老父,顺便给父亲拜年,可是当他兴匆匆到了张家门外,却发现一块木牌。
“张辅离家另立,不许入内!”
“什么?”
张辅大惊失色,他还当是人家恶作剧呢,三步两步冲上去,用力捶打府门。
“快开门啊,是我,我回来了!”
连着敲了三遍,里面都没人答言,张辅急了,抽出佩剑,想把门劈开。这时候夫人带着孩子出现在了他的身后。
“相公,不用敲了,老爷已经在五天之前,在京城所有勋贵公侯的面前,宣布相公永住安南,不许返回家中!”
“你说什么?”
张辅懵了,老爹这是疯了吗?
他辛辛苦苦得胜归来,就是想让老爹脸上有光,父亲怎么可以这么对待他!
张辅像是疯了似的,扑上去捶打府门,大声怒吼。
可不管他怎么叫喊,都没有半点用处,府门死死关闭,没有半分松动。
这算什么?被逐出家门了吗?
为什么?
早知道如此,我何必费力气打仗啊?
张辅双腿一软,跪在了府门前。
“爹,开门啊,让孩儿见您老一面啊!”
他在外面,杜鹃啼血一般,哀嚎祈求……府中张玉端然危坐,面沉似水。突然,夫人从后面跑出来,“儿子,是儿子回来了!我要见儿子,快把门打开!”
张玉突然一瞪眼,“左右,把她带回去。”
夫人急了,冲着张玉怒骂道:“你个老东西,你黑了心,瞎了眼睛,你凭什么不让儿子进家门,你还有没有人心?”
夫人一声接着一声,叱责怒骂。
张玉紧闭着嘴唇,太阳穴上的青筋跳起,突然,他一摆手,怒吼道:“还愣着干什么,将这个婆娘拖到后面,不许她丢张家的人!”
下人们万般无奈,只能拖着夫人下去,一怒之下,夫人竟然昏了过去。
张府之中,鸡飞狗跳,乱成了一团。
张玉紧咬着牙关,硬起心肠,“告诉家丁,从府门泼水,把那小子赶走!”
管家都吓坏了,老爷这是真的疯了,大少爷好容易得胜归来,无论如何,也不该用水泼他啊!
“老爷,您要三思啊!”管家都要哭了。
张玉咬了咬牙,怒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莫不是要我亲自动手?”
管家没办法,只好照办。
张玉深深吸口气,呆坐在大堂之上,老眼之中,也闪着泪花。
他很清楚,朱棣封张辅,并没有存什么坏心思,只是感激张家的功劳。而且张玉还知道,就算让儿子进家门,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当朝能威胁到张家地位的,其实只有两个半人,朱棣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第二位就是柳淳,至于半个,应该是老贼秃道衍。
像丘福之流,还真不在张玉的眼睛里。
可话又说回来,一个真正的名将,应该看的是长远,是几十年之后。
世人常拿张玉和徐达相比,论起战功,张玉是比不上徐达的,兵法也远远不如,可张玉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能吸取徐达的教训。
徐家两位公子,一个站在了朱棣一边,一个站在了朱允炆一边。
靖难一役,徐家算是撑过来了,可其中一支,彻底完蛋了。
若不是徐达生了几个好女儿,只怕徐家的损失还要跟惨重。
既然两头下注,都不能做到稳赢,那就只有将一支分出去,让他们在外面开枝散叶。张辅是他最寄予厚望的儿子,优秀的孩子,在外面开疆拓土,光大张家。
至于自己的爵位家业,就靠其他几个儿子撑着,能走到什么程度,全看他们的造化。反正只要有张辅这一支在,张家就立于不败之地。
“荣国公的手段,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柳淳忍不住微微叹息,不管是百兽之王的狮子,还是天空翱翔的鹰,都会在孩子长到一定程度,断然驱逐出去,让他们自己闯荡,不再提供庇护。
唯有自己杀出来,才能成为真正的王者。
由此可见,张玉是个无情的父亲,也是个最有情的父亲。
扪心自问,柳淳可做不到这种程度。
不得不说,在这个恢弘的永乐盛朝,真是藏着无数的高手……当然了,也有许多笑话,比如那个大才子解缙!
“你们查的怎么样了?”
柳淳早早来到了锦衣卫大堂,询问情况。
洛枫知道柳淳问的是解缙的案子,他躬身道:“启禀大人,根据我们的彻查,解缙这个案子有些事情是没什么争议的,可也有些事情,可以商榷。”
柳淳一瞪眼睛,“别废话了,说重点。”
“重点就是大人想不想让他死了。”洛枫老实道:“他的问题其实就是两样,第一是拿着太祖实录,去外面修书。这是渎职,也是轻慢疏忽,无论如何,都应该治罪。但是最多罢官,却罪不至死。当然了,如果陛下盛怒,想要杀他也没问题。”
“第二就是所谓跟科举有关的案子。他的那位红颜知己,的确是想替弟弟谋个功名,但是她只是打算,却没有去做。而解缙呢,只是点评了可能的科举考官,对他们的文风做了解读。但是科举毕竟还要两年多呢,谁知道当时的考官是谁?”
“解缙这么干,只能说是暗中指点,对那些普通人很不公平,但许多的官员,也都是这么干的,试问谁不照顾自己人呢?可毕竟不是在科场抓到的舞弊行为,很难判他死罪。至于他说百官的坏话,那就更没有什么了,只能算是他们的私人恩怨,咱们管不着啊!”
柳淳点头,“这么说,解缙这个案子,可以不用死了?”
洛枫摇头,“也未必,毕竟他身为阁老,需要以身作则,如此荒唐,陛下砍他的头,也是情理之中。”
柳淳气得瞪眼睛,“那你说了半天,都是废话啊?”
洛枫嘿嘿笑着,不说话。
柳淳哼了一声,眼珠转了转,“行了,你也别说车轱辘话了,你这么办,就说这个案子,案情不复杂,锦衣卫处理之后,转给刑部,让他们审判就行了!”
洛枫一听,忍不住伸出大拇指,“大人,这手太极高明啊!”
“我这也是没法子,杀才子不详啊!”柳淳叹道。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612章 卖地会上瘾的
柳淳说出这话,连洛枫都不信,你老人家连孔家都不放过,还会在乎杀一个才子吗?不过经过这段时间,洛枫竟然也觉得,解缙这家伙真的挺有趣的。
他每天都会写诗,而且有时候一天能写十首以上,这些诗无一例外,都是赞美朱棣的。感谢天子提拔之恩,感谢让他入阁,让他修实录,感谢准许他过最后一个年……从初一到十五,写的诗都能集结成册。
洛枫才看了几页,就觉得想吐,虽说朱棣不错,可你也不能吹得太过了,什么尧舜禹汤,全都不在话下,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还说什么神鬼跪拜,仙佛俯首……这吹捧的水平,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最要命的是这家伙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这叫颂圣,是臣子的责任。
他快要死了,所以要在临死之前,把他这辈子该说的好话全都说完,才能对得起天子圣恩。
奇葩年年有,没有今年多。
没抓之前,解大才子一副眼高于顶的模样,可被抓了,居然是这个样子,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杀与不杀,全都不妥,送走就最妙了。
锦衣卫这边赶快把案卷罪证,悉数转给了刑部,情况我们已经查明了,该怎么判,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