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当听说朱棣派遣荣国公张玉之子张辅领兵,他又忍不住笑了。

    元朝的三十万大军,尚且奈何不了安南,还怕区区五万明军吗?

    过去安南都是诱敌深入,坚壁清野,以游击战对抗强敌,这一次他们决定给大明一个厉害,集中十万人马北上,在山区将张辅彻底消灭!让大明知道安南的厉害,若是能顺势攻取广西,安南可就赚大了。

    安南朝野,沉浸在幸福的幻想之中,而大明的文武,则是忧心忡忡,不管谁去劝阻,朱棣都半点不愿意听,固执地像块石头。

    “父亲,孩儿会尽量小心,父亲大可以放心。”张辅充满了信心。

    瞧着风华正茂的儿子,张玉略感安慰。

    “孩子,爹不好说得太多,反正这次的战斗十分诡谲,你要把握好时机。”

    张辅微微皱眉,见父亲欲言又止,他只能点头答应。

    “儿,知道了。”

    张辅带领着人马,迅速离京,直扑安南……几乎所有人,都对这支人马的前途充满了忧虑,甚至私下里责备朱棣,得意忘形,狂妄自大,随便开启战端,必定会惨败收场。

    唯独朱棣和柳淳心中有数,只能说他们的这出戏演得太成功了,把所有人都给骗过了。

    “启禀大人,我们已经查出了这几个人,他们很可能是安南的间谍。同他们有往来的大明官吏,不下十余人,其中过从甚密的,有三人。”洛枫把调查结果,向柳淳汇报。

    “大人,要不要现在动手?”

    柳淳看了看名单,微微一笑,“安南多年经营,安插了这么多人,也实在是不容易。这次务必要一网打尽,你们先等一等,很快就会有非常重大的消息,传到京城,到时候,你们再动手不迟。”

    洛枫也懵了,还能有什么消息?大人这是在干什么啊?

    柳淳笑而不语,整整五天过去,突然,一骑飞至,在骑士的背上,插着一支红色的小旗。

    “捷报!”

    “捷报!”

    “安南大捷!”

    “安南大捷!”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所有人都懵了,安南大捷?莫非是张辅打了胜仗?不对劲儿啊,按照时间计算,张辅此刻最多赶到边境,难道安南一触即溃?这也太扯淡了吧?

    朱棣接到捷报,终于露出了笑容,“宣群臣到奉天殿,朕有话说!”

    不多时,整个京城的文武,除了柳淳之外,悉数赶到。

    “诸位臣工,朕有个消息要告诉你们,是捷报,大大的捷报!”朱棣顿了顿,才缓缓道:“海国公李景隆率兵三千,攻破安南升龙府,又夺取清化,一路杀敌数万,火焚城池十余座……李景隆此战扬我大明国威,朕甚是欣慰啊!哈哈哈!”

    朱棣放声大笑,可群臣都懵了,陛下,大白天的,不要说梦话啊!

    就凭李景隆,他行吗?

    :。:


………………………………

第602章 抓了个内鬼

    李景隆行吗?

    这位幸运值点满的家伙,怎么可能不行!

    朱棣拿着捷报,用力挥舞,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虽然多次领兵,可朱棣也是第一次发觉,原来战斗还能打得如此轻松,简直是天马行空啊!

    朱棣派出张辅领兵,以五万之众,征讨安南,其实就是个幌子,想要吸引安南的主力。

    谁知道安南果然上当了,不但集中了十万主力,还调动了许许多多的民夫,想要跟大明死磕。

    当他们信心十足,摆好了战阵的时候,李景隆出现了。

    这丫的竟然没胆子打出大明的旗号,而是伪装成了海盗,直接登陆。

    等他上来之后,这才发现,安南竟然空虚了,就像是一个肥美的大螃蟹,把盖子掀开之后,里面除了膏就是肉,这还客气什么,吃吧!

    李景隆下令人马,四处攻占抢掠,杀得不亦乐乎。

    可没有两天,李景隆就发现了问题。

    安南内部,竟然不是铁板一块。

    原本统治安南的是陈朝,这个朝代也曾经有过辉煌,三次击败元军,就是他们的手笔,还多次进攻占城,开疆拓土,俨然小霸王。

    可任何王朝都有衰败的时候,就在不久之前,陈朝外戚,权臣胡季牦篡权,建立起所谓的胡朝。

    这家伙当上皇帝之后,随意屠戮陈朝旧臣,嚣张跋扈,弄得地方动荡不安,新旧贵胄之间,冲突不断。

    这次明军要征讨安南,胡季牦就打算利用这个机会,一来重创大明,提升威望,给新朝廷增加威势。

    二来呢,是把一些反对他的地方势力,借明军之手,给彻底消灭。

    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胡季牦的算盘叮当响,可他算得太精明了,反而把自己给坑了。

    所有的力量都在北边,结果李景隆如入无人之境,大肆杀戮,打得那叫一个顺当。

    可咱们海国公毕竟还是有点脑子的,光靠着他的几千人,能杀多少?

    所以李景隆灵机一动,立刻打出大明的旗号。

    这回他不装海盗了,不但打出大明旗号,还给陈朝旧臣,大肆封官。

    李景隆自称是奉了大明天子旨意,讨伐安南逆贼胡季牦。

    所到之处,凡是愿意参与讨贼,一律封赏,而且李景隆还宣称,他只为了不臣之贼,绝不会侵占安南一寸土地。

    本来就空虚,又有深刻的矛盾,再加上李景隆的推波助澜,他瞬间就聚集了好几万人,鼓噪着杀向了升龙府。

    安南这边最初以为是海盗来袭,没当回事,等他们意识到是明军杀来,立刻调集力量,仓促迎击。

    李景隆督帅两千人,跟安南的两万多兵马杀到了一起。

    在战前李景隆已经交代了,打不赢就赶快跑,反正他不要面子。

    结果开战之后,李景隆乐了,安南居然弄了一大堆的战象,冲击明军。这可怪不得老子,是你们自己送死!

    安南这边也是无奈,他们的主力都在北边,只剩下象兵可以对敌。

    而明军这边,最强的就是火器,不光有火铳,还有火炮,火箭,李景隆像是不要钱似的往安南的人马扔去。

    说实话,人没打死多少,可大象吓坏了,这些庞然大物纷纷掉头,反而把安南自己人给冲垮了。

    按照正常思虑,李景隆该攻击升龙府了吧?

    不!

    这位怎么可能走寻常路呢!

    他把陈朝旧臣,地方豪族都召集过来了,“我是大明钦差,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了不会欺负安南,就是不会欺负。都城在前,我明军不入。你们现在就去攻城,如果遇到叛逆大军来援,我替你们挡着。”

    有这么一位义薄云天的钦差大臣撑腰,安南的人马放心了,他们呼喊着,扑向了升龙府。

    如果李景隆去攻城,没准也能拿下来,但损失不会小。

    可是让安南人自己打自己,情况就不一样了。城中的陈朝旧部,反对胡季牦的力量,里应外合,一举攻克了升龙府。

    “国公爷,你说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下面人好奇问道,他们跃跃欲试,想要进城分一杯羹。

    李景隆却骂道:“傻蛋,胡季牦还有十万大军呢!京城都丢了,他肯定要拼命的。咱们进城,替这些蠢驴挨刀剑啊?”

    手下被骂得没脾气,“那,那要怎么办?”

    “简单。”李景隆得意道:“给我往南杀,本国公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专啃硬骨头!”

    听李景隆的话,下面人都傻了,国公爷啊,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

    老虎在北边呢!

    你往南边杀,那叫柿子捡软的捏好不!

    李景隆才懒得跟下面人掰扯,反正听令就是了,他督帅人马,直扑清化。

    从头到尾,李景隆这家伙就不按套路出牌。

    什么脸面啊,什么战功啊,他全都不在乎。咱老李跨海而来,辛辛苦苦,干嘛自己找不痛快。

    这南边也没多少兵马,又盛产稻米,肥得流油,不抢一把怎么行呢!

    就在李景隆向南的过程中,又一个大馅饼落到了他的头上。

    之前安南一直欺负占城,胡季牦就是靠着攻打占城立下了军功,才能篡权成功。一句话,占城被安南压得喘不过气,几乎有亡国的危险。

    李景隆的出现,让占城看到了希望,这个到处杀戮放火的海国公,居然享受到了箪食壶浆的待遇。

    占城派出船只,给李景隆送来军需。

    尤其是看到明军山一样的海船,忍不住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弄清楚了情况之后李景隆立刻又假传圣旨了。

    “上国知道你们被安南欺负得太苦了,我是奉了钦命,讨伐安南,给你们出气的!放心,有大明在,就不会让占城吃亏!”

    李景隆盘算了一下,他一路上也疲惫了,人马也该修整了。所以呢,他干脆带着抢掠的东西,潇潇洒洒去了占城。

    到了占城之后,李景隆也不消停,他鼓动占城组成兵马,协助上国,一起讨伐安南……就这样,李景隆又忽悠了好几万人,虎视眈眈,只等安南的消息,就要挥军杀过去。

    ……

    接到了李景隆的捷报,朱棣下巴都要掉下来了,这家伙一路上就没真正打过硬仗,唯一拼命的就是跟象兵交锋。

    可看看他的战果,攻克升龙府,攻克清化,抢掠粮食上百万石,杀戮安南人马数万,自身的损失不到一百人。

    顺便还拉拢了占城,得到了数万人马。

    别说朱棣了,就算满朝的武将,也都疯了。

    以如此之少的兵马,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就算古之名将也做不到啊!这李景隆成了大明战神了?

    靖难三大国公,互相瞧了瞧,你服气李景隆吗?

    当然不服气了!

    可不服气能怎么样,还不是要忍着!

    人家这仗打得就是漂亮。

    丘福沉吟了良久,这才缓缓道:“启奏陛下,海国公突袭安南,的确是飞来一招,精妙无比。臣以为这是陛下运筹之功,臣等五体投地。”

    听到丘福的话,朱能差点笑喷了,这老丘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宁可去拍皇帝的马屁,也不愿意承认李景隆的功劳。

    可试问朝堂,又有谁愿意呢!

    “臣等恭贺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大家伙一起跪倒山呼,激动的满脸泛红。

    朱棣微微哼了一声。

    他并没有让群臣站起来,而是自嘲一笑,“列位臣工,朕的确略施小计,瞒过了所有人,可你们知道吗?朕为什么要这么做?”

    群臣不知,只能趴在地上。

    朱棣的脸色很难看,“朕不得不说,我大明的臣子之中,居然出现了无耻的叛逆!他们私自将军情泄露给安南,如此逆臣,朕岂能放过!”

    “宣柳淳上殿!”

    太监急忙高喊,这时候人们才注意到,柳淳竟然没有在金殿上。

    不多时,柳淳走了进来,冲着朱棣施礼。

    “你把查到的情况跟大家说一下吧?”

    “是!”柳淳朗声道:“臣经过彻查,一共有多达十七位朝臣与安南方面有往来,其中就包括翰林编修……谢广泰!”

    “什么?”

    当听到这个名字,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蹇义,“不可能!柳大人,你是不是搞错了?这个谢广泰不是那种人,他,他怎么可能勾结安南呢?说不通啊?”

    蹇义不停摇头,茹瑺沉吟道:“谢广泰中进士,入选翰林,他的文章老道,人品端正,又出身名门,的确不应该啊!”

    还有许多大臣也都露出了怀疑的神色。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两句。王家,谢家,都是千年豪门。虽然在两宋之后,就不讲究门第,但是这个谢广泰的祖宗确实辉煌过,而且谢家经常出官员大儒。

    谢广泰的祖父在十年前去世,他是名满江南的大儒谢芳,蹇义考中进士之后,还曾经亲自登门,拜访谢老先生,持学生之礼。

    谢广泰进入翰林,许多人都说谢家又要重兴,怎么转眼之间,竟然跟安南人搅合在一起了?

    “诸公,莫非不相信锦衣卫的调查吗?”

    大家伙互相看看,为难道:“柳大人,非是我等不相信,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柳淳也不废话,他手上有足够的真凭实据,让所有人闭嘴!

    “陛下,请准许证人上殿吧!”

    顶点


………………………………

第603章 一个白痴

    面对这个匪夷所思的案子,朝臣上下,几乎没人相信是真的,都觉得柳淳是有意陷害,毕竟千年大族,名儒之后,朝中的翰林清贵,怎么可能干出里通外国的事情,不可能,绝无可能!

    谁会傻到不顾荣华富贵,甚至连命都不要了。

    只不过随着柳淳将一个个的证人叫上来,听过他们的叙述,奉天殿上,所有官员都觉得不寒而栗,有人偷着擦汗,有人更是心惊肉跳,别说是谢广泰了,就算是落到自己的头上,也未必扛得住啊!

    到了最后,谢广泰终于被带了上来。

    “罪臣拜见陛下。”

    朱棣把头扭到一边,对这种畜生,根本不屑一顾。

    “你既然知道自己有罪,就原原本本招供,把事情的经过都说出来,若是有隐瞒,朕绝不客气!”

    谢广泰低垂着脑袋,点了点头,“罪臣遵旨,这事情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大儒谢芳去世之后,谢广泰为祖父守孝三年,在坟前结庐苦读,自觉学问大涨,这才进京赶考,想要一举成名,重兴谢家门庭。

    他怀着满腔的壮志进京,在京城租住了一个小院,每天出入,去拜会学者,结识各地的才子,砥砺学问,磨炼文章……争取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提升本事,为了会试冲刺。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邻居搬进来一家人,每天下午时分,都会有悠扬的琴声传来。

    谢广泰是个文雅之士,在音韵上面造诣颇深,他听得出来,对方有些功力,却又难以登堂入室,谢广泰不是个多事的人,他没有跑去说什么。

    只是他注意到,不断有人进出隔壁,似乎这些人都是来传授琴技的,只不过水平参差不齐,偏偏这家给的酬劳还非常丰厚,甚至到了夸张的地步。

    有一次谢广泰亲眼看到,竟然是一包金瓜子,这也太大头了。

    谢广泰实在是忍不住了,他就跟邻居说了,这些琴师都是骗子,没有真才实学,如果跟他们学下去,什么都学不出来。

    谢广泰好意提醒,到了晚上的时候,邻居果然来拜会。

    攀谈之后,对方十分客气,请谢广泰过去,他推脱不过,就去了隔壁。谢广泰发现对方竟然是个豪富之家,用具器皿都极为奢侈,只是谢广泰却看得出来,其中混杂了不少假货。

    显然这家人并不清楚,还拿着假货炫耀。

    一句话,这是一家土包子,暴发户!

    谢广泰心中有了判断,他被带到了凉亭,在上面坐着一个女子,前面有帷幕挡着,看不清楚面容。

    谢广泰只是弹奏了对方经常演奏的一曲,并且随口指点了两句,就想告辞。哪知道对方竟然颇为意动,主动去了帷幕,出来跟谢广泰见面。

    对方是个二八佳人,身形十分娇小,五官精致,皮肤嫩白,尤其是一双眼睛,仿佛罩着一层水雾,楚楚动人,忍不住生出怜惜之念。

    谢广泰虽然见过一些市面,可面对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