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淳含笑点头,“陛下圣明。臣以为榨糖需要的人手不在少数,而且工作十分艰辛,与其白白杀了,还不如送去东番岛,一来彰显天子仁慈,二来也是开发蛮荒。当年北平的时候,陛下不就使用过犯人吗?”

    “那也是你提议的。”朱棣沉吟片刻,冷笑道:“光是这几个人,还不够用!把孔家也算上,另外山东的乡勇,也要悉数给朕送去东番岛!不是还有许多没有迁居北平的士绅么?这回东番岛很需要他们,东番岛装不下,还有个爪哇岛,还有那么多的岛屿等着他们,朕要让他们知道,跟国策作对,不会有好下场!”

    ……

    杨靖从宫里出来,那是感慨万千。

    以他的才智,当然看得出来,柳淳跟朱棣君臣,正在从容下一盘棋,他们以天下为棋盘,以生灵万类为棋子。

    随便落一子,几十万,上百万人,就会因此彻底改变命运,有人骤然发达,可也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该是何等的心胸,何等的手笔,才能做到从容不迫?

    古往今来,都鲜有如此大手笔,或许只有秦皇汉武那样的雄主盛世,才会有这等景象吧!坦白讲,生活在这个大时代里,既是幸运,也是最大的不幸!

    “杨大人,陛下怎么处置?”刑部的官员好奇询问。

    “陛下要把这些人,连同孔家,还有山东的士绅乡勇,悉数送到东番岛,充当苦役。”

    “什么?”

    刑部的众位官员立刻炸了,送别人都没什么,连孔家都要送走,这是什么道理啊?

    还以为这么长时间,陛下没有动静,是要对孔家网开一面呢!

    哪知道竟然要送去东番岛?

    这也未免太过分了吧!

    “杨大人,孔家何等尊贵,如何能扔到莽荒之地,这不是把圣人道统弃之如敝履吗?”

    “对啊,杨大人,你就不能替天下的读书人,争一争?”

    “杨大人,刑部应当恪守国法,必须按照朝廷规矩办事。”

    ……

    下面这帮人吵吵嚷嚷,杨靖根本就懒得听。他原本就是柳淳这边的人,在不违背法度良心的情况下,他是尽量支持柳淳的。

    “你们让我秉公而断,那很好,现在就开始,立刻彻查孔家弑君一案!那个王琎还在诏狱里面,你们谁愿意去审这个案子,就请站出来吧!”

    一句话,吓住了刑部的官员,他们哪敢接这个烂摊子啊,到时候发配变成了斩首,甚至是灭族。

    他们就成了杀死孔家的刽子手了。

    “既然没人愿意接,你们就回去好好想想,到底要如何是好吧!”

    刑部的官员们纷纷回去,消息就这样不胫而走。

    这些日子蹲守在证券交易所的人们已经变得格外敏感。

    “好消息,好消息,陛下要发配有罪之人,去开发东番岛,种植甘蔗!几十万罪犯,每年能产出百万石蔗糖啊!”

    听到消息之后,大家伙二话不说,就往交易所里面冲,啥也别问了,就是一个字:买!

    “少爷,少爷!咱们的股票又涨了!”

    徐钦都被连续上涨搞得麻木了,他的投进去的钱,已经增加了四倍还多!

    这也太疯狂了吧?

    徐钦在地上走了好几圈,越想越糊涂,必须找个人指点一下了。

    “备车,我要去求见小姑!”

    顶点


………………………………

第597章 为孔孟而死

    “我原是不想见你的。”

    徐妙锦开门见山,徐钦尴尬地手足无措,好歹也是姑姑,为什么如此无情?好在徐钦早有准备,他低着头,躬着身体。

    “小姑,我爹他当年的确对不起小姑,小姑有什么不满,只管说出来就是。”

    徐妙锦白了他一眼,“我的不满多了,可大哥人都死了,我现在已经是得偿所愿,心满意足,还有什么好恨的。”徐妙锦不是轻易忘记仇恨的白莲花圣母,她只是嫁给了心爱的人,又怀了宝宝,人生再无遗憾,过去的事情,拿得起,也放得下!

    “徐钦,你想恢复徐家的荣耀,光靠着一次两次的投机是不行的。你来找我,反而会落下口实。对你的目标没什么好处,而且我也没什么能帮你的,男儿大丈夫,想要建功立业,就只能在疆场上搏杀。敢不敢拼,要问你自己才是。”

    徐钦用力点头,他很明白小姑的话。

    徐家靠着军功起家,要想恢复徐家的声望,就要在战场上,一刀一剑,拼出一个功名来。坦白讲,这一点对徐钦来说,太难了。

    名将不光是杀出来的,也要看运气。

    当年徐辉祖在二代贵胄当中,也算是佼佼者,可到了战场,完全被动挨打。徐钦扪心自问,他的天分还不如父亲,上了战场,很大概率是默默无闻,搞不好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徐钦认真思索了片刻,突然撩起袍子,猛地跪在了徐妙锦的面前。

    “小姑,侄儿并不奢望恢复爷爷时候,徐家的声望。那根本不是侄儿能做到的。侄儿现在只想好好经营,做一个富家翁足矣。”

    徐妙锦眉头紧皱,不客气道:“你既然如此没志气,又何至于来找我?”

    徐钦脸上发红,小姑比他大不了多少,但是给人的气场压力还真是强大啊!

    “小姑,侄儿前些时候,反复读了小姑夫的著作。侄儿觉得要想赚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如何支配财富,更是一门深刻的学问。侄儿想在赚钱之余,能做一些于国于民有好处的事情。”

    “就拿最近来说,侄儿投资股票,稀里糊涂,就赚了好几十万两,现在侄儿还在发懵。我又打算资助一支船队,还有,我想把徐家的产业弄回来,然后变卖充当奖金,鼓励出海探险。”

    “不管是陛下,还是小姑夫,都鼓励这些事情,小侄愿意不惜家产,去努力一试,只是小侄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故此特来求教。”

    徐钦说完,又一次给徐妙锦跪下,诚诚恳恳请求。

    徐妙锦自从怀了身孕之后,脾气变得很糟糕,对柳淳都不客气,更遑论别人了。可徐钦的话,却让她陷入了沉思。

    毫无疑问,做什么事情,都要天赋。

    徐钦打仗的本事绝对不行,别的才能也很平庸。

    可他的嗅觉却是一等一的。

    组建私人船队,拿出资本,鼓励民间向海外开拓……这两条都是绝好的建议。

    而且代表了一个全新的苗头,一个非常难得的趋势……要知道这十几年,一直都是柳淳在努力向前冲,能跟着柳淳一起努力的人都不多,更遑论走到柳淳前面的人。

    后世的人常常扼腕叹息,觉得郑和下西洋,成为绝唱,是巨大的损失。可这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站在大明百姓的立场,他们拥有最繁荣,最富庶的生活,足以让海外蛮夷羡慕到五体投地。

    又何必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跑去海外冒险呢?

    要改变两千年的农耕传统,放弃土地,拥抱海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其中最难的就是改变人们的观念。

    柳淳折腾了这么久,也不敢说取得了多少成就。

    可徐钦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他明确表示,愿意把精力放在经商上面,又愿意以私人的身份,资助民间航海,或许这就是未来勋贵需要走的路吧!

    真是想不到,居然让徐钦给走出来了。要知道李景隆出海,也只是希望证明自己能独当一面而已,和徐钦差距很大的。

    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徐妙锦感叹不已,思绪万千。

    她胡乱想着,而徐钦却跪得双腿麻木,浑身都僵了,难道是小姑故意整自己?徐钦咬牙死撑。

    终于,徐妙锦想起了侄子。

    “先起来!”

    徐钦连忙挣扎站起,哪知道脚下一滑,又狼狈扑倒,摔得四脚朝天,由于双腿麻木,爬起来格外费力气,活像是被人反过来的小乌龟。

    徐妙锦终于忍不住笑起来,徐钦脸色通红,可怜兮兮的好容易才爬起来。

    “你来请教,我也不能让你白来。其实这股市没有什么稀奇的,无非就是在出售未来而已……”

    徐妙锦一开口,徐钦立刻屏息凝神,仔细倾听,不时点头,露出欣喜的笑容。

    实际上,徐妙锦才是柳淳的弟子,尤其是经商的本事,更是学了个八成。

    “出售未来,就需要有人购买才行,所以你要看懂资金的走向。你知道均田均役的好处所在吗?”

    “靠着均田,老百姓手里才能有剩余,老百姓有了剩余,才能形成存款,家家户户的存款不多,可人数达到了一定程度,聚集起来的资金,也是个天文数字。银行能给公司和投机者提供贷款,公司可以迅速壮大,同时提升预期值,这样就能推高股票的价格,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收益。”

    “总而言之,你要看清楚未来的所在,同时看懂资金的流向,就可以无往而不利。”

    ……

    得到了徐妙锦的指点,徐钦仿佛被贯穿了任督二脉,浑身每个毛孔都张开了,帮着他捕捉空气中的铜臭味道,寻觅发财的机会。

    所谓未来,就是利之所在,而资金走向,则代表了力之所往,这两样东西如果能搭配到一起,想不发财都难!

    不光是在大明,任何时候,全都适用。

    得到了神功秘籍,徐钦再看交易市场,顿时觉得一目了然。

    “少爷,刑部那边把财产退回来了!”

    下面人兴匆匆告诉徐钦,并且将清单递给他。

    徐钦紧握拳头,半晌缓缓松开,“去,挑拣这里面容易变现的,赶快卖了,剩下的拿去银行抵押,我需要现金,越多越好!”

    “啊!”家人吓坏了,“少爷,这可是辛辛苦苦拿回来的财产,你又给贱卖了,怎么交代啊?”

    徐钦哼道:“你懂什么,这是最好的赚钱时机,要是错过了,那才该跟祖父谢罪呢!”

    见家人还是不动,徐钦真的急了,“我才是徐家的主人,谁敢不听,你们就去跟老余作伴!”

    话说到这里,家人真的害怕了。

    余伯跟其他有罪之人,要一起送去东番岛种甘蔗,榨糖……他那么大的年纪,只怕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死在海岛蛮荒之地,多凄凉啊!

    徐钦沉吟了良久,他起身,去了余伯平时的住处,从里面取了一样东西,包好又过了两天,通往东番岛的船只就要起航了。

    徐钦独自前往码头,主仆好歹要见最后一面。

    可就在他刚刚赶到码头的时候,突然发现,在高高的桅杆上,突然多了两个人,其中一个面对着码头上所有的人,大声怒吼,“孔家乃是圣人之后,遭受陷害,被发配蛮夷之地,从此大明没了圣贤教化,与蛮夷之地何异?”

    “我们痛心疾首,五内具焚,唯有以死明志,向陛下谏言,向天下正义之士祈求: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今日弃孔孟,世间俨然禽兽之境,恕我等不愿意与鸭犬并列!”

    说完,这位一松手,直接从桅杆落下,直挺挺掉入了江中。

    徐钦大惊,竟有人替孔家而死,发配不会出意外吧?徐钦忍不住提心吊胆……

    顶点


………………………………

第598章 臣等叩谢天恩

    某位慷慨激昂之士,以优美的姿势落水,没有激起多少水花,若是空中姿态再完美一些,估计能得到高分。

    随着第一位下水,这第二位竟然迟疑了,他凝望着青绿色的江水,这要是跳下去,小命就完了。他只是一时喝多了,才拍着胸脯,说要为圣人而死,以命来阻挡发配。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信心十足赶来,本以为会一呼百诺,瞬间无数人冲上来,拦着他们跳江,跪拜在地,把他们当成英雄,一夜之间,天下扬名。

    事实上呢,他们把准备的戏词说完了,表演也都做了,下面的反响却是寥寥。怎么形容现在的情况,就类似庙会耍猴吧!

    他就是那个爬上了高杆的猴子,下面一大堆人仰望着,想要看他什么时候掉下去。

    喂!

    你们严肃点,我们是为了千年道统,为了圣贤啊!快出来拦着啊!还有,掉下去一个了,怎么没人救援啊?

    你们还有良心吗?

    老天爷会劈了你们的!

    这位拼命看着码头,一副要哭了的绝望样子。

    码头上的人群也挺糟心的,两个人结伴跳江,现在下去一个了,你迟迟不动,这就好比放个二踢脚,结果只响了一下,这也太坑人了吧?

    跳啊,快点跳啊!

    就在众人万众期待之时,伴随着一声惨烈的叫唤,那个人栽了下去。他对天发誓,并没有想跳下去,而是抓不住绳子了。

    幸运的是,他也没有掉落到江里,而是挂在了桅杆的绳索上面,就像是一个钟摆,被吊在了桅杆上,滑稽可笑……

    “陛下,陛下!”木恩急匆匆跑进来,“陛下,有人以死威胁,不许船只出海。”

    朱棣豁然站起,“什么?有多少人?”

    “有,有两个!其中一个跳江里了,还有一个挂在桅杆上面。”

    朱棣皱着眉,“没有了?”

    “没了!”木恩摇头。

    皇帝陛下这个失望啊!

    朱棣一屁股坐下,冲着木恩就骂,“蠢奴才,区区两个人,也值得你大呼小叫的,要是二十个,二百个才好呢!”

    木恩委屈巴巴的,“皇爷,人命关天啊!而且是这么大的事情,万一影响了出海呢!”

    “那影响了吗?”

    木恩摇头,“没有。”

    朱棣真想给他一脚,这个狗奴才,越来越不像话了。

    “你现在就去下面查查,看看有多少同情孔家的,还有多少想要追随孔家的,全都揪出来!”朱棣按着太阳穴,懊恼道:“人太少了,上次有好几百太学生呢,这次就剩两个了。读书人,你们要争气啊!”

    朱棣发出了绝望的哀叹,你们不跳出来,朕开发海外的人都没有啊!

    太愁人了。

    朱棣在发愁,而徐钦此刻却是眉飞色舞,在讲着见闻。当这小子决心专注商业的时候,柳家的大门就给他开放了。

    作为一个破落的贵胄,转而成为资本新贵,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案例。

    假如徐钦成功了,或许以后的淮西勋贵,靖难功臣,包括宗室藩王,都能有发挥的领域了。

    与其让他们围着朝廷的权力,明争暗斗,费尽心机,还不如去追逐丰厚的利润呢!

    因此就连柳淳都愿意给他一点指点。

    徐钦兴高采烈讲着,朱瞻基,于谦,包括大丫,都在听着。

    朱瞻基怒冲冲道:“真是该死,螳臂当车,就应该把他们的皮扒了,让人知道,对抗皇爷爷的下场!”

    大丫瞪了朱瞻基一眼,奶声奶气道:“你总是那么野蛮,让大姨揍你。”

    朱瞻基翻了翻眼皮,嘟囔了两声,很郁闷地闭上了嘴巴。他已经意识到了,虽然比大丫年纪大,可辈分上,却是结结实实小了一辈。

    而且小姨奶奶还怀了宝宝,他很快就会有一个,或者很多个穿着开裆裤的长辈,太坑人了!

    朱瞻基郁闷地不想说话。

    于谦突然慢悠悠道:“师父,伯夷叔齐,采薇而食,周王为何不处死二人?”

    柳淳瞧了眼徒弟,忍不住笑骂道:“你小子明知故问,商朝亡国,不是两个废人可以回天改命。与其杀了他们,不如当做摆设,提醒世人,前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