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根据《吴江县志》记载,张士诚占据苏州的时候,沈万三已经死了,他的两个儿子,沈茂和沈旺,偷偷从江南运送粮米去元大都。

    据此来看,沈家的角色还不怎么光彩。

    《吴江县志》的作者莫旦跟沈家是儿女亲家,因此他的话非常可信。

    不过沈万三是死了,但家财还在,后人也在,据说他们在朱元璋攻打苏州的时候,和许多豪强,大力支持张士诚。

    结果张士诚战败,朱元璋严厉惩处了吴中的富户,许多人被迁居他处,家财尽数没收。

    不过似乎又有说法,讲沈万三的女婿,因为勾引有妇之夫,被人诬告,牵连到蓝玉的案子之中,最后丢了性命,沈家也因此彻底衰败。

    纵观整个故事,沈万三其人的确存在,他应该是在元朝中后期,依靠海外贸易起家,积累巨额财富,他也是死在了元朝,跟朱元璋没什么关系。

    而沈万三的后人,在风雨飘摇的乱世当中,几次押宝错误,损耗了大量家财,人丁也损失不少,最后彻底财去人空,跟大多数富豪之家的遭遇差不多……

    至于《明史》当中公然提到,沈万三出钱,修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引来朱元璋的嫉妒,发配云南,丢了性命,完全是无中生有了。

    不用别的,城墙屹立了好几百年,依旧还在,随便转转,就能知道,城墙砖石全都是特别烧制的,那么大的工程,需要征用数以百万计的民夫,靠着无偿劳动,才能建成。

    沈万三有多少钱?能修出三分之一的城墙来?

    即便他有钱,朱元璋放心让他修?

    朝廷的民夫,作坊,随便让他用?

    朝廷大臣都是摆设吗?

    京城的防御城墙,多重要的东西,堪称国之重器,百年工程!说沈万三修的,那就仿佛说某位首富捐钱造了京沪高铁线一样,谁信谁是傻子。

    当然了,沈万三的故事虽然是捏造的,但是在洪武朝,豪强富户过得很不好倒是真的。

    老朱动不动就抄家,动不动就迁居外地。

    而且还把向边疆运送军粮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扔给了商人。

    在老朱的眼里,他要照顾的“民”只是那些老实耕田,勤恳本分的庄稼人。

    至于商人富户,则是牛马牲畜,能用则用,不能用就杀了吃肉。

    很显然,老朱和后面的亡国之君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在亡国之君那里,“民”是豪强士绅,不与民争利,就是保护士绅的利益,至于普通百姓,却可以随便压榨鱼肉,二者做法南辕北辙,结果显而易见。

    所以,方孝孺和李景隆未必不知道商人拿不出来一万斤生铁,但他们不在乎……“我只听说过造反的农户,还没听说过商人会造反!商人奸猾狡诈,善于伪装哭穷。明明家里财富堆积如山,却装成一副穷酸的示人。我们只要狠狠压一压,让商人出钱出力,把纳哈出的部众安排好,也就能给圣人交代了。”

    方孝孺喝着茶,淡淡对李景隆道,语言之间,充满了自信。

    李景隆那是公子哥出身,在京的时候,神仙太多,还要收敛,可到了北平,几乎相当于钦差,大权在握,他还有什么好怕的。

    更何况方孝孺都这么发话了,他还迟疑什么。

    “请方先生放心,我的人已经去催要了,谁敢不交,立刻就关起来,关到他们出钱出铁为止!这些商人,就是欠揍!”

    李景隆想了想,又道:“方先生,还有六处官营作坊,你看该怎么办是好?”

    方孝孺吸了口气,“官营作坊吗!理当多出铁料,让他们出两,是三万斤!”

    “好嘞!

    李景隆转身就去安排了。

    方孝孺则是眯缝着眼睛,慢条斯理的品茶。

    其实治国做事,也不是那么难!

    作为一个读书人,写好了孔孟之道,把良心摆正,干什么都无往不利。

    当下的世风已经远不如立国之初,很多读书人,攀附权贵,利用权力,兼并土地,无所不为,简直就是士林之耻!

    等这次事情办好,回京之后,就向太子谏言,要使出重拳,抑制兼并,最好能像三代之治那样,把田都收归天子所有,再平均分给每一个百姓,不多也不少,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老方构思着心中的理想国,全然不知,他已经捅了大篓子。

    最先动起来的居然不是那些经营冶铁厂的商人,而是北平布政使衙门!还有下面的官员!

    疯了!

    姓方的疯了!

    这时候居然让官营铁厂出生铁,你问过我们吗?

    平日里宝相庄严的诸公,霎时间变成了上蹿下跳的猴子,去找宋国公,去见颖国公,拜会永昌侯,求见燕王朱棣!

    他们没头苍蝇乱撞。

    无论如何,要制止方孝孺的举动。

    可惜的是,这几位都像约好了似的,全都躲在了军营里,谁也不见!

    蓝玉抓着酒壶,大口大口豪饮。

    脸上全都是笑,这个柳淳,真他娘的是个鬼才,不声不响,就让方孝孺跟北平的文官闹了起来,让他们狗咬狗去吧!

    “别当老子不知道,为了对付鞑子,给各个作坊拨了好大一笔钱,让他们采买矿石,打造军械!结果呢!兵器没看到多少,东西却都没了!让姓方的去折腾,我倒要看看,究竟有多少流进了那些人的荷包!”蓝玉的眼睛凶光闪烁,谁敢糟蹋大明朝,谁就要尝尝他蓝玉的屠刀!
………………………………

第55章 从地狱爬回来的人

    在上交了一万斤生铁之后,柳淳的日子就很轻松了,他很想瞧瞧,其余官营和民营的冶铁作坊,会怎么和老方斗!

    别看商人是四等公民,连丝绸都不能明着穿,但他们有钱,虽然这是法度森严的洪武朝,但任何时候,都不该轻视金钱的力量。

    “斗吧,斗个两败俱伤才好!”

    柳淳盘算着,白羊口有技术优势,也有产能优势。

    唯独缺少足够熟练的铁匠,等到有作坊承受不了,他就顺手把工匠弄到白羊口来,这就叫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吃夜草不肥。

    白羊口想壮大,就必须吞掉其他的作坊!

    商业竞争就是这么残酷,没什么仁义好讲!

    只是柳淳想看戏,别人却不想让他看戏。

    这不,朱能从北平急吼吼赶来了。

    才几个月的功夫,这家伙已经从千户爬到了指挥使,连升三级!身上还多了一件御赐的飞鱼服!

    所谓飞鱼服,可不是锦衣卫的专属,一般品级足够,或者立了大功的臣子,都会得到赐服的恩遇。

    有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等等,比如李景隆,就穿着麒麟服,拽上天去了。

    朱能可没有李景隆的嚣张,相反,他还更敬重柳淳了!

    “我能有今天,全靠着柳小哥了!”

    原来朱能随着燕王进攻金山,又攻击松花河。

    在途中,他们遇到了纳哈出所部伏击,朱棣都险些受伤落马,战况异常凶险,这时候朱能急中生智,他让手下人点燃了那些火药桶,让战马驮着,冲进鞑子的队伍里。

    火药四射,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虽然没炸死多少鞑子骑兵,但却扰乱了对方的阵型,那些鞑子的战马,没遇到过火药,纷纷吓得倒退。

    朱能顺利把朱棣救了出来。朱棣也是胆子够大,当即决定反攻,一阵猛冲猛杀,把鞑子冲得七零八落,大获全胜!

    正是知道了柳淳弄出来的火药,威力惊人,朱棣才一心要弄到配方。要不然,他刚回北平,怎么就跑去白羊口!

    可惜的是,柳淳这边有徐妙锦这张王牌,让朱棣铩羽而归!

    徐姑娘,胜过千军万马!

    牛!

    “柳小哥,你看是这样,王府的三卫要扩充了,王爷准备增加到三万人,骑兵呢,要占一半,还要准备三千铁甲精骑……”

    许是被蓝玉刺激了,朱棣迫不及待要扩充实力,收了辽东之地,战马倒是不缺了,可骑兵需要的马刀,铁甲,弓箭等物,还是不够。

    而且朱棣打算筹建一支火铳队,也需要不少的精铁和火药。

    “方孝孺正在和那些作坊闹呢!王爷早就清楚,官营作坊,人浮于事,炼出来的铁根本不顶用。民间的作坊倒是不错,可产能有限,所以呢……王爷就打算烦劳柳小哥了。”

    朱能在路上跟柳淳把什么话都说了。

    “这个价钱好商量,我跟你讲啊,可别传出去,这次王爷发了大财了!”朱能压低声音,对柳淳道:“你晓得不?就在松花河边的一个部族,光是上好的东珠就缴获了十斗!全都这么大个儿!”

    朱能用手比了一个和龙眼差不多的圈,啧啧道:“这帮鞑子,还真是有些好东西!对了,柳小哥,你不是给王爷一张地图吗?王爷也派人去了,还真别说,听周围人说,的确有金矿!这些日子王爷正准备派人过去,把金矿弄到手哩!”

    朱能算是把朱棣的家底儿全都抖了出来,半点不剩。

    弄得柳淳不敲一笔,都不好意思了,怪不得朱老四急吼吼扩军呢,敢情是发了横财!

    柳淳一路盘算着,怎么宰朱棣一刀。

    很快,两个人出现在了北平城外,他们正准备进城,突然,从旁边跌跌撞撞,过来一个要花的叫花子。

    身上的衣服全都成了破布条,分不出本来面目,一条腿还瘸了,向外面弯着,手里拄着木棍。

    看起来这个叫花子已经到了极限,离着柳淳他们不远,突然膝盖一软,跪在了地上,痛苦地翻身,沾满了泥土,从衣服的破损处,露出一道道可怕的伤疤,触目惊心。

    柳淳琢磨着,大明总不会有碰瓷儿的吧!

    他从马背上跳下来,拿着水壶,给叫花子灌了几口。然后又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他没有好心到泛滥的程度。

    让他吃顿饱饭就不错了。

    “你有什么亲戚朋友没?尽快找个落脚的地方吧!“柳淳随口说了一句,就准备离开,哪知道叫花子竟然笑了,一边咳嗽一边笑。

    “小兄弟,你,你也把我当成了乞丐?送我去锦衣卫千户所,少不了你的好处!”

    他躺在地上,满是污垢血渍的脸上,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花。

    “我活了,我陈远活着回来了!”喊过,又咳嗽起来。

    “那,那个……锦衣卫千户所已经撤了!”

    “什么?”叫花子猛地坐起,傻傻盯着柳淳。

    “撤了?怎么会?朱千户呢?他们人呢?”

    “朱千户已经……死了!”

    “啊!”

    叫花子哀嚎一声,直挺挺躺了下去,下一秒他又翻身坐起,黝黑的手,死死揪住柳淳的胳膊,声音颤抖道:“那……三爷呢?柳三爷呢?他,他怎么样?”

    “他挺好的,还有儿子哩!”

    ……

    “老陈!陈兄弟!”

    三爷抱着叫花子的身体,用力摇晃,眼泪跟泉水似的流了出来。这个刀斧加身都不会皱眉的汉子,此刻哭得稀里哗啦,泣不成声。

    在房门外面的人,却没有一个嘲笑三爷。

    脚步声响起,燕王朱棣赶到了,这就是他的王府!

    “人怎么样?”他见面直接问道。

    军医道:“王爷,陈爷外伤很多,身体虚弱,一条腿还断了,不过没有性命之忧就是了。”

    朱棣重重出口气,然后道:“记着,要用最好的药,不惜一切代价!”

    “好嘞,小人明白。”

    他下去给陈远熬药去了,此时三爷的哭声也渐渐停止,他伸出大手,小心翼翼,要把陈远身上的破烂布条扯下去,然后给他擦洗上药。

    “等等!”

    陈远颤抖着手,摸向了衣角,半天,从里面掏出一个小皮囊。

    他眼中含泪,送到了三爷的面前。

    “这,这是什么?”

    陈远声音悲戚,哽咽道:“是老沈的……让他入,入土,为,安吧!”陈远断断续续,三爷仿佛五雷轰顶!

    他死死抓着皮囊,贴到了自己的心口!

    三爷似乎感觉到了兄弟又活了,就在自己的面前,还跟自己笑哩!

    “三哥,我有儿子哩,我不怕死!我就怕婆娘改嫁,以后孩子不跟我一个姓……三哥,你也快点成亲吧,别一辈子打光棍,实在不行,抢一个也成啊……三哥……”

    当初柳三带着两个兄弟,一起深入草原,探查情报归来,两个兄弟为了掩护他,悉数战死……至少三爷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如今一个兄弟回来了,另一个兄弟的骨灰也回来了!

    “三哥,老沈的岳父家里,是在蓟州开铁匠铺子的,听说还挺殷实的……你赶快去瞧瞧,把骨灰交给他们,还有,看看老沈的孩子怎么样了,要是生下来,咳咳,咱们锦衣卫养着啊!”
………………………………

第56章 方孝孺挨打了

    “诸位乡亲,三老四少,各位老大,从前在下讲古人旧事,今天,我给大家伙讲讲这本朝实事,还是刚刚发生过的!”

    “大家伙都知道朝廷招降了故元太尉纳哈出,可大家知道,这一战谁出力最大吗?”

    说书先生,沙哑着嗓音,侃侃而谈。

    在他的前面,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渐渐地围成了一个大圈,足有百十来号人。

    说书先生越发来劲,“兵书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说起来,这次朝廷大军出征辽东,跟几位了不起的大英雄有关系!是他们深入草原,探知北元皇帝与纳哈出不和,且兵力不足,无法顾及辽东,所以才有了朝廷断然出兵,大获全胜!”

    “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这几位大英雄是什么人,怎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告诉大家伙,他们都是咱北平锦衣卫千户所的好汉!这三位爷乔装改扮,深入草原数千里,跟鞑子斗智斗勇,费尽了心力,才把消息带回来。”

    “可就在回来的路上,出了大事,上百鞑子的骑兵追杀三位好汉!其中一位,带着消息,先回来送信,另外两位负责断后!大家伙可听明白了,二个人战一百多人,他们这是拼了命了!”

    此时外面的人已经超过了三百,在这个缺少娱乐手段的时代,评书戏曲,已经是普通人最大的快乐源泉了。

    再加上讲的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有如此壮烈,怎能不引起大家的兴趣!

    “先生,那两位好汉怎么样了?可是都战死了?”

    说书先生喟叹一声,“若是战死,在下也就不费吐沫了,他们受了重伤,被鞑子给俘虏了……大家想想,落到鞑子手里,还能有好下场吗?这两位好汉被打得皮开肉绽,生不如死。可他们心念着朝廷,骨头硬如铁石,绝不向鞑子屈膝。”

    “就在前些时候,朝廷大胜纳哈出,北元鞑子惊恐,连夜向西逃窜,马乱人慌,这机会来了!两位好汉当中,有一人已经死去,另一位也瘸了腿,可他还是趁着夜色,逃了出来,一路回到大明……诸位想想,一个人,伤了一条腿,四周全都是鞑子,他该多难!可咱大明的汉子,就是有骨头,他不但回来了,还把兄弟的骨灰带了回来!入土为安,落叶归根啊!大家伙说说,又有忠,又有义,这样的好汉子,你们服气不?”

    “服!服了!”

    这时候周围的人数突破了一千,连墙头都坐满了人。

    “了不起啊!该上奏陛下,重赏才是!”

    “是啊,有这样的好汉,灭鞑子就在反掌之间!”

    人群之中,议论纷纷,说书先生抹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