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是那句话,谁让你出生晚,好地方都被占走了,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

    可后来朱栴还真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看上了西安。

    没错,就是秦王的封地。

    朱樉因为受大哥一案的牵连,在京城抑郁而终。老朱也迁怒秦王一系,迟迟没有让孙子继承王位。

    朱栴就琢磨着,能不能来个鸠占鹊巢,把西安弄到手里。

    他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能找一个舒舒服服的窝,安身立命,快快乐乐当土皇帝也就行了。

    至于别的事情,都离他太远了。

    只不过整个洪武朝,他都没有胆子提出来。说来惭愧,不是闹过麒麟丑剧吗?朱栴还费了不少的力气,找了白骆驼,白牦牛,准备凑几样祥瑞送给老爹,把爹哄高兴了,好换个地方。

    可谁知道他刚准备妥当,朝廷一道旨意下来,告诉所有臣工,不许进献祥瑞。朱栴气得啊,干脆,把白骆驼给烤了吃,人穷,不能浪费不是!

    就这么个倒霉王爷,突然时来运转了,就在前不久,京城来了密使,给朱栴送来一道旨意。

    陛下有意请燕王进京,共议国政。

    唯恐燕王不同意,让他率领三千人马,护送燕王进京,等事成之后,重重有赏。

    至于赏赐是什么,正是朱栴梦寐以求的改封地,准许他就藩西安!

    朱栴也不傻,什么护送燕王,分明是把四哥抓进应天,商议国政,做梦去吧!到了就被囚禁起来了。

    老子虽然离着远,消息不灵通,可我也清楚,柳淳都死了。

    杀师如弑父,再附送一个叔父,也是刚刚好而已。只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要的是西安,只要能换个封地,我情愿意拿四哥换好日子!

    “弟兄们,都加把劲儿,快点到醴泉,见到我四哥,本王重重有赏!”

    朱栴领着人马,快速南下,他分出两队,将醴泉团团围住,带人进去一找。

    没了!

    朱棣不在醴泉!

    怎么回事,难道他得到了消息,已经跑回北平老巢了?

    朱栴觉得糟糕了,他立刻下令,让人马分散,向四面八方寻找,结果打探到消息,说是朱棣的人马向咸阳方向去了。

    朱栴越发觉得,朱棣是打算沿着黄河方向,往东跑,想回老巢。

    他立刻分出一千五百人马,直扑临潼,要切断朱棣东逃的路线,然后又派遣五百人马,前往兴平,从那里绕路,到西安通知守军官吏,如果遇到燕王朱棣,立刻留住,不许朱棣离开,

    分兵之后,朱栴亲自带着一千兵马,向咸阳大摇大摆而来。

    ……

    “王爷,庆王兵分三路,他亲自来攻咸阳……您的这位兄弟真是有点意思啊!”朱能笑嘻嘻道,他最怕庆王举兵来攻,那样的话,他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可谁知道朱栴竟然脑子抽了,主动分兵,这不是找死吗!

    朱棣深深吸口气,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朱栴是洪武十一年出生的,那一年朱棣正好去凤阳感受生活,两年后他就就藩北平了。

    两个人虽说是兄弟,可也没有多少交集。

    不过朱棣很能理解朱栴的想法,首先,朱栴手握皇命,这就是最大的武器。其次朱棣巡边,身边不过百人。

    他还不束手就擒,又能怎么样?

    可朱栴就是没有料到,朱棣就是有胆子奋力一搏!

    不过即便只有一千人,兵力对比还是很悬殊的。

    朱棣是突袭咸阳,作为一个小县城,这里的兵马只有两三百人,朱棣又是巡边亲王,他们没有准备就放朱棣进来,让朱老四捡了个便宜。

    可接下来却不行了。

    朱栴领兵前来,朱棣独自一个人,昂然屹立城头。

    望着下面的人!

    “十六弟,你果然来了!”

    朱栴抬头,冲着四哥微微一笑,“小弟是来看望兄长的,还请兄长放小弟入城,共叙弟兄之情。”

    朱棣大笑,“十六弟,你真把为兄当成了傻子不成?朱允炆不遵先帝祖训,反对变法,暗害了柳淳。本王身为最支持变法的藩王,手握兵权,又岂能逃过他的毒手!只是我没有料到,十六弟竟然愿意当他的走狗?“

    “朱栴!你忘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吗?”朱棣朗声质问,“我死了,接下来就是周王,就是齐王,就是代王,当然,也包括你庆王!别忘了,朱允炆除了反对变法之外,就是力主削藩!我们这些人,都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你帮着他杀了四哥,接下来他就会杀你!十六弟,你读书不少,难道连这点都看不明白吗?”

    朱栴略微沉吟,他能不明白吗?可问题是他势力淡薄,又有什么办法!别说他了,就算四哥朱棣,你又能怎么样?天子要杀你,除了束手待毙,就没有别的路了。

    “四哥,你可真会开玩笑,小弟可听不明白你说什么,我现在就要进城了!”

    朱栴催促手下,就要杀进去。

    可就在这时候,朱棣突然须发皆乍,怒吼道:“俺朱棣顶天立地,绝不受小人折辱,我宁可一死,也不会落到小儿朱允炆的手里,被他欺凌折磨,白白丢了父皇的脸!”

    “十六弟,四哥不怪你,朱允炆想见,就让他见见我的人头吧!”

    说完,朱棣抽出佩刀,在脖子上划了一下,顿时鲜血迸溅,高大的身躯轰然倒下!

    “啊!”

    朱栴吓得魂不附体!

    坏了!

    四哥自杀了!

    这下子朱栴可傻了,如果能把朱棣顺利送进京城,固然是功劳一件,可若是朱棣死了,为了平息众怒,会不会把杀死朱棣的罪名,扣在自己的头上啊?

    “四哥,你可不能死啊!”

    朱栴这回也顾不上什么了,竟然冲在了最前面。

    手下人推开虚掩的城门,第一个就冲进去了。

    连城门都没关,肯定不是要打仗的意思,四哥是真的决心以死明志,四哥啊,你死了,可害死小弟了!

    朱栴拼了命冲进去,他弃了战马,顺着台阶,往城墙上面爬,等他气喘吁吁爬上来,发现朱棣的尸体横在那里,地上还有血迹!

    “四哥!四哥啊!”

    他扑过来,去抱朱棣,急得都哭了。

    “四哥,你可不能死啊,你要是死了,小弟也活不了了,小弟跟你是一条绳上的俩蚂蚱啊!”

    “快,快去请军医啊!”

    他正叫着,突然怀里的尸体发出了轻笑,熟悉的声音响起,“十六弟,既然你跟四哥同生共死,那为什么不一起讨伐小儿朱允炆呢?”

    “啊!”

    朱栴一惊,吓得一屁股坐下,就在此时,朱棣探出两只大手,揪住了朱栴的肩头,像是铁钳子一般,将他牢牢抓住,然后两个人缓缓站起。

    朱棣扫了一眼朱栴的部下,这帮人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王爷就被抓了。

    有人大怒,提着兵器要上来。

    朱棣突然大吼,“你们回头看看!”

    果不其然,就在此时,从城里到处传来喊杀声,朱能带领着人马,迅速夺取了城门口,将朱栴的人马分成了两半。

    大部分都在城外,进城的还不到五十人!

    朱棣哑然一笑,他把脖子上的猪肉皮扔到了一边,又随手将一个装着羊血的尿泡扔在了地上。他冲着朱栴呲牙笑道:”雕虫小技,没想到十六弟这么关心四哥,足见咱们兄弟情深。怎么样?跟着四哥一起干吧!”

    朱栴都要哭了,“四哥啊,你放过小弟吧!我,我求你了!”

    朱棣不搭理他,而是伸手在他怀里抹了一阵子,取出了那一道圣旨,朱棣自顾自打开,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当即冷笑:“果然,本王的心思远不如那个小儿歹毒,他下手可真快啊!”

    朱栴真哭了,四哥你也不差啊,最可怜的就是我了……

    顶点


………………………………

第395章 朱棣也是个大忽悠

    朱栴的确很可怜,但是却没有人同情他,甚至包括他的手下。

    朱棣在挟持了朱栴之后,主动邀请一千人,在城外的空地,席地而坐。

    “弟兄们,你们是庆王府的三卫兵马,我巡边的几个月,听说你们颇有战功,虽然人马不多,但堪称西北一壁,国之柱石,俺朱棣向来敬佩英雄豪杰,愿意跟弟兄们交朋友。”

    “当然了,大家伙或许会说,你朱棣抓了我们庆王,有你这么交朋友的吗?弟兄们,你们不妨听听朱棣的心里话,然后大家想去还是想留,悉听尊便。”

    朱棣说完之后,就道:“你们或许觉得,我这次起兵,是为了抢夺龙椅,是为了跟自己的侄子争天下,大家伙怎么说,俺朱棣不在乎。俺想告诉大家伙的是,朱棣希望变法,这也是父皇的意思。你们或许觉得变法离着大家太远了,根本是我们这些人哄骗百姓的手段而已。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此言差矣。变法的核心是理财,是士绅一体纳粮,是官民一体服役……你们之中,不少都是军户。你们要世代从军,父死子继,永远没法摆脱身份,你们要负担双倍民户的田赋,为的就是稳固九边。说起来,军户也算是一种服役,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朱棣等大家消化了一阵子,继续道:“父皇已经看到了弊病,当年是国力疲敝,不得不如此。可经过三十年的励精图治,大明不一样了。有些旧政就可以废除了。军籍就是其中之一,要废掉军籍,要增加武人的粮饷,要把你们的田赋降下去……甚至说,在边地种粮食,要免税,要给补贴!”

    朱棣越说越激动,“大家不要以为做不到,这些措施已经在辽东,北平,大宁等地施行了,那里有商屯,有军屯,有民屯,不管哪一种屯田,田赋都压得很低,针对有功将士,还有补贴。一句话,为国戍边,已经很吃苦头了,怎么还能盘剥压榨大家伙?”

    “变法理财,朝廷收入增加,自然要拿出一部分,来补偿大家伙……”

    ……

    朱棣讲了很多,在人群当中,突然有个小个子站了起来,他红着脸道:“燕王,你说的变法那么好,为,为什么不立刻做?”

    朱棣含笑点头,“你问到了点子上,为什么不能落实,因为有人反对,他们不想你们过得好!那什么人反对?朝中的文官,地方的士大夫,包括豪商地主,他们都反对!因为新法是要从他们身上割肉,他们能愿意吗!这帮家伙心肠歹毒,朱允炆年纪轻轻,不遵祖训,被这帮坏人裹挟,不愿意推行变法。他不但不推行变法,还害了推动变法的最大功臣柳淳!现在,他又降下密旨,要对我下手了!”

    朱棣叹口气,“我死不足惜,可父皇的祖训怎么办?变法大业怎么办?弟兄们的生活怎么办?”

    朱棣连着发出三问。

    “弟兄们,归结起来一句话,你们愿不愿意,跟着我干?”

    沉默片刻,那个小个子士兵突然大吼,“愿意!”

    “愿意!”

    “我们愿意!”

    有人带头,庆王这一千来人,全都倒戈了,即便少数不认同的,也不敢说话了。

    朱栴这回成了光杆司令了,一个人都没有。

    “四哥,我错了,我真的错了!你,你就念在父皇的面子上,饶了小弟吧!小弟给你磕头了!”

    朱棣故作惊讶,连忙把他搀扶起来。

    “十六弟,你这是干什么!咱们是兄弟,福祸与共,不离不弃啊!这一次的事情,还要兄弟帮忙呢!”

    听到这里,朱栴的两条腿就打颤,“四哥,我,我是个笨蛋,是个糊涂虫,是个废物……四哥,你饶了我吧!”

    朱棣才不管这些,他直接让人拿来纸笔,朱棣写了一份东西,然后塞给朱栴,“十六弟,你照着大意写一份,送到京城通政司,宗人府,沿路也要贴上告示,广而告之。”

    朱栴偷眼看去,朱棣写的不复杂,朱栴看完之后,却汗流浃背,这不是要了他的命吗!

    原来上面的大意是他接到了朝廷密旨,要把燕王押解进京。自己作为先帝十六子,不忍叔侄相残,兄弟反目……先帝子嗣虽然不少,可也架不住自相残杀。燕王朱棣本想以死明志,可自己却觉得密旨应该不是天子之意,或者说是奸佞之徒,撺掇天子,残害自己的叔叔。

    朱栴不才,劝阻了燕王,并且上书询问,只想知道,陛下对待宗室子弟,到底是如何打算?是否如传言一般,要赶尽杀绝,除之后快?

    “四哥,你,你这是把造反的罪名,都安到了小弟的头上,小弟没,没有这个心思啊!”朱栴真哭了,“四哥,不是小弟不顾及兄弟之情,你瞧瞧,我手下就几千人马,西北穷啊!我哪来的力量,跟天子叫板。你,你这不是要害死我吗?”

    朱棣豪迈一笑,“十六弟,哥哥能不知道你穷吗?这不,你赶快写完,咱们派人送去京城。然后呢,哥哥就带你攻占西安!”

    “啥?”

    朱栴直接昏倒了。

    写这么个玩意,要送入京城,等朱允炆降旨派兵,自己才会挂掉,可现在攻击西安,那不是以卵击石,直接找死吗?

    “四哥!咱们就一千人,而且还,还都是我的部下……能,能行吗?”

    朱棣大笑,“傻兄弟,你不是有密旨吗!你就假装押解着我进西安,我去秦王府,看看咱们的几位侄子……别看二哥虽然死了,可秦王府的三卫人马还在啊!十六弟,如果顺利的话,四哥把秦王府的三卫分你一半!”

    朱栴简直疯了。

    你现在的人马都是我的,你把秦王三卫都给我才对!

    朱栴是无力吐槽了,他现在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朱能寸步不离跟在身后,美其名曰保护,实则就是把他给监督起来。

    至于朱棣,积极跟朱栴手下的人打交道,同吃,同住,一起行军。朱棣还把柳淳的发明毫不客气拿了过来。

    “弟兄们,这西北缺水,不少河流十分肮脏,喝了脏水可是要生病的,你们可以这样……”朱棣拿过一个木桶,在河边找了些沙子填进去,然后在下面挖了一个洞。

    浑浊的河水倒进去,等了一会儿,流出了的水竟清澈了许多……太神奇了!

    “瞧见没有,这就是柳淳柳大人的一个发明,就是这么一桶沙子,救了成千上万士兵的性命!这么一个能臣,干臣,难得之臣,稀里糊涂死在了伶仃洋,大家伙说说,可惜不可惜?”

    光说柳淳都了不起,大家伙没啥感觉,可喝着过滤出来的水,大家伙就忍不住生出了愤怒之情!

    这个新君也太残暴了,怎么连柳大人都杀?

    跟着燕王,替柳大人讨个公道!

    奔赴西安的一路上,这些人快速认可了朱棣,就算朱栴再想下令,让他们干什么,都未必管用了。

    朱棣已经成功忽悠了一千人,接下来就是多达五万的秦王府三卫,如果再忽悠过来,他也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别看朱棣的老巢在北平,自从朱允炆继位,就派了很多人马,切断道路,朱棣要回去,绝对是死路一条。

    我偏偏不上当,就在西北折腾,到时候西北和北平两开花!柳淳那小子能忽悠人一起赚钱,俺朱棣就能忽悠人一起打天下!

    又不自觉想到了柳淳!

    那个兔崽子那么狡猾,他会死吗?

    或者说,他会一点没有准备,就让朱允炆弄死在伶仃洋?

    我怎么那么不信呢!

    瞧着吧!

    早晚有一天,那小子会冒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