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老娘也打着哈气,刚刚走出房间。

    刘淳准备好了早饭,足足比平时晚了一个时辰!

    这就是暗示洗脑的作用,谁都可以定个时间,然后反复告诉自己,身体多半就会在那个时刻如期醒来。

    起床如此,假如每天都想着同样的事情,都念着同样的人,自然很容易出现在梦里!

    “怎么会这样?”

    徐妙锦好想大哭一场,难道这几年里,她相信的,努力的,全都是一场空?

    佛光是假的,那些宝相庄严的师父们都是大骗子,父亲遭遇,是自己根据僧尼描述,还有佛经记载,虚构出来的?

    这个还不到十岁的小姑娘,一夕之间,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她用了几年时间,坚持做一件事,结果证明,做了无用功,这个滋味绝对说不上好受!

    以至于好几天,徐妙锦都郁郁寡欢,徐氏陪着妹妹,在白羊口周围,游山玩水,偶尔也请刘淳给她们讲一些天文知识。

    徐妙锦知道了,所有人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体上面,球体是围着太阳转,佛门所说的三千的世界,或许是一个个的星系……徐妙锦对刘淳所讲的东西,既抗拒,又好奇。

    原来的一切都在崩溃消散,新的三观还没有产生出来,徐妙锦迷茫而不知所措,就像是一个新生的婴儿一般。

    身为姐姐,徐妙云很想陪妹妹走过最难的一段。

    可就在这时候,从金山那边传来了消息。

    燕王朱棣夺取了金山,消灭八千鞑子骑兵,随即调转马头,向东参与围攻纳哈出的战斗,争取更大的胜利!

    徐氏得到了消息,自然是喜出望外。

    “柳小郎,我必须要回北平,替王爷还有远征将士做些准备……小妹暂时还不想走,只能麻烦你了!”
………………………………

第42章 农民和工人的差别

    把徐妙锦留在身边,刘淳是绝对没有想过的,如果不是徐氏把她带过来,刘淳都不想跟徐妙锦有任何的瓜葛!

    真的,虽然徐妙锦名门出身,又聪明,又漂亮……但刘淳向来主张“从心”,他可不想跟朱棣抢女人玩。

    咱长得这么帅,家底越来越丰厚,结交的朋友圈程度也够,以后挑什么样的没有,何必自己找麻烦!

    但问题是徐妙锦主动留下来,这就让刘淳殊不可解了,莫非小妮子觉得自己长得好,学问好,看上了自己?

    也不对啊,她好想还不到十岁,哪来那么多超前的心思?

    刘淳想不透,索性就不去想。

    多一双筷子,又能有什么了不起!

    还是大事要紧!

    朱棣拿下了金山,纳哈出只剩下战败和投降两条路。

    刘淳对当下的明军,战斗力相当有信心,冯胜、傅友德、蓝玉、朱棣,随便拿出一个,都能横扫大漠,这次出击辽东,那是十拿九稳。

    既然如此,就不得不规划接下来的事情了,辽东土地辽阔,物产丰饶,还有数百万的人丁,是个庞大无比的市场,当下还属于处女地,要怎么开发,可要好好布局。

    白羊口的这点家底儿在北伐结束之后,就会面临失去订单的风险,可若是能打开辽东的大门,抢先下手布局,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不出所料,这一战结束,大宁都司就会设立,另外奴儿干都司也会提上日程,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肥沃的白山黑水,资源几乎是无限的。

    刘淳仿佛看到了一座座的金山,往自己家里搬!

    都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前吃订单,战后吃土地,这才是标准的扩张模式!

    生活在强盛的明初,感觉还真是不错啊。

    既赚一百万两的小目标之后,刘淳准备定一个稍微大一点点的目标,成为北平首富!

    在老朱的统治下,靠倒买倒卖,什么商业创新,金融敛财,那是想也不要想!

    刘淳可不觉得自己的脑壳能硬得过沈万三。

    所以他把发财的重点放在了钢铁上面!

    他不是跟冯胜要求,要建造钢铁作坊吗,现在就可以着手了。刘淳把作坊的位置选在了白羊口的外面,山溪的下游。

    这样做可以减少对村子的污染,还能充分利用水源。

    刘淳喜滋滋去寻找建厂的位置,他沿着河流往下走,走出去不远,他发现一个孤零零的背影,正在河边洗衣服。

    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啊?

    是徐妙锦!

    在她抬头的那一刻,刘淳认了出来。

    这下子可把他吓坏了,无论如何,人家也是王府贵女,跑到白羊口住,居然自己洗衣服,传出去,岂不是怠慢了贵客!

    刘淳也顾不得什么,急忙跑过来。

    “徐姑娘,你怎么能干这些事情,还是让下面的人做吧?”

    徐妙锦抬头,瞧了眼刘淳,又继续低头,娴熟地搓着衣服,十分有经验,看起来干得不是一次两次了。

    “多谢柳先生关心,这些小事,我自己可以的。”她顿了顿,又道:“其实庙里也不是一无是处,很多僧尼讲究不劳动不得食,一日不做就一日不餐。我在庙里学了不少东西,洗衣服,做斋饭,甚至琴棋书画,针织女红,我都略微知道一些。”

    刘淳更加惊讶了,“徐姑娘,你是中山王的掌上明珠,这些事情有太多的人替你做,又何必辛苦自己?”

    徐妙锦想了想,轻声道:“柳先生,你讲佛门装神弄鬼,哄骗愚夫蠢妇,这一点小女子不想否认。可你知道吗,佛门也讲究众生平等,善门大开,多少无依无靠的人,能在佛门找到一丝的安慰……”徐妙锦说到这里,眼中泛着泪光!

    她抬起头,冲着刘淳凄然一笑,“你知道吗?你的心肠有多狠!有些事情,我情愿一辈子都不知道!”

    徐妙锦说完,伏身拾起衣服,拔腿就走。

    看着她瘦小的背影,刘淳顿时呆住了,他发现这个小丫头,有着和她年纪完全不相符的成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小姨其实挺苦的。”

    小胖墩托着大大的脸盘,对刘淳道:“外祖父有四位夫人,小姨是贾氏所生!”

    原来徐妙锦还是庶女!

    徐达在日,视她为掌上明珠,自然没有问题,可随着两位姐姐出嫁,老爹去世,徐府的主人换成了徐辉祖,内宅的主人变成了大嫂!

    虽然哥嫂对她没有怠慢,但下面的那些人嚼舌头根子,说风凉话,就不可避免。偏偏徐妙锦又是个极度聪慧敏感的人。

    小妮子选择佛法,除了她说的原因之外,还有一层因素,就是找一个精神寄托。

    这样的做法,在大户人家里面,并不少见,就拿红楼的贾家来说,四小姐惜春不就是如此吗!

    所以说,徐妙锦不是真正笃信佛法,只是无可奈何而已。

    若非如此,也不会因为刘淳的几句话,就轻易放弃了。

    当然,这也跟她年纪小,中毒不深有关,要是到了二十几岁以后,怕是圣旨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皇祖父最知道小姨的心思了。”小胖墩突然道:“皇祖父担心她受委屈,这才经常让她进宫,也是在告诉所有人,不许怠慢了小姨。”

    朱高炽在京几年,还真知道不少事情。

    让刘淳惊讶的是朱元璋居然有如此细腻的心思?

    他照顾徐妙锦,显然是看在徐达的面子上,这对从小长大的伙伴,一起创业的君臣,彼此的感情真是深厚啊!

    只不过朱元璋虽然贵为皇帝,却也没法改变徐妙锦的想法。

    “你一定有办法,对不对?”

    朱高炽满脸期盼,望着刘淳,期望他能化身少女的救星,彻底打开徐妙锦的心结……可刘淳唯有苦笑,他哪来那么大的本事!

    而且王公贵胄,高门大户乱七八糟的事情,在刘淳看来,多少有点矫情,就像那些言情小说似的,为什么都喜欢写豪门公子,霸道总裁,因为这帮人没挨过饿,信不信,三天不吃饭,他们就光想着馒头了!

    刘淳同情理解徐妙锦,但他觉得大可不必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刘淳的眼珠转了转,想到一个主意。

    他立刻转身,去把张嫂子找了过来,这是个四十出头的妇人,身形微胖,收拾得很干净,平时是负责给军粮记账的。

    “麻烦张嫂照顾徐姑娘,她人很好,也不娇贵,你和她好好相处,若是徐姑娘有什么问题,你就尽量开导她。”

    张嫂子忙点头道:“行,伺候人的活我能干,可我就是不太会说话,怕惹恼了人家。”

    刘淳笑着摇头,“没事的,实话实话,怎么想的怎么说,回头我给你加一倍的工钱!”

    听到涨工钱,张嫂子笑了。

    “好,我现在就去。”她刚走了两步,又转头回来,向四周看了看,才压低声音道:“柳小爷,我听说这些日子有人接连拿到了工钱和田地,他们都不准备干了,你可要防着他们啊!这帮没良心的,三爷和小爷对他们那么好,还给他们田,说走就走,还有没有良心了!”

    张嫂子怒气冲冲,刘淳听在耳朵里,微微颔首,果然来了,从开始他就知道,农民不会一下子成为合格的工人,考验来了……
………………………………

第43章 女人当男人用

    “都是一帮喂不熟的白眼狼!”

    三爷不停拍桌子,震得刘淳耳朵嗡嗡响,“那个,爹,别那么大火气啊!”

    “哼!”三爷豁然站起,伸出手指,怒冲冲敲着桌子道:“我能不上火吗?干得好好的,他们拿了田产,掉头就跑了,扔下了这么一大摊子的事情,军粮怎么办?火药怎么办,还有炼铁的作坊……你说,还干不干了?”

    “当然要干,这可是咱们家的来钱路子啊!”刘淳确定道。

    三爷一屁股坐下,抓起茶壶,直接灌了一大口茶,把壶放下,怒冲冲道:“说得轻巧,现在人都跑了,我看你怎么办?别的不说,宋国公和燕王那边还有军粮呢,如果不能按时交上去,人家办咱们一个贻误军机,你的脑袋就没了!”

    “当然了,我也好不了,要砍头,先砍我的!”三爷觉得跟刘淳生气没有道理,他叹口气,“你说这帮人,怎么就那么不懂得知恩图报,实在是可恶!要不……我现在就带着兵马,把他们抓起来!”

    柳三总算想起来,他还是白羊口的百户,又是锦衣卫的身份,权力还是有的!

    刘淳却急忙拦阻,“可别犯傻,公差官吏,若是下乡为非作歹,老百姓是能抓了,扭送京城的!”

    老朱的确有这条规矩,柳三被气得翻白眼,心里头埋怨,陛下啊陛下,你这不是给我们找麻烦吗?

    你老人家干嘛那么照顾那帮泥腿子?

    果不其然,谁也逃不掉屁股决定脑袋的命运。

    这些日子,三爷竟然有了资本家的觉悟。

    刘淳深吸口气,“抱怨是没用的,关键还是要弄明白,工人们为什么都跑了?”

    “这还用问?还不是拿到了田地,说他们是白眼狼,一点都不冤!”

    三爷嘴上骂着,可心里头也盘算起来……严格说起来,白羊口的工人还是民夫,是以战事的名义征调的。

    按照朝廷的规矩,他们只需要承担一个月的徭役就够了,最多可以延长到四十天……而且还是计田出丁,一顷田出丁夫一人即可。

    很显然,这些规定,都是朱元璋对穷苦百姓的照顾。

    可若是按照老朱同志的规定,刘淳如何能聚集起足够的工人,快速加工军粮?

    没法子,他只能给民夫开工钱,这还不够,又把土地拿出来,这才短时间聚集了足够工人……当初刘淳是规定,干满三个月,就能拿到土地。

    实际干活的时候,有人卖力气,有人会技术,纷纷提前拿到了应得的土地。

    得到了土地可不打紧,工人们都开始计算起来。

    平均每人多了一亩多的田产,有的人家出丁多,能拿到五亩之多!

    眼看到秋天了,现在回去,还能种一茬秋菜,留着冬天吃,没准还能买一点,加上挣的工钱,虽然不多,但也能过一个肥年了。

    更何况再有一个月,就要秋收了,还有自家的土地等着他们呢!

    这不,他们纷纷跑了。

    “我跟他们讲,给加三文工钱,他们也不干!这帮榆木脑袋,活该守着那点田穷死算了!”三爷还是怒火不息。

    刘淳却相对坦然,他太熟悉这种情况了,说穿了,这些人就是农民工!

    而且还是被逼着出来干活的。

    小农经济为什么稳定?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农民自种自吃,自给自足。

    让他们离开家门,听别人的指挥,老老实实当个工人,简直势比登天。

    哪怕到了后世,从农村出来的青年,也愿意开个小饭店,小发廊,小水果店……自己当自己的老板,只有没什么选择的,才会跑去生产线当工人。

    这个毛病,在大明的老百姓身上,更严重无数倍!

    老朱分田才二十年,北方还相对地广人稀,靠着种地就能活着,若不是刘淳拿土地引诱他们,才不会坚持到今天呢!

    怎么办?

    刚刚建立起来的家业,就要垮了吗?

    三爷急得冒火,他还指望着赚钱娶冯小姐呢!看现在的样子,别说赚钱了,恐怕连订单都没法如期完成!

    刘淳认真想了想,道:“其实还不至于那么糟糕!”

    他给三爷分析情况……诚然,工人走了不少,但工匠还在!

    这些工匠是北平的匠户,天生就是干这个的,他们没法跑。

    刘淳能快速建立起作坊,可不是靠着他金手指一点,什么都来了。其实燕王朱棣出了大力气。

    生产木桶要木匠,要漆匠,摆弄石磨要石匠,还要铁匠,车夫……这一套的人,全是朱棣给安排的。

    刘淳只是负责把他们分配好,让他们各司其职,带领着白羊口的工人干活而已。

    工匠们在白羊口的日子过得很舒心,刘淳给的工钱比朝廷多,还把他们安排在吕家的大宅子里住,吃的也好,又有人伺候着,比起在北平可强多了。

    现在他们宁愿意给刘淳干活,也不愿意回北平。

    “我们现在缺少的是一些出力气的工人,荷包和军服暂时完成了,只要掉一些妇人过来,应该就能填上空缺!”

    “妇人?”

    柳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儿子这是疯了吗?让一帮女人像男人一样干活?谁会愿意啊?

    三爷不停摇头,“你这是馊主意,绝对行不通!”

    刘淳轻笑,“先别急着否认啊!没听过一句话吗?叫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吗?我琢磨着,能行!”

    ……

    张嫂子得到了刘淳的吩咐,负责照顾徐妙锦。相处了两天,她发现徐妙锦人真不错,不娇贵,也没有脾气。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尽量不麻烦别人。

    只是有时候会坐在那里发呆,一坐就是一个时辰还多,也不知道她想些什么。张嫂子看得出来,徐妙锦的心里有事,堵着不愿意说出来。

    她也不好开口询问,很多时候,两个人就是闷坐着……张嫂子实在是受不了,她偷偷拿出一个小册子,又拿出一根炭笔,在上面写写画画的。

    “你在做什么?”

    徐妙锦不知何时,站在了专注的张嫂子身后。

    张嫂连忙把小册子收起来,不安道:“姑娘,老婆子糊涂,还请姑娘原谅,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