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请看,这上面有字。”
唐韵扫了过去,只见麻袋上的确有洪武十八年的字样,还有户部的印记……这是入库太仓才会用到的。
没有人会用洪武十八年的旧麻袋,去装洪武二十六年的粮食!
一瞬间,唐韵就想到了一种可能……果不其然,有人用洪武十八年的陈粮,去冒充新粮!那新粮呢?不用问,一定是拿去谋利了,
“快去查,查清楚,洪武十八年的陈粮,是怎么处置的,是谁负责的!一定要找到这个人!”唐韵兴奋地挥动拳头……太仓的真相,即将揭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37章 指向东宫
人老了就不顶用了,汤和足足缓了三天,才晃晃悠悠爬起来。
老爷子坐在床头,沉默了好久,还忍不住喃喃自语:“老夫也快了,就是不知道,我死的时候,能不能有王弼的风光?”
“那就死一次呗!等看完丧事,再诈尸活过来。”蓝新月捧着一碗糙米粥,笑嘻嘻走进来,端给了汤和。
老爷子白了蓝丫头一眼,“挺好的姑娘,别跟柳淳学,一点都不知道尊敬老人。”汤和抱着略显小巧的骨瓷碗,大口大口喝着,温度正适合,他很快喝光了一碗,抹了抹嘴巴。
“还不错,算你有心了。”
蓝新月接过空碗,好奇道:“老爷子,你一眼就看出我学柳郎,那我学的像不像?是不是很像?”
她喜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
汤老爷子闻到了一股酸朽的味道,“丫头,就你这个脑子,再有十辈子,也赶不上那个小子了。”
“赶不上就赶不上!这叫劳动没有贵贱,只是分工不同!”
蓝新月探手,“走吧,我扶你出去转了转,晒晒太阳,不然你老都发霉了。”
汤和无奈苦笑,“臭丫头,你那是学得像,都快一个模子抠出来了!算了,老夫还能走,我自己过去!”
汤和嘴硬,可还是靠着蓝新月搀扶,才站起来,又帮着他过了门槛,目送他过了月亮门,蓝新月才往厨房走去。
汤和晃着肥硕的身躯,到了书房,往里面看去,老爷子差点气歪了鼻子。只见柳淳一手抱着一只跟球差不多的黑猫,正在浇花呢。
幸好黑猫打了个哈气,露出白森森的牙,要不然老爷子还以为是个球呢!
奶奶的,这世上居然有比老夫还胖的东西啊!
不对!
老夫怎么能和猫比呢?
也不对,是猫怎么能和老夫比!
还是不对……我们俩就不该放在一起,那又是谁把我们放在了一起……汤和的脑袋都凌乱了,傻愣愣站在门口。
柳淳听到了喘气声,才注意到老汤。
这位怎么傻乎乎的?难道是老年痴呆犯了?
“信国公,信国公,你没事吧?”
汤和甩了甩头,怒道:“老夫当然没事,有事的是你!”
汤和气冲冲走过来,吓得大黑猫从柳淳的臂弯跳下,赶快跑了,这个同类也太大了!
“臭小子,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有闲心招猫逗狗的,你活得不耐烦了,是吧?”老汤怒气冲冲道。
柳淳无奈摊手,“我说信国公,你觉得我该干什么?”
“干什么?查案子啊!太仓的粮食哪去了?王弼都干了什么?他到底是不是清白的?还有,宫里陛下什么意思,百官又是怎么看的,还有民间……这么多事情,千头万绪,你小子把大家伙的火拱起来了,然后你躲在家里逗猫玩……兔崽子!”
老汤突然探出蒲扇一般的手,抓住了柳淳的衣襟,柳淳也不敢躲,生怕闪了老爷子的腰。
“我说信国公啊,你能冷静点行不?”
“不行!”汤和哼道:“生死关头,老夫不能让你小子坑了大家伙……你跟我说,是不是你和陛下在唱双簧,故意把我们骗出来,来一招引蛇出洞?把我们一网打尽?”
真难为老汤了,这么大年纪,脑洞还这么大!
“我说信国公啊!你让我忙活什么?太仓的粮食,不是金银珠宝,动辄几十万石,上百万石的东西,没处藏也没处掖,其实太仓之粮,就在市面上!”
“啊?那,那你怎么不查封啊?”
“京城上千家粮行,我查哪一家,封哪一处?这些粮行背后,能没有神仙罩着么?对了,你信国公府,有没有粮行啊?”
老汤迟疑片刻,慌忙摇头,“没有!绝对没有!老夫清清白白,什么都没有!”
柳淳哼了一声,“有没有,不是你说的,反正查到了,你就麻烦了!”
汤和才不怕呢!
老夫早在好几年前,就把汤家在京的产业都给抛售了。
京城是容易赚钱,可也容易出事。
而且即便老夫在京有粮行,也不会贪图便宜,去贩卖太仓之粮……“哦!”汤和恍然大悟!
“我知道了……有人从太仓弄出新粮,然后改头换面,在市上贩卖……太仓每年扔掉数以十万计的陈粮,根本没有成本。如果把其中五成的陈粮,偷换成新粮,从太仓运出……弄到市面上,差不多就能卖四五万贯啊!长年累月,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柳淳点头,“这还是一个方面……信国公,你最清楚了,每年都有一些粮长,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时把粮食运到京城……如果按照朝廷法度,是要严惩,甚至砍头的。这时候你手里有一批粮食,又跟太仓能通气,你会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高价卖粮啊!狠狠敲那些粮长一笔……这帮孙子都是大户人家,个个有钱……诶呦!”
老汤又惊呆了,“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我现在懂了,难怪在凤阳,有不少人,都绞尽脑汁,逃避粮长的差役……很多人甚至不惜逃走,更改户籍……原来这个粮长,真不是人当的!”
柳淳点头,“这也是我力主改革粮长之制的原因所在……一个小小的粮长,不但没法在乡里征运粮食,就连交割的时候,都会出问题的。这里面的弊端之多,简直难以尽述!”
老汤眯缝着眼睛,几乎修炼成精了。
“老夫明白了,只要能找到负责销售太仓官粮的商行,顺藤摸瓜,就能找到获利之人,也就能揪出王弼死因的真相!”
柳淳颔首,“这个案子说起来不复杂,但是能在京城大肆捞钱,没有够硬的靠山,那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只能大造声势,逼迫各方,谁也不敢把案子压下去,也不敢毁尸灭迹,只要追查,就一定能有结果!”
“高!”
汤和伸出大拇指,“小子,老夫这辈子佩服的人没几个,当初你接了我的玉貔貅,老夫还觉得你太嫩了,可今日一看,你小子智略过人,算无遗策,老夫服了。心服口服!”
顿了顿,老汤又道:“可话虽如此,但这一次也暴露了咱们的实力啊,你有没有万全的打算?”
“咱们?”柳淳轻笑:“老国公,你几时愿意跟晚生站在一起了?”
汤和不爱听了,“我侄孙都是你的徒弟了,他在凤阳干的事情,我老人家都知道!”话说到了这里,汤和的老脸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容,很满意,很幸福……
对于一个成功人士来说,讲究什么呢?
衣锦还乡,造福桑梓,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县志里,让家乡父老称赞,引以为傲,这才是真正的光荣。
凤阳出了个朱皇帝,出了一大堆的淮西勋贵。
可凤阳百姓依旧贫穷,依旧唱着花鼓,到处要饭,朱元璋甚至成了他们私下里调侃嘲笑的对象。
这些事情老汤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他总不能让朱元璋给凤阳百姓,每人按月发放粮食吧!
在这个时候,汤怀到了凤阳,接了知府的位置。
他首先就开始兴学,利用凤阳的人力,开办学校,吸收凤阳子弟入学。随着办学的深入,汤怀开始利用学校,动员百姓,修桥铺路。
这些事情很多官吏都干过,但是汤怀却玩出了花样!
在凤阳,最丰富的资源就是石灰石和石英砂。
而汤怀就是靠这两样东西,改变了凤阳……他从各处筹资,建立了一个水泥厂和一个玻璃作坊。
当产业进驻凤阳之后,尤其是这种高大上的产业,整个凤阳百姓,迅速燃起了希望……到处挖石头,制造水泥,烧制玻璃……外来的商贾快速增加,凤阳又发挥了南北要冲的地理位置,开始发展商业。
一句话,曾经贫穷的凤阳,开始有了希望。
现在凤阳百姓,提到汤知府,简直比起朱皇帝还要骄傲!
而且提到汤怀的时候,人们也会顺带着夸奖一下信国公汤和。
至少,在家乡父老面前,汤和的腰杆比朱元璋要笔直硬挺!
“小子,老夫只能这么说,你的那个变法,我是支持的,你想做的事情,我也赞同。我们这些人,打了一辈子仗,当了一辈子官,没能造福桑梓,让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你小子点石成金,没你的指点,汤怀懂个屁!老夫既欠你的人情,也认同你的想法,所以……”汤和压低了声音,“我不想你出事,必要的时候,老夫可以死,但是你小子必须活着,不然,老夫死不瞑目!”
正在这时候,唐韵急匆匆从外面跑来,“大人,我查到了!”
柳淳豁然站起,“哦!是谁?”
唐韵没说话,而是递给了柳淳一张纸。
展开之后,柳淳看去,上面开列了足足五家粮行,这五家粮行,目前的东家还不清楚……但是,创始人都是一个人!
吕平!
“大人,我是费了好大的力气,从应天府的故纸堆里翻出来的,差点就被搅碎做成纸币了。”
柳淳突然恍然大悟,怪不得要那么快大义灭亲呢……原来这个吕平还牵连了太仓的案子!这么说起来,早在朱标活着的时候,这帮人就这么干了!定远侯王弼,死的真是有点冤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38章 风雨凄凄的朱允炆
面对这个结果,柳淳还能说什么!
吕氏,够狠!
在历史上,这个女人名声不显,但是反过头来想想,她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朱标死后,朱允炆身边还没有太多的文臣相助,他一个少年郎,如何能把老朱都感动了,觉得此子纯孝,没几个月就立他做太孙,让一大帮叔叔美梦落空!
如此看来,朱允炆的确受到过不错的教育,而能给予他提点的,多半就是这位吕氏了。
前些时候,吕平兼并土地,闹出了案子,朱允炆跑去求柳淳,而吕氏则是果断大义灭亲,杀了兄弟吕平。
在当时,柳淳只觉得这个女人太狠,断尾求生,来得也太无情了。
可现在看来,吕氏应该是处心积虑,铲除祸根……而且吕平经营粮食生意,兼并土地,倒卖太仓粮食……这就顺理成章了,毕竟都是一个圈子。
其实想想,假如自己有个姐姐,是事实上东宫的主人,自己会不会像吕平一样放肆敛财呢?
或许多数人都会吧,只要别撞到枪口上就好。
不过柳淳没有急着下结论。
既然吕氏能帮着朱允炆拿到储君之位,她的心智手段就一定不弱……也就不存在姐姐心疼包庇弟弟,纵容违法的情况。
更何况吕平是过继过来的,也不是吕氏的亲弟弟!
那吕氏还纵容吕平敛财……这就很有趣了!
吕平的钱去哪了?
他是不是过路财神,只是替吕氏敛财,而吕氏拿了钱,又干了什么?她把钱花到了哪里?
想要扶持儿子成为储君,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常氏和长子死后,朱允炆就是庶长子。
那时候或许还料不到朱标的死。
假使朱标能登基称帝,吕氏最大的愿望就应该是成为皇后,而她当上了皇后,朱允炆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嫡长子,也就是下一个太子的不二人选!
但是话又说回来,朱标跟常氏感情深厚,又加上常家和蓝家的势力,吕氏处境依旧很艰难,朱允炆能不能成为储君,还在两可之间。
身为一个母亲,吕氏岂会善罢甘休。
她多半会找盟友,帮着自己和儿子说话,吕家又是文官的背景……她授意兄弟在外面经营,拿到了钱,自然是用来买通官员,结交党羽了。
而且在朱标死后,民间有很多声音,说朱允炆贤能孝顺,这些话恐怕也不是凭空出现的。
柳淳理到了这里,整个事情的脉络就已经出来了。
“大人,别犹豫了,动手吧!”唐韵焦急道。
“动手?怎么动手?”
“当然是弹劾吕氏!”唐韵切齿咬牙,“这个女人好狠的心肠,好毒辣的手段,她的兄弟盗卖太仓粮食,犯了天条,她岂能置身事外!”
“弹劾她,然后呢?”
“然后……”唐韵深深吸口气,压低了声音,颤抖着道:“大人,该换个人了!”
柳淳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摇了摇头。
唐韵急了,“大人,莫非你还顾念师徒之情,或者先太子的情义?大人,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唐韵从文官变成了锦衣卫,相比起寻常的锦衣卫,还要凶悍三分,什么储君,什么太子妃,敢对锦衣卫不利,统统灭杀,绝不留情!
柳淳依旧摇头,而且比刚才更坚决了。
“老唐,从发动的那一天起,我就想好了,断然不会有妇人之仁……”柳淳自嘲笑笑,“我要是连吕氏的胆气都没有,还怎么执掌锦衣卫!”柳淳顿了顿,“事情大小,更不更换储君,全都在陛下的一念之间,我们做臣子的,不能替陛下决断,更不能逼着陛下做决断!所谓疏不间亲,多大的圣眷,在亲情江山面前,都不顶用。我被陛下威胁过无数次,哪一次都没有成真的,可若是这次我进宫,多半就出不来了!”
唐韵也吓了一跳,他仔细品味柳淳的话,的确有道理,保护自己,还是第一位的。
“大人,那该如何是好?”
“继续查!"
“查什么?”唐韵问道,都查出了吕平,还要查什么?
“查这些粮行目前是谁掌控……查粮行的钱都去哪了……还有,查东宫的账目!”
“东宫?”唐韵吃惊道:“大人,吕氏肯定是私下里收钱,不会走东宫账目的。”
柳淳轻笑,“她既然要用钱,又怎么会放着东宫日常开支,那么大的一块肥肉不管呢?别的不说,我的钢铁厂每年还照例给东宫分润呢!查,查这些钱都哪去了!对了,行文皇家银行,让茹老大人配合清查,查查粮行的资金流向!”
唐韵听到这里,五体投地。
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高手……柳淳这是要把案子办成铁打的事实,他不急着去跟朱元璋说什么,而且现在说了,也未必管用。只等所有事实摆出来,看看你皇帝要怎么办!
唐韵欣然去安排,柳淳不断出招,一张巨大的网,已经将东宫笼罩了起来。
“看起来我大明是要再一次易储了。”汤和缓缓叹道。
既然是盟友,柳淳就没打算欺骗老爷子,相反,他的行动离不开老汤代表的勋贵的支持。
“晚生能做的只是尽人事听天命!”
“天命?”汤和意味深长一笑,“这要是十年前,没有什么疑问,可偏偏是这个当口,就连老夫也说不好了。咱们就一起等着吧!”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