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什么了。不过若是让我几百年后,才能改变名声,那,那我可受不了!”

    黄观叹了口气,“柳大人,你知道不?我小时候在族学读书,被赶到了角落里面,那块是漏的,每逢下雨,我的衣服就会被淋湿,我想躲雨,其他人都不让我过去,还骂我,说龙虎岂能与猪狗并列……”黄观的拳头握紧,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从那时候我就发誓,要读书,要出人头地,要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惊掉下巴,我等不了那么久!”

    柳淳哈哈大笑,“所以你就决定背叛文官,站在我这一边?”

    “我相信柳大人!”黄观认真道。

    柳淳愣了一下,笑道:“得了吧,我都不信我自己呢!就我这个小细腿,可给不了你庇护。而且要我说,你也别太在意过去,许家是给了你不少的羞辱,但是这世上能读书的人,一百个里不过两三个人罢了,你已经是很幸运的了。根据我的经验,不要把自己的荣辱系到任何一个人身上,只有能掌握在手里的,才是真的!”

    黄观万万没有料到,他一个状元公,卖身投靠,柳淳居然拒之门外,但若说拒之门外,他为什么要跟自己讲为官的心得?

    能倒是说现在的程度还不够,没法跟他合作?

    哎呦!

    柳淳啊,你也别太狂妄了,我可是六元啊,直接入选翰林院,也是从六品的翰林修撰,是有资格跟随在陛下身边,记录言行,甚至起草一些简单的诏书的。

    换句话说,本状元公是天子近臣,别看文官那边骂他的不少,但黄观相信,只要过了风头,他确确实实站稳了脚跟,会有人向他靠拢过来的。

    毕竟早年的经历,让黄观对人性很悲观的,他觉得趋炎附势,攀附权贵,乃是人的本能,改变不了的。

    好吧,他也在趋炎附势。

    柳淳很受朱元璋宠爱,黄观想通过投靠他,学到和天子相处的本事,也快速成为宠臣……只是有点不顺利啊!

    黄观很纠结,可也没有办法,只能尽力操持婚礼,顺便好好观察柳淳,寻找新的机会……按照古礼,从议婚到成婚,要经过六道礼仪程序,即六礼:纳彩一男家向女家送礼求亲:问名一一男家询问女子的名字、生辰;纳吉一一男家卜得吉兆后,到女家报喜送礼订婚;纳征订婚后,男家下骋礼;请期——选定结婚日期:亲迎一一接新娘子到男方家里成婚。每道礼仪程序,又有许多细节,十分繁琐冗杂。

    柳三身份不高,冯姑娘又是二婚,礼节很简短,被压缩成了三项……纳采,纳征、亲迎。也就是求亲、下聘、成婚,简单明了。

    黄观在太学,钻研过各种礼节,都烂熟于心。

    他觉得给柳三办婚事,没什么难的。

    可很快,现实就给他一个大巴掌!

    燕王朱棣,王妃徐氏,从北平送来了足足十船礼物,让千户陈远押着,给送到了金陵,其中光是人参,就装了十筐!

    朱棣还写了亲笔信,他在信中,赞颂柳三的功劳,说他出生入死,刺探军情,没有他,就没有出兵辽东的胜利。

    朱棣这么干,已经是把柳三看成自己的人,给足了面子。谁能想到,在朱棣的礼物刚刚送来之际,开封的周王朱橚也送来了一份厚礼,另外让人吃惊的是,秦王朱樉也挑了二十匹好马,送了过来。

    要知道,这是继万寿盛典之后,几大藩王,一起送礼,而且礼物都非常贵重。

    别说柳三了,就算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也断然没有这么高的待遇!

    如果说这样就完了,也就罢了,关键是紧随其后,信国公汤和,颖国公傅友德,梁国公蓝玉,包括被贬的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甚至连魏国公徐辉祖,悉数有礼物送来。而汤和和蓝玉,更是亲自过来,俨然以柳三的长辈亲属自居,里里外外,过问每一件事情,半点不含糊。

    黄观每天操持各种事务,天天光是见这些大人物,就让他头晕目眩了。

    寻常的进士,你在朝三年五载,未必能跟这帮人说上一句话,可现在呢,天天碰面不说,还时常能聊一聊,黄观觉得,能认识这些人,留下一面之缘,就已经是赚大了。

    这还不打紧,一文一武,两个奇人,也出现在了柳家,黄观打听之后才知道,那个山羊胡的小老头,就罗贯中,没有别的本事,就会写话本。还有个背着狗皮卷的老头,有一次跟蓝玉切磋武功,黄观才知道,敢情他就是赫赫大名的张定边!

    更让黄观惊讶的是,那位原本一心飞天的陶成道,带着一大帮弟子过来了。

    柳淳代师收徒,认了陶成道当师弟,原则上柳三就是陶成道的长辈,虽然还没有陶成道岁数大。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今天是你们师爷的婚事,拿出本事来!要做出最好看的烟花,还要把热气球升起来,给师爷庆贺新婚!”

    “疯了!都疯了!”

    黄观只能这么说,柳三不过是锦衣卫千户,值得吗?

    自己废了多大的力气,考了前无古人的六元,怎么看起来,还没有柳三来的威风啊?老天爷,我可是文曲星啊,难道,难道他是武曲星?

    黄观疯狂拷问自己的时候,突然有太监捧着圣旨来了。

    “……千户柳三,数十年尽忠报国,劳苦功高。特加锦衣卫指挥同知,赐穿飞鱼服!”

    黄观无话可说了,从千户升到了同知,够狠!

    还有没有更厉害的?

    事实不会让黄观失望,老太监来了之后,太子朱标居然也来了。

    “这个大喜的日子,父皇可是会亲自过来!你们要小心准备着,别马虎大意。”朱标瞧了瞧黄观,眉头紧皱,“你……怎么来了?”

    黄观忙苦笑道:“殿下,是柳大人请我过来的。”

    朱标干笑了两声,他也听说了,黄观被骂得很惨,没想到这家伙的心够大,居然还有心主持婚礼,不错,不错!

    朱标笑呵呵拍了拍黄观的肩头,“等有空,孤请先生到东宫讲课,还望先生不要拒绝!”


………………………………

第231章 蓝玉要远征

    太子请自己去东宫讲课,莫非自己有机会成为太子师?

    黄观照着自己的大腿根,狠狠掐了一把,没错,真疼!

    他是有史以来,唯一的六元不假。科举场的超级吉祥物,但菜鸟毕竟是菜鸟,还真别觉得自己是个人物。

    不服?

    去城门外瞧瞧,当世第一功臣的人皮,就挂在外面!

    你不过是科举考的好而已,跟当官做事,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黄观终于懂了,难怪柳淳没收下他,如今来柳家贺喜的,勋贵最低一等,也是侯爵,其余包括锦衣卫指挥使,提督皇家银行的茹太素,甚至他的老上司,翰林学士刘三吾,这几位文臣都来了。

    别看柳淳结交的文官不多,但份量绝对够。

    刘三吾是公认的大儒,在宋濂死后,执掌文坛,地位非常尊崇。

    顺便说一句,在古代,值钱的是大儒,不是才子。

    就像黄观,考了六元,也仅仅算是才子这个档次,距离大儒,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就算他能诗词文章两开花,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积累,也到不了大儒的境界。

    大儒厉害的是能解释经典,比如最典型的就是朱熹,明朝科举考四书五经,圣人微言大义,比如孔子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该怎么解读,是不是可以随便发挥?

    当然不行,要去看朱熹的解释!

    你要是超出了朱熹的范围,或者跟朱熹背道而驰。对不起,写得再好,没有用,跑题了!

    像刘三吾,他没有朱熹的地位,但他可以对朱熹的一些观点,发扬光大,对朱子疏忽的部分,进行拾遗补缺。

    光是这一点,就很了不起了。

    比如像柳淳提出爱有差等,华夷之辩,以此来改写明朝的外交方略,老朱当然同意了,可在事后,刘三吾花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考证典故,寻找圣人的言语,也翻出朱熹的文章,写出了洋洋洒洒的一万言,总算给这件事情定了调子。

    有他的文章,加上朱元璋的祖训,再加上实实在在的利益,以后不管谁继位,想要调整对待藩国的方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殿试之后,黄观就想拜见刘三吾。

    很可惜,他根本找不到机会、

    没想到,老先生居然来庆贺婚礼,他没拿什么贵重的礼物,只是亲手写了一百个风格各异的福字,凑成了百福图,送给了柳三。

    柳三立刻诚惶诚恐,赶快挂起来,高兴坏了。

    趁着喝茶的功夫,刘三吾又对黄观笑道:“少年多磨难,你在考场上一路过关斩将,所向睥睨。到了官场,就未必能如鱼得水。老夫也不怎么会做官,教不了你什么。不过你只要多向柳淳请教,必定能有所收获。眼前的这点事情,不算什么,很快就会过去的。你放心就好了。”

    这几句话一出口,黄观简直感动的要哭了。

    老先生没抛弃自己,那就是还有机会!

    操持婚礼的日子,黄观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许多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人物。说白了,就是把朋友圈搭建起来了。

    柳家就是一个舞台,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把每一件事安排的井井有条,半点不乱。

    而这些贵人来到柳家,看到确实不错,纷纷伸出大拇指。

    六元黄观,不再是一个考场的幸运儿,而是一个实实在在能办事的青年官吏,不知不觉间,黄观就完成了最重要的蜕变,十年寒窗,科举煎熬,总算让他熬到了破蛹成蝶的时刻。

    “柳大人,恩同再造,黄某没齿难忘!”

    ……

    黄观一心感谢的柳淳,此刻正在跟老爹聊天。

    明天就是婚礼的日子,三爷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的婚礼会这么热闹。

    “人家不是来看你爹的,而是来看你的!”

    三爷一如既往的清醒,“你小子的面子,是真的够大!爹服了!要不是你,爹没有尺寸之功,怎么会来这么多的神仙!”

    柳淳轻笑,“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什么叫没有尺寸之功,你老人家不是把我带给了大明吗!这就是天大的功劳!对吧?”

    “呸!”

    三爷狠狠啐了他一口,“行了,说你胖你还喘上了。我可提醒你,越是这时候,就越要小心谨慎。他们这些人,把情义还在了我的身上,对你,可就未必那么客气了。”

    柳淳并不意外,老爹说得非常有道理。他立了不少的功劳,换成别人,早就能升任部堂一级了,但他年纪太小了,根本不能给。

    可有功又不能不赏,怎么办?

    就从柳三身上下手,给他锦衣卫同知,拼命让他的婚礼隆重热闹,给足柳三面子,换句话说,也是给柳淳的面子。

    别管够不够,就算是对柳淳的赏赐了。

    “我把你的功劳白白浪费了,唉,我这个爹当的,是不是有点失败啊?”

    柳淳摇头,撇嘴叹道:“那些功劳没了也挺好的,上面的人,尤其是咱们那位皇帝陛下,最是小心眼了。他要是觉得欠我太多了,还都还不起,没准就把我宰了,一劳永逸,永远都不用还账。”

    柳淳轻笑哂笑,“有个败家的爹,替我把功劳浪费了,挺好的!你老人家就放心败家吧,有我在,咱们柳家的功劳浪费不完的!”

    三爷的眉头乱抖,嘴唇铁青。

    “兔崽子,要不是看明天成亲,我能把你的牙都给掰下来!”

    柳淳满不在乎,“爹,我可提醒你啊,张定边正在教我功夫呢!你老人家想动手快着点,再过些日子,没准你就打不过我了!”

    三爷被说的目瞪口呆,还让人活不活了?

    他唯一稳当压过这小子的,就是武力。

    可若是连功夫都赢不了,他这个当爹的,也太失败了。

    不行,我也要好好练练功夫,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小子超过了!

    三爷暗暗发狠,为了最后的尊严,拼了!

    转眼就到了迎亲的日子,怎么说呢,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张灯结彩,动静非凡。弄得好像是哪个王爷娶亲,哪位公主下嫁!

    至于具体婚礼如何,咱们还是留着柳淳结婚的时候再说……一句话,三爷把媳妇迎回了家里,拜了天地,送进洞房。

    黄观操持婚礼,到了最忙碌的时候,所有的贵客,都要安排好,谁坐在什么位置,丝毫不能乱。

    最中间的一张桌子,是留给皇帝和太子的,包括几位国公在内,一起作陪。哪怕是新郎柳三,也没有资格在这张桌子上作陪。

    本来是要给柳淳一张椅子的,哪知道信国公汤和直接把椅子推到了一边,塞给柳淳一个酒壶。

    “你小子负责倒酒就行了。想坐着,再熬二十年吧!”

    老汤可不是欺负柳淳,而是免去尴尬,不然让他坐着,那才叫浑身不自在呢!

    为了表示感谢,柳淳特意给老汤斟满了清冽的烧酒。

    “信国公,尝尝吧!”

    汤和笑着接过来,一口酒喝进去,瞬间老脸憋得通红,眼泪都要出来了。他死死闭紧嘴巴,好半天,终于咽下去了,没舍得吐,酒劲真大!

    “小兔崽子,你给老夫喝的是什么,怎么跟火似的?”汤和怪叫道。

    柳淳轻笑,“这就是烧酒啊,如果度数再高一点,就可以清洗伤口了,能防止感染的。”

    汤和听不明白,只是一个劲往嘴里赛梨子,缓解烧灼之感。

    倒是蓝玉,他忍不住道:“柳淳,这就是那天处理太子伤口,用的——酒精?”

    柳淳笑道:“难为梁国公好记性,这个要比酒精少蒸馏两次,不过比市面上的烈酒,还要有劲得多,要不要尝尝?”

    “好啊!”

    蓝玉来了一杯,放在鼻子下面,仔细闻了闻,酒香醇厚,再看看酒水,清冽透明!

    “好,好酒!”

    说着蓝玉喝了一口,半天没说话,只是伸出两个大拇指!

    等咽下去之后,蓝玉突然笑了,“臭小子,我跟你讨个做酒的方子,你愿不愿意给我?”

    柳淳迟疑道:“梁国公,你不会想开酒坊吧?”

    蓝玉摇头,“我堂堂一个国公,就那么没见过钱啊?实话说了,我想请旨带兵去西北,陛下不是要迁都吗,我想当先锋,把西域拿下来!向西北用兵,天气苦寒,要是能有烧酒,冷了可以喝,受了伤,还能清洗伤口……好东西,真是好东西!”蓝玉恶狠狠道:“就问你一句,愿不愿意给我方子?”

    “愿意,当然愿意,我免费奉送!”柳淳严肃道:“不过仅限于西北,其他的地方,想要喝这个酒,还是要花钱的!”


………………………………

第232章 发扬光大郭氏之学

    汤和敲着桌子,怪叫着质问:“柳淳,你小子怎么掉钱眼里去了?你现在缺钱吗?要是缺,老夫给你三百两五百两的,用得着斤斤计较吗?一点不大气!”

    柳淳冲着大气的信国公呵呵一笑。

    “老国公,你真是大方,小子也没有别的,我就要十万两就行!”

    “十万?”汤和努力瞪大几乎不存在的眼睛,怪叫道:“你要那么多干什么?”

    “多?不多啊,我的意思是每年十万,当然了,往后还要酌情增加,老国公要是能拿出三五十万,我更是求之不得。”

    “你杀了我吧!”

    汤和不解道:“柳淳啊,咱都是爷们,别藏着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