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惜的是李世民看了一点不都觉得好笑,反而觉得十分羞愧,为他这样一个文治武功全才的皇帝生出这么一个胡闹的儿子而感到羞愧。

    面对暴怒的李世民,四个大臣同时起身行礼道:“陛下息怒!”

    “哼!”李世民强着怒意,呼呼喘气。

    见李世民正在气头上,长孙无忌和萧禹都是不干己事不开口,崔敦礼因为此事是因他而起,便硬着头皮道:“陛下不必生气,这也许就是太子殿下一时起兴戏弄蛮夷的。”

    李世民闻言虎目一瞪,怒声道:“国家大事岂能儿戏?”

    崔敦礼见此也吓得不敢吭声。

    李世民怒哼一声站起身来,呼呼地在大殿里来回走了两圈,一站住脚步便大声道:“传朕旨意,以后平章院拟票的奏疏,待太子看过了,一律送给朕批红,太子不得再在奏疏上批红。”

    “遵旨!”

    看着小内侍去中书省传旨,李世民这才稍微平复一些,转身坐回床上。

    沉着脸道:“太子以国事为儿戏,简直是胡闹至极,传旨罚太子在东宫读书思过一个月。”

    长孙无忌见对李承乾的惩罚还是这么轻描淡写的,忙出声提醒李世民道:“陛下您刚罚太子在东宫读书思过一个月,还没有完呢。”

    “那就再加一个月。”

    苏勋闻言慌忙出声道:“陛下圣明!”

    长孙无忌觉得罚轻了,但是苏勋却觉得罚的太重了,因为这根本不是在东宫闭门思过的事,而李承乾的批红权被李世民收回了。

    长孙无忌之所以觉得轻了,那是因为他没有捞着好处,要知道在这之前都是宰相直接把自己的处理意见写在奏疏上,皇帝批可就行了。

    自从李承乾设了平章院后,李世民不敢让李承乾的权力过大,把长孙无忌安插进去,但是李世民又同时把一切权力都转到平章院去。

    很明显李世民此时虽然愤怒无比,但他依然是一个合格政治家,不会让他外人占了便宜。

    长孙无忌看一眼苏勋,正要再说什么,李世民却大手一摆道:“好了不要说这个了,你们说说薛延陀的事情吧!”

    长孙无忌被李世民噎的一阵无语,便沉着脸不说话,李世民便转头看向崔敦礼,毕竟是他出使的薛延陀的。

    “启奏陛下,薛延陀真珠可汗承诺若我大唐愿意嫁嫡亲的公主,他将献上马五万匹,牛、骆驼万头,羊十万口,作为迎娶我大唐公主的骋礼。”

    李世民听了点点头,沉吟道:“去岁朕曾和玄龄议过此事,北疆各族兵强马壮大唐需有应对,当时朕提出两个方案,一是打一仗灭了薛延陀,可保我大唐北疆五十年太平。二是和亲,可保我大唐北疆三十年太平。

    玄龄以为现在大唐还需要休养生息,所以和亲为好,这才派你去出使。既然真珠可汗亦是真心与我大唐修好,那就让他们派人送骋礼来吧。”

    “臣遵旨!”崔敦礼听李世民同意和亲,忙起身行礼领旨。

    说完薛延陀求亲的事,李世民回头拿起权万纪弹劾齐王李佑谋划刺杀他的奏疏。

    “权万纪上疏说齐王与人策划刺杀他,太子以为没有,并说权万纪心胸狭窄,性情偏狭,不配为王师。

    你们怎么看?”

    这一次长孙无忌不待别人开口便直接道:“太子远在长安,并不知道齐州的事情,权万纪的性情多是从吴王那里听来的,作不得数。倒是齐王身边的阴弘智确确实实是个小人,齐王被他挑拨着很难说能做出什么事来。”

    长孙无忌做为贞观年间的正牌国舅早就对阴弘智这样的野路子的‘国舅’防范严密。

    李世民听了也点点头,深表同意,直接道:“既是如此,就派刑部尚书刘德威前往齐州调查此事,朕倒想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到最后语气竟然杀气腾腾的。


………………………………

第127章 李承乾的计划

    虽然前天下了场雨,外面寒浸浸的,但是在晴空下看一群鸽子在湛蓝的天空中盘旋飞舞,总是一件让人赏心悦目的事。

    老鬼的执行能力很强,李承乾的方法也很管用,主要这个时候人们都不怎么喂鸽子,都是让鸽子自已找食吃,所以鸽子来到东宫有吃有喝还有专人伺侯,被水浸了头自然就把东宫认作它们的家了。

    李承乾正站在东宫东北角上的亭子院里,看着小内侍高高地举着小旗子指挥天上的鸽群在天上绕着东宫飞翔。

    亭子院里的花木才有一些青意,所以天空无遮无挡的很方便人看天上飞的鸽子。

    站着看鸽子久了脖子有些酸痛,李承乾示意老鬼把躺椅给他般来,李承乾便舒舒服服地躺在躺椅上,一边看鸽子,一边等人,脑子里还在盘算着其他的事情。

    从他去年穿越至今已经有三个月了,这三个月里他拔除了李泰一党,稳固了自己的地位,救助了灾民,开垦了龙首原,但是他最终目的是把关中的佃租降下来。

    要达成这个目的很难,从关中招募农民来龙首原开荒是为了这个目的,借故打击关中世家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李承乾降低佃租并不是按资本主义的说法,让老百姓手里有钱,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这样商业就好了。

    李承乾降低佃租是为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贞观年间实行租庸调制,租指的是国家收取的田租。庸指的是力役,就是每人每年替国家免费劳动二十天。调朝廷抽调的地方土特产,就是你这个有什么出产,然后国家每年从这里调走一部分。

    除此之外农民还要承担杂徭役,就是地方上有些什么工程要修建,找你来免费干活。

    租庸调这三种是国家的一般没得商量,但是杂徭役是根据当地官员的心情和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

    比如李承乾推荐做工部尚书的薛大鼎,他到一个地方一定要修水利,这肯定是他自己征调当地民夫的。

    但是更多的官员不敢轻易发动民夫,一个是担心修不好惹来民怨,一个就是老百姓生存艰难,农民家里到了冬天没有粮食吃,要靠上山砍柴打猎挣口饭吃,你把他家里的人拉出来挖河、修路,他家里的妇孺就得饿死。

    李承乾以后要想建大工程,不可能都像龙首原这样全部靠国库和内库支持,要知道他快把内库给搬空了。

    所以他只能把原来被地主和贵族拿走的那一部分好处拿给老百姓,然后国家利益从老百姓身上体现。

    现在李承乾基本已经打开了局面,龙首原是最忠心于他的十几万百姓,而且最重要的是通过前几天在雍州各地招募农民,他已经跟雍州各地的普通百姓联系上了。

    现在李承乾的政令可以不通过官府就让整个雍州的百姓的知道。

    因为李泰造反李承乾公开审理韦山甫,还有正在收集罪证的长孙嘉庆和于永宁,如果这三个公审完成,就给关中老百姓一个信号:李承乾愿意为他们伸冤,那些受世家地主欺凌的百姓,一定会排成大队出来喊冤的。

    这件事只要李承乾操作得当,将使整个关中无人再敢与他为敌。

    何况他还让程名振埋了一个随时可以引暴的炸弹,所以李承乾觉得他现在应该让人出来试试水了。

    “哈哈!大哥弄了这么多鸽子,是要熬汤还是烤着吃?”

    李承乾正想着,就见小内侍领着吴王李恪和蜀王愔走进来,蜀王李愔还是如往日一样没心没肺,一看见鸽子就想到了吃。

    吴王李恪走在前西,脸上看不出悲喜,只是看起来比往日里更加小心。

    李承乾见他们走近便扶着老鬼站起来,笑呵呵地对李愔道:“大哥这鸽子既不熬汤也不烧考,是留着有大用的。”

    李愔闻言不解道:“鸽子还能有什么用,它又不会打—”

    李愔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恪打断了,李恪看着李愔正色道:“住口,太子殿下说话你听着就是了,休得胡言乱语。”说罢转身向李承乾抱拳躬身道:“李愔玩皮惯了,还请太子殿下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李承乾看李恪这么一翻做作,就是一肚子气,不由翻个白眼,没好气地道:“我不跟他一般见识,我跟你一般见识。”

    李恪听了脸色一白急忙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不等他说下去直接打断他道:“记得李泰活着的时候每次也都是叫我太子殿下的,也难怪他从来没有我把我当兄长,所以只认君臣之礼。”

    李承乾本来想装出一些失去兄弟的悲伤或者失落,台词是对了,但神情和语气完全不对。

    李恪听了只当他还对李泰怨念深重,直吓的不敢吭声,要知道李泰的儿子李欣可还在他府上呢,按照玄武门李世民的做法是要杀了的。

    李愔听见李承乾提起李泰也不敢吭声了,毕竟李泰是在李承乾审他造反案时死的,而且没有明正典刑,说到哪这也是兄弟相残。

    李泰在狱里自杀,李恪心里还在想是不是李世民不想杀李泰,李承乾才在狱中把他逼死的。

    别人可能想不了那么多,同是兄弟的李恪能不想吗?

    在李恪来之前李承乾没有想到李恪会在意李泰的死,现在看见李恪如此表现,明显是对李泰之死起了物伤同类之心。

    李承乾想安慰他们几句,但是让他表现出对李泰的死很悲伤也不可能,他不会演戏。

    李承乾看着李恪和李愔沉默了半天,才道:“我本来想给李泰一条活路的,所以才让人断了他的腿,可是他心高气傲不愿如此苟延残喘把自己吊死在牢里我也没有办法。

    也许我这样说你们会觉得我把所有责任都推出去了,但是我从来没有让李泰起夺嫡谋逆的心思,这事怨不得我。”

    李恪闻言忙道:“此事自是李泰咎由自取,没人敢在此事上怨太子殿下。”

    “是不敢怨啊?还是真心觉得孤王没有错啊?”李承乾不悦地质问道。

    李恪还没有说话,却一向反应慢的李愔先开口了,他虽然天真一些,但是眼前局势还是看清了,忙替李恪解释道:“大哥,呃,太子殿下,我哥他是真心觉得太子殿下没有错,老四要杀父皇和大哥本来就该杀。”

    李承乾闻言把李愔拉到身后道:“你是我兄弟站这边!”李愔只得站在李承乾旁边看着李恪。

    这样一来李恪就更显尴尬了,看着李承乾玩味的目光,忙低下头道:“李泰之死确实是他自作自受,怨不得太子殿下。”

    李承乾微一点头便问道:“嗯,李欣在你府上还好吧?”

    “还好!”李恪知道重点来了,忙低下头作出一副逆来顺受样子。

    李承乾也不看他,转身坐回躺椅,然后缓缓开口道:“李泰的正妻严氏已经怀孕了,等李泰丧事办完你也把接你府里吧。”

    “啊?”李恪以为自已听错了。

    “坐”李承乾一指旁边椅子道。

    李恪忙规矩坐好,李承乾示意李愔也坐下,才语重心长地道:“咱们兄弟老二楚王李宽早夭,现在除了我就数你最大所以只能让他多操点心了。”

    “大哥不杀了他们吗?”李愔这会才明白过来。

    李承乾闻言摇摇头道:“不杀他们,以后若是能学有所成,大唐开拓了海外,也封给他们一处岛屿都不值什么。”

    李恪抬头看着李承乾心里五味杂陈,但是比刚来时好多了,猛想起李世民的旨意忙道:“父皇已经降旨以国公之礼丧安葬李泰,并让小九办理他的葬礼。”


………………………………

第128章 定租三成

    李承乾闻言一惊道:“父皇的旨意这么快?”

    他本来是想把阎氏母子安排好再告诉李世民,为得是能让李世民看见他的仁慈,不杀李泰诸子。

    “父皇还下了什么旨意?”李承乾现在最担心李世民直接下一道:赦免李泰妻子家人的旨意。

    那样的话他刚刚所做一切就都白废了。

    “这倒没有。”

    “好,既然父皇派了小九办理丧事,那现在就把阎氏接到你府里去吧,找御医看着别让她出什么事。”李承乾放下心来。

    “臣弟遵旨。”李恪起身行礼就要往外走。

    “你别忙走,让李愔代你去接吧,他去接嫂子更和适,我派人去请了阎立本阎立德来给我作画,你也看看这两个人。”

    李恪自然明白李承乾这个时候召见李泰的外家自然不简单,既然留下他就没有把他当外人,自然不会拒绝。

    李恪便向李承乾道:“臣弟遵旨。”又转头吩咐李愔道:“李愔你就代我去接你四嫂去我的王府,好好安顿他们母子。”

    “哎!那我走了。”李愔见李承乾和李恪都同意他去,站起来就要往外走。

    看李愔要走李承乾忙道:“等一下!”

    李恪一手拉住李愔,语含责备地道:“你等大哥吩咐了再走!”

    “哎!”

    李承乾想了一下看着李愔道:“你到前面叫上薛仁贵和裴行俭多带些人,到那里不管小九说什么都要把你四嫂接到吴王府去,如果有人胆敢阻拦就地——直接拿下。”

    李承乾本来想说就地正法,但是想起李愔一向不靠谱,所以就改成直接拿下。

    “得令!”李愔得到李承乾给的权力,高兴地走了。

    “太子殿下是不是对小九?”李恪一问出来就后悔了,这个问题实在不该问。

    “小九倒是没有什么,只是我那位舅舅……”李承乾作为穿越人士,当然知道历史上李世民要立李泰当太子,诸遂良不同意揭出李泰的伪善面目,李世民也只是犹豫一下。

    因为李世民是当面许诺立李泰做皇太子,不好随便毁诺。

    就在李世民犹豫不决的时候,李治在李世民面前总是愁眉苦脸的,李世民就反复问他为什么,李治告诉李世民是李泰告诉他:你跟汉王李元昌关系好,现在他跟着李承乾谋反被抓了,难道你不害怕吗?还不想想办法……

    李世民听了李治的话才彻底断了立李泰为皇太子念头,而且认为一立李泰为皇太子,李承乾和李治都得被他害死。

    李承乾一直想收拾李治,可是李治跟着李世民住在太极宫里,平常就是一个小白兔,李承乾对他无处下手。

    所以李承乾总想收拾长孙无忌,除了长孙无忌会影他掌权以外,也有打击李治党羽的意思。

    当然这些事没法跟李恪说,所以就含糊过去,李恪本来就觉得自己不该问,听李承乾一语带过自是不再提了,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就在此时在天上飞的鸽子,飞了半天似乎是飞累了,都落在院里吃食。

    看着扑棱棱乱飞的鸽子,李恪也是心情一松好奇道:“大哥你弄这么多鸽子做什么啊?”

    李承乾也正微笑着看鸽子吃食,闻言看一眼李恪,心里暗想得给李恪找点事做,不然他肯定会上疏请求外调的。

    便笑呵呵地道:“这些鸽子我是要训练送信的。

    老三,东宫的军训你和老六都已经训练过关了,现在在长安闲着也是闲着,就帮我训练这些鸽子吧。”

    李恪看见养鸽子都是东宫内侍,心里暗怒,面无表情地道:“臣弟有心帮忙只是不会这个。”

    李承乾也没有看他,正要说话,有小内侍在外禀道:“启禀太子殿下,阎少监和主爵郎中请见。”

    “传进来!”

    “臣阎立德(阎立本)参见太子殿下。”

    “两位阎卿家平身!赐座!”

    “谢太子殿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