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身脏乱的李承乾在柏舟和刘氏的搀扶下双眼无神他往前挪动着脚步,只要柏舟和刘氏放手李承乾绝对会倒下。
在雪光的反射下李承乾的脸色比白纸还要白,胸前的羽箭随着他的走动微微地晃动着,而裘袍上的血迹因为天冷的原故没有流下变成一大片,而是就在伤口旁边凝结成块变成黑色的一坨更令人触目惊心。
李世民看着这样的李承乾再无疑心慌忙上前去扶住李承乾,双眼含泪道:“承乾,让你受苦了。”
刚才李承乾的问话他和众臣都听见了,李承乾先平叛再问他有没有受伤,然后就是安排百姓,根本没有提及其他,没有任何阴谋。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双眼含泪无限慈爱地看着自己,李承乾却没有这么丰富的感情,经过这么长时间折磨他此时只想睡一觉。
于是淡淡地道:“父皇无碍就好,此时朝中人心不稳,还需父皇主持大局。”
“哎,哎,承乾放心好好养伤,一切有父皇呢。”李世民强忍着泪水道。
李世民这会儿觉得自己比李承乾差得太远了……
………………………………
第88章 允许参政
李承乾这会儿头重脚轻,也没有力气再跟李世民演什么‘孝感天’了。
回头对刘氏道:“叫上太子妃随孤王回东宫。”
“哎!”刘氏闻言慌忙往回跑,去找太子妃苏氏。
李世民这才想起来,刚进来的时候王方翼是说把两个皇孙和太子妃送进公事厅的。
“承乾,两个皇孙怎么没有跟你在一处?”
“他们……,我让他们先在别处玩!”李承乾也不好明说我已经准备让他们逃跑了。
但是,打脸这种事往往都是很快的,当丘行恭和李君羡用临时找的木板抬着李承乾来到公事厅里,李承乾看见身穿翻毛老羊皮袄,脸上抹满锅灰的太子妃苏氏牵着和她一样妆束的李象和李厥来到他面前时,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看清来人时,心里也都不是滋味,李承乾这是做了坏的打算。
“承乾你这是做什么啊?”李世民觉得李承乾做的有些过了,这都打算送老婆孩子逃跑了。
李承乾这会头痛的厉害,也不能实话实说,就是不想让自已的儿子成为自己的堂兄弟(李建成的儿子),不过看见李象和李厥脸上抹的像小花猫似的,便吟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首诗是鲁迅写的非常浅显易懂却深藏爱子真情,‘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语出《战国策》讲的是赵太后送她的小儿子去齐国做质子的事,赵太后在大臣触龙的劝说下让她的小儿子长安君去齐国做质子,是为了让她的小儿子能为赵国立下功劳,这样以后在赵国就能拥有更高的地位。
本来李承乾只是借用这些话来表明自己疼爱自己的儿子,但是李世民这会儿心里有病,听李承乾的话只觉得每一句话都锥心刺骨,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臣读太子殿下注的四书,《大学》里说周文王‘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以为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今日太子所作所为不正是如此吗?”
敢于此时如此发感慨盛赞李承乾的除了萧禹还也没有谁了,众臣听了有的还点头认可了,只当他们看到李世民的脸色时,却再也没人敢发出声音。
本来这是朱子解释的《诗经》里盛赞周文王的话,也没有什么,但是当萧禹故意把‘为人父,止于慈’这六个字念得特别重时,味道就不一样了,因为李世民即将要杀死他的之前最宠爱的儿子李泰。
而且李世民特别有圣王的情节,他曾经效法周文王,跑去给西北的两个小部落划分牧地,然后人家说他分公平,大家都愿意遵守他所划分的界线,就非常高兴。
最让他憋屈的是他不能反驳,尢其李承乾刚助他平定叛乱。
李承乾听着萧禹话暗想这大概就是萧禹为什么做为李世民的铁杆心腹,却六上六下,到死了李世民还特意给他定个‘贞偏公’的谥号。
长孙无忌做为李世民的心腹兼亲戚,此时也怕李世民因与李承乾闹出矛盾,忙出来转移话题道:“天色已经不早了,太子殿下还受了伤,还是快些送太子殿下回宫吧!”
李世民点点头众人正要动身却见刘氏端来一锅热气腾腾鸡汤,瞬间整个公事厅里都弥漫着鸡汤的香味。
刘氏把鸡汤放在桌子上,一边往粗瓷碗里盛汤一边对李承乾道:“太子殿下这是昨天吴六出去伐木时抓的野鸡今天清晨刚杀的,太子殿下折腾了这半天,什么也没有吃,就喝碗鸡汤再走吧。”说着就把鸡汤端到李承乾面前,李承乾这会儿前胸已经疼的麻木了,哪有精神喝她的鸡汤,只是看她一片好心不忍拂她意,便让老鬼接了就在老鬼手里喝了两勺。
李世民和满厅里的里文武大臣都看出来了李承乾是真相信这个刘氏,她端来的鸡汤毫无防备地就喝,由此也可见李承乾之得人心也不是东宫里的人吹出来的。
李承乾喝了两口鸡汤就要请李世民起驾,却见李世民两眼灼灼地看着锅里的鸡汤,心里不忍,便道:“这鸡汤熬的还好,也给父皇盛一碗尝尝。”
刘氏闻言慌忙给李世民也用粗瓷碗盛了一碗鸡汤递过去,李世民身边内侍接过来要试毒,被李世民直接夺过来就喝,喝了一口还大声道:“果然是好汤!”
李世民如此迫不及待也不是他性格粗鲁,主要是因为一则他在外面撕杀了一个多时辰确实饿了,二则也是因为看着李承乾如此得民心,心里早就不是味了。
李承乾没有李世民喝的那么毫爽,一边慢慢喝几口,抬头对刘氏道:“把你熬的姜汤也盛些来给大家喝了去去寒气。”
“哎,我这就去。”刘氏答应一声就去盛姜汤。
待刘氏带着几个妇人端上来几盆姜汤和一大叠子粗瓷碗时公事厅里的文武百官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好多人即便是接过姜汤也不知道是喝还是不喝。
“先给孤王一碗,尝尝你放的盐够不够?”李承乾喝点鸡汤身子一暖有了些精神。
“哎!”刘氏慌忙端一碗给李承乾,李承乾接过来看也不看,拿起勺子就喝了两勺,然后对刘氏道:“好就这样,再多熬些等他们回来喝了好驱寒。”
“大哥总是这样小心,你都受伤了还操心这些。”却是李愔忍不住咕哝一句。
李愔今年才十几岁性子率直,李承乾这些日子待他们兄弟不错,他自然也回以真心,看见李承乾受伤心里就不是滋味了,再看他明明快要晕倒了还操心这里,便出声埋怨道。
李承乾无奈地看他一眼道:“他们节省惯了,我要是不查着些,我的吩咐也就变样了。”
“蜀王殿下知道太子殿下一向如此做事?”长孙无忌实在好奇,以前他知道的李承乾就是吃喝玩乐无所不用其极。
就算这些日子李承乾的种种表现他也认为不过是李承乾刻意装出来的。
但是他今天看了这半天,发现李承乾竟是真的在用心做事,不免有些好奇故有此一问。
李愔闻言直接道“是啊,你可知道大哥下令东宫十率的将军和士兵全部一起吃饭,不准开小灶,连本王和三哥训练时也是如此。”见长孙无忌点头。
李愔接着道:“其实大哥在下令之前就每天让人悄悄地去从十率伙房盛一份普能士兵吃的饭菜他都亲自尝了,不好吃的一律整顿了才下令的……”
“啊!”公事厅里响起惊叹声。
这里的人包括李世民在内很多人都带兵大家,行军打仗时也能和士兵同甘共苦,但要是说平时,也能注意到士兵饮食的却没有一个。
李世民听了默默地看着李承乾,半天欣慰地点点道:“承乾早点回东宫治伤吧,早点好起来为父皇分忧。”
众臣闻言心里都是一惊,前面说过唐朝承袭乱世,皇太子和诸王的权柄很大,李世民在李承乾小时候给过很多权柄,比如‘听讼’,他一出去就让李承乾监国等等,但是到了后面几年随着李承乾年龄渐长这样事情反而少了,所以李承乾没事做就是整天就是在东宫里玩乐,然后等着被废。
唐高宗当了太子就是住在李世民身边伺候他,连东宫都不敢去住,也因此勾搭上了武则天。
现在李世民突然说让李承乾为他分忧,那就是允许李承乾以后正式参政了。
………………………………
第89章 要大干一场
李承乾半躺在床上王方翼带来的东宫护卫直接绑上竹杆做成一个简易的步辇抬着李承乾,李大亮和丘行恭各带着一千禁军护卫左右,一路浩浩荡荡地回东宫去。
李世民在升道坊里喝碗鸡汤,歇了一会儿,在返回的路上,拐弯去了魏征府里。
今天魏征府里也遭了兵灾,除了躺在床上等死的魏征以外其他人都被控制了,魏叔玉胳膊都被打折了,一家人不敢魏听见也不敢声张,最后还是裴行俭带人来杀退控制魏府的张亮的家将的。
李世民回来走到这才想起来此次出来的目的,忙拐进魏府,魏征还留着一口气想再见一见李世民和李承乾。
看着行将就木魏征,李世民的眼泪止不住地就往下流。
“玄成,朕来看你了……”
魏征听见声音艰难地把头往这边转一点,低声道:“陛下,太子……”
李世民闻言擦了擦脸上的泪痕道:“今天外面要下雪,承乾出城照看灾民怕是晚上都回不来了……”
李世民到底不愿意让魏征临死前再笑话他一次。
魏征听说李承乾不能来也没有什么遗憾,反而扯了扯脸上那层皮,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道:“太子殿下勤政爱民正是我这个老师的荣幸……太子殿下如此勤政陛下就该早早地打发东莱郡王就藩,让他们兄弟各安其份,以免日后生出不必要的纷争。”
李世民听见这话肠子都悔青了,含泪点头道:“好好,朕都听玄成的,明的就把那畜牲送出长安。”
魏征此时回光返照,脑袋极为清明,一听李世民答应的容易便开始得寸进尺,接着道:“晋王也要早早的送走,以免以后再出现东莱郡王的事。”
跟着李世民进来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闻言脸上都是直抽抽,你魏征想得可真远啊?
“哎,玄成放心,朕会早做打算的,魏家你也放心,叔玉这孩子朕看着不错,决定让他尚新城公主为驸马。”
“老臣谢陛下隆恩……”魏征得到了他最想要的结果,便伸手抚着“*******……”的石碑仙逝了。
李世民看着魏征瞌然仙逝,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把他扶到魏府的偏房,李世民依然痛哭不止。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百般劝慰无效,最后长孙压低声音道:“太子殿下办事老成果决,这次反叛事就都交给太子殿下办理吧。”
李世民闻言摇摇头道:“朕不愿有杀子之名,奈何要让承乾背负杀弟的恶名?”
房玄龄也看出李世民在这里痛哭不光是因为魏征的死,跟今天的李泰叛乱也有关系。只是他没有长孙无忌摸的准,此时一听便明白了,忙接道:“臣观太子殿下心地仁厚,看他对吴王蜀王都能真心相待,说不定另有高明的办法处理此事。”
长孙无忌看房玄龄一眼,心里暗道:如此说虽然安了陛下的心,但若是太子没放过李泰,到时陛下心里不免对太子殿下再生芥蒂。
李世民闻言却不疑有他,略一思索道“玄龄所言也有道理,此次平叛东宫诸臣居功至伟,后面的事就交给东宫办理吧!”
李承乾回到东宫取出箭头直疼了三天才好一些,这三天里李世民带着李治和晋阳公主天天来东宫看李承乾,送来无数珍奇药品。
李世民来也不光是为了看李承乾的身体怎么样了,还给传授一些治国的经验。
直到年三十上午李承乾才能起身。
虽然这几天各衙门按例都应该休息,但是因为出了李泰造反的事,所以很多衙门今天还在处理公务,李承乾一能动弹就召见了被他借调过来办案的人员李义府和丘神绩。
这两个人稍了解一点武则天的历史人都知道,李义府在李世民时期是一个非常有才学且能干的人,多次受到马周的推荐,后来得到唐高宗和武则天的重用,帮助武则天铲锄过很多政敌,‘笑里藏刀’一词最初就是白居易评价李义府的。
另外李义府也很贪,史书上记载他含财含色含名,高宗时他曾建议重修氏族志,打破原来的氏族门第主张不论门第凡五品官员皆入士族。
前几天李世民封马周为左庶子,马周见了李承乾还特地向李承乾推荐了李义府。
李承乾没有像其他穿越到唐朝人一样总想改变一下李义府,他只想利用李义府与世家斗争。
李承乾深信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不知疲倦的积极地工作,他只要能在一个时期里,一项工作中努力积极地把这件事情做好就行了。
世上很少有人能一辈做事都积极努力的,因为世事如棋局变换不停,但是人的思想很难跟上这种变化,很多人昨天是激进派明天就是个老顽固。
所以人是不可能永远身居高位而不犯错误的。
李义府才思慎密,时人都称他粘上毛比猴都精(猩猩能言),正是对付政敌的利器,只要在发现他贪污时及时处理掉就行了。
丘神绩早在卢布闯东宫的时侯李承乾就把丘行恭和丘神绩这对父子收到东宫了,只是丘行恭在李世民和李承乾之间永远都是先李世民后李承乾的。
所以这次李承乾直接用丘神绩,丘神绩是武则天时期的酷吏,庶人李贤就是他逼死的。
李承乾现在办李泰谋反的案子自然要重用他们,打击支持李泰的世家。
李承乾因为要在养伤期间召见各种人物,住在太子妃苏氏的承恩殿不方便,就又搬到丽政殿住。
李承乾半躺在床上,让人给李义府和丘神绩搬了两把椅子坐在床边。
李承乾看着坐在面前李义府脸上始终挂着轻轻的微笑,而丘神绩始终板着脸不言不笑,知道是两人性格使然。
李承乾也懒得跟他们多寒暄,直接道:“案子审的怎么样了?”
“回太子殿下,因为韦挺死了,韦挺家人只招出近来崔仁师常出入韦家,但没有办法证实崔仁师参与其中。”李义府很老实地道。
李承乾闻言很不高兴,满朝都知道韦挺、杜楚客、崔仁师和岑文本是李泰的心腹,现在李泰和韦挺反了却没有岑文本和崔仁师参与其中的证据。
李承乾冷哼一声道:“芙蓉园里的人都抓起来吗?”
丘神绩道:“已经抓起来了!”
李承乾冷冷地看他们一眼道:“对低等的府臣奴婢许以重赏,只要招出谁是李泰的心腹,谁经常去芙蓉园就放了。
马上把崔仁师岑文本还有他们所有的家人通通抓起来。
杜楚客在京城的家人也要抓起来审问。”
李义府脸上挂着轻轻的笑容轻声细语地道:“太子殿下,岑中书和崔给中可都是朝廷大员,没有证据没有圣旨不能随便抓。”
“只管给孤王抓起来,然后让庶人李泰招供,告诉李泰按孤王说的办,孤王可以让他活着。”对于李泰,李承乾真没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