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也谨遵四公子吩咐。”龙源和歌良两个酋长也表态道。
“哈哈哈哈……”
冯智彧见一切尽在掌握中哈哈大笑,笑罢看着几个獠人酋长面色微冷道:“你们可知道,这两船里的东西都应该是大唐赏赐给我们冯家的。”
吉陵部酋长是个半百老头,上前几步笑呵呵地道:“四公子所言甚是,之后我们得了这两船东西自然一分不动,待事情过去了都交还给四公子。”
其他人见状都会过意来,忙纷纷打保票道:“这两货物自然该是四公子的。”
冯智彧见此越发的志得意满,哈哈大笑道:“诸位放心等抢了这批船大唐还需要我等平叛呢,到时候还会送来军械和赏赐。”
“哈哈哈,大唐竟然想从岭南征粮,这一回就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一粒稻谷,也别想拿走!”
“得到大唐的大船和军械,我们就用这些大船和军械去安南转一转。”
众人闻言都是哈哈大笑,仿佛已经得到大唐的船队。
……
……
广州湾里波涛翻滚,李恪站在船上用单筒望远镜远眺两岸青葱的山石。
心里感叹不已,按时间算长安城都快入冬了,这里却依然温暖如春,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李恪正看着一身甲冑的冯智戴缓缓走出船仓,先是极目远眺,然后来到李恪的身后躬身行礼。
“参见吴王殿下。”
李恪回身把望远镜递给内侍于标,伸手扶起冯智戴微笑道:“将军不必多礼。”
冯智戴直起身看向前面,声音有些激动道:“到了珠江口了,再有二三十里就到广州城了!”
“冯将军有多少年没有回来了?”李恪闻言问道。
冯智戴闻言脸露出感慨的神色,看着远处深深地吸口气。
过了一会儿才悠悠道:“臣十二岁时就随家父东征高句丽,后父亲回来臣留在扬州护卫隋炀帝。
在扬州一年多隋炀帝被弑,扬州大乱,臣在扬州朝不保夕,只得率二百家将千里迢迢逃回广州。
又在这里住了几年就北上长安侍奉陛下,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臣都过了不惑之年……”
冯智戴说着声音渐渐地低下去了。
李恪听着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再回长安。
只是一看见滔滔江水,混入大海最的变成一片波澜壮阔的潮流,胸中就豪气顿生,对着波涛汹涌的珠江口大声道:“好男儿生于天地间,就应该纵横四海,不必如此感怀。”
冯智戴闻言再次李恪行礼道:“王爷胸怀广阔,不是臣可以比得,何况这两年家父身体不好,几个弟弟皆不成器……”
李恪闻言回身扶着冯智戴道:“冯将军不必忧虑,临来时太子殿下就有交代,让将军留在广州主政,因为担心将军多年在外,广州的人不能合用,还特意命一些世家子弟留下来帮助你呢!”
“太子殿下有这样的命令?”冯智戴激动地抓住李恪的手问道。
冯智戴在长安多年,深知李世民和朝廷早就下定决心只待冯盎一死,就重新派人来接管广州,绝不允许冯家世代坐镇广州。
因此都知道冯盎年老多病,却始终不放冯智戴回来接替他。
李恪见状含笑道:“放心这真是太子殿下的命令,你要知道,有这些大船在太子殿下是不怕广州失控的。”
冯智戴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明白了李承乾野心极大,要在海上封建立国,派军舰到处征税,小小的广州城他怎么会看在眼里?
想到这里只有自愧不如的份了。
其实,李恪和冯智戴都不知道,李承乾知道冯盎没几天好活了,冯智戴也活不了几年了,现在让冯智戴主政广州,同事派世家子弟协助他,只是为了后续往广东移民方便。
省得冯盎一死冯家在广州就败落了,朝廷派来的汉官不能有效治理岭南,导致实事上把岭南交给当地蛮獠酋长治理的不利局面。
冯智戴知道了李承乾的命令心情大好,站在船首不断地向李恪介绍两岸风景。
李恪一听冯智戴介绍一边用望远镜四处查看。
“王爷前面就是珠江口的观龙岛,过了观龙岛就算进入珠江了。”
“观龙岛?”
李恪闻言忙举着望远镜向观龙岛上看去。
……
观龙岛上冯智彧等人也看见了李恪的大船,看着两只三四十丈长,十五六丈宽的大船,岛上的人都惊的张大了嘴,说不出来话来。
“这!这可怎么打?”
……
………………………………
第386章 第三百八十六 弩炮镇南海
怎么打?
虽然广州城临海带江,但是现在广州城的造船技术绝对比不上大唐内地。
何况这些船是李承乾按照现代海船的原理,倾大唐之力打造出来的,光是从北薛延陀抓回来的奴隶就投进去两三万人,耗时近一年才打造出来八十艘这样的大船。
这么大的船不见亲眼所见,岭南这些人是连想都不敢想世上会有这么大的船。
面对这样的大船就是两年前的大唐都没有办法与战斗,更别说岭南这些獠人了。
冯智彧看着六艘唐舰缓缓驶进珠江口,虽然速度缓慢,但是走极其平稳,一点混乱迹象都没有,直接傻眼了。
他身后的一群獠人酋长和长老们更是被大唐的船惊掉了下巴。
冯智彧看着六艘大船沿着珠江鱼贯而上,眼珠子都红了,一是恨没有办法对付这些船,二是如果眼看着这些船过去实在不甘心。
过一了会只听冯智彧咬着牙道:“不能让他们过去!”
没有任何回应,冯智彧只听见江水滔滔。
“我说不能让他们过去!!!”
冯智彧提高声音再喊一遍。
接着,冯智彧不待众人反应直接回身两眼通红地看着一众獠人酋长,挥舞着双手大喊道:
“不能让他们过去!!!”
几个酋长此时已经冷静下来了,一个个看着发疯的冯智彧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不让唐舰过去?
只有一些竹排或独木舟的他们能怎么办?
让我们上去送死?
没有人理会他,冯智彧自己渐渐恢理智。
转而眼神阴沉地看向几个酋长。
有的酋长见此心里暗怒,甚至都在想不行就把他试图打劫大唐船的事情,向大唐揭发,借大唐锄去冯氏一门。
“在江上动手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只要他们进了广州城,还不是谁您说了算?”
过了一会,吉宾部酋长不怀好意地道。
冯智彧看他一眼,心里估算着在广州城里动手的可行性。
半晌有些犹豫道:“在城除了他固然简单,可若是走漏了消息,大唐可能不会再命我们平叛了……”
一众酋长闻言心里都是一喜,这个冯智彧果然脑子有问题,居然不想想一旦在广州城动手,大唐必然视为冯氏在造反肯定会派兵征巢岭南。
到时候他们往深山老林里一躲,首当其冲的冯氏的必然粉身碎骨。
想到这里一直没有说话的南山酋长走到冯智彧身边悄悄道:“四公子,若是下不了决心,我们不但是得不到大唐的大船,还要上缴二十万石稻谷……”
冯智彧闻言双眼通红看着江上的六艘大船,咬着牙道:“虽然在广州城里动手但是保安那边的船也一要并劫了,这样才能不走漏风声。”
歌良部酋长闻言想要说什么,却被其他四部首领拦住。
“哼,这次所得的到大船合归我冯氏,若是大唐派兵前来,我就乘船出海。”冯智彧补充道。
此话一出口在场的獠人酋长、长老都不知道冯智彧到底是哪根筋出错了,明知道唐朝可能打来,还要动手打劫大唐船队,何苦来呢。
方向确定后,几人便开始商量如何动手。
等到夜里我们率人回广城先把城里的唐军杀了,明日一早就乘大唐的船带兵往宝安去把剩下唐军一网打尽,把所有战舰都缴获了。
“砰”
一声巨响从江面上传来,众人抬头看去,原来是从上流漂来一根巨木撞在大唐的船。
众人见六艘大唐的巨舰都已经进入珠江,所处的位置与观龙岛正好平衡。
此处江道相对狭窄,水流更急,大船虽然平稳向前,但是在这样的水道中显然转身不便,所以被随波逐流的巨木撞中。
冯智彧一看脸上狂喜。
哈哈大笑道:“只看见他的船大,却忘记了这里不是大海,这么大船在这里根本转不开身。
这可真是龙游浅水任虾戏呀!准备出击。”
獠人酋长虽然失望不能引大唐灭冯氏,但也不愿舍弃眼前的利益,于是下令各族族兵乘早就准备好的竹筏独木舟等,从观龙岛北头下水那里正好是上游,可直接冲撞上大唐舰船。
………………………………………………………………
李恪和冯智戴正站在第二艘船上,看沿途的风景。
前面的船虽然遇上巨木冲撞,因为船造的十分坚固,帆大风足也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一行六艘大船继续缓缓驶向广州城。
李恪用望远镜观看观龙岛上的景色,隐约看见观龙岛上有一些黑影不知道是什么,不由盯着细看,只见荔枝林里影影绰绰似乎都是人。
“冯将军你看观龙岛上那是人吗?”李恪一脸疑惑地把望远镜递给冯智戴。
冯智戴接过望远镜朝李恪所指的地方看去。
冯智戴一看之下不由吓了一跳,观龙岛虽然只是江心小岛,但是因为离广州城极近冯氏向来不许附近獠人进驻。
可是一他眼看去,荔枝林里竟然一片青色,李恪不知道那是什么,他却是知道广州城附近的獠人多是以青葛缠头并穿青衣,荔枝林里一片青色正是獠人。
他想不到这些人是他的弟弟召来打劫大唐的,以为是他父亲出事,广州城已经被獠人攻占了,想到这脸都吓白了。
“冯将军岛上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恪见冯智戴变了脸色忙问道。
冯智戴还没有回答,就听见前面船上传来大喝声,急忙抬头一看只见江上飘流数十只竹筏、独木舟向大唐船队冲来。
再往前面还有很多竹筏和独木舟正从观龙岛那边冲出来。
李恪知道这是有人要打劫他们,忙下令道:“备战!”
身后的内侍于建也尖桑子大喊起来,船上的将士们虽然出海以来还没有打过仗,但到底是大唐的精锐,在船上又都受过严格的训练,一见有敌情都各就各位,操动船上的弩床开始放箭。
只是弩箭虽然把靠近大唐舰队的竹筏和独木舟上的人射死不少,可是那些竹筏和独木舟依然借着水流冲向大船。
大船被撞“砰砰砰”作响一时也无法向前。
观龙岛上的冯智彧和獠蛮酋长等人见了,都是精神一振,当下也不在意伤亡惨重,只想着蚁多咬死象,不断的下令命更多的人,乘筏下水。
经过初时的惊慌,李恪和六艘船上的大唐将领见这些小竹筏根奈何不得他们,便渐渐地稳住心神,一边指挥抵挡一边仔细观看此处的情形想办法反击。
“王爷岛上躲着的都岭南的獠人,用舰上的投石机把火药投到岛上去,在他们自顾不瑕时再派兵登岛。”冯智戴向李恪建议道。
李恪闻言又往两边看看,确认因为珠江这一段水面极宽,他们的大船走在中间靠近江心观龙岛一边。
两边江岸上即便有埋伏一时也打不到船来,此时可以专心对付观龙岛的敌人。
便按照冯智戴的建议下令前面的船继续顶住,上游冲过来的竹筏和独木舟,后面的四艘船靠近观龙岛投掷火药。
命令传下去,后面四艘大船便慢慢朝靠近观龙岛。
岛上的众人一见不由大喜,在冯智彧等人看来,唐军这是想上岛和他们短兵相接。
此时岛埋伏着几万人,唐军四艘大船能装多少人,全上来也不够他们杀。
看着越来越近大船,冯智彧等人就像看见肥肉正在往他们嘴边送一样。
“让弟兄们都到江边去迎他们一迎,船一抛锚就冲上去。”冯智彧意气风发地下令道。
“好嘞!”
“遵令!”
……
……
岛上的獠人闻言也是大喜,争先恐后地往江边涌去,生怕好东西被别人抢去了。
后头四艘大船上也都有望远镜,几个将领一边指挥大船靠近观龙岛,一边用望镜仔细观察岛上的情况。
看见岛上的獠民争先恐后地往江边跑,心里也是喜不自胜,心道:你们凑在一起,倒是能省不少火药。
于是几个将领纷纷下令,先不要投掷火药待江边的人聚的更多时再投郑火药,以期炸死更多的敌人。
李恪这边则指挥着两艘巨船一边挡着顺江而下的竹筏和独木舟,一边慢慢向北航行,准备绕到观龙岛北方,用火药把獠人存放竹筏和独木舟的地方给轰了。
岛上冯智彧和獠人酋长等人见了以为唐军黔驴技穷了,也不再躲藏,纷纷往江边上去。
只是刚走到江边就见四艘唐军大船飞出一只只黑影,砸向观龙岛江边。
还没有看清楚飞的是什么,就见黑影落下,江边火光闪烁黑烟腾腾,隆隆雷声中站在江边等着抢劫的獠人纷纷惨叫着飞向天上。
以为是天降神罚,一个个吓的瘫倒在地,心神俱裂,目瞪口呆,不敢有丝反抗之心。
直到唐军上岛还两万多獠人全都跪在地上,没有一个人胆反抗一下。
李恪轻轻松松就把这些獠人缴械,五部獠人的酋长把冯智彧也交出来。
此时岭南的獠人最是相信鬼神,见了天威一般的火药,心里都不敢想反抗大唐的事,自然不会再替冯智彧隐瞒。
待一切收拾好,李恪命观龙岛上的獠人把他们做的竹筏和独木舟全都烧掉,然后把岛上北方一片树木稀疏的地方砍伐干净,露出一片没遮没掩的地方。
命獠人集中在此,六艘大船停在对面江上监视,胆敢轻动立即投掷火药。
李恪知道此时不能逼反冯氏,便把冯智彧交给冯智戴,让他们兄弟先进广州城,看看冯盎是什么态度。
随着冯氏兄弟回到广州城,这一战的细节也在广城中传开,岭南各部獠人很多在广州城有眼线,于是他们也都知道了唐军手里握有神雷,可以施展天罚,一雷下去五部联军都被炸死了……
这样的话越传越多,使得岭南各部提起唐军都敬若天神,再不敢起反抗的心思。
而冯盎在得知此事后差一点被气死,连忙亲自坐船来拜见李恪,捧上三十万石稻谷,并将冯智彧捆了交给李恪处置。
李恪得了粮食自然不会再杀死冯智彧,只是把冯智彧和稻谷一并送回去,交李世民和李承乾处置。
………………………………
第三百八十七章 政令受阻
初冬的长安城,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自从李世民走后长安朝堂就像太极宫一样安静,满朝文武大臣都按照李承乾的旨意行事,再没有人敢于违逆李承乾的意志。
秋收以后李承乾亲自向长安城及周边县城下了一道旨意,派温雅相和丘神绩巡视长安城及周边县城。
命令他们打黑除恶,把盘据在长安城里的城狐社鼠一网打尽,牵涉到的权贵人家也一律严惩。
这一次李承乾派出了皇家军政学院,政务院的学生和他从灵州武举上挑选出来的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