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武则天时斗争那么激烈,一些士族的罪状也都是谋反,侵害百姓的罪名都在整倒他们以后才查出来的,是为了惩治这些人找出更多理由而已。

    但是这样的事情一旦在大朝上说出来那就是天大的事,儒家一向讲究仁者爱人。

    不管统治阶层的贵族如何视百姓如无物,只要这样的事情被公开说出来,当事的官员就没有好下场。

    百官都在下面低声议论纷纷,叹息不已,深感此官的作为罪大恶极……

    就在群臣还在议论时,禇遂良大踏步走出来朝着李承乾躬身一礼,声音洪亮地道:“如此作为简直是丧心病狂,请太子殿下明示此人为谁当严惩不怠!”

    群臣闻言先是一怔,然后都跟着纷纷走出来要求李承乾严惩此人。

    “如此无耻的人必须严惩。”

    ……

    ……

    李承乾神色淡淡地看着下面的大臣表演,下面文武激动了半天见李承乾没有一点反应,不由渐渐停下对那个高官的批判,悄悄抬头看向上面的李承乾。

    李承乾见状冷冷一笑道:“你们来问孤王这个人是谁?”

    大臣们闻言怔住,心道:不应该问一句吗?

    “太子殿下朝廷选贤任能乃是至关重要之事,此等官吏若不严惩朝廷必将失信于天下,难道太子殿下还要保这个大臣不成吗?”吏部侍郎韦仁昭走出试探道。

    “就是还请太子殿下明示此人为谁必要严惩……”

    一些低阶官员闻言却以为韦仁昭是察觉李承乾有意维护此人,所以纷纷出声要求李承乾把人交出来。

    李承乾见状怒哼一声,冷冷地反问道:“你们大概忘了咱们谁是君谁是臣了吧?”

    这是在骂这些大臣失了做臣子的本份,出列的大臣瞬间石化,实在不知道李承乾何故说出这么重的话?

    李承乾看众人不吭声重重地“嗯”一声道:“都不说话是什么意思?”

    “臣等不敢!”高士廉带头百官再次向李承乾低头行礼。

    “不敢?”李承乾说着缓缓站起来,在宝座前缓缓地踱步,扭头看着向下面躬着身子的群臣道:“豆卢贤超你出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说你是怎么欺压百姓的?”

    “啊!”

    “怎么会是他呀?”

    ……

    ……

    有些大臣忍不住抬头看向面色惨白的豆卢贤超。

    豆卢贤超此时再也站不住,扑通一声趴在上不住声地道:“臣万死,臣万死……”

    李承乾看也不看豆卢贤超,而是看着仍然躬身请罪的文武百官,大声道:“太常卿豆卢贤超你们都认识吧?蓝田县离长安不远吧?你们这么多官员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作恶,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说一句话,百姓向孤王告发了你们还有脸出来问这个人是谁?”

    “是臣等失职!”高士廉再次领头认错。

    李承乾依旧不理会百官,直接点名道:“韦仁昭别人也罢了,你这个吏部侍郎是怎么考评官员的?”

    “臣失职!”

    大殿里的文武大臣也都看出来了,现在李承乾手里抓着把柄他们绝不是对手。

    别说什么:汉朝的陈平对汉文帝说臣是宰相,这些事情应该问小吏,怼的汉文帝没话说。

    那是因为汉文帝在长安没有根基,他拿陈平没有办法,李承乾可不是汉文帝。

    李承乾当然要得寸进尺,把他的利益最大化,也给这满朝文武一个颜色,让他们知道他们头顶上的天只有一个,不是士族而是皇权。

    “失职就是无能,不过孤王可不这么认为,你可是出身关陇韦氏的‘才俊’怎么会无能呢?”

    “太子殿下,韦侍郎虽然能力出众,但也会偶有疏忽,岂能因豆卢贤超一人而否定韦侍郎之贤能?”太常少卿刘子翼直起身子替韦仁昭开脱。

    “砰”

    李承乾闻言大怒抓起桌上的案卷猛地往韦仁昭头上砸,瞪着眼睛大声道:“你们都平身看看这有多少官员贪鄙成性残害百姓?”

    群臣缓缓起身先悄悄看一眼五官狰狞的李承乾,再低头看看一眼散落在韦仁昭周围的案卷都感到异常的憋屈,李承乾这是一点礼法都不讲了。

    韦仁昭也觉得李承乾有失为君之道,没有去捡地上的案卷,而缓缓抬手把头上官帽摘下放在地上,沉声道:“臣无能不能胜任吏部侍郎,不敢再舔颜恋栈,请辞去一切官职回家闭门读书。”

    说罢再次朝李承乾郑重行了一礼,意思是老子猪八戒摆手不伺候了。

    群臣看着他也是心有戚戚焉,都觉得他要是不走李承乾肯定还会羞辱他,谁也没有想到李承乾压根没打算放他走。

    “怎么出了事就要辞官不做啦?

    你无能是今天才无能的吗?

    不能胜任吏部侍郎是今天才不能胜任的吗?

    现在错用了那么多官员你就要回家闭门读书了?

    你早干什么去了啦?

    你这样的欺世盗名欺君枉上之徒,就想一走了之?

    来人把韦仁昭拿下交大理寺审理,他这些年究竟干了多少渎职枉法之事?”

    李承乾一连串的问话出来,文武百官无不震惊地看着李承乾,谁也没有想到竟然还可以这么追责?

    “太子殿下臣一人做事一人当,与韦侍郎无涉,请降罪臣一人,死而无憾!”豆卢超贤终于反应过来了,他现在要保住韦仁昭,至少保证他的自由。

    李承乾闻言两眼一瞪戟指着豆卢贤超道:“你还有脸说话,看看你给孤王写的奏疏满篇的仁义道德,再看看你干的事一肚子男盗女娼,你这就叫表理不一,你丢了八辈祖宗的脸,昌黎豆卢氏和北燕慕容氏都会因为有你而被记在史书上。”

    昌黎豆卢氏原本是北燕皇族慕容氏,投降北魏时改姓豆卢的,李承乾如此一骂等于是把他数辈祖宗都给骂了。

    “噗”

    七十多岁的豆卢贤超再也忍不住了,一口鲜血直接喷了出来。

    但是即便如此大殿上的群臣也没有去看他一眼,而是震惊地看着李承乾。他们实在不敢相信大唐的皇太子竟然在大朝上骂大臣八辈祖宗!

    这是要记载到史书上的啊!8)


………………………………

第353章 士族末日

    李承乾不理会群臣的心情,直接吩咐道:“一并拖下去!”

    说着还指着地上的案卷道:“除了二人还有案卷上提到的犯官一律革职抄家,交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堂会审,免得说孤王冤枉了他们!”

    审问对于士族高官也是一种羞辱,在唐朝高官犯罪在大朝上公开后,皇帝可以根据大臣的意见直接给出处罚或者交部议处,发配或是杀都可以。

    但是李承乾把他们都交给了大理寺审问,让这些一向高高在上的士族官员像普通犯人一样在大理寺接受审问,对于一些官员是不可接受的,有的人为了不被审问宁愿自杀。

    但是这一会儿没有一个大臣敢向李承乾提出任何异意,因为正如李世民教育李承乾的那样,皇帝要是表现的太过强势大臣就不敢说话了。

    内侍把案卷捡起来交给大理寺卿孙伏伽,孙伏伽也只能低头接下不敢有任何异意。

    李承乾看着下面哑火的大臣心里略略一哂,便接着道:“去年孤王主持修订了‘大唐十年规划纲要’现在一年过去了,孤王一直在塞上征灭薛延陀,不知道‘大唐十年规划纲要’里的计划都完成了多少?”

    群臣闻言再次无语,原来上朝特别是这样的大朝,除了朝廷宣布重大决策以外就是让中低层官员说话。

    现在李承乾可倒好先是直接拿下豆卢贤超和韦仁昭,现在又直接问十年规划纲要的事,根本没有准备群臣说话。

    文武百官都看着李承乾不吭声,深怕什么话说的不对,惹火了李承乾被当拿下。

    李承乾看群臣不吭声,声音发寒地问道:“怎么?你们不会忘记去年千叟议政宴了吧?”

    “臣等不敢!”高士廉再次带头请罪。

    李承乾眯起双眼看着下面的群臣,他现在十分怀疑这群大臣除了骂皇帝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李承乾淡淡地道:“既然你们不知道那就派遣御史去各部巡视。”

    御史大夫韩通闻言忙走出班列向李承乾躬身一礼道:“臣准备派遣十名监察御史分十道巡视天下!”

    李承乾闻言皱眉道:“先不急着巡视天下,先由申国公领衔,侍中张成行、礼部右侍郎禇遂良协助在东宫挑选官员在长安巡察六部和朝廷相关寺监!”

    群臣闻言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眼前的李承乾了,以前从来没有巡视六部和朝廷直辖寺监的,李承乾这么做不是胡闹吗?

    但是因为李承乾刚才的威风,现在没有人敢说出口。

    “太子殿下,长安的衙门就在天子脚下有何可巡视的?”

    高士廉也觉得李承乾太胡闹了,只是他不知道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就正式宣布报废了。

    报废的原因当然有皇帝对相权的牵制,尚书省的三个主官基本成了荣誉称号。

    但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六部不能有效地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

    所以到开元年间张九龄做宰相时,就直接在政事堂,挂个牌子写着“中书门下”然后在政事堂后边找六间房子分别挂上吏房、礼房……,从此中书省和门下合并,六部尚书成了中书门下的下属,宰相称中书门下平章事。

    六部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这在贞观年间就很明显了,被李承乾杀掉的崔仁师就曾经上书李世民称:六部公文积压,无人处理。

    当时李世民只是训斥一顿就过去了。

    李承乾闻言淡淡地道:“‘大唐十年规划纲要’是朝廷从上面推行下去,孤王要去巡视地方自然得先知道朝中各部对这十年规划是如何看待的,若是不知道六部做了什么,怎么要求地方上做事?”

    “再者说,六部虽然就在皇城,各寺监也都在长安城内,可是他们平时做了什么,无论是父皇、孤王还是满朝文武肯定都不知道。

    朝廷六部乃是至关重要之处,孤王监国不得不慎,像吏部就出了一个韦仁昭,太常寺出了一个豆卢贤超……”

    李承乾一通话说的高士廉无法回答,只得躬身道:“臣遵旨!”

    张成行、禇遂良见此也都出来领旨。

    李承乾对他们点点头道:“诸卿且退下,其他卿家可还有事要奏?”

    到了此时李承乾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也就准备退朝了,刘葵闻言上前一步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下面的大臣闻言齐齐松了一口气,知道今天李承乾的事情办完了轮到他们说话了。

    但是近来因为李承乾监国与士族闹翻长安城风声鹤唳官员都无心政务,除了一些士族官员写了骂李承乾的奏疏,还真没什么人有政务要上奏。

    骂李承乾官员想想孙伏伽手里的案卷都不敢出头。

    正在众臣以为李承乾第一次升座就要到此结束时中书舍人柳姡ё吡顺隼础

    所有大臣们都看着柳姡В胫勒飧隼畛星耐馄萦惺裁匆档摹

    柳姡ё叩酱蟮钪屑涑畛星硪焕竦溃骸捌糇嗵拥钕拢继盼馔醯钕掠锖舐示龊#筇瓶睾I戏夤

    臣虽不才然祖辈皆为公卿,受百姓供养,后人应为朝廷分忧为大唐开拓海上封国出一份力,故特请派遣族中子弟随侍吴王出海拓疆。”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道:“柳中书公忠体国孤王无有不准之理,准奏!”

    “谢太子殿下!”柳姡г侔荻恕

    “启奏太子殿下,臣也愿派族中子弟随吴王殿下前往海外,开拓海外封国!”柳姡б蛔叱隼矗渝帐系母盖姿諄嵕途踝呕肷矶疾缓昧耍泵ψ叱隼辞肭笠才勺拥艹龊!

    李承乾闻言亦是点头答应。

    满殿大臣都不傻柳姡Ш退諄嵡肭笈勺拥芮巴M夥夤飨允抢畛星谝獾模掖铀諄嵉谋硐挚梢钥闯鍪遣惶樵傅摹

    ……

    ……

    散朝后大臣们都忧心忡忡地,特别是士族出身的人感觉自己的末日到了。

    李承乾今日一共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把一批官员罢职抄家交大理寺审问。

    这些人大都去两仪门前上过奏疏的人,这可以看作是李承乾对异己的打击报复。

    第二件事派高士廉巡见六部和在长安的寺监衙门。

    这些衙门有什么好巡视的?

    历代也没有听说过派御史巡视都城里的衙门!

    第三件事就是要求士族派遣子弟跟着吴王去开拓海外封国,虽然表面上不强制,可是有多少士族出身的官员在六部当差!

    过两日可就要开始巡视!

    只问你怕不怕?


………………………………

第354章 高阳与荆王(上)

    李承乾坐在回太极宫的车驾上,想到刚才在大殿上的威压百官的场景还让他觉得有些飘飘然。

    数百文武大臣居然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反对他,这让他对于以后的改革更加有信心。

    还不知道士族对他的报复正走在路上。

    ……………………………………………

    监察御史韦思谦的书房外。

    “砰”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这是《尚书汤誓》里记载的百姓咒骂夏桀的话,其中‘日’字就是指夏桀,意思就是:夏桀你什么死,我跟你一起死。

    到唐朝时夏桀已经死去一千多年了,韦思谦自然不可能再咒骂夏桀,他引用这一句话是在咒骂在他看来,倒行逆施的李承乾。

    韦思谦祖上也出身关中韦氏,大概在两百年前的时候他这支的先祖跟刘宋的开国君主去了南朝。

    后来历代先人都是在南朝做官,到了韦思谦的父亲才在唐朝做个小官,一两百年间他们家跟住在关中的韦氏族人很少来往的。

    直到韦思谦前年考中明经科才跟关中的韦氏的族人再次联系上。

    因为韦思谦考中明经科算是替关中韦氏争了光,所以关中韦氏对他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先是给他弄个县令过了一年就调回长安做了监察御史。

    历史上他借关中韦氏的助力最后官至宰相,但是对武则天始终唯唯喏喏。

    这个升迁速度可以说是坐火箭升迁,要知道历史上出身闻喜裴氏的裴行俭,父亲是隋朝的礼部尚书,也是考中明经科可是最初只给了一个从八品的仓曹参军,干了十多年才升到六品的万年县令。

    韦思谦得到如此快的超迁自然对关中韦氏有极大的归属感,对吏部侍郎韦仁昭更是视为长辈。

    今日早朝上李承乾拿下了韦仁昭,而且是先抄家后审问这种极不合理也不合法的操作。

    几乎把韦思谦的肺都气炸了,散朝后连衙门也懒得去,直接回到家里把自己关书房里发作。

    一通发作之后韦思谦又开始磨墨疾书,他把对李承乾的不满写成一篇慷慨激昂的奏疏,准备上奏朝廷留下他不畏强权的清名。

    韦思谦写好奏疏胸中怒气出了大半,走出书房正要去御史台上奏,却见家里的老仆匆匆走进来。

    便阴沉脸问道:“何事如此行色匆匆?”

    老仆闻言忙停住脚步躬身道:“回郎主,有御中台曹怀台御史来见。”

    韦思谦闻言眼里闪过一丝厌恶,直接吩咐道:“我正要去御史台,就请曹御史和我一同前往吧!”

    曹怀台是个没有家世的小官混了半辈才混到御史台,对于韦思谦这样有家世有才学年轻人向来奉承,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