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门玄德门更近。

    李承乾听明白了苏定方的意思,但是李承乾知道此事背后定然还有其他的意思。

    半晌,李承乾眼睛眯着看着大殿前方缓缓吐出一口气,向众人摆摆手道:“下去好好准备,到时候别丢人。”

    第二日,朝臣们就听说了,诸遂良上书李世民:皇太子宜习学军务,特请演武时皇太子的车驾为副随皇帝銮驾一同校阅诸军。

    这是什么意思?

    太子殿下要明目张胆的夺军权了?

    李世民对军权的看重是贞观朝众臣人所共知的事情,李承乾在东宫范围内闹腾已经算是玩火了,现在居然还想对诸卫军权下手,简直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大臣们如是想着……

    一时间朝中风声鹤唳,似是有一场暴风雨要来临了!


………………………………

第206章 挖坑埋人

    甘露殿

    李世民捏着诸遂良的奏疏轻轻地甩着笑容满面地道:“朕岂是容不下人的人……

    准了!”

    下面几位将军都知道李世民说是什么事,有人本以为李世民对此会大发雷霆,没想到李世民竟然直接同意了好像还很高兴。

    侯君集急切地站起来向李世民道:“陛下军权向来至关重要,而且当今东宫又有火药,不可不慎……”

    只是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世民的眼神给吓回去了,一时间大殿里的气氛变得十分肃杀。

    在场的几位将军也都被吓了一跳,本来他们为了向李承乾表示军方对于他在和亲一事上的态变化以及突然提出要大演武的不满,所以在阅军诸卫中把东宫卫率排除在外,但是这样做已经算是过分了,不过既然得到了李世民的支持也不怕什么。

    可是,你侯君集现在还跳出来反对李承乾与李世民一道阅军,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李承乾参与阅军按诸遂良的说法是诸君的权力,而且关系到大唐的千秋万代以后的阅军形式,李世民都同意了你还跳出来反对,你是想反对什么?

    于志宁尸骨未寒,你就要重蹈他的覆辙了?

    李世民严肃地看着侯君集半晌,缓缓道:“陈国公此言差矣,太子随朕阅军正是礼法所定,岂可多做他想?”

    侯君集是九个跟着李世民在玄武门劫杀李建成的人之一而且有灭高昌的功劳,李世民对他向来十分看重,平常李世民都是直呼其名的,今天竟然因为一句话说错就改口叫他陈国公,这里面的意思……

    现场已经有人在想:陛下必然要亲手替太子除了侯君集。

    侯君集一怔忙躬身低头道:“是臣想错了,请陛下责罚。”

    李世民闻言依旧沉着脸摆摆手道:“算了!”

    众人见状知道李世民此时心情不好,都连忙起身行礼告退。

    只有程咬金一脸为难地看着李世民没有走,李世民看一眼程咬金气得怒哼声然后朝他招招手,程咬金忙一脸讨好地小跑到李世民面前。

    “陛下,您看臣这刚回长安就……”

    李世民看着胡子花白的程咬金弯着腰陪着笑脸,心里的火气也就消了,没好气地道:“你不用怕什么!”

    “哎,哎,臣听陛下的,什么都不怕!”

    李世民叹一口气指指床前的锦墩道:“坐下,咱们君臣也许久没有说说心里话了,今日就好好说说。”李世民说着眼里露出些微的孤独。

    程咬金忙在锦墩上坐下大大咧咧地道:“陛下说的是,臣这些年驻守在外,每当与众将相聚喝酒时总是会想到陛下,想跟陛下说说话。”

    李世民闻言笑道:“你怪朕这次调你回来没有给你摆酒接风?”

    程咬金满脸苦笑地伸出双手连连摇摆表示不敢。

    李世民见状呵呵一笑,随即正色道:“自从承乾腿脚受伤留下残疾,很多人心里就了不该有的想法,先是有人鼓动青雀造反,接着还有人想利用稚奴对付承乾。朕多次说过承乾位居嫡长,朕绝不会以孽枝代宗,可就是没有人听总有人想给承乾找点麻烦,这才有了接二连三的祸事。

    好在承乾仁孝朕也放心,而且他近来颇为争气朕自然会对他放纵一些,他提拔起来的东宫诸将也确有可取之处……”

    程咬金听着李世民说话面上虽然笑着还不时点头,心里却是拔凉拔凉的,他一路回来可是听说李世民对李承乾的东宫卫率颇为堤防的,所以才调他和薛万彻进长安。

    他一回来就着手压制东宫卫率而且得到了长安诸将的支持,可是现在一听李世民意思竟是对李承乾十分满意。

    程咬金想骂娘……

    李世民不知道程咬金心里在想什么,只是自顾自的继续道:“可是这几个人不能在朕手下就出人投地啊!不然到时候承乾还能用得动他们吗?”

    “陛下您圣寿无疆何苦想这些事情。”程咬金明白了,李世民要打压的是东宫诸将让他们只能围着李承乾转,等李承乾登基以后这些人才有机会出头替李承乾卖命,也可以说是建功立业。

    程咬金明白了这些心里暗暗叫苦,怎么碰上这样的事情,东宫诸卫率现在看来明显是李承乾的心腹,李世民也不打算动他们,可是自己却要为李世民的一个设想与这些人作对。

    头痛……

    李世民的旨意下去后朝野迅速安静下来,百官心里都在重新衡量李承乾的地位。

    到了演武的前一天,李世民在两仪殿召集李承乾和群臣来商量此事。

    本来这次在承天楼主要是接见薛延陀的求婚使,但是自从李承乾提出在当日军演震慑外藩蛮夷后,朝廷的重心就变成了一切以演武为中心。

    ……

    ……

    前面一切商量的都挺好的,只是到了诸卫散场时,众人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合适路径。

    因为从前李世民校阅诸军时,都是将士列好军阵他骑着马从诸军面前过去就完了,然后他先离场列阵的将士们怎么散场都行。

    但是这一次阅完诸军以后还要昭告大唐与薛延陀和亲,然后在承天门上还有歌舞等等,让诸卫一直等到他们散场显然不合理。

    李世绩作为兵部尚书他的意见是让将士们列阵等到散场。

    李世民则认为应该他校阅完以后就应该士兵先撤下去,但是杨师道和马周等文官则觉得直接退下去会影响大唐的军威。

    自从听了李承乾的话大唐的文都在想着不战而屈人之兵,他们对于演武更加上心,短短几天时间他们就弄出了许条款包括在什么条件下怎么惩罚兵部尚书等,这让武将们很有意见。

    就在众说纷纭之时李承乾向众人摆摆手,待众人都看向他时才缓缓开口道:“如果只是父皇和孤王的车驾从各军阵前走一圈,那还是演武吗?”

    众人闻言一怔,但是么很快反应过来,现在只是安排了校阅的程序还没有演武的程序呢。

    看着反应过来的众臣李承乾朝众臣翻个白眼,然后继续道:“这是第一次就不搞其他项目了,但是在父皇和孤王校阅以后诸卫要从承天门前列队走过去。”

    众将闻言都觉得这个太小儿科了,程咬金第一个站出来道:“太子殿下这个容易就按太子殿下说的办,从西往东走,走过承天门一直走到长安城的通化门然后再沿着城墙走回去宫城北边的玄武门。”

    程咬金果然聪明,一开口不但捧了李承乾连散场的事都解决了。

    李承乾闻言淡淡一笑道:“容易就好,不过这几步路是要走出大唐的军威和国威来!”

    “这个自然!”侯君集也不甘示弱地站出来道。

    李承乾心里偷笑暗道:你们就等着丢人吧!


………………………………

第207章 我只你们面前走过

    一切商量妥当,李承乾回到东宫一切作好安排只等承天门前大演武了。

    到了演武那日恰好长安城天气晴朗,气温适宜。

    李世民和李承乾都是全副仪仗出宫。

    承天门前李世民的仪仗全部摆开前后执事足有两千多人,李承乾这边人数少些也一千多人,两个队伍都是十分庞大,从前到后足有二里地远。

    李世民乘坐是皇帝临兵专用的六匹白马并驾的革辂先行,李承乾坐着皇太子仪仗里等级最高的四马并驾的金辂跟在后头缓缓向西行去。

    因为稍后还有诏告天下大唐和薛延陀和亲的礼仪,所以李世绩就安排诸卫将士三万多人在皇城西门安福门外列阵以待。

    李世民和李承乾的车驾从承天门前一直往西走经过掖庭宫出安福门才能巡阅诸卫兵马。

    李承乾的车驾和李世民的车驾相隔约有一里地远,中间都是羽扇香炉旗帜斧钺等各种礼器。

    从李承乾的位置看去,只见前面旗帜飘扬斧钺生辉,队伍缓慢而庄严地依礼前行。

    当李世民车队走到安福门前时,程咬金骑着快马来到御驾边上,请随驾的小内侍转告给李世民一个消息。

    “东宫六率倾巢出动,列着整齐队伍跟在皇太子仪仗后面不知何意,请陛下裁决。”

    李世民闻报先是一惊,但是稍一想就明白李承乾要做什么了,绝不是要谋反兵变,他就是想把东宫六率拉出来跟其他大唐诸卫比一比。

    “哼!传旨卢国公不要理会他们。”

    李世民虽然如此传旨但还是把自己气的脸色铁青,咬牙切齿地想着回头怎么收拾李承乾。

    程咬金也知道李承乾不可能在安福门前集结着数万大军的情况下造反,报给李世民只是他职责所在。不过听见李世民说不要理会他们,心里还是一惊,暗道:陛下真是要把太子宠上天啊!

    坐在后面车里的李承乾早就知道,李世民为了脸面不会下旨阻止东宫六率跟着的。

    毕竟现在不光有大唐的文武百官,承天门前还有各蛮夷部族的使者观礼,要是李世民现在下旨不让东宫六率跟随,天知那些人会解读出什么意思来。

    薛仁贵一身明光凯骑着高头大马缓缓地走在一个千人队前面,身后的千人队步调一致地迈着正步“啪啪啪”地向前走去。

    薛仁贵后面的王方翼也是一身明光凯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个千人队。

    再后面是程务梃和苏定方,也都和他们一样缓缓地跟着李承乾向安福门走去。

    本来李承乾安排他们出了安福门再走正步,但是几位将军对于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卒都非常有一信心,而且更要好好地在长安诸将面前展现一下他们的风采,所以一出东宫的大门就开始走正步,好在前面是两副当时世界上最盛大的仪仗,速度十分缓慢他们能跟得上。

    但是他们如此高调,站在承天门城楼上和承天前侯驾的文武百官及各藩部使者都看傻了。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皇太子的仪仗比皇帝陛下的还多?

    这也不像是仪仗啊?

    这一队队将士杀气腾腾的,这是要干什么啊?

    当然也有人看出了其中的原因,比如此时正在承天门楼的卫国公李靖和愕国公尉迟恭两个闲散的人,站在一起一见下面的阵势,相视一眼不禁都露出苦笑来。

    很明显这又是李承乾在出妖娥子,两人不禁替李世民发愁,有这样的一位皇太子以后有的闹腾呢……

    安福门外大路右侧诸卫将士列阵以待李世民和李承乾的检阅,几万将士按每个方阵三千人一直排到挨着城门的普宁坊前。

    当李世民的车驾出安福门的那一刻,兵部尚书李世绩就骑马来到御驾前下马单膝跪地,大声道:“启奏陛下,大唐诸卫已经列阵安福门前,请陛下亲自校阅。”

    李世民从座位上站起来,往前走两步大声道:“准!”

    李世绩起身跨上战马在前导引,李世民的车驾再次启动向前走。

    李世民就站在座驾前端,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些大唐将士,凡是李世民车驾到处那个方阵的将士必然单膝跪下山呼万岁向李世民行礼。

    这些礼数按李承乾的设想只需要拱手为礼即可,包括前面李世绩也不用下马,可是杨师道、马周、张成行等人一掺和就变成这样了。

    后来许敬宗悄悄告诉李承乾,这样做就是为了打压这些武将的气焰,让他们以后更加听话。

    李承乾心里苦笑,怎么还没有开始呢,就有文武相争的苗头了,不过再一想这种局面过几天或可以利用一下,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李承乾此时也站在他的辂车最前端,看着前面的将士们朝着李世民的车驾一批一批跪下行礼,又一批一批站起来。等到自已的车驾走到近前时再次跪下行礼,犹如起伏波浪一样,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抬头看着遥远的苍穹暗暗发誓道:我一定要使大唐永远成为一个八方来朝神圣国度,凡是对此目标有威胁的,不管是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都要一一清理掉。

    这一刻他真得成为了一个唐人,一个自信且霸气的大唐皇太子。

    张士贵站安福门前第一方阵前的最前列,目送李世民和李承乾车驾仪仗缓缓过去,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

    只是还没等他动一下身体就听见安福门里传来整齐划一脚步声和盔甲磨擦声。

    这是怎么回事?

    张士贵身后的将士也听见了,有些不知轻重的人开始窃窃私语。

    “不会是什么人要造反吧?”

    “胡说!谁有多大胆子,敢在咱们数万唐军面前造反?”

    “那这是?”

    ……

    ……

    没有让他们疑惑多长久就见一身明光铠的薛仁贵骑着高头大马从安福门里走出来了。

    张士贵见些不禁睁大了眼睛朝薛仁贵身后看去……

    很快一队一队东宫卫率的士兵迈着正步走了出来。

    一排排盔明甲亮的将士,排山倒海般朝他们走了过来。

    张士贵和他身后阵列里的将士们全都看傻了。

    看着这一个千人队的将士的每一个动作都完全一致,“啪啪啪”一步一响地向前走去。

    好像这些人的每一步都像踩在了张士贵的心上,把张士贵震的连大气都不敢喘,他睁大了眼睛看着他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走成这样的?

    薛仁贵一队走过去后,后面又有一队,接二连三几千人过去了,他们的军阵竟然还是那么整齐,毫无紊乱的迹象。

    随着东宫六率的将士从受阅诸卫面前走过去,刚才还因为被李世民和李承乾亲自检阅而兴奋不已的诸卫将士,犹如被人打了一闷棍一样,再不复刚才的志得意满。


………………………………

第208章 契苾何力进京

    李世民的车驾走过最后一处阵列,回过头来往承天门走时看见太子仪仗后面的东宫六率整齐的步伐时,除了感叹于东宫诸率的刻苦训练,剩下的就是对李承乾的恨铁不钢了。

    暗骂一声,真是狗肚子里盛不了四两香油的货,不就是有几个出彩的武将吗?

    老子……

    李世民虽然对李承乾行事十分恼火,不过在他看来这事也就李承乾在向他炫耀,小孩子的玩意生气有限。

    可是这事对于此刻正列阵在安福门前的大唐诸卫来说,就不是怨东宫耀武扬威那么简单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他们怎么从承天前走过去?

    因为发现在自己怎么走都将被眼前的东宫诸卫比下,这些将军自然更恨东宫诸将……

    一场检阅下来东宫六率仅是跟着李承乾走了一圈,却收获了无数的羡慕嫉妒恨。

    当然也有一些人有不一样的感受,这些人就是被大唐请来观礼的各藩邦蛮夷的使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