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惶恐的是,梁王居然如此信得过自己,居然将自己的心事和盘托出。

    但是这也就相当于,自己和梁王已经绑在了一起,再也抽身不得。

    当然了,他所感慨的,也同样是梁王对自己的信任。

    其实,李愔对上官仪的信任,更多的是来自后世的记载。

    史实证明,上官仪这个人,有大才,是可以信任的好同志。

    听完李愔的规划之后,上官仪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同时,上官仪又问起了李愔目前梁王府之中的情况。

    作为长史,虽然现在李愔还并没有到封地去,没有那么多的事务需要处理。

    但是至少,身为长史,要对王府有最根本的了解,才能处理王府的各项事务。

    于是,李愔没有丝毫隐瞒的,事无巨细的将梁王府目前的情况向上官仪讲述了一番。

    听完梁王的讲述之后,上官仪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一方面,上官仪对梁王的才能佩服的五体投地。

    梁王在生意上的能力,实在是太恐怖了。

    所做的每一项生意,就没有不赚钱的。

    而目前梁王府的积累,已经达到一个相当恐怖的程度。

    同时,上官仪又对梁王想到什么是什么的规划,有些头疼。

    在上官仪看来,梁王明明有着一大把的资源,怎么会走到现在这样子呢?

    首先,和五姓七望之间的关系,就不应该走到这么紧张的地步。

    五姓七望是大唐的蛀虫,必须要打压,这一点上官仪是赞同的。

    但是梁王这未免太操之过急了啊!

    这五姓七望可是庞然大物,贸然动手,绝非理智之举。

    同时,和太子和李泰之间的关系处理的也不妥。

    你应当左右逢源,和他们都搞好关系,然后挑拨的他们内斗啊!

    怎么可以赤膊上阵,把自己置身于险地之中呢?

    当上官仪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说出之后,李愔对上官仪的敏锐观察和大局观,也是极为敬佩。

    这帮文人,一个个都是老阴比啊。

    要是自己能够早点得到上官仪这种人才的话,恐怕处境会比现在好的多啊。

    于是,李愔不由向上官仪虚心请教道:“上官长史,以你之见,本王该怎么办呢?”

    上官仪沉思半晌说道:“首先,对于王家,就要往死里整!”


………………………………

第172章 吾之子房(十三更)

    听了上官仪的话,李愔不由一呆。

    刚才你不还嫌我得罪了五姓七望之一的王家的吗?怎么现在到了你嘴里,又是要往死里得罪了?

    看到李愔脸上的表情,上官仪似乎猜出了李愔心里的想法,不由解释到:“殿下,你现在和王家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既然如此的话,你作为堂堂皇子,又何必要惧怕区区一王家呢?更何况,就算惧怕,也没有丝毫用处。”

    “当然了,就算接下来要往死里整王家,我们也必须要借力!不但要借皇上之力,同样也需要借其他世家之手,来达到削弱王家的目的。”

    李愔不由古怪地说道:“可是五姓七望同气连枝,共同进退,想要借他们之手来打压王家,恐怕没这么容易做到吧?”

    上官仪微微一笑说道:“所谓同气连枝,只是因为利益还不足够大而已,当利益足够大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

    这,这种思想可是后世的思想啊!

    听到这句话,李愔对上官仪,不由马上刮目相看。

    上官仪接着说道:“还有,殿下计划改进印刷术,将书籍的价格降低到原本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地步。这件事情,绝对不能由殿下来做。”

    李愔不由皱眉问道:“这是为什么?如果不能由本王做的话,那应该让谁去做呢?”

    上官仪智珠在握地说道:“殿下可以印刷书籍,但是绝对不能亲自销售。因为廉价的书籍,等同于在动摇世家之根本。如果殿下亲自销售的话,势必会引起世家的疯狂反扑。”

    听到上官仪的话,李愔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然后问道:“那本王应该找谁来做这件事情呢?”

    上官仪阴阴一笑说道:“长孙无忌!”

    听到这个名字,李愔不由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妙啊!”

    长孙无忌是太子和李泰的亲舅舅,和李恪和他素来就不对付。

    如果能将这个大阴逼拖下水的话,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李愔不由忧虑地说道:“可是,长孙无忌是个大阴逼,拖他下水,他会上当吗?”

    上官仪不由微微一笑说道:“殿下无需多虑,这件事情,直接交给皇上来做就好了!”

    嗯,不错,把这件事情直接交给父皇来安排,这件事情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交流完之后,李愔对上官仪满意的不得了,忍不住拉着上官仪的手,真诚地说道:“上官长史,你就是本王的子房啊!”

    ……

    这一次,王家为了抢占先机,可以说动用了各种手段,启动大量的钱财。

    终于领先一步,在各个城镇用两倍的价格,购买了无数大豆。

    然后,他们动用最原始的手段来萃取豆油,每斤豆子能够出油大概也就在七八钱左右。

    但是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们提取出第一批豆油,决定按照每斤一百五十文的价格向外出售。

    现在炒菜的方式已经彻底流传出去。

    那些富豪之家,好多都已经自己试验过了,炒出来的菜,的确比他们以前煮出来的菜好吃的多。

    所以,他们制造出来的豆油,根本就不愁卖。

    而他们制作豆油的成本价,差不多在二十五文钱左右,他们可以卖到一百五十文的价格,这是六倍的暴利,足以让他们王家狠狠地赚上一笔。

    不过就在他们准备铺开市场,打开销路的时候,却是愕然发现,市面上居然已经有人在卖豆油。

    价格居然只有区区十五文钱一斤!

    这个价格,直接就把王家给整懵了。

    这,这怎么可能?

    十五文钱一斤啊,连成本价都远远不够啊,怎么可能有人卖的价格这么低呢?

    王家不由连忙进行查探,最终发现,出售豆油的,居然是崔氏和郑氏两家,同是他们五姓七望的家族在做这件生意。

    当然了,还有一些散势力,也在做。

    但是规模最大的,就是这两家。

    这两家哪来的豆油?

    隐约之间,王家感觉,似乎是梁王专卖给他们的。

    梁王自己并没有销售渠道,但是崔氏和郑家有啊。

    梁王这是借崔氏和郑氏两家之手,在和他们王家打擂台啊。

    王家找上崔家和郑家,果然证实了这一点。

    然后王家要求崔氏和郑氏涨价,不过最终被这两家给拒绝了。

    第一,他们已经开始出售了,贸然涨价,会对他们两家的声誉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二,梁王并不止是在和他们两家合作,和武家同时也有合作。

    所以,他们两家也没办法涨价。

    于是,王家和崔家和郑家不欢而散。

    王家家主王珪,差点被气到吐血。

    他们王家费了多大的力气,好不容易才高价收购到那么多大豆,然后好不容易生产出来,但是现在呢?

    又被那个梁王给耍了。

    现在王家陷入两难之境。

    人家都卖十五文钱一斤,他们家卖一百五十文一斤?

    那他们王家不成沙雕了嘛?

    现在他们王家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就是全部收购崔氏和郑氏手中的豆油,有多少收多少,等到市面上没有豆油之后,他再出手,转卖一百五十文一斤。

    他们王家有足够的资金,而现在他们出售的豆油价格,其实已经低于他们的成本价了。

    只要把他们几家手上的豆油全部都收购过来,那么他们王家就能大赚一笔。

    当然了,这里面的风险并不小。

    第一就是,王家根本就搞不清楚,在梁王手中,大豆的出油率是多少。

    反正在他们手里,出油率在仅仅在零点六七成。

    如果在梁王手中出油率极高的话,那么梁王手中就会有大量的豆油。

    这样一来,他们全部收购过来的话,根本就卖不掉那么多,因为市场需求可能没那么多。

    他们还不确定,梁王手里,到底还有没有藏匿起来的豆油。

    总之,在和梁王的交锋之中,他们王家居然从来都没占到过上风。

    最终,王家也只能选择屈服,选择了第二条选择。

    那就是降价,和崔家和郑家一起,用十五文钱一斤的价格来出售。

    。全本m。


………………………………

第173章 与君世世为兄弟(十四更)

    第二日,李愔带着礼物,主动到东宫拜访太子李承乾。

    看到李愔主动前来拜访,李承乾非常开心。

    和李愔把酒言欢,一番畅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承乾非要让李愔写一首诗,来赞美他们的兄弟情义。

    这一次,李愔真被他给难为住了。

    写兄弟情深的诗,出名的是有几首。

    但是和他们之间的情况根本就对不上号啊!

    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能用吗?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能用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行吗?

    但是,他这次来,就是为了向太子表明心迹。

    暗示太子,你不要在乎我,我对皇位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觊觎之心。

    所以,既然太子说了,这首诗他还非写不可。

    最终,李愔只憋出了两句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虽然只有这两句,太子李承乾也极为满意,扬言这两句诗必将流芳千古,而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义,也必将名扬史书。

    等李愔走后,李承乾则是端坐在贞观椅上,皱眉不语。

    称心过来,温柔地站在李承乾背后,为他揉捏着肩膀,然后柔声问道:“殿下,在想什么呢?”

    李承乾不由叹了口气说道:“我在想,我们暗中出手,让那上官仪落榜,到底是作对了呢?还是做错了?”

    原来,就凭上官仪的能力,绝对有实力能够上榜。

    但是因为太子一直在暗中关注其他皇子的动向,在得知李愔看好上官仪之后,最终太子暗中出手,让上官仪落榜。

    只不过,上官仪在落榜之后,李愔竟然直接将上官仪接进梁王府内,并且任命他为王府的长史。

    这一点倒是让太子始料未及。

    如此一来,他出手打压上官仪,倒是不好分辨是帮助了李愔还是害了李愔了。

    当然了,太子还背着人做了不少事情。

    而在今天李愔来拜访过他之后,太子的心思不由有所转变。

    太子不由向称心问道:“称心,你说梁王今天来拜访我,究竟安的什么心思?”

    认真说起来,其实李世民对太子真的非常关心。

    太子李承乾身边的人,几乎个顶个的都是饱学大儒,并且同时还是道德君子。

    太子身边的那些老师还有李世民派来的工作人员,竟然很难找到一个阴险小人。

    但是就是这么一大群人,愣是没把李承乾给教导好。

    当然了,若说太子身边的小人,那么他身边的称心便能算是一个,还有他的侍卫统领纥干承基也能算的上是一个。

    而李承乾非常信任称心,有什么事情都喜欢和他商量。

    听到李承乾的询问之后,称心慢条斯理地说道:“殿下,人家认为,梁王这一次来,就是来向殿下俯首称臣的!梁王根本就没有争夺皇位的打算,你看看他买青楼,在青楼里面胡作非为这些事情就知道了。”

    “那些言官,早不知弹劾过他多少次了。要不是皇上一直压着,恐怕他早就要受到严厉的处分了!就凭这几点,他就没有和殿下争夺皇位的心思。所以,人家认为,咱们的主要对手,还是越王李泰。”

    李承乾若有所思地说道:“那咱们之前用的一些手段,是不是用错了呢?”

    称心妩媚一笑说道:“没有呢,殿下。那件事情,咱们做的隐秘,因为和咱们毫无利害关系,所以皇上断然不会怀疑到咱们头上。倒是会隐隐间怀疑到越王李泰头上,对咱们来说,这就够了呢!”

    ……

    第二天的时候,李愔又去了越王李泰府上拜访。

    这些年来,李愔还是第一次来李泰府上。

    额,好吧,其实他们都是今年才从皇宫里面搬出来的,李泰搬出来的时间大概比他早上那么个把月的时间。

    但是兄弟两人,一直就不对付。

    前不久前,李愔更是将了李泰一军,将他的女人直接送给程处亮和尉迟宝琪这两个蠢猪,让李泰对李愔恨得牙根发痒。

    但是这一次,李愔前来拜访,李泰还不得不笑脸相迎。

    因为前一天李愔拜访太子的消息,李泰早已得知。

    昨天晚上,李泰还大吃一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如果李愔和李恪这兄弟两个,真的倒向太子的话,那么就凭他自己,恐怕是孤掌难鸣,根本就竞争不过他们。

    李泰一夜都没睡好,也没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是现在,李愔居然主动登门,一时间,李泰也想到了很多事情。

    尽管心里恨的直痒痒,但是李泰还是不得不笑脸相迎,亲自迎接出大门,将李愔迎接进客厅之内。

    这一顿酒宴,其实李泰心里特别扭,但是还不得不虚与委蛇。

    但是李愔,看到李泰这么别扭,还是非常开心的。

    在李泰这里吃过酒之后,李愔优哉游哉地离开。

    在回梁王府的路上,李愔忽然看到了欧阳若水。

    这时候,欧阳若水早就换上了荆衣布裙,洗尽铅华,但是仍然难掩天姿国色。

    这倒是引起了李愔的好奇,李愔忍不住跟在了她的身后。

    不多时,李愔就看到欧阳若水走进一个院子里面。

    这个院子不大,但是环境还是不错的。

    而当欧阳若水走进去之后,李愔看到,街面上不断有人对着这里指指点点。

    站在门口,李愔能够看到,从屋里走出一对母子。

    母亲的面庞,和欧阳若水有七分神似,那个男孩,六七岁的岁数,长的虎头虎脑的极惹人喜。

    不过,此时这个男孩鼻青脸肿的,很明显刚刚和人干过架。

    欧阳若水不由心疼地将这个男孩拉在自己身边,一边轻轻揉着,一边问道:“方翼,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又和人打架了?”

    这个小男孩气呼呼地说道:“哼!姐,他们说你不是好女人,还笑话咱们家是娼家!他敢辱骂姐姐你,我才出手打他的!姐,你才不是呢,你说是不是啊,姐?”

    听到弟弟的话,欧阳若水不由放开弟弟,蹲在地上,呜呜痛哭起来。

    那个妇人见状,气的不由拍了小男孩一巴掌,赶紧去安慰欧阳若水。


………………………………

第174章 王方翼(十五更)

    原来这就是欧阳若水的孀母弱弟,她的遭遇,的确是有些凄惨。

    不过李愔有点不明白的是,她们一家人为什么还住在这么小的地方呢?这个位置,相对来说,还是蛮偏僻的。

    现在欧阳若水的收入其实是很高的,毕竟她和天下第一院是三七分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