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直接导致,满朝文武,除了魏征还有哪几个御史之外,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
而他们此前,一直在做的事情,都是在弹劾齐王啊!
虽然皇上逃避了几天,但是这件事情,可是远远都没有结束呢。
于是,原本在弹劾齐王的哪些官员。
此时不由加紧了攻势,此时更是奋不顾身的在弹劾齐王。
面对众位官员的弹劾,李世民冷笑不语,任由他们如同小丑一般在表演。
等他们弹劾的差不多了。
李世民不由向魏征问道:“魏爱卿,朕这几日,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都有什么见闻,不如就由你,来讲述一番吧?”
听到皇上的话,文武百官,心里不由都是一愣。
尤其是那些拼命弹劾的官员,心里更是开始发慌。
只有跟随在李世民身边的几位御史,深深低着头,在不断的冷笑。
要死,大家就一起死好了!
得到李世民的命令之后,魏征开始出列。
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这几日,微臣跟随皇上,去了一趟齐州,在齐州的十五个安置村里,转了一圈。”
听到魏征的话,哪些弹劾的官员,心里就更慌了。
不好!
怪不得今天皇上的表现跟往常完全不一样!
原来,皇上早就已经调查过了啊!
难道,齐王并没有那么做?难道那些灾民,并没有强烈的怨恨?
然后,就听魏征紧跟着说道:“哪些安置村,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村子。”
“每家的宅子,都是统一规格,整齐划一,道路纵横交错。街道上干干净净。”
“我们去的时候,村里的劳力,都在外忙碌。村里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哪些孩子,都穿着齐整的衣服,脸蛋红扑扑的,没有丝毫的菜色。”
“老人悠闲的在晒着太阳,而我们问过村里的好多人,他们对齐王只有感激。”
“刘御史说了齐王一句坏话,直接被啐了一脸。张御史说了齐王一句坏话,差点被人给打死。”
“在安置村里,每家灾民,都过的很好。我们转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一个灾民对蜀王有任何的怨恨!这就是我们的所见所闻。”
等魏征说完之后,整个朝堂,都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此时,哪些弹劾过齐王的官员,内心无限的惶恐。
这件事情,他们真的不曾料到。
他们以为,他们弹劾齐王的,都是真的。
但是没有料到,竟然完全是捕风捉影。
更可怕的是,这是皇上带着魏征等人,亲自前往调查和验证的。
魏征这人,是绝对不会说谎的。
天呢!
瞧瞧他们都干了什么事儿吧?
因为他们的弹劾,险些毁掉了一位皇子啊!
还是一位如此能干,如此优秀的一位皇子。
这一次,皇上能善罢甘休吗?
果然,李世民的脸色变的极为难看。
“哼!现在朕才真的相信了一句话,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三人成虎!你们这么多人,在弹劾朕的儿子,如果朕不是亲眼目睹,亲自调查的话,朕真的会相信你们所说的!”
“这也多亏了齐王是朕的儿子啊!如果他不是朕的儿子的话,朕会亲自跑到齐州去调查吗?”
“如果齐王不是朕的儿子的话,他的下场会是怎样?被罢官,只怕只是最轻的结果吧?”
“多好的一位官员,就这么险些毁在你们这些人手里!你们,怎么配在这朝堂之上为官呢?”
“哼!这可是朕的好御史,朕的好官员呢!”
“真是一犬吠影,百犬吠声啊,退朝!”
这一次,皇上竟然没有当朝追究他们的责任。
但是他们心里,倏然没有半点兴奋之色。
没有当朝追究他们的责任,不代表皇上就会这么放过他们啊!
这一次,只怕朝堂之上,会有大动作吧?
……
益州新城,李愔得到这个情报之后,不由彻底放下心来。
看起来,他的这次筹划,还是很成功的嘛!
在此前几年的时间里,其实齐王李恪在封地之上,做的一直很好。
但是齐王的功劳,根本就没人提及。
反倒是在皇上身边的魏王李泰,虽然他根本就没有到封地之官,并没有做出什么事迹。
但是总能不断的刷刷存在感。
甚至编纂了一本书,都能得到好多人的夸奖和追捧。
所以,这一次,李愔也要给自己的胞兄,齐王李恪,刷一下存在感。
同样是提前预防洪灾。
齐王李恪和魏王李泰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形成鲜明的对比。
魏王李泰,根本就没有用心去做,导致死伤了一千多百姓。
而齐王李恪呢?
不但没有任何一个百姓死亡,在之后的安置灾民的过程中,也将灾民安置的妥妥当当。
让灾民对他,无不感恩戴德。
这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最关键的是,原本不显山不漏水的齐王。
现在一下子走到了百官面前。
让百官对齐王的能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件事情做到这里,已经可以圆满收工了。
最近李愔很忙。
因为三个小家伙,现在都已经一生了。
他们早就已经会站,甚至已经开始学走路了。
李愔为他们准备了学步车。
三个小家伙站在学步车里,也不怕摔倒,走的飞快。
李愔天天跟在三个小家伙身边,看着他们一天天的变化,心里乐开了花。
尤其是,这三个小家伙,早就已经开始冒话了。
甚至,李蓉已经开始会叫爸爸了。
额,当然了,在唐朝,根本就没有爸爸这个称谓。
这都是李愔的某种情怀在作祟,教几个小家伙喊爸爸妈妈。
而李蓉是学话最快的,最先学会的,就是喊爸爸。
这不,现在李愔一边牵着李蓉的手,一边对她说道:“蓉儿,喊爸爸。”
李蓉抬头看着李愔,张嘴笨拙地喊道:“粑……粑……”
“哎!”
听到女儿的声音,李愔高兴的都忘乎所以了。
而在旁边,武媚娘不由好奇地问道:“夫君,爸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让蓉儿喊爸爸呢?”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爸爸,其实也是对父亲的一种称呼。小孩子嘛,太复杂的她根本就学不会,你看,她学的多快啊?”
“来,蓉儿,喊妈妈!”
只不过,李蓉还没学会怎么喊妈妈。
喊了好几句,根本就不像。
于是,李愔就更开心了。
旁边,武媚娘则做出一副吃醋的样子来说道:“好啊,小家伙,还是跟你父王最亲啊!都会喊父王爸爸了,为什么不会喊娘亲妈妈呢?”
好吧,妈妈这个称谓,在这个时代自然也是没有的。
这同样也是蜀王李愔搞出来的新称谓。
不过对这个,武媚娘其实并不在意。
只不过是一个称谓而已,只要夫君喜欢就好。
并且,听时间长了吧,还真觉得妈妈这个称谓,还是挺好听的。
而李愔,听到武媚娘的话之后,不由微微一笑,然后说道:
“其实,小孩子学会的第一个称呼,基本上都是爸爸。因为爸爸比妈妈更好说呢!”
武媚娘眨巴了一下眼睛,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但是心里却在疑惑。
以前可是从来都没听人叫过爸爸妈妈,夫君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的呢?
很快,冬天到了。
天气一天天冷了起来。
几个小家伙也不能随便出门了,只能窝在家里。
这一日,最大的天赐,并没有做学步车。
而是自己扶着桌子站着。
李愔在他前面几米之外,伸出双手,对他喊道:“天赐,这里,来,到爸爸这里来。”
天赐看看李愔,松开桌子,想往前走。
但是他并学会走呢,一时之间,似乎根本不知道先迈那条腿,身体一晃,顿时摔倒在地上,顿时哇哇大哭起来。
看到这一幕,秦梦心心疼坏了,赶紧上前要把天赐抱起来。
而李愔则是起身止住了她,微微摇头。
“天赐,别哭,勇敢点,自己爬起来。”
小家伙原以为会有人过来抱自己,根本就不理睬李愔的话,仍然趴在地上哇哇大哭。
秦梦心再次要过去抱孩子,被李愔再次止住了。
秦梦心心疼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并且是真的生气了,不由的转过脸去。
“来,天赐,勇敢点,自己爬起来。”
小家伙趴在地上,哭了半天,见真的没人来抱自己。不由抹了把眼泪,从地上爬了起来。
“来,到爸爸这儿来。”
摔倒了一次,这一次,小家伙踉踉跄跄的,竟然学会了走路。
一扭一扭的,艰难的走到李愔身边,一下子扑到他怀里。
兴奋地大喊道:“爸爸!”
李愔也高兴的哈哈大笑。
“天赐啊,你已经是男子汉了,以后呢,摔倒了,不需要别人扶,要自己站起来,懂了吗?”
“嗯!”
天赐点了点头,其实根本就不明白爸爸说的到底是啥意思。
而旁边的秦梦心,甚至就连武媚娘和薛小小,都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原来夫君不是不疼儿子,而是从小就要儿子自立啊!
而自从天赐学会走路之后,宝玉和李蓉,这两个小家伙非常嫉妒和不服气。
他们两个,也不用学步车,都开始要自己学着走路。
宝玉这边,噗通摔倒在地上。
薛小小心疼地眼泪都掉下来了,但是仍然鼓励道:“宝玉,勇敢点,自己爬起来。”
旁边,李愔也送过去鼓励的眼神。
但是没料到,这小家伙见没人过去抱,委屈极了,顿时趴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哭了半天,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竟然趴在地上睡着了。
好嘛,合着这是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睡一会?
薛小小顿时又气又笑地将小家伙抱起来,小心翼翼地把他放到了床上。
旁边,李蓉非常胆小,双手扶着桌子,就是不敢松手。
李愔不由鼓励道:“蓉儿,别怕,来,松手,到爸爸这里来。”
好半天,李蓉才松开手,结果刚迈了一步,直接摔倒在地上。
旁边,武媚娘硬着心肠说道:“蓉儿,勇敢点,自己爬起来。”
结果她话还没说完,李愔早就心疼地走过去,一把将李蓉抱起来。
然后一边给她擦着眼泪,一边心疼地问道:“蓉儿,别哭,爸爸给你揉揉。还疼不疼了?别哭,别哭,敢摔我宝贝女儿,看爸爸一会怎么揍他!”
好半天,才把李蓉哄的破涕为笑。
旁边,薛小小和秦梦心,不由的都是一阵无语。
夫君,刚才不是你说的,要勇敢,要让她自己站起来的吗?
怎么到了蓉儿这里,你就变成双重标准了呢?
果然,夫君还是喜欢女孩儿多一点啊!
嗯,等再怀上的时候,说什么也要生个女儿。
武媚娘也是不理解地问道:“夫君,为什么不让蓉儿自己站起来呢?从小不教会她勇敢的话,等她长大了怎么办呢?”
李愔一边抱着李蓉,将她放到自己脖子上骑着,一边漫不经心地解释道:
“你们难道没有听说一句话吗?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
“男孩子嘛,从小肯定要历经磨难,他才能长大成人!女孩子,就是要精心呵护的啊!女孩子要那么勇敢做什么呢?”
听到李愔的话,几位夫人脸上,都是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还别说,就像夫君所说的那样,还真的是这么个道理啊!
原来,并不是夫君重女而轻男,实在是因为夫君对他们的期待,是不一样的啊。
结果,好几天之后,李蓉才学会走路。
等三个小家伙学会走路之后,家里就彻底乱套了。
这三个小家伙,那可真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
每天要是看不到彼此,都要发脾气。
但是在一块儿吧,玩不一会儿就打架。
看到什么好玩的玩意儿,都要争抢。
反正三个小家伙凑到一起,不是你哭就是他叫,真的是热闹不已。
李愔跟在三个小家伙身边,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就这么一天天的,三个小家伙走路越来越硬朗。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过年的时候。
从三个小家伙会走之后,李愔总觉得,今年过年,比往年又热闹了许多。
一年一度的冬捕大会,自然不晓多说。
但是今年的冬捕大会上,多了三个小家伙的身影。
并且这三个小家伙,每个人都抢了一条自己最喜欢的鱼。
当然了,可不用小家伙们自己动手,他们伸手一指,自然有人送到他们面前的。
冬捕过后,就是春节,今年的除夕,有了三个小家伙,总觉得比去年,更热闹了几分。
(依然是投票噢,双倍月票期间,投票不容错过,今天你投了吗?)
………………………………
第593章 李佑太子齐造反
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是初三。
前来节度使府拜年的官吏,络绎不绝。
三个小家伙,也收到了好多压岁钱。
当然了,大家都是了解蜀王秉性的。
也没有人敢趁着这个机会来送礼。
过年期间,再次将李愔忙的不亦乐乎。
然后,李愔发现,三个小家伙刚学会走路的新鲜劲儿,已经过去了。
在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他们可喜欢走了。
根本就让人跟着自己,走过来走过去的,不肯停下来。
但是现在,那股新鲜劲儿已经过去了。
三个小家伙没事儿就喜欢让人抱着。
一看到李愔,李蓉就伸出双手,娇声娇气地喊道:“爸爸,抱!”
“哎!”
李愔开心地将李蓉抱起来。
然后宝玉也伸出双手喊道:“爸爸,抱!”
李愔再次蹲下身来,将宝玉也抱起来。
最后,天赐也伸出双手,向李愔喊道:“爸爸,抱!”
李愔:“……”
……
正月,魏征病故。
魏征的死亡,让李世民非常悲痛,罢朝五天。
追赠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李世民下诏要厚葬魏征,不过被魏征的妻子裴氏给拒绝了。
裴氏的理由就是,魏征生前生活简朴朴素,死后也应该从一而终。
豪华的葬礼,并不是魏征的志向。
魏征家里十分贫寒,裴氏只有小车,装载着魏征的灵柩送往墓地。
李世民带领文武百官出城想送,并且亲自刻书碑文。
魏征死后,李世民十分伤感,经常对身边的侍臣说:“用玻璃做镜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兴衰更替;以人做镜子,可以看得清得失。”
“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误,但是现在魏征去世,让我少了一面镜子啊!”
魏征病故之后,李世民派人到他家里,得到魏征书写的一页遗疏
《谏太宗十思疏》。
这封疏,应该是魏征在病重的时候写的,还没有写完,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