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豆豆在整个益州新城,哪都是爸爸级别的存在啊。
随便在益州新城溜达一圈,到处都有人跟他打招呼。
身边,更是会跟着一大群的母狗,还都是年轻漂亮的。
至于那些年老色衰的,根本就都不好意思跟着。
豆豆那是看上哪个,就宠幸哪个。
以至于,现在整个益州新城,不,甚至整个大唐。
随处都有它的子孙后代。
就这样的身份地位,豆豆才不喜欢和一个小屁孩玩呢!
但是,自从有一次,它因为没和这小屁孩玩,并且还耍了她一次之后。
结果就被主人给狠狠教训了一顿。
从此豆豆就不敢再耍哪小屁孩了。
不过从那之后,就一直躲着她。
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但是今天,也不知道是出门没看黄历还是咋地,结果被这小丫头给堵了个正着。
“豆豆,快来快来,今天咱们玩儿狗拉爬犁!”
上官婉儿这小丫头,最喜欢粘在李愔身边了。
每次来了,都喜欢让李愔抱着讲故事。
而狗拉爬犁这种玩法,自然也是她从李愔这里听到的。
自从听到这种玩法之后,这丫头马上就心动了。
这不,好不容易等到下雪了,她马上就迫不及待地要玩了。
其实吧,她的盼盼坐骑,熊猫拉爬犁也是一样的。
但是既然是狗拉爬犁嘛,那就必须要把狗狗套上才行啊!
这丫头多聪明啊,还向李愔撒娇使赖,要了一个小小的爬犁。
这个爬犁,就跟着小沙发似的,可以坐着,可以躺着。
一看就很舒服的样子。
被上官婉儿喊来,豆豆不情不愿地被套上绳索。
然后上官婉儿这小丫头,爬上爬犁,吆喝一声,豆豆就慢慢地跑了起来。
在爬犁上,豆豆忍不住咯咯大笑起来。
这狗拉爬犁,真的是太好玩了。
旁边,武媚娘看到这一幕,眼睛亮晶晶的。
忽然挽着李愔的胳膊,撒娇道:“殿下,人家也想玩狗拉爬犁嘛!太好玩了!”
听到武媚娘的话,李愔不由哈哈大笑道:“好,你想玩,哪咱们今天就玩个痛快。”
成亲的这几年,李愔处理公务还有外出的时间,非常多。
一直都没能好好陪陪几位夫人,李愔一直都觉得亏欠他们的。
这一次有了机会,李愔自然是会想办法补偿她们的。
很快,李愔就从商城里面,购买了好几个豪华版的爬犁。
至于狗,益州新城绝对不缺,很快就命人找到几十条狗。
接下来,他们出城,来到城外,套上狗,开始乘坐狗拉爬犁。
这个游戏,真的非常好玩。
当然了,这些狗,从来都没拉过爬犁,从来都干过这活。
刚开始的时候,到处乱跑。
不过有侍卫在,倒是不害怕出现什么危险。
而这种玩法,反倒是让几个夫人都非常开心。
几位夫人,坐在爬犁之上,在雪地中奔驰。
几乎每个人,脸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
雪地之中,也留下她们银铃般的笑声。
看到她们这么开心,李愔十分欣慰。
………………………………
第587章 年年岁岁花相似
第4章
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看到她们那么开心过了,有空的时候,一定要多陪陪他们。
这一日,一直玩到傍晚,玩到她们都尽兴,这才尽兴而归。
现在益州新城这边,可是热闹非凡。
随着交通的发达,现在整个大唐,可以说是四通八达。
以前的时候,从大唐的西北到东南。
或者从西南到东北,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少说也要一年。
如果是步行的话,甚至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但是现在在交通便利之后呢?
最远的路程,也不过超过一个月的时间,甚至十天半月就足够了。
交通的极度便利,而大唐的富豪,也是越来越多。
而大唐的旅游圣地,目前仍然只有剑南道这边,开发的最为完善。
其实,其他地方,也有借鉴益州新城的发展模式。
好几年的时间过去,他们越来越发现,旅游业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会起到多么庞大的作用。
但是,旅游业可不是说做就能做起来的。
益州新城的成功模式,也不是说复制就能复制过来的。
好多地方,尽管风景秀美还要胜于益州新城。
但是想要打出益州新城这种名气,只怕不是三年五年的时间就能做到的。
所以,现在益州新城这边,游客越来越多。
每到旅游旺季,前来的游客,基本上都会超出益州新城的接纳上线。
这也让益州新城这边,不得不一再进行分流。
这也导致,整个剑南道的发展都特别迅速。
而游客多,就算是城外的地方,自然也是少不了游客的。
今天蜀王带着家眷在城外玩狗拉爬犁的游戏,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更有哪机敏的商人,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个商机。
趁着这几天雪还没化,开发出狗拉爬犁这项业务。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狗拉爬犁,俨然成为益州最火爆的项目。
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乘坐,倒是让那些目光敏锐的商人,狠狠地赚上了一笔。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一年的岁尾。
这时候,又是一年一度的冬捕开始了。
冬捕,在这几年时间里,已经被贴上了益州新城的标签之上。
当然了,经过多年的探索。
其他地方其实也发现了冬捕的奥妙。
原来冬捕的难点,是在寻找鱼窝上。
如果能找到鱼窝的话,必然能够网出大量的鱼来。
找不到鱼窝的话,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经过几年的探索,他们也寻找到了一些经验。
不过这些经验,明显的还有些欠缺。
时灵时不灵的,一年打上来的鱼多,一年打上来的鱼少。
更重要的是,他们就算打上来的鱼,要远远超出益州新城这边,哪也干不过人家益州新城啊。
因为现在无数的游客,都已经认可了益州新城。
心里已经默认,只有益州新城这边,才是最正宗的冬捕。
而随着益州游客越来越多,而冬捕的产量并没有增加,甚至因为连番的捕捉,还导致产量有些降低。
直接造成,每年的冬捕,打上来的鱼,根本就不够分的。
尽管价格一再提价,但是也必须要用抢的,才有可能抢的到一条鱼。
至于头鱼,更是被炒到一个天价。
今年,每斤鱼的价格,直接被炒到了一百文一斤。
这可相当于后世的二百块钱一斤啊,绝对是天价鱼了。
最终,依然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被抢光。
冬捕过后,很快就要过年。
益州新城的大街上,家家户户都贴上红彤彤艳丽的春联。
晚上的街灯,也都换成了闪烁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就连街道上的哪些小树上,都悬挂起了五彩的剪纸。
整个益州新城,处处都弥漫着过年的喜庆味道。
节度使府里,就更是如此了。
往常的时候,李愔都觉得过年其实非常冷清。
但是今年添了三个小家伙之后,忽然觉得,一下子变的热闹起来。
果然,其实过年过的就是一个人气啊。
额,现在孩子还小,等过几年,他们会满院子跑的时候,相比那时候,会更加的热闹吧?
除夕的那天,等厨娘做好饭,丫鬟将饭菜都端上来之后。
除了三个奶妈,要照顾三个小家伙之外,李愔直接都放了厨娘和丫鬟的假。
至于碗筷什么的,等她们明日再收拾也不迟。
现在,就剩下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团聚了。
秦梦心先举起酒杯,对李愔说道:“夫君,这一杯酒,我们姐妹几个敬你!”
李愔哈哈一笑说道:“不,这第一杯酒,理应是我敬娘子们一杯才对!”
“你们不但要操劳府中的大小事务,更是为我李家开枝散叶,辛苦你们了!这一杯酒,我敬你们!”
说吧,一家人一起酒杯,干了这杯酒。
不过喝完酒之后,李愔才发现,徐慧和崔莺莺两女脸上,明显的有沮丧之色。
李愔这才意识到,刚才自己似乎是说错了话了。
开枝散叶的,只有三位夫人,她们两个,可并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尤其是崔莺莺,甚至连个名分都没有。
虽然现在外面都知道,崔十娘当初早已经死在卢勇之手。
而卢勇畏罪自杀,就连卢家,现在都已经灰飞烟灭了。
但是也没有人去寻找当年的崔十娘了。
但是化身为崔莺莺的崔十娘,身份毕竟爆不得光。
李愔也没办法正大光明的把她给娶回家里来。
想到这里,李愔不由起身,走到两女身边,抱住她们的肩膀。
嘻嘻笑道:“两位娘子,你们就放心好了,明年,夫君一定辛勤耕耘,让你们都怀上,如何?”
结果,徐慧和崔莺莺,两女都被说的满脸通红,轻啐了一口。
心里的那点不亏,也随着李愔这句没正经的话,丢到九霄云外。
而旁边的薛小小,则是不由拍着手笑道:“好哦,好哦!到时候可不仅仅是夫君要耕耘,两位姐姐也一定要努力噢!”
听到薛小小的话,徐慧和崔莺莺更是羞涩的不行。
而李愔则是哈哈大笑道:“放心,都有都有,大家都有份儿!”
闻听此言,众女不由的都是满脸红晕。
实在是,自从成亲之后好几年的时间,李愔都不曾碰过她们。
虽然李愔也向她们解释过,他们年纪太小,如果过早的那啥的话,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但是年复一年,一直都没有过,其实她们心里也产生过怀疑。
难道夫君是有难言之隐吗?
听说小的时候,夫君其实很荒唐,难道是那时候玩坏了吗?
而直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她们才发现,夫君根本就没有骗她们。
更没有被坏玩的事情。
相反的,夫君还厉害的很。
以至于,她们几个,根本就招架不住。
每一次,都是她们丢盔弃甲求饶。
对这一点,李愔自己也是颇为自豪的。
或许是修炼易筋经的缘故,李愔感觉身体越来越强壮。
非但从来没生过病,就连在哪方面的能力,都非常强悍。
现在,众女听到李愔的话,不由的都满脸红晕。
……
除夕过后,就是大年初一。
初一这天,李愔的属下,络绎不绝的前来拜年。
倒是把李愔给忙活的够呛。
好不容易等人少了,李愔才刚坐下喘口气,歇息一会儿的时候。
就看到一个穿着一身红衣的丫头走了进来。
一进门就笑嘻嘻地说道:“大哥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这个丫头,正是上官婉儿。
一身红衣,越发映衬的她唇红齿白,一张脸蛋红扑扑的,特别的可爱。
看到上官婉儿,李愔不由哈哈一笑说道:“婉儿,你又长了一岁,现在可是大姑娘了!怎么还能要红包呢?”
听到李愔的话,上官婉儿歪着脑袋,眨巴着眼睛想了半天。
然后才说道:“可是,大哥哥也长了一岁啊!”
李愔哈哈一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递给小丫头。
上官婉儿接过红包之后,拿小手摸了一下,发现里面至少有十几文钱,这才开开心心地走了出去。
初一过后,接下来就是部下挨个儿的宴请。
一直忙活到十五,才忙活完。
这半月功夫,简直比处理公务还要累啊。
过了十五之后,才逐渐恢复了正常。
现在,还没有解冻,房屋还需要过段时间才能建造。
安置事情,估计还需要搁置一段时间。
而这一日,狄仁杰登门拜访。
这倒是让李愔有些好奇。
过年的时候,这家伙都没登门拜访,也没有来给他拜年。
现在过完年了,这才想起这件事情来吗?
纳闷之余,李愔将狄仁杰请到了书房之内。
然后,李愔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想多了。
这家伙来找自己,根本就不是为了拜年,请安神马的。
而是益州新城的科研院,又研发出了新科技。
现在益州的科研院,已经发展成为有近万人的科研团队。
现在研究的课题也是越来越多。
现在,李愔已经很少插手科研院的科研工作了。
他们需要自己发展壮大。
而现在,科研院正在迅速发展,甚至发展的速度,有些出乎李愔的预料之外。
比方说,西方的科研发展,也是经过一个世纪的积累,才来到一个高速爆发期。
但是现在益州新城的科研院,确是在现在,就几乎开始了整个告诉爆发期。
没办法,现在整个大唐的教育体系,是当时的欧洲,都没办法相提并论的。
因为当时的欧洲,毕竟是一少部分人在研究,他们的科研成果,可能很长时间,才会形成教材流传。
而现在呢?
哪些基础知识,他们直接就可以从课堂上学到。
接下来,他们就可以加入科研院。
科研院的待遇,是非常丰厚的。
而现在,大唐还成立了专利法。
甚至大唐的科研部门,可不仅仅局限于朝廷的科研部和益州新城的科研院。
就连民间,都有科研组织存在。
而狄仁杰,现在就是益州新城这边科研院的领头者。
可以说,李愔彻底将狄仁杰的人生轨迹给带歪了。
将原本的一个相才,硬生生的带成了一位科学家。
估计现在就算是让狄仁杰去当官,他也是不肯的。
李愔都不好说,这对狄仁杰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
但是至少,现在的他,已经彻底沉迷在科学的世界里面。
李愔不由问道:“说吧,你们又研究出什么新科技来了?”
听到李愔的询问,狄仁杰不由兴奋地说道:“师傅,我们研究出了留影器来!”
留影器?
怎么听着,有种耳熟的感觉呢?
李愔不由问道:“你们这留影器,到底有什么功能?”
狄仁杰不由解释道:“师傅,这留影器,还是我们的一个科研人员无意中发现的。”
“他在无意中发现,有一种物质,能够感应光的强暗程度,根据光线的不同,可以留下痕迹。”
“然后,我们就根据这个发现,发明出来的留影器来。”
“这个留影器啊,可以将实际的物体,根据比例,留下完全一样的影像。”
听完狄仁杰的描述,李愔不由恍然大悟。
这个留影器,不就是后世的照相机嘛!
本来,李愔并没有给他们照相机的原理。
准备再过几年再给他们的。
但是没想到,他们竟然自己琢磨出来了照相机的原理。
看起来,古人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觑啊!
只要有合适的土壤,他们的智慧,一样不弱于后人的。
想到这里,李愔不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