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人,看穿着并不像是江洋大盗,而是一般店铺的掌柜和伙计。

    紧跟着,就有一批批的布匹从院落里搬出来,然后赶来牛车进行撞车。

    咦?

    这些布匹,看上去有些眼熟的样子。

    这似乎就是蜀王卖的那些廉价布吧?

    别看价格低廉,实际上,质量绝对上乘。

    无论是细密性还是颜色上,都要比五姓七望卖的高价布的质量更好。

    因此现场有几个买过蜀王出售的布匹的百姓,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时候,他们也大概猜想了出来。

    这一次,抓捕的就是囤积布匹的人吧?

    被抓捕出来的掌柜和伙计们,也不由的慌了。

    “干什么?你们凭什么抓我们?”

    禁军轻蔑地说道:“凭什么抓你们?难道你们没看官府下达的公告吗?但凡敢囤积布匹,哄抬市价者,抓住杀无赦,所有财物,全部没收充公。告诉你们,我们已经盯着你们多日了!”

    听到禁军的话,这几个伙计和掌柜,不由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更有几个,直接被吓尿了。

    这可是砍头的大罪啊!

    这一下子被抓到,他们的小命就玩完了,他们怎么能不惊慌呢?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都是崔家指使我们这么干的,不干我的事啊!”

    禁军严厉地说道:“这些话,你留着到衙门里说吧!带走!”

    很快,这些人统统被带走,布匹也全部被运送出去。

    而周围的百姓,看到这一幕,不由爆发出一片叫好声。

    真的是大快人心啊!

    原来这一切,都是崔家指使人干的。

    额,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还有一个郑家。

    这些世家,实在是太可恶了。

    趁着天寒地冻,自己哄抬市价不说。

    人家蜀王怜悯百姓,不惜赔本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布匹,没想到他们居然还从中作梗。

    居然暗中找人抢购,然后再以高价卖出。

    长安城中,五姓七望中的崔家和郑家,一共十六个据点,一百三十五口人,全部被抓捕。

    里面的货物,他们抢购的蜀王出售的廉价布匹,全部被没收。

    甚至里面还有一些他们世家本来原有的布匹,也统统都被没收。

    这一百三十五口人,在验明正身之后,直接在菜市口被斩首。

    一百三十五口血淋淋的头颅,就被悬挂在菜市口,算是给那些试图哄抬市价的不法商贩一个警示。

    这个事件,轰动了整个长安城。

    无数的百姓都在拍手叫好。

    蜀王出售的廉价布匹,又重新开始出售。

    这一次,前来购买布匹的百姓络绎不绝。

    不过,像是上次一样,直接一匹一匹布哄抢的场景,却是没有出现了。

    而这次的事件,到了这里并没有结束。

    如果那些伙计,没有供出郑家和崔家来之后,也就罢了。

    但是既然他们已经供出了郑家和崔家,李世民又怎么可能就此善罢甘休?

    这一次,郑家和崔家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妙。

    这两家的家主,亲自进京面圣。

    不知道他们谈论了什么,反正这两位家主出宫的时候,脸色很难看。

    而接下,崔家和郑家两家,将他们囤积的所有布匹,用比蜀王更低廉的价格,统统售出。

    这大概也是他们向李世民妥协的条件之一吧。

    实际上,人家蜀王出售的布匹,质量更好。

    他们如果不用更低的价格出售的话,根本就卖不出去。

    而有了蜀王的布匹,他们两家的布匹生意,以后也没的做了。

    毕竟,人家蜀王出售的布匹价格,就是他们的成本价。

    而质量还要比他们更好。

    他们想要能够销售的出去的话,势必要用更加低廉的价格。

    可是,那样他们就要赔钱了。

    蜀王一出手,就抢走了他们两家的布匹生意。

    这让五姓七望世家更加的惊恐和慌张。

    现在,盐业和铁业,估计用不几年的时间,就会被蜀王从他们手里夺走。

    布匹生意,他们出售完手头囤积的布匹之后,也没得做了。

    像是化妆品、贞观桌、贞观椅、味精等等生意,他们根本就竞争不过人家蜀王。

    只要人家推出一种生意,他们的生意就没的做。

    长此以往,他们世家的生意,势必会被抢光。

    他们世家,必将快速衰落,直至消亡。


………………………………

第478章 寻找酒仙(三更毕)

    而经过这次的事件之后,五姓七望等世家,对崔十娘高度重视起来。

    因为在这次事件之前,崔十娘就极力劝阻过他们,让他们收手,不要插手这件事情。

    但是他们没听,最终导致了他们损失惨重。

    五姓七望高高再上太久了,久到他们已经养成了傲慢自大的性格。

    比方说,他们都是五姓之间相互通婚,根本不屑于与外族通婚。

    就连皇室,他们都不曾放在眼里。

    的确,他们几家几乎掌握了整个大唐八成的生意。

    他们在朝堂之上,他们自家的子弟,还有他们扶持的官员遍布。

    下面的各州郡的地方官吏,更是好多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下。

    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以至于,他们在碰到蜀王之后,处处掣肘。

    在蜀王手里,他们吃过太多的亏。

    他们用以往无往而不利的手段来对付蜀王,根本就没有效果。

    这让他们,非常的沮丧。

    而崔十娘虽然是个女娃,虽然年幼,但是她并没有养成傲慢自大的性格,她的眼光独到而犀利。

    接下来,他们准备用崔十娘,来对付蜀王。

    不过,暂时间,崔十娘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她的第一个主意,很明显的失败了。

    现在,崔十娘命人找来蜀王的所有资料。

    从出生一直到现在,事无巨细,只要能够找到的资料,统统都拜访在了崔十娘的案头。

    崔十娘要从这些资料里面,判断出蜀王的行事风格,他的弱点。

    然后根据他的弱点,指定相应的对策。

    ……

    李愔自然不知道,有人居然会如此耐心的研究他。

    额,其实就算知道了,李愔也不会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渣渣。

    通过廉价的布匹,大唐的百姓,大概会度过这个冬天。

    现在天气越来越寒冷,李愔打算趁着这个时机,趁机推出他酿造的酒来。

    现在大唐可还没有高度酒,一旦推向市场的话,必然会受到欢迎。

    现在市面上的酒,也就十几度的样子,和后世的啤酒度数相差无几。

    李愔决定分为几个档次,最低的三十七八度,这个面向大众销售。

    四十几度的是一档。

    然后五十六度,六十五度的,李愔并不准备在市面上出售,而是就在益州销售。

    在美食城,轮碗卖,当场喝光可以,不许带走。

    这样一来,通过高度酒,又能吸引到一批顾客。

    于是,李愔命夏云天,在益州日报上,再次刊登了一个消息。

    这个消息就是,益州将推出美酒神仙醉,然后推出一个寻找酒仙的活动。

    谁能饮一坛神仙醉半个时辰内不倒者,赏金万钱。

    这一坛酒就是五斤。

    李愔推出的顶级神仙醉,度数为六十五度。

    李愔相信,能喝五斤六十五度高度酒的人,真的不多。

    不说在整个大唐找不出来,但是能够前来益州的人,真的未必能够找的出来。

    当然了,为了防止有人酒量不行,为了赚钱又不怕死的那种人。

    要是一口气灌下去五斤六十五度的高度酒,真的能把人给喝死。

    因此,这五斤酒被分成十碗,在半个时辰内,平均喝下。

    这样一来,一个时间段也就喝下半斤酒,顶多是把人给喝醉,不至于喝出人名来。

    并且,活动中,喝酒可是要付钱的。

    先付钱再喝酒。

    这样也避免了那些前来蹭酒喝的人。

    如果没有把握的话,恐怕就不会过来尝试了。

    而益州月报这次推出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大唐是开放豪放浪漫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喜欢饮酒的人,可是比比皆是啊!

    现在听说益州居然推出一种美酒,这是种他们从来都没喝过的烈酒。

    而最低级的烈酒叫做神仙醉,只要有人能喝一坛子五斤装的神仙醉,就能赢得一万钱的奖金。

    烈酒?

    当听到有烈酒的时候,无数的酒鬼早就沸腾了。

    爱酒之人,哪里有不喜欢烈酒的道理?

    益州居然推出了烈酒,一定要去喝个痛快。

    至于第二点,寻找酒仙,不服气的人多了去了。

    要知道,能喝十几斤不醉的人,有好多。

    这些人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

    你的酒,再烈又能烈到哪儿去呢?

    凭你多烈的酒,区区五斤酒而已,根本就不在话下啊。

    因此,当这一期的益州月报出售之后,无数人得到消息,闻风而动。

    却说,长安城中,程咬金也看到了益州月报。

    当他看到神仙醉时,忽然就想起来上一次到益州去,喝过的那种美酒了!

    这神仙醉,绝对就是那种酒,太带劲了!

    绝对是他程咬金喝过的最烈的酒了。

    那酒喝着实在是太过瘾了啊!

    只可惜,上次走的有点匆忙,居然忘记带一些回来了。

    当然了,回来之后,他也没少了问李愔要。

    只不过,那个小家伙好小气的,每次居然才给他十几斤酒,哪里够他喝的?

    这一次,他一定要到益州去,喝个痛快。

    额,反正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左右也没什么事情。

    嗯,向皇上请个假,去益州玩儿几天。

    想到这里,程咬金又去找到了尉迟敬德和秦琼等这帮老货。

    一个人去没意思啊,要人多了去了才更有劲。

    被程咬金一喊,秦琼、尉迟敬德等人也来了兴致,纷纷表示要一起前往。

    然后,这帮老货一起到李世民哪里请假。

    李世民黑着一张脸,不批他们的假。

    “不行,要请只能一个人请,你们都走了,万一有什么事情怎么办?”

    程咬金嘿嘿笑道:“皇上,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真要有事,我们当天就能回来。还有,这次去,俺老程一定多给你带几坛子好酒回来。”

    好说歹说,李世民才勉强准了他们的假。

    出来之后,程咬金撇着嘴说道:“哼!我看皇上就是自己捞不着去,对我们羡慕嫉妒恨!”

    程咬金的话,惹得其他几个老货,哈哈大笑起来。

    到了第二日,一帮老货约好,一起去了火车站。

    结果到了车站之后发现,票已经卖光了,买不到了。

    程咬金不满地说道:“怎么会没票了呢?这么长的火车,哪里还坐不下人啊?不行给我吊票也成!”


………………………………

第479章 小二上酒!

    额,程咬金和程处亮,不愧是父子俩啊。

    程处亮当初就卖过吊票,现在程咬金也要买吊票。

    结果,人家车站上的工作人员告诉程咬金,蜀王说了,现在不允许卖吊票。

    也就是说,今天的票卖光了,连站票都没有了。

    想走的话,那就买明天的票吧。

    现在再不买的话,明天的票也不多了,只怕过不多久就卖光了。

    光看这些票,你就知道现在去益州的人有多少吧!

    什么?俺老程连假都请好了,你告诉俺今天走不了了?

    不成!

    今天必须得走!

    程咬金不干了,死活都要上车。

    结果,卖票的小姑娘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这家伙,在火车站上居然也敢这么横,怕是没挨过打吧?

    她在这里买票,还真见过横的,没票了非要走不可。

    结果都被打的老惨了,态度也老实了许多。

    这一次,肯定也是这样。

    果然,这边一闹事,那边马上冲过来一队保卫人员。

    火车站上的安全乃是重中之重,无论是谁,只要敢闹事,统统都是先打一顿再说。

    不过,等这些保卫人员看到,闹事的居然是一帮国公之后,他们也傻眼了。

    现在肿么办啊?

    讲真的,长安城中的二世祖,他们也不是没打过。

    但是问题是,现在闹事的可是一世祖啊。

    他们的身份先不要说了,最重要的是,就算他们想打,也打不过啊!

    这几位国公,那可是从战场上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就凭他们几个,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呢?

    既然如此的话,这件事情,还是交给列车长来解决吧。

    很快,他们便把列车长苏鹏成叫了过来。

    苏鹏成现在已经不开火车了,他正在带新的火车驾驶员。

    等过一个月,大概他就不跟车了,而是总管火车上的一切事务。

    现在的苏鹏成,算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他手下管辖着几千人,每月的薪酬达到了十贯钱,到了年底还有奖金。

    这么好的待遇,可是他在益州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苏鹏成做事也是特别认真。

    不过碰到几位老国公,苏鹏成也感觉到头疼。

    这可咋整啊?

    这别说是自己了,就算是殿下在这里,也不好处理啊!

    最后,苏鹏成想了个办法,直接把这几位老国公安排到了餐车里面。

    ……

    益州城,因为益州推出神仙醉美酒,游客一下子多出来好多。

    现在益州之外的几个州,像是茂州雅州等地,也在开发旅游业。

    毕竟,现在李愔可是整个剑南道的节度使,而不是单纯的管理一个州,不能太过厚此薄彼。

    益州通往茂州和雅州的道路,已经修建完成,修成了笔直的水泥路。

    到这两个地方,用马车很快就能到达。

    这几个州,也有相当不错的景点。

    如果是在这里常住的旅客,都会坐着马车,到这几州之地转转。

    而开发旅游之后,这几个州的经济,还是迅速发展。

    旅游带给一个地方的,可是全方位的提升。

    各行各业都跟着收益。

    看到这一幕,其他的各州都是眼红无比,纷纷要求他们的州也开发旅游业。

    但是,人家茂州雅州这几个州,修建公路的钱,人家自己出资一半。

    而另外一半,是刺史府出的。

    如果这些道路和建设,全部都由刺史府来出的话,刺史府是出不起的。

    不过如果地方承担一半的话,资金上面不是问题。

    茂州和雅州这几个州,有自然风景,经济发展也不错。

    才能拿出资金来修路。

    至于其他州,一时半会的还真拿不出来。

    不过看到茂州和雅州几个州的发展,他们也眼红啊。

    于是他们就发动当地的百姓进行公摊,砸锅卖铁也要修路。

    对于这种情况,李愔倒是并没有反对。

    要致富,先修路,这在后世都成为一个常识了。

    而李愔要求他们的只有一点,那就是百姓必须是自愿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