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无论是谁,只要胆敢出手,必将严惩。
接下来,皇上下旨,天气寒冷,而市场上布匹的价格居高不下。
蜀王怜悯百姓,愿意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布匹,任何胆敢借机囤积布匹,哄抬市价的商人,抓住之后,必将严惩不贷。
而李愔,也在益州月报上刊登了这道圣旨,还将布匹的价格公布出来。
………………………………
第475章 利刃悬顶(三更毕)
李愔直接在益州月报上,公布了中华商行所要出售布匹的价格。
这时候,益州月报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以往的时候,世家掌控者舆论。
世家想让百姓们了解什么,百姓们就只能了解什么。
但是现在有了益州月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朝廷有什么动向,大家看看益州月报就知道了。
而这一次,中华商行低价出售布匹,如果世家不出手的话。
那么他们所囤积的,准备高价出手的布匹,要么就压在手里,要么就只能以更低廉的价格出售。
但是打价格战,他们怎么是中华商行的对手呢?
要知道,现在中华商行的抽丝厂和布厂,因为有着先进的机器和先进的工艺,将价格降低了十几倍的地步。
这如同西方的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一般,这是工业化面对传统手工业的冲突,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匹敌的。
压在手里,李愔感觉更不可能,这根本就不是世家的风格。
所以,李愔断定,这一次,世家必然会选择囤积货物。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长孙大阴逼向他们伸出屠刀了。
而蜀王将要推出的布匹价格为:
一匹生绢330文。
火麻布的价格340文一匹,而细绵绸的价格560文一匹,粗棉布的价格来到400文一匹。
……
其实,布匹涨价的事情,并不是崔十娘的决定。
恰恰相反,崔十娘极力主张不涨价,或者是只稍微涨一点就好。
崔十娘的主张,是有理由的。
那就是,蜀王既然收购了那么多蚕茧,他就绝对不可能砸在自己手里。
并且,蜀王可是置办了抽丝厂,还有布厂,甚至就连成衣厂都有。
既然如此,蜀王就不可能不生产布匹。
他们现在涨价涨这么高,一旦蜀王出手,他们很难应对。
其实崔十娘心里还有一个想法,并没有说出来。
那就是他们将布匹的价格提高到这么多,一个冬天,真的要冻死好多人。
而崔十娘觉得,为了一点利益,真的不值得。
世家能够盈利的地方实在是太多,没必要因为一点钱财而造孽。
这样不积阴德,对世家并非是好事。
不过这种理由,崔十娘只能藏在心里,是不会说出来的。
因为就算她说出来,也只不过徒遭人耻笑罢了。
并且对于她不涨价的提议,她的家族,还有郑家,在这种事情上,根本就不会听她这个小丫头片子的。
在对付蜀王的时候,他们家就把她推了出来。
现在自己的提议不利于他们赚钱,他们就不予采用。
呵,这才是他们的真正嘴脸啊。
现在,崔十娘对于自己所处的五姓七望世家,颇为失望。
而现在,等皇上的旨意传出来之后,崔十娘更是悚然而惊。
原来,蜀王早就有所准备。
蜀王给出的价格,差不多就是他们的成本价格。
如果按照这个价格出售的话,他们非但是一点赚头都没有,反而要向里赔钱。
如果以后蜀王一直按照这个价格出售布匹的话,他们五姓七望,就只能退出布匹的行业了,根本就竞争不过人家。
有了蜀王廉价的布匹,还有人会买他们世家昂贵的布匹吗?
很显然,绝对不会有的。
更可怕的是,就凭崔十娘对他们世家的了解,世家必然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做出反击的。
但是,皇上的圣旨上,早就声明,胆敢囤积货物,扰乱市场,必将严惩不贷。
很显然,蜀王和皇上,早就已经猜到他们会有所动作,所以,现在已经高举起了屠刀。
可笑他们世家之人,还犹不自知。
崔十娘匆忙找到兄长崔知机,对崔知机说道:“兄长,你看到陛下下达的旨意了没有?陛下恐怕已经对我们世家极为不满,这一次,只怕要趁着这个机会,要狠狠地惩戒我们世家一番。所以,这次布匹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要插手。”
听到崔十娘的话,崔知机不由苦笑半晌。
“十娘,皇上早就想要对付我们世家,但是又拿我们没有办法,不敢轻举妄动。这一次,为兄认为,只不过是在敲打我们一下而已,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更何况,我们既然要做,又怎么可能会让他们抓到破绽呢?”
听到崔知机的话,崔十娘一颗心不由的向下沉去。
她知道,他们两家,必然是已经做了决定,要在这一次的布匹上动手脚了。
他们的办法,必然是大量的吞进布匹,市面上出现多少,他们就购买多少。
蜀王购买的蚕茧虽然数量不菲,但是他们照样能够吃的下。
到时候,仍然可以高价出售。
卖不掉的那些,他们还可以通过丝绸之路,卖向西域等地方。
就算是这些布匹要囤积,他们也断然不会降价的。
想到这里,崔十娘不由焦急地向崔知机说道:“兄长,这一次,真的不能做,皇上一定会动手的。相信十娘这一次好吗?真的不能做,最起码的,我们崔家,绝对不能出手啊!”
看到十娘焦急的样子,崔知机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我会将你的建议告诉他们。只不过他们会不会听,为兄也不敢保证。其实这一次,为兄也并不赞成他们这么做。但是——哎,希望他们能够听吧。”
……
很快,无数的布匹,通过火车向长安运送过去。
当然了,像是剑南道、山南道、岭南道等邻近的区域,直接出售就好了。
现在出售的重点,还是在北方。
北方的天气,更加的寒冷。
像是在剑南道之内,那些店铺之中,已经挂起了那些布匹,当然了,还开设了不少的成衣铺子。
这些布匹,真的像是蜀王殿下在益州月报上刊登的那样,价格非常低廉。
比平时的市场价,都低了好多。
并且人家蜀王卖的这些布,不但纹理更加的细腻,就连布的颜色,都更加的鲜艳。
因此,这些布匹一经问世,就遭到了哄抢,很快便销售一空。
那些来的晚的,就抢不到了。
然后从邻居家看到他们抢到的布匹,徒有羡慕的份儿。
………………………………
第476章 收网
不过很快他们便发现,其实那些成衣也非常不错。
这些成衣的料子,都是用的上好的布匹做的,款式非常新颖。
并且他们的衣服分为四个型号,小号,标准号,大号和特大号。
基本上不是身材特别高大,特别肥胖的人,都能挑到让他们穿着合身的成衣。
并且,人家成衣的价格也不算贵。
一般,一件成品上衣的价格在二三十文钱左右。
一条裤子的价格,比上衣还要便宜一些。
更让他们称赞的是,人家中华商行所卖的成衣,针脚特别的细腻。
就算是最巧的妇女,都缝不出如此细腻的针脚。
他们自己买布来做衣服的话,或许会便宜一些。
但是无论是从针脚上,还是从款式上,都做不到人家那么美观和精致。
因此,好多人都喜欢上了成衣。
卖来之后,穿在身上,还意外地发现,这衣服上居然还有兜。
他们以前的衣服,都是根本没有兜的。
想装个东西都很不方便,要么就拿在手里。
而现在,直接装在兜里就好。
他们发现,有了兜之后,真的是太方便了!
一时之间,中华商行的成衣生意越来越火爆。
……
与此同时,中华商行的布匹,也开始在大唐的其他地方,开始出售。
当然了,中华商行生产的布匹,自然并不全是用他们购买的蚕茧来制作的。
因为用蚕茧做出来的是丝绸,价格相对高昂。
他们还生产其他的布匹,那些原料,都是在布厂成立之后,才去购买来的。
当然了,因为成立的时间有限,再加上剑南道并不是原料的主产地,他们购买的原材料并不多。
现在,中华商行正准备通过火车,在长安城中采买原材料。
不过现在武媚娘却是发现,原材料已经很难买的到了。
不用问,肯定是五姓七望等时机动手了。
而这种情况,武媚娘和李愔,其实早就预料到了。
除了在长安之外,在剑南道和岭南道,同样能购买到材料,当然了,因为路途的原因,价格会稍微贵上一些就是了。
反正他们准备的布料,暂时也够用了,武媚娘现在根本不着急。
蜀王答应出售的那些便宜布料,不几日就在长安登陆。
不过,这些布料刚到长安,就引起了哄抢。
无数的百姓,都挤在门口排成了长队。
几乎是店铺一开门,就疯狂地挤了进去。
然后抱着一匹布,扔下钱就走,简直就跟不要钱似的。
这也直接导致,运到长安城的一火车布匹,在长安城里十六家布店上架。
然后不到一日的时间,居然全部都卖光了。
这样的速度,别说是李世民等人了,就连那些百姓都感觉到不对了。
蜀王既然答应了低价出售布匹,数量想必是不少的。
虽然那些百姓早就料到了,会遭到哄抢,但是也决计不会料到,居然会快到这等地步。
在他们看来,似乎并没有必要啊?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这些布匹,肯定是有人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的抢购。
当然了,他们做的很隐蔽,并没有明目张胆的大肆购买。
而是一下子找了很多人来排队。
可以说,排队的人群之中,九成九的都是他们的人。
那些真正有需求的老百姓,根本就挨不上号。
于是,长安城中出现了一个怪圈。
一边是中华商行的布料,刚刚来到,便被抢购一空。
然而真正有需求的百姓,根本就买不到。
一边是五姓七望店铺里的布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这时候,长安城中,开始慢慢有传言。
“喂,你知道那些买布料的都是谁吗?”
“谁啊?”
“我听说啊,那些人都是五姓七望世家之人派去的。他们把布料统统买走,然后再高价卖出去!”
“吓!他自己卖这么贵不说,人家蜀王可怜咱们这些百姓,他居然从中作梗!真是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坏到底了!”
“谁说不是来着?这些人啊,生儿子没**!净干绝户事儿!”
“唉,好人不长寿祸害活遗千年!老天也不收了他的!”
没几日的时间,长安城中的百姓,就对五姓七望等世家之人,一片声讨。
而五姓七望等世家之人,心里也在纳闷儿。
他们做的,很隐蔽的啊,到底是谁把这件事情给捅出来的?
以前可都是他们统治舆论,没想到现在,舆论反过来对他们不利了。
不过,五姓七望等世家之人,向来是腹黑皮厚。
像是这种没有证据的事情,他们是断然不会承认的。
甚至那些叫嚣的很欢的百姓,他们还会出来与之理论,要将他们送官,倒是吓退了不少百姓。
而此时,崔十娘则是心里一阵阵发凉。
这是朝廷要动手的节奏啊!
崔十娘赶紧将自己的猜测禀报上去。
无奈崔家的主事之人,根本不为所动。
甚至就连崔十娘的父亲,都说崔十娘太过小心谨慎。
在他看来,蜀王所买的布匹还没出长安城,就遭受打击。
至于长安城外,他们就更加无能为力了。
这一次,绝对能够打压的蜀王毫无办法。
最终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将廉价布匹统统买走,然后再用高价卖出。
对此,崔十娘不由喟然一叹,暗道崔家该当有此一劫。
……
额,抓捕的事情,是长孙无忌在负责。
至于长孙无忌什么时候抓,怎么抓,李愔根本就不关心。
而长孙无忌在等了几日,等舆论声鼎沸的时候,终于开始出手了。
长孙无忌被程咬金等武将称之为老阴比,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那些抢购布匹的人,全部都被他们给盯了起来。
而五姓七望世家之人,也不是笨蛋。
他们并没有在刚刚买到布匹之后,就马上集合在一起。
而是放置了两日,等没人关注他们了,然后再将布匹悄悄分批送往他们的商铺。
并且就连这些商铺,所挂的都不是五姓七望的牌子。
就算出了事情,也找不到他们世家头上来。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长孙老阴比,就在暗中密切关注着这一切。
等到他们完全转移好之后,长孙老阴比开始出动了。
………………………………
第477章 露出獠牙
这一日,长安城中忽然出动了无数街卫。
这些街卫,就相当于后世的片警,没事的时候,天天在街道上巡逻。
长安城中的百姓,对于街卫自然是司空见惯。
但是今天聚集了这么多的街卫,还是让百姓们吃了一惊。
在他们记忆中,有多少年没看到这么多街卫聚在一起了。
看样子,今天要出大事了。
根据他们的估测,应该是长安城中出现重要犯人或者是江洋大盗。
这些街卫,一定是前来抓捕江洋大盗的。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他们似乎猜错了。
这些街卫,只是负责在长安城主要的几条街道两头进行拦截,然后维持治安。
而接下来,长孙大阴逼就闪亮登场了。
长孙无忌带领一一队五百人的禁军,直奔长安街道而来。
看到这一幕,那些周围围观的百姓,不由打了个激灵。
果然,是出大事了啊!
如果不是出大事的话,赵国公怎么会带兵出现呢?
这,究竟是出了多大的事情啊?
很快,长孙无忌就来到一个院子面前,然后长孙无忌吩咐道:“来一队士兵,冲进去,将里面的人,统统抓住,里面的货物,全部封存。”
嗯?
难道这个院子里住的,是江洋大盗不成?
额,不,不,就算是江洋大盗,也没道理让赵国公带兵过来抓人啊。
难道这里面是钦犯?
就在他们胡乱猜测的时候,一队禁军留下来,迅速抽出陌刀,踹门而入,直接闯了进去。
而长孙无忌更不停留,带着剩下的禁军直向前去。
那些远远跟随的吃瓜观众,此时不由有些为难。
到底是留下来看热闹呢?还是跟随着赵国公到前面看热闹?
最终,绝大多数的人都留了下来。
只见这队禁军冲入院子里,很快就将七八个五花大绑的人押解出来。
这些人,看穿着并不像是江洋大盗,而是一般店铺的掌柜和伙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