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的科举,也没有后世那般严格,门第之见,仍然很深。

    寒门学子,就算有大才,都未必能够考中。

    所以,也造成了,一般的百姓家里,很多人都没想多,要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毕竟,孩子去读书了,家里就会少一个劳力。

    这对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古代来说,无疑是一件让家庭雪上加霜得事情。

    不过,令蜀王李愔极为震惊的是,在接下来的十几天时间里,每日送家里孩子来读书的百姓,竟然络绎不绝。

    在短短的十几天的时间里,送来的孩子,居然达到数千人之多。

    现在一栋教学楼,竟然已经不够用。

    并且,还不断有孩子,在源源不断的被送到这里来。

    这种情况,让李愔大为惊诧。

    什么时候,益州百姓的觉悟,居然如此之高了?

    额,好吧,其实造成这一情况的始作俑者,还是李愔自己。

    因为在用工的时候,能识字,会读会写的人,工钱就能翻上一倍。

    这让益州的百姓,都看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知识,就是金钱啊!

    于是,当他们听说,大都督举办了一座益州大学。

    益州大学里面,非但不要学费,离的远的学生,开可以在学校里面寄宿,还免费吃饭。

    于是,无数百姓心动,纷纷将自家孩子送了过来。

    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啊?

    好多的百姓,甚至都没指望将来自己的孩子能够高中,他们只盼着,将来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做工的时候,拿到翻上一倍的工钱,就足够了。

    而就在这一日,李愔忽然看到,有一个不过五六岁左右的孩童,居然也被家长带着,被送进了学堂。

    而他们的规定,明明是七岁到十岁之间的适学儿童。

    这个孩子,实在是太小了吧?

    想到这里,李愔不由迎上前去,蹲下身来,向那个孩子问道:“小朋友,你今年几岁了?”

    对李愔小朋友的称呼,小家伙很显然有些不适应,不过后面的话,则是听懂了。

    于是,小家伙对李愔说道:“回大都督,我今年七岁啦!”

    小家伙奶声奶气得声音,让李愔不由得哈哈大笑,忍不住再次问道:“你七岁,为什么这么矮?你看人家,都这么高,你是怎么长的?”

    小家伙想了半天,才歪着脑袋说道:“回大都督,我长的矮,都是被诗文给压的,都是因为读书多的缘故。”

    霍,这小家伙,也忒可爱了点吧?

    李愔忍不住再次起了逗弄他一下的心思,不由再次问道:“那本都督问你,你都读过什么书啊?”

    听到李愔的提问,小家伙不由挺起胸脯,傲然说道:“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人家都会背了呢!”

    嗯?

    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屁孩,居然敢说自己将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都背下来了?

    这吹的也忒离谱了吧?

    李愔不由哈哈一笑问道:“那好,那你就背诵一下三字经吧,我看你是不是真的背诵下来了。”

    “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个小孩子,背诵的极为熟练。

    而随着时间得推移,李愔脸上的惊讶之色,也是越来越甚。

    因为这个孩子,真的将三字经,全部背诵了下来。

    李愔不由惊讶地问道:“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狄仁杰!”

    。


………………………………

第354章 拜师收徒

    狄仁杰?

    这小家伙居然是狄仁杰?

    怪不得,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三本书,才刚刚推出没多久的时间。

    而这个才五岁左右的小家伙,就能将这三本书,全部都背诵下来。

    虽然三字经是截取的,大唐之后的全部去除掉了,但是篇幅还是很长的。

    年仅五岁左右的狄仁杰,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部能够背诵下来,的确是个天才。

    如果他叫狄仁杰的话,那就没什么好意外的了。

    不过,狄仁杰得籍贯不是在并州太原吗?

    怎么会跑到益州来了呢?

    带着好奇的目光,李愔不由看向带狄仁杰来报告得父亲狄知逊,然后问道:

    “不知你们籍贯是哪里?”

    听到李愔的询问,狄知逊连忙说道:“回大都督,我们籍贯乃是并州太原。下官原本乃是夔州长史,不过因为得罪了太原王家,而遭到排挤,现被贬为益州一小吏,年前才刚刚上任。”

    听了狄知逊得话,李愔不由点了点头。

    看起来,因为自己的穿越,很多事情,的确已经发生了改变。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狄知逊并没有遭遇贬职。

    恐怕也没有拖家带口的来到益州。

    李愔心里一边想着这些事,一边向小狄仁杰看去。

    只见这狄仁杰,脸色微黑,身体却是极为敦实,脸盘微胖,带着婴儿肥。

    不过脸上,却是透漏出与年龄不符得沉稳。

    这小家伙,长大了可是一个猛人啊。

    可能,一般人对狄仁杰的印象,就是一个神探。

    毕竟,影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断案如神得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实际上,狄仁杰担任过刺史、巡抚使,并且两次担任过宰相一职。

    他的成就,远非断案一项。

    嗯,就是现在年纪还太小了些。

    不过不要紧,慢慢养成,才是正道啊!

    想到这里,李愔不由对狄知逊说道:“狄仁杰这小家伙,记忆力过人,聪敏好学,敦厚过人,长大之后,必然是国之栋梁之才啊。不过,就算是千里马,如果让他整日跟着一群驽马一起奔跑,时日一场,也必将平庸啊!”

    听了李愔的话,狄知逊得脸色不由悚然而惊。

    的确是这个道理啊,如果能为狄仁杰寻找一个名师单独传授他知识,那就好了。

    但是上哪里寻找一位名师呢?

    李愔看到狄知逊听完他的话之后,脸上露出担忧之色,但是却是迟迟做不出正确的选择,鼻子都差点被气歪了。

    这一刻,李愔真想指着自己的鼻子,大声告诉狄知逊。

    你眼前,不就放着一个大唐最牛的名师吗?

    你还想找谁?

    可惜,狄知逊一时之间,根本就没理解到蜀王的意思。

    幸好,聪慧过人得狄仁杰,福至心灵地说道:“弟子狄仁杰,拜见师傅。”

    旁边的狄知逊,听到狄仁杰的话,这才恍然那大悟。

    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不过却是担心,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会错了意。

    毕竟,蜀王的大名实在是太响亮了。

    抛开蜀王的种种发明创造不说,单是蜀王在文学、书法和绘画上的造诣,整个大唐,无出其右者。

    能够拜蜀王为师的话,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但是,蜀王是何等样身份的人?

    人家真的会收自己的儿子为徒吗?

    然后,狄知逊就看到蜀王满脸欢喜地搀扶起狄仁杰来,然后笑眯眯地说道:“人接,快起来,今后,你就是为师的三弟子。”

    狄仁杰也是高兴地说道:“多谢师傅。”

    看到这一幕,狄知逊哪里还看不出来,原来蜀王,早就看上自己的儿子,想要收他为徒。

    而能够拜蜀王为师,不但今后的仕途必将一路平坦,更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因此,狄知逊也是打心眼里为自己的儿子高兴。

    狄知逊马上说道:“蜀王殿下,今日来的匆忙,没准备拜师礼。今日这拜师礼节也过于仓促,下官回去之后,必定会补齐束脩还有拜师礼。”

    李愔不由哈哈大笑道:“不用不用,这些凡俗礼节,理他作甚?从今日起,仁杰就跟在本都督身边学习吧!”

    狄知逊马上满心欢喜地说道:“如此,那真是犬子的造化啊!仁杰,还不快谢过殿下?”

    “多谢师傅!”

    “哈哈,不用,不用!”

    ……

    招生工作,进行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最终,才进入了尾声。

    而这一次,招收到的小学生,足足达到六七千人之多。

    这在招生工作展开之前,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一个数字。

    不过,如此一来,师资力量未免就捉襟见肘起来。

    李愔不得不先将骆宾王和卢照邻两人,拉来暂时充当语文老师。

    至于数学老师和物理化学老师,额,没办法,暂时真的没有老师。

    只能辛苦王孝通和李淳风了。

    至于六七千个学生,他们两人如何才能教的过来,就不在李愔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而就在此时,李愔却是得知,朝廷已经派遣魏征为钦差,前来益州调查他如何鱼肉百姓。

    来到益州之后,就大动土木,为自己建造王宫。

    还有修建铁路,劳民伤财,而修建出毫无用处的铁路,只是为了好看而已。

    而最可笑得一点就是,居然还弹劾自己疏于教化。

    李愔还真的不信,若论起教化之功得话,整个大唐,还有什么地方,比益州做的更好的么?

    现在别说是益州大学,一下子就接收了六七千适龄学童。

    光是这个比例,绝对是整个大唐最高的比例了,没有之一的那种。

    更不要说,现在就连那些百姓,只要是年龄不大得,好多人都买上基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然后认真学习拼音,只要学会了拼音之后,就能根据拼音拼读出字的读音来。

    这样,只要学会了拼音,就能根据这几本书,自学成材。

    虽然想要藉此考取功名,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如果只是识字和记个简单的账目的话,还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就这样的教育普及程度,同样是整个大唐的第一。

    而为了应付魏征得这一次调查,李愔还想出一个绝佳的主意。


………………………………

第355章 师傅还是老的辣

    当日,李愔便将狄仁杰给领回了蜀王府。

    薛小小和武媚娘见到狄仁杰之后,也喜欢的跟什么似的。

    现在武媚娘自然也住在蜀王府中。

    并且武媚娘极为聪慧,刚来到没几日的时间,就和薛小小好的跟从小一起长大的手帕交一般。

    两人简直成了无话不谈得闺蜜。

    狄仁杰来到之后,薛小小和武媚娘,分别送上自己的见面礼。

    而狄仁杰,也恭恭敬敬地给两位师娘见礼。

    因为狄仁杰太小,所以,李愔专门找了个保姆带他。

    而他在家里的时候,薛小小也可以带着他。

    至于武媚娘,现在每天都很忙,很多时候,都会忙到很晚才会回家。

    所以,武媚娘自然不可能有空带他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李愔难得睡了一个懒觉,一觉睡到自然醒。

    结果,等他起床之后才发现,狄仁杰居然在外面,已经恭候多时了。

    嗯,不错,这个时代,子女对父母,徒弟对师傅。

    讲究一个昏定晨省。

    也就是一早一晚,都要过来请安。

    李愔起床之后,洗漱过后,将狄仁杰叫了过来。

    狄仁杰上前请安。

    李愔点了点头,然后向狄仁杰问道:“仁杰啊,你来向为师请安的时候,经过书房了吗?”

    狄仁杰说道:“师傅,徒弟正是从书房那边过来的。”

    李愔再次点了点头,然后问道:“那你告诉师傅,书房上悬挂了一副对联,上面写的什么啊?”

    “这——”

    听到师傅的问题,狄仁杰脸色不由羞红起来。

    他的确是看到了一副对联,但是当时并没有留心,对联上写的到底是什么。

    “师傅,徒弟因为着急给师傅请安,因此,并没有看清楚。”

    李愔点点头说道:“那好,那你现在去看看,那副对联写的到底是什么。”

    “是,师傅。”

    说吧,狄仁杰转身就走了出去。

    不多会儿,狄仁杰再次都了进来,然后回答道:“回师傅,上面的对联写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李愔点点头,然后再次问道:“仁杰,你去看看,门上到底有几根门钉啊?”

    “这——”

    额,好吧,这一次,狄仁杰过去,就只看了对联,根本就没留意过门上究竟有几根门钉。

    “师傅,徒儿这就去看。”

    说吧,狄仁杰转身走了出去。

    而这一次,狄仁杰留了个心眼,不但看了门上有多少门钉。

    并且把所有细节,都一一记在了心里。

    这一次,过了许久,狄仁杰才走了回来。

    “师傅,门上有八根门钉。”

    回答完问题之后,狄仁杰站在原地,满脸期待地看向李愔。

    就等着师傅再问他新的问题。

    不料,这位不靠谱的师傅,居然不在询问他新的问题。

    这让狄仁杰,有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

    李愔意味深长地对狄仁杰说道:“仁杰啊,正如为师书房上悬挂的对联一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凡事,都不可只局限于书本,而是要实事求是,理论结合实际。”

    “好了,你跟着师傅呢,学习到了,自然和那些普通学子是不一样的。为师传授给你的知识,远非四书五经那些经书所能概括。”

    “如果你在经书上有不明白的地方,只管去书院去请教哪里的夫子。而为师命你读的书,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来请教为师。”

    “现在,为师给你制定以下你以后的课程。以后呢,早上起来之后,不需要向为师来请安,早上起来,洗漱之后先去跑步。就绕着蜀王府内,跑上一圈。回来之后,读为师让你读的书。”

    “嗯,以后还会有很多实践科目,为师会随时安排。暂时先这样,你,去吧!”

    “是,师傅!”

    狄仁杰既然是神童,就不能和普通的孩子采取同样的教育方式。

    而李愔给狄仁杰制定的教育方式就是——放养!

    天才嘛,自己成长就足够了。

    反正李愔手里,能够拿出大量的书籍。

    看过这些书籍,平时没事再让狄仁杰不断的接触一下具体的事务,就不信他不能迅速的成长起来。

    而李愔今天给狄仁杰拿出来的书籍,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当然了,是节选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李愔感觉,狄仁杰碰到了自己,他的人生轨迹,也将发生着某种改变。

    他的成长,绝对不会局限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的那个高度。

    ……

    这一日,李愔视察了益州大学。

    目前,益州大学已经开课,除了师资力量短缺之外,其他的,都在逐步走向正规。

    现在,为了解决数学和物理化学老师短缺的缺陷。

    王孝通和李淳风,不得不将三十多个班,弄成十几个大合堂。

    每次都在大合堂里面给学生们上课。

    额,现在可是有着六七千学生。

    一共分成三十几个班,每个班里的学生,足足有二百多人。

    没办法,这都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惹的祸。

    就算这样,王孝通和李淳风,都是忙的团团转,一整天几乎都没有休息的时间。

    但是,这两人从这种教学方式之中,得到一种满足和升华感。

    因为在这种知识的传授之中,他们感觉到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