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说,距离近的县城,可能当天就能到。
而最远的,恐怕需要四五天的时间。
果然,就在当天,就有距离益州城最近的县令赶到。
赶到之后,李愔亲自接见了这位王思秋县令。
这位,想必也是王家之人,还是王思青的兄长。
见到王思青之后,李愔询问过王思青所在县里具体人口数量。
然后根据他们县里的人口,李愔决定,给他们按照每人一斤盐的份额,卖给他们足量的食盐。
………………………………
第311章 折冲府
没错,现在李愔采取的,就是限人限量供应的办法。
没办法,现在整个益州,普遍的缺盐。
而凭他们现在的生产规模,在短时间内,根本就供应不上这么多人的需求。
更何况,他出售的价格如此低廉。
李愔相信,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这些盐,根本就不可能卖到百姓的手中。
那些世家之人,必定会全部截留下来,运送到外面去卖。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愔只能暂时将食盐交由各地的县令,按照人口进行销售。
而接下来的时间,等到益州城缺盐的危机暂时度过,等到他们的产量能够提高上来,就不怕他们有这样的操作了。
而李愔也措辞严厉地向王思秋警告过,如果被他发现,这些盐,没有足数地卖到百姓手里的话,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掉脑袋的惩罚。
王思秋连忙保证不敢敷衍,绝对会按照大都督的吩咐去做。
而接下来几天的时间,益州的各个县的县令,纷纷赶到益州城。
纷纷按照他们每个县的人口数量,拉走相等斤数的食盐。
每人每斤的量,足够他们食用几个月之用,这些盐,足够解决目前缺盐的困状。
当然了,李愔相信,不可能每个县的县令,都会乖乖听从他的吩咐。
这里面,肯定会有人暗中中饱私囊。
甚至还会有哪些世家的官员,说不定还会从里面从中作梗。
该吩咐的,李愔都吩咐过了。
如果真的有人胆敢顶风作案的话,那李愔对他们,自然也不会心慈手软。
目前,李愔对益州的掌控实在是太差了。
各个地方的消息,他只能从各级官吏的汇报中听取。
而恐怕,李愔听到的消息,只能是他们想让李愔听到的。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愔不得不让薛仁贵,排出一百护卫军出去。
装扮成普通百姓,潜入各个县城,打听食盐的分发情况。
……
此时,赵府之中,崔知机正在和赵家家主赵有德,在密室之中协商。
此时,密室之中的贞观桌上,摆放着一包大都督出售的细盐。
崔知机伸出手来,捏了一小簇细盐到嘴里,细细品尝之后,脸上不由出现惊容。
实在是,这细盐的味道,太过纯正了。
除了咸味之外,他几乎品尝不出其他的味道来。
要知道,就算他们世家所使用的,最上等的盐,仍然会有淡淡的苦涩味道,都做不到这一点。
这位大都督生产的盐,比他们世家最上乘的盐还要好。
而价格,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
哪怕世家出售的粗盐的价格,每斤都来到了五十多文的价格。
而这位大都督出售的盐价,只有区区三十文而已。
作为世家之一的崔知机,太清楚这里面,究竟意味着什么了。
这就意味着,一旦这位蜀王制造的盐,能够量产的话,将会彻底改变由世家掌控盐业的格局。
食盐的利润,实在是太惊人了。
他们的成本价,不过每斤两文多钱而已,而他们,就算批发价,都卖到四十多文。
而食盐又是消耗品,这里面的利润之大,绝对让人触目惊心。
当然了,这食盐,其实是太原王家在做。
如果,他们清河崔氏能够将制盐的工艺掌握在手中的话……
想到这里,崔知机一颗心忍不住蓬蓬跳动的厉害。
这里面的利润,实在是太过惊人了!
如果崔家能够得到的话,那么,他们清河崔家,势必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他们崔家,绝对会一跃而成为最大的世家。
所以,这制盐之法,一定要掌握在他们崔家手里才好。
当然了,在这一点上,赵有德虽然添为地头蛇,但是很难帮的上他的忙。
想要得到制盐之策,估计就只能去找刺史林抉了。
……
此时,李愔正带着薛仁贵等十几个护卫军成员,乔装打扮,悄然出现在益州城的街道上。
这一次,李愔决定到折冲府去瞧瞧。
李愔不想在益州继续墨迹下去了。
他决定,迅速将林抉拿下,将不听话的世家,一下子打疼。
只有如此,他才能快速掌控益州。
如果连掌控都做不到的话,那么,还谈何发展益州呢?
而想要拿下林抉,还有那不听话的世家,就必须要抓住他们的把柄。
李愔决定来个敲山震虎,引蛇出洞。
只要他们一动,那么,李愔就可以迅速把他们给拿下。
而想要拿下他们,单凭李愔带来的一千护卫军,还是略显单薄了,未免有种捉襟见肘的感觉。
如果,能够将折冲府的一千五百士兵统一调动的话,那就绰绰有余了。
当然了,折冲府,只有皇上的虎符才能调动。
没有另外一半的虎符,根本就不可能调动折冲府的官兵。
不过李愔相信,就凭他和李世民之间的默契。
在他将益州的情况传递回去之后,相信李世民会尽快将虎符送到他手中的。
而在虎符到达之前,李愔决定先见一见席君买。
席君买此人,武艺高强,胆子够大,是一员猛将。
但是猛将,同样的,通常都极为自负。
李愔必须先要验证一下,席君买对自己的态度。
如果席君买极为傲慢,对自己不屑一顾的话,那么,李愔必须要想办法尽快的拿下席君买。
不然的话,一旦要对林抉和世家动手,而席君买这边不配合自己的话,那么到时候可是要出大事的。
……
不多时,李愔和一干侍卫,就来到折冲府外。
“来人止步!这里是折冲府,没有腰牌,擅闯者死。”
折冲府有屯田,他们战时为兵,平时为农。
也就是说,平时,他们还是要种田的。
一般的折冲府,军纪是极为涣散的。
而在这里,李愔看到的,是折冲府严厉的军纪。
对此,李愔极为满意。
“本王乃是益州大都督,要见你们席校尉,还要劳烦通禀一下。”
听到来人居然是益州大都督,这几个执勤的士兵不敢怠慢,连忙到里面通禀。
不多时,席君买就带着十几个亲卫,迎接了出来。
………………………………
第312章 承让了(两更毕)
看到李愔,席君买不由抱拳道:“折冲府校尉席君买,见过大都督。不知大都督找末将,有何事吩咐?”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席校尉,是这样的,上一次在小河村,多亏了席校尉所带士兵,军纪严明,上下用心,这才没酿成大祸。本王一直想找个机会,对席校尉表示感谢。”
“不过最近,本王很忙,也难得抽出空闲来。恰好今日无事,本王准备宴请席校尉,不知席校尉可否赏脸?”
李愔可是大都督,现在亲自邀请席君买,可以说是给足了席君买面子。
只要稍微懂得人情世故之官吏,恐怕都绝对不会推脱,甚至会哭着喊着的上赶着要反请客。
但是听到李愔的话之后,席君买却是皱眉说道:“大都督的好意,末将恐怕只能心领了,因为军令所在,末将今日不可离开军营。大都督,要不然这样,等末将休沐之时,末将设宴宴请大都督,给大都督赔罪,不知大都督以为如何?”
如果是其他的都督,只怕因为席君买的这一番话,必然会恼了他。
这家伙,还真是好大的架子啊!
大都督亲自设宴相请,居然还敢推脱,简直就是没把大都督放在眼里啊?
至于以后休沐之时,他设宴相请,只怕都会被当做屁话。
你以为折了大都督的面子,以后设宴赔罪就完事了嘛?你以为,你的脸,真的有这么大啊?
而李愔,却是从席君买眼睛里面,看到了真诚。
在某些方面说出来,席君买和薛仁贵,其实都是同一类人。
这种人,根本就不屑于撒谎和敷衍。
如果他不愿意赴宴的话,直接就会说出来,根本就不会和你绕弯子。
所以,在听到席君买的话之后,李愔不由哈哈大笑道:“席将军果然是性情中人,不知本王可有幸到军营之中观看一二?”
席君买一愣,然后很快说道:“这是末将的荣幸,大都督请。”
接下来,在席君买带领之下,李愔带着薛仁贵等十几名护卫军,进入了折冲府大营之中。
折冲府的周围,是折冲府的屯田。
不过此时,还不到农耕的时节,因此,折冲府内的士兵,此时应该是闲着的。
而在他们进入军营之中,却是发现,此时折冲府内,正在进行着训练。
而他们训练的内容,是骑射。
看到这些士兵精湛的骑术,薛仁贵不由的为之动容。
这些折冲府的士兵骑术之精湛,比之他们护卫军也丝毫不差,甚至,还有胜出。
只有李愔,觉得这才是正常水平。
因为,席君买可是个带着一百二十骑兵,就能平定吐谷浑内乱的猛人。
如果他麾下士兵骑术太差的话,必然做不到这一点。
李愔不由回头看了薛仁贵一眼,笑眯眯地问道:“仁贵,不知你以为,折冲府的军士和你护卫军相比如何啊?”
薛仁贵正色说道:“殿下,在骑术上面,护卫军稍有不及。但是在步战上,护卫军更胜一筹。”
因为无论是在长安,还是在益州,暂时护卫军,没有足够大的场地来训练骑术。
因此,薛仁贵不得不承认,护卫军在骑术上,要比折冲府的军士稍差一筹。
但是在布战上,薛仁贵对自己的战术有极大的信心。
而但凡名将,都是有傲气的,旁边的席君买听到薛仁贵的话,顿时就受不了了。
忍不住说道:“薛将军,你这话,未免就太狂妄了吧?我折冲府的军士,各个都是好汉,如果真要两军对垒的话,绝对能将你们护卫军打的落花流水。”
听到这话,薛仁贵顿时勃然大怒,正要说话的时候,却是被李愔给拦住了。
李愔不由微笑着说道:“既然你们互不服气,何不就在这里比试一场呢?”
薛仁贵和席君买,自然是互相不服气,两人瞪着眼睛瞪着对方,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李愔接着说道:“既然是比试,就都换成木刀木枪,被击倒者,自动退出战局,直到全部击倒对方获胜,不知你们两位意下如何呢?”
这个办法,是个相对公平的办法。
薛仁贵和席君买,都同意了李愔的提议。
很快,双方都派出十名士兵,手持木刀木枪,开始比试。
折冲府的十名士兵,五个人为一个小团体。
两伍之间,相互配合。
这些士兵,恐怕都是见过血的老兵,身上有一股血型杀气。
十人身上透露出来的杀气,凝结在一起,足以震慑的普通人喘不过气来。
而护卫军这边的十名士兵,则是摆出一个古怪的阵势。
似乎是个圆形,但是又并不是纯正的圆。
这种阵型,席君买从来都没见识过。
不过,席君买对自己的士兵,极有信心。
他相信,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的阴谋诡计都是苍白无力的。
很快,两军相接。
在双方接触的刹那,顶在最前端的护卫军士兵,忽然后撤了一步。
而后面的士兵,则是从侧面向前跨出了一步。
战局在一瞬间,就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因为双方的二十人,是不可能同一时间短兵相接的。
而这个阵型,虽然双方是同样的人数。
但是它能够在瞬间,对对面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而这两个对敌的护卫军士兵,很显然的对阵型演练已久。
其中的一个士兵,拼命拖住对方。
而另外一个士兵,趁机攻击对方的肋部。
只是一招,就令对方失去战斗力,不支倒地而退出战局。
而接下来,护卫军的阵型,将以多打少的局面进行了完美诠释。
每一个局部战役,都是以多打少。
他们两个三个甚至是四个人打折冲府士兵一个。
而对于合计,他们绝对是得心应手,一人只负责铲斗,另外一个,则是迅速杀敌。
从开始交战,到最后结束,前后竟然只不过用了两盏茶的功夫。
被击倒在地的折冲府士兵,脸上无光,从地上爬起来之后,羞愧地低着头,不敢去看席君买的脸色。
旁边,薛仁贵抱拳说道:“席将军,承让了!”
………………………………
第313章 英雄惜英雄(一更)
沉默了半晌,席君买说道:“你们的战阵,非常厉害,这一战,其实是输在我这个主帅身上。”
听到席君买的话,那十个战败的折冲府军士不由感动地说道:“校尉,是我们没用,给您丢人了!请你重重责罚我们!”
席君买摇头说道:“这一战,我们败在阵型,心服口服,你们,都退下吧!”
说罢,席君买不由虎视眈眈地看向薛仁贵:“薛将军,不知可否向你讨教一番?”
看到这一幕,李愔不由微微一笑。
席君买的士兵输了一阵,面子上须过不去,这是要亲自讨还回来的节奏了。
而席君买固然勇猛凶悍,但是薛仁贵又岂是易于之辈?
不过,李愔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向席君买展现护卫军的强悍之处。
席君买挑战薛仁贵,其实同样在李愔的算计之中。
两个同样武艺高强的将军,他们之间,很容易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
当然了,这里面,需要掌握好一个度。
那就是,在对方的士兵面前,绝对不能让他输的太惨,甚至最好是不输。
因此,在薛仁贵大步走上前去的时候,李愔不由拍了拍薛仁贵的肩膀。
薛仁贵自然不傻,冲李愔点了点头,示意他已经明白了李愔的心思。
不多时,两位大唐未来的猛将,就战到一起。
折冲府的士兵,还有护卫军的士兵,纷纷在后面,为他们各自的将领加油助威。
这两人,一个白袍,一个黑衣。
一个用方天画戟,一个用鬼头大刀。
一个如出海蛟龙,一个如下山猛虎!
这两人战在一起,斗的是旗鼓相当,杀的是难分难解。
不知不觉中,已经五六十个回合过去了,两人越战越勇。
其实,斗到这里,两人对彼此的武艺,都不由的生出惺惺相惜的念头。
对他们来说,能够找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真的不容易。
而此时,李愔则是在旁边哈哈大笑道:“你们两个,斗的好生热闹!只怕再过三个时辰,也分不出胜负啊,本王肚子都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