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一幕,欧阳若水顿时摇了摇下嘴唇,一张娇俏的脸蛋儿泛红。
自己来的还真不是时候啊,要是进门的时候敲敲门也就好了。
但是现在——
欧阳若水趁着两人不注意,准备悄悄的溜出去。
但是此时,已经被李愔看到了。
李愔不由喊道:“若水,你来了?快进来!”
这么一喊,欧阳若水就不能走了,只好抬脚走了过来。
看到欧阳若水,薛小小一张脸红的像是晚霞一般,低着头,不敢去看她。
此时,欧阳若水也举得尴尬,没话找话地问道:“殿下,刚才你们在看什么呢?”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是这样的,我想教薛小小识字,今天准备教授给她拼音。”
一听到拼音,欧阳若水顿时也来了兴致。
欧阳若水也喜欢读书。
只不过,有时候碰到不认识的字,又无人可以请教的时候,欧阳若水也没有什么办法。
而现在,大唐字典马上就要编纂完成。
只要学会了拼音,到时候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可以翻看字典,进行查询。
想到这里,欧阳若水也跟着一起学习起了拼音。
不得不说,这两女真的非常聪慧。
尤其是欧阳若水,接受能力非常强。
只用了一天的功夫,两女居然便将拼音学习了个七七八八。
而剩下的,就算偶尔遗忘也不打紧。
反正有发音图片,哪里不会点哪里,碰到不会的,点一下就可以了。
这一日,就这么过去了。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薛小小已经自然而然的,继续过来帮李愔暖床。
而就算在被窝里面,薛小小仍然念念叨叨地念着白天的汉语拼音。
额,这丫头,学习倒是真的刻苦。
念叨了半晌,薛小小不由问道:“殿下,你什么时候能教我识字啊?”
额,明日,本殿下还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呢。
想要教她识字,真的未必有这个时间啊。
不过,忽然之间,李愔不由想到一个好办法,不由对薛小道:“小小,你放心吧,明天我给你一本书,你自己就可以学了。”
学认字嘛,一本带拼音版的三字经,不就解决了嘛?
李愔发现,在拼音流传之后,带拼音的书,真的可以起到启蒙的作用。
就算没有老师,学生也能通过书籍,自己进行学习。
当然了,这种学习,只能让他们识字,远远达不到科举的高度。
想要考取科举,必须要有老师来教导不可。
但是对于那些普通百姓家,那些请不起先生,上不起私塾的人家来说。
这种注解版的书籍,绝对是他们自学的首选啊。
想到这里,李愔就琢磨着,有时间的时候,印制一批注解版的书籍,看看效果如何。
至于他给薛小小的这本,自然是在系统中购买的,价格不菲。
当时候要印刷的时候,这一本,就可以当做范本。
嗯,最近可以开展一下造纸和印刷行业,教育发展是重中之重。
………………………………
第309章 毒盐?
第二日一早,李愔怀拥薛小小,睡的正香的时候,忽然被外面传来的声音给惊醒。
这声音,似乎是在府外传进来的。
人很多,声音很乱,听不太清楚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但是,这么一大早的,这么多人聚集在都督府外,到底是几个意思?
李愔脸色一沉,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冷笑。
想必,是林抉和世家之人,终于忍不住,开始出招了吧?
就在此时,小六子慌慌张张地跑来,在门外大声说道:“殿下,不好了,不好了,都督府,被一帮百姓给围住了。殿下,您快起来,找个地方躲一躲吧!”
什么?
居然还让本殿下躲一躲?
听到小六子的话,李愔不由的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忍不住呵斥道:“狗一样的东西,还不赶紧滚一边去,等本殿下起来处理。”
说话的功夫,被李颖拥在怀里的薛小小,早就被惊醒了,连忙起身帮李愔穿衣。
不多时,两人穿戴整齐,李愔又从容不迫地洗漱一番。
然后决定出府看看,这林抉和世家,究竟用了什么手段。
小六子和薛小小两人,苦劝不止,他们只好找来薛仁贵,让薛仁贵带着护卫军确保保护殿下安全。
而薛小小,一步不落地跟在李愔身边,决定贴身保护。
很快,李愔打开都督府大门,发现门外聚拢了成千上万的百姓。
入目之间,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头,一眼看不到边。
这些百姓,群情激愤,冲着都督府的大门,纷纷在叫嚷着什么。
“大都督,放了赵县令,放了赵家!”
“没有赵家,我们所有人都吃不上盐了!”
“大都督,还我们百姓一条活路吧!我们百姓要吃盐!”
听到这些百姓喊出来的口号,李愔微微点头。
不错,这林抉和世家之人,还算是有脑子啊。
随着都督府的大门打开,李愔跟着从里面走出来,现场不由的一静。
走出府来,看着前面的百姓,李愔不由沉声问道:“你们之中,谁是领头之人?不妨站出来说话。”
前面的那些百姓,被李愔用眼光一扫,居然心虚地低下头去,并不敢和李愔对视。
看到这一幕,李愔不由哈哈大笑道:“你们不是怂恿百姓到本都督府来示威吗?怎么,现在又不敢出头了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未免让本都督太小看你们了吧?”
半晌之后,终于有一个中年人站了出来,拱手道:“大都督,小民孙三,俺们这些百姓,聚拢在这里,没别的意思,只是想吃上盐而已。现在,大家家里,已经没盐了。如果长时间不吃盐的话,大都督也知道,根本就没办法活下去的。俺们,只是想活下去而已,请大都督给俺们百姓一条活路吧。”
这个孙三说完之后,在人群之中,突然有人跟着一起喊道:“请大都督给俺们一条活路吧!”
有这几人带头,越来越多的百姓跟着喊道:“请大都督给俺们百姓一条活路吧?”
李愔似笑非笑地看着眼前的孙三说道:“好啊,那你倒是说说,本都督,该怎么才能给你们一条活路呢?”
听到李愔的话,孙三马上说道:“大都督,很简单,只要您释放赵县令,让他官复原职,并且不在针对赵家。那么,赵家必然会重拾商路,让大家都有盐吃的。”
听到这话,李愔不由哈哈大笑道:“听你这么说来,要是本王不释放赵有才的话,这益州百姓,就永远没有盐吃了嘛?”
孙三低头说道:“大都督,事实正是这样!”
李愔不由再次大笑道:“这益州,莫非变成了赵家的益州不成?这天下,莫非不是我大唐的天下不成?区区一个赵家,居然便敢说,离了他们,益州再吃不上盐?未免,也太可笑了吧?不知道,是谁给他们这么大的勇气?”
“本王要告诉你们的是,离了赵家,我益州百姓,照样能吃上盐!并且,还要吃比以前更好的盐!你们放心,就在今日,很快就有盐送过来,这两日,所有益州百姓,都能买的到盐!”
哗!
听到李愔的话,现场的百姓,犹如在油锅里被泼了一瓢水,一下子就炸锅了。
这些百姓,里面固然有很多世家还有林抉之人,他们在暗中怂恿和挑唆。
但是绝大多数的,都是家里已经断盐,好几天都没吃上盐的百姓。
吃不上盐,他们就没有力气,没有力气,就没办法干体力活。
时间长了,一家老小,都要饿死。
他们也是走投无路了,这才被人怂恿,来到都督府前抗议的。
而现在,大都督告诉他们,今日就有盐送来,这两日就能吃的上盐。
只要能吃的上盐,放不放赵县令,对不对付赵家,和他们有毛的关系?
只要能让他们吃的上盐,其他的事情,他们才懒得搭理呢。
而听到李愔的话之后,孙三不由脸上变色,神色一下子变的紧张起来。
这大都督,他是从哪里弄来的盐?
现在,盐道全部被断。
益州所有的盐,都集中在他们世家之手,他手上,又怎么可能有盐呢?
就在此时,孙三身边的一个人,却是悄无声息地靠近孙三,附耳在孙三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听完之后,孙三眼睛不由一亮,大声问道:“大都督,草民听说,大都督正才开采苦盐,莫非大都督所说的盐,就是那些苦盐吧?这些苦盐,有毒!”
“大都督,是要让我们,都吃这毒盐吗?大都督,您知道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将要害死多少人吗?大都督,您,不能这么做啊!”
听到孙三的话,现场的百姓,神态不由再次为之一变。
难道,大都督真的是打的这个主意吗?
吃毒盐,可是会死人的啊!
在场的无数百姓,不由的一下子炸毛了。
现场,有种有暴乱的倾向。
看到这里,李愔不由一怒,直接从身后拿出一个喇叭,放到嘴边大声喊道:“肃静!所有人,都肃静!谁告诉你们,本都督要给你们吃毒盐的?”
………………………………
第310章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两更毕)
这个大喇叭,是李愔在出门之前兑换的。
因为人太多,李愔说的话,只能保证周围一片的人能够听到。
中间,需要太多人需要将他的话不断的进行传递。
但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添加太多的个人色彩。
如果被别有用心之人在中间一加话的话,可能会引发不可控的变数。
李愔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直接在商城里购买了一个大喇叭。
果然,在有了大喇叭之后,现场所有的百姓,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并且,因为他们之前的时候,从来都没见识过大喇叭。
现在第一次见到大喇叭,满心满眼的敬畏,竟然让这些百姓,暂时的安静下来。
李愔接着说道:“盐马上就会送到,现场所有赶来的百姓,以村为单位,每个村派出十人为代表,走到前面来。这十个代表,可以现场品尝,这盐到底有毒还是没毒!好了,现在所有村子的人,开始挑选你们的代表。”
听到李愔的话之后,现场顿时忙碌起来。
不多时,一个个村子的代表就被挑选出来,走到最前面。
而此时,也有士兵,赶着一辆辆车,直奔大都督府而来。
恐怕,这便是送来的盐吧?
人群中,自觉地让开一条通道。
这些车辆,直接赶进了都督府中。
足足有几十辆车进了大都督府,外面,只留下了一辆车。
接下来,从这辆车上,卸下来十几袋盐。
他们还特意搭建了一个木台,将整整一袋子盐,全部都倒在台子上。
不过,前面的那些代表,还有前面的那些百姓,在看到送来的盐之后,不由的都愣住了。
这,这些白花花的,细的像是雪似的东西,会是盐?
这,这根本就不可能啊!
他们这一辈子,从来都没见过这样的盐!
看到他们眼睛里慢慢的难以置信,李愔不由微笑着说道:“你们都尝尝吧!”
听到李愔的话之后,这些代表,纷纷上前,伸手捏起一小撮盐,放进了嘴里。
而接下来,他们的眼睛瞬间瞪大,脸上露出震惊之色。
“咸!真咸!”
“一点别的味道都没有,这是上等好盐啊!”
“这是俺从来都没吃到过的好盐!”
“这盐,绝对没毒!”
这盐,的确是他们吃过的,最好的盐了,没有之一。
但是,这些百姓心里,也不无担忧。
要知道,就算是普通的粗盐,价格都五十多文一斤。
这么好的精盐,怕不要一二百文吧?甚至二三百文,都说不定。
他们,真的吃不起啊。
于是,这些百姓代表之中,有人忍不住问道:“大都督,这精盐,一点苦涩的味道都没有,这可是俺见过的最好的盐了,这价格,怕不是很贵吧?”
闻听此言,李愔不由哈哈笑道:“这盐嘛,每斤的价格,只有区区三十文钱。”
“什么?三十文钱?”
“怎么可能这么便宜呢?就算是那些粗盐,都要五十多文的啊!”
“这,这是不是真的?”
李愔斩钉截铁地说道:“没错,这个价格,绝对是真实的价格。并且,本王敢保证,这个价格,以后只会往下降,而绝对不会涨价!”
“本王明白,你们心里肯定会有疑惑。为什么,这么好的盐,价格会这么便宜呢?那是以为,这盐的本钱,其实本来就很便宜。只不过,那些世家卖的十分昂贵罢了。并且,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而本王,只需要一个成本价,足以!嗯,最近几日,本王就会召集各县的县令,让他们按照人口领取食盐,然后按照人头来卖。你们放心好了,左右也就这几日的功夫。现在,你们可以放心了吧?都回去吧!”
听到李愔的话,这些百姓,终于放下心来。
大都督的这番安排,也不怕有人高价收购出去,大家人人有份。
就算那些家里已经断盐的百姓,现在也不在着急。
虽然恐怕还有几日功夫吃不上盐,但是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因此,这些百姓,陆续都散了开去。
而刚才的百姓代表孙三,也想趁机溜走,不过却是被李愔给叫住了。
“孙三,慢着!来人,把他给留下。”
听到李愔的声音,孙三顿时感觉到不妙,正准备趁机快速溜走。
不过却早就被护卫军给拦了下来。
看着被带回来的孙三,李愔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问道:“孙三,你跑什么跑?本殿下问你,你家是那的?”
孙三心里直打突,然后强笑道:“启禀大都督,小人是小河村的!”
“大胆!小河村之人,本王全部都认识,为什么本王不认识你?”
“小,小人记错了,小人不是小河村的,小人是,是,西北岭的,对,是西北岭的……”
李愔脸色一沉说道:“哼!鬼鬼祟祟的,一看就不是好人!来人啦,直接打断他的腿,然后给本王关押起来!”
“是,大都督!”
接下来的,几个护卫军如狼似虎地扑上去,根本就不管孙三的哀嚎之声,将他双腿给打断。
最终经过审问得知,这个孙三,竟然是清河郡的。
霍,这个为百姓出头之人,居然根本就不是益州之人,这倒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了。
清河?
难道,是来自清河崔氏的?
看起来,这里面的事情,果然有五姓七望的人参与啊。
……
接下来,李愔来到刺史府,命益州所有县的县令,带着人和钱,到刺史府开会。
当然了,今日,也只能是下达命令而已。
从命令下达下去,到各地的县令来到益州城,又要好几日的功夫。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个先来后到的事情。
比方说,距离近的县城,可能当天就能到。
而最远的,恐怕需要四五天的时间。
果然,就在当天,就有距离益州城最近的县令赶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